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XX 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文言文基本能力篇 XX 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文言文基本能力篇 【知识导学】 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之作。从先秦诸子散文到明清的八股文,沿用了两三千年。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习文言文,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但有助于我们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还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有明确的要求: “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 文言文阅读题从取材 看以课内篇目为主,近年有向课外发展的趋势,选取的材料主要是比较浅显的记叙类文体。 浅易文言文的考查内容除对字词的考查外,更多的是对材料理解性的考查,主要包括句意、段意、篇意以及表现手法的分析等。从题型看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客观题多采用选择题,主观题多采用用原句回答的简答题或填空题等。那么如何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呢?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这就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浏览或跳读一遍全文,明白文章大意,大概了解什么时间、什么地2 / 10 点、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人们对他如何评价等内容。 二、细读题目, 定向阅读。一般来说,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较容易的题可在这一步完成。通读文言材料后,学生对内容虽有整体感知,但必然会留下许多疑点和难点。这时,不要去钻牛角尖,最巧妙的办法,就是浏览考题,从考题中设法获取一些信息,解决疑难。为了体现 “ 浅显 ” 二字,降低解题难度,有的命题者在设置题干时,常常把艰涩难懂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那么通过看这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全文内容马上就会成竹在胸,结果自然事半功倍了。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题干所给选项和阅读材料去理解。 三、再读材料,据文正义。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 ,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要辨清信息的正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 “ 据文正义 ” 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查揣摩字义、词义、文意。 “ 具体的语言环境 ” 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 “ 考查揣摩 ” 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探究,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文意的目的。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抓住关键性词语和语句的含义。例如: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可利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释义; 2.3 / 10 利用实词在句中的位置进行判断; 3.根据文言文句式的特点释义; 4.利用上下文语境推知语义; 5.联系与之有关的成语的含义; 6.联系所学课文进行推断; 7.以题释义,利用选择题的解释来印证或更正自己阅读时的理解。 四、重读全文,全面检查。这一步大致相当于对文章进行精读研读,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同时也能对前三步中所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言语段时,不要第一遍读文章时就急于推敲个别词语的含义,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善于前后推导,回答问题要理解由句到段再到篇的意义。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 准确翻译文句时,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内容相推导的方法,来正确判定实词的词义,并结合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要善于运用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准确作答。 【例题讲解】 婆媳棋局 王积薪 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 ,宿于逆旅 。既灭烛,闻主人媪 隔壁呼其妇曰 : “ 良宵难遣 ,可棋一局乎 ?” 妇曰: “ 诺。 ” 媪曰: “ 第几道下子矣。 ”妇曰: “ 第几道下子矣。 ” 各言数十。媪曰: “ 尔败矣。 ”妇曰: “ 伏局 。 ” 积薪暗记,明日覆其势 ,意思皆所不4 / 10 及也。 (选自唐 李肇国史补 ) 注释 王积薪:唐代出名的棋手。 京师:京城。 逆旅:旅店。 媪 (o):老妇人。 妇:指儿媳。 难遣:难以消遣。 伏局:服输的意思。 覆其势:重新演示那盘棋从始至终的过程。 探究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思。 ( 1)自谓天下无敌 _ ( 2)王积薪棋术功成 _ ( 3)可棋一局乎 _ ( 4)既灭烛 _ ( 5)尔败矣 _ 【解题指导】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角度 ,判断所考查的词语是实词还是虚词。若是实词,要考虑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是否是古今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结合具体语境加以解释;若是虚词,在掌握词语含义的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用法,确保所答的内容符合题目要求。可见,字和词的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 【参考答案】( 1)认为( 2)技术( 3)下棋,名词用作动词( 4)已经( 5)你 2.指出下列句中黑体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5 / 10 A.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王积薪棋术功成 D.意思皆所不及也 【解题指导】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 的掌握情况,只要平时留心积累,一般都能答对。 A 项的 “ 闻 ” ,古义:听见;今义:用鼻子辨别气味。 B 项的 “ 妻子 ” ,古义:妻子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D 项的 “ 意思 ” ,古义:用意,这里指下每一步棋的用意;今义:用语言文字等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 c 项的 “ 棋术 ” ,古今义皆指下棋的技术。 【参考答案】 c 3.与例句中黑体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不蔓不枝 A.可棋一局乎 B.自谓天下无敌 c.明日覆其势 D.佳木秀而繁阴 【解题指导】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词类的活用,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例句中的 “ 蔓 ” ,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的意思。 B 项的 “ 敌 ” 是名词,对手的意思; c 项的 “ 势 ” 是名词,局势的意思; D 项的 “ 秀 ” ,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繁荣滋长的意思。 A 项的 “ 棋 ” 是名词用作动词,下棋的意思。 【参考答案】 A 6 / 10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解题指导】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文段中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应明确句中重点要掌握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然后考虑句中有无特殊的文言句式或修辞方法,决不能将句中关键性的词语漏译或误译。 【参考答案】( 1)王积薪下棋的技术学成以后,自以为天下没有对手。( 2)这么好的夜 晚不容易消磨,愿意下一盘棋吗? 5.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给你什么启发? 【解题指导】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侧重探究作者的观点和思想倾向,解答时应正确地感受文章,结合实际从文章的主题去分析,能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生动地说明了艺无止境,因而 “ 学 ” 亦无止境的道理。启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6.请你说出婆媳二人技术高明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解题指导】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要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才能结合文中重点词句作答,切不可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 【参考答案】可以隔墙下棋。婆媳二人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虛设一盘,下棋过程全凭记忆。 【阅读训练一】 卞庄刺虎 庄子 欲刺虎,馆竖子 止之,曰: “ 两虎方且食牛,食甘7 / 10 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 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 庄子以为然,立须 之。有顷 ,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选自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 注释 庄子:此指卞庄子 ,传说为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馆竖( sh)子:旅馆的童仆。竖子,对人的蔑称。 伤:指伤虎。 立须:立,站 立。须,等待。 有顷:顷刻,一会儿。 探究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词的意思。 ( 1)庄子欲刺虎 _ ( 2)馆竖子止之 _ ( 3)两虎果斗 _ ( 4)庄子从伤而刺之 _ ( 5)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_ ( 6)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 2)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3.指出下列各句中 “ 之 ” 的用法。 ( 1)馆竖子止之 8 / 10 ( 2)立须之 ( 3)庄子从伤而刺之 ( 4)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4.请将这篇文言文用一个成语或俗语来概括并作解释。此篇短文让我们想起了战国策中一个有关鹬蚌的寓言故事,你能写出这个八字成语吗? 5.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训练二】 富者乞羊 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 “ 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盈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 (选自金楼子) 探究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词的意思。 ( 1)牧羊九十九 _ ( 2)而愿百 _ ( 3)尝访邑里故人 _ ( 4)今君之一盈成我百 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 ( 2)尝访邑里故人。 9 / 10 3.这则寓言揭露了什么?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4.穷人有没有把仅有的一头羊给富人呢?请给这则寓言续写一个结尾。( 300 字左右) 参考答案 阅读训练一: 1.( 1)想要( 2)劝阻( 3)果然( 4)跟上,追逐( 5)名声( 6)功效 2( 1)卞庄子认为他说得对,站在旁边等待它们。( 2)庄子追赶上受伤 的老虎并杀死了它,这一来果然获得了杀死双虎的功劳。 3.( 1)指卞庄子,代词。( 2)指代两虎,代词。( 3)指代受伤的老虎,代词。( 4)的,结构助词。 4成语:坐山观虎斗。比喻坐看别人争斗,待两败俱伤时再从中取利。两虎相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的争斗。俗语: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到严重损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5.( 1)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往往能事半功倍。( 2)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幼保健院护理工作流程
-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洞察及研究
- 单证链跨境贸易流程优化-洞察及研究
- 深部岩浆活动演化-洞察及研究
- 小学生作文写作专项提升训练方案
- 二手体育用品的再利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现代农业发展试题及解析
- 新能源车间安全生产管理细则
- 学习动机策略研究-洞察及研究
- 电力线路故障诊断智能算法研究
- 《政务服务培训课件:以服务理念提升行政效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DB11-T 411.10-2008 体育场馆等级划分及评定 第10部分:体操馆
- 预制板粘贴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 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制度
- 《铁路客站站区综合开发规划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
- 吉兰巴雷综合征护理查房
- ERCP术的标准操作流程
- 特殊作业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 防台风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车用氢气传感器》
- 教育领域PPP项目融资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