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C/T 10.6-2006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第6部分:铸造碳钢件》与《YC/T 10.6-1993》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改进,具体包括:
-
适用范围:新标准明确了其适用于烟草加工及包装设备中使用的铸造碳钢件,并对相关术语定义进行了细化,以确保理解的一致性。
-
材料要求:对于铸造碳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例如,增加了某些特定牌号钢材的具体使用条件及其对应的物理特性指标,这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
制造工艺:新增了关于铸造过程控制的规定,如熔炼温度、浇注速度等方面的要求,旨在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来提升铸件的整体品质。
-
检验方法:详细规定了成品检验项目、抽样规则以及不合格品处理流程等内容,增强了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还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探伤等,以提高缺陷检出率。
-
表面处理与防腐:针对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制定了相应的表面处理措施和防腐蚀策略,延长了零部件使用寿命。
-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补充完善了产品标识信息,明确了包装方式、运输条件及储存环境等细节,保证从生产到用户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这些变化体现了行业技术进步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对于产品质量安全日益重视的态度。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 C S 6 5 . 1 6 0X 9 4备案号 :1 7 3 0 4 -2 0 0 6Yg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烟 草 行 业 标 准Y C / T 1 0 . 6 -2 0 0 6代替 Y C / T 1 0 . 6 -1 9 9 3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 6 部分: 铸造碳钢件T o b a c c o ma c h i n e r y 一 G 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一 P a r t 6 : C a r b o n s t e e l c a s t i n g s2 0 0 6 - 0 2 - 2 3发布2 0 0 6 - 0 3 - 0 1 实施国 家 烟 草 专 卖 局发 布Y C/ T 1 0 . 6 - 2 0 0 6前言 Y C / T 1 0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 1 部分: 切削加工件; 第2部分: 冷作件; 第3部分: 焊接件; 第4部分: 灰铸铁件; 第 5部分: 球墨铸铁件; 第 6 部分: 铸造碳钢件; 第 7 部分: 铜合金铸件; 第 8 部分: 铝合金铸件; 第 9 部分: 锻件; 第 1 0 部分: 金属镀覆与化学处理; 第 n 部分: 徐漆; 第 1 2 部分: 装配; 第1 3 部分: 包装; 第 1 4 部分: 电气控制系统; 第 1 5 部分: 电气控制系统装配。 本部分为 Y C / T 1 0的第 6部分。 本部分代替 Y C / T 1 0 . 6 -1 9 9 3 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碳素钢铸件 。 本部分与 Y C / T 1 0 . 6 -1 9 9 3 相比主要变化为: 修改了原版 3 . 1 , 3 . 3 - - 3 . 5的内容( 1 9 9 3年版的3 . 1 , 3 . 3 -3 . 5 ; 本版的3 . 1 , 3 . 3 - - 3 . 7 ) 0 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 C 1 4 4 )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烟机械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赵伟志、 龚美华、 赵金吉、 国学英。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C/ T 1 0 . 6 - 1 9 9 30Y C/ T 1 0 . 6 -2 0 0 6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 6部分 : 铸造碳钢件范 围Y C / T 1 0的本部分规定了烟草机械铸造碳钢件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部分适用于烟草机械产品砂型铸造的铸造碳钢件( 以下简称铸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Y C / T 1 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 B / T 6 0 6 0 . 1 -1 9 9 7 表面粗糙度比 较样块 铸造表面 G B / T 6 4 1 4 -1 9 9 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 B / T 1 1 3 5 2 -1 9 8 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J B / T 5 1 0 5 -1 9 9 1 铸件模样 起模斜度一般要求3 . 1 优选采用的铸件牌号及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优选采用的铸件牌号及化学成分Z G 34 0 - 64 0 ) 0 . 6 0 I I】 注 1 :对上限减少。 . 0 1 %的碳, 允许增加 。 . 0 4 %的锰, 对Z G 2 0 0 - 4 0 0的锰最高至 1 . 0 0 , 其余四个牌号可高至 1 . 2 0 %。 残余元素总量不超过 1 . 0 0 %, 如需方无要求 , 残余元素可不进行分析! 终 “当 些 即 酸 性 炉 生 产 时 ,.S ,” 含 量 由 供 T 双 方 商 定 。13 . 2 铸件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其中断面收缩率和冲击韧性可选择其中一项。3 . 3 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样规定, 尺寸公差应在G B / T 6 4 1 4 -1 9 9 9表 1 中选用, 并在图样中标注, 如选用C T 1 2 级, 则标注: 铸件尺寸公差按 G B / T 6 4 1 4 - C T 1 2 。在图样上未注明铸件尺寸公差时, 按GB / T 6 4 1 4 -1 9 9 9中的C T 1 3 级。3 . 4 铸件外圆角半径 R按表面的小边尺寸确定, 一般不大于小边尺寸的十二分之一, 但不得小于R2 mm; 同一铸件应尽量减少R值的数量, 以求统一。3 . 5 铸件内圆角半径r , 一般在两壁平均壁厚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间选取, 即式( 1 ) : r=( 1 / 2 1 / 3 ) X队a 十b ) / 2 4 (1) 1YC / T 1 0 . 6 -2 0 0 6式 中:a , b 分别为铸件两壁的厚度。3 . 6 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应符合 G B / T 6 4 1 4 -1 9 9 9 表 2中加工余量等级F - H的规定。3 . 7 铸件的铸孔, 不管浇注位置如何, 其机械加工余量一律采用“ 顶面” 的加工余量, 当孔深达直径 5 倍时, 其机械加工余量按 G B / T 6 4 1 4 -1 9 9 9 表 2中的数字加大 2 0 。根据工艺可能性, 允许将机械加工余量减小到最低限度。 表 2钢铸件的力学性能牌号最小值 屈 服 强 度, o . , / ( N / mm ) 抗 拉 强 度o n / ( N / mm )伸 长 率e ( y o根 据 合 同 选 择断 面 收 缩 率 0 / ( %)冲击 韧 性AEAa k / ( J / c m )ZG2 0 0 - 4 5 02 0 04 0 02 54 03 05 8 . 8 6ZG2 3 0 - 4 5 02 3 045 0223 22 54 4 . 1 4 5ZG2 7 0 - 5 0 02 7 05 0 01 82 52 23 4 . 3 3 5Z G 3 1 0 - 5 7 03 1 05 7 01 52 11 52 9 . 4 3ZG3 4 0 - 6 4 03 4 06 4 01 01 81 01 9 . 6 2注1 : 表中Ak 为冲击吸收功( V型) , a * 为冲击韧性( U型) 。注2 : 表中所列的各牌号性能, 适用于厚度为 1 0 0 mm以下的铸件.当铸件厚度超过1 0 0 mm时, 表中规定的确: 屈服强度仅供设计使用。3 . 8 模型起模斜度按 J B / T 5 1 0 5 -1 9 9 1 的规定。3 . 9 铸件的错型值, 在加工表面上不得超过该处加工余量的三分之二, 并保证有不小于 1 m m的加工余量。在非加工表面上不应超过相应的铸件尺寸公差值, 在外露表面上应铲、 磨平, 使其成为不明显的过 渡表面。3 . 1 0 铸件非加工表面应平整, 不得有粘砂、 氧化皮、 冷隔、 夹砂和损伤现象, 但允许有因风铲清砂造成的凹痕。铸件表面粗糙度可参照 G B / T 6 0 6 0 . 1 -1 9 9 7中表1的规定选用。3 . 1 1 铸件非加工表面的多肉、 防裂筋等需清铲到与所在表面基本平齐, 相差在 1 . 5 mm以内。对于加工表面的多肉可按 3 . 7 的规定处理。对不影响使用、 外观和装配的铸件内腔的防裂筋可不必铲除, 但工艺中需说明。3 . 1 2 铸件浇、 冒口的切割应在热处理前进行, 切割面与铸件表面基本平齐, 不得妨碍装配或影响美观。残留高度或凹人量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且非加工表面浇口切除后残留部分的凹下深度不得超过该处壁厚的五分之一, 冒口切割后的断口磨平或铲光。 表 3浇 、 冒口残留高度或凹入f单位为毫米浇 冒 口 直 径切 割 残留 量在 加 工 面 上在非加工面上5 1 0 0 1 0 0 - 2 0 0 2 0 0- 3 00 3 0 0- 4 00 1 5士 :YC / T 1 0 . 6 -2 0 0 63 . 1 3 允许铸件在冷或热的状态下进行矫正, 矫正后热处理规定如下: a ) Z G 2 3 0 - 4 5 。 号铸件采用冷矫正后, 可不进行热处理, 但冷矫 正后的挠度不应超过二百分之一; b ) Z G 2 7 0 - 5 0 0 , Z G3 1 0 - 5 7 0和 Z G 3 4 0 - 6 4 。 号铸件采用热矫正后应进行热处理, 采用冷矫正后应进 行回火处理。3 . 1 4 铸件不允许有裂纹缺陷。3 . 1 5 铸件有下列缺陷可不加补焊, 并允许使用: a ) 在加工表面上缺陷深度不超过加工余量; b ) 铸件非加工面或加工后的表面上如发现有缺陷( 分散性的小缩孔、 气孔、 斑疤等) , 其单个或综 合缺陷不超过缺陷所在面积的 3 %, 深度不超过铸件壁厚的 2 0 , 且不影响铸件的使用质量; c ) 铸件上针孔( 直径不大于 1 . 5 m m, 深度不超过 4 mm) 聚集面积总和不得超过所在面面积 的3 0 a ,3 . 1 6 铸件的缺陷超过 3 . 1 3的规定, 在不影响使用性能时, 可进行修补, 但应按技术文件要求的方法( 焊补或其他方法) 。经焊补的铸件应消除应力。试验方法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按GB / T 1 1 3 5 2 -1 9 8 9中5 . 1 的规定。 力学性能试验力学性能试验按GB / T 1 1 3 5 2 -1 9 8 9中5 . 2的规定。表面质t检验表面质量检验按GB / T 1 1 3 5 2 -1 9 8 9中5 . 3的规定。5 检验规则5 . 1 铸件应经供方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 人库。5 . 2 铸件的检验项目如下: a ) 几何形状尺寸检查; b )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检查; c ) 外观表面质量的检查( 逐件检查) 。5 . 3 单件小批生产的铸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应按图样规定逐件检查。成批生产的铸件每批中任抽三件进行检查, 如一件不合格, 则加倍检查, 如仍有一件不合格, 则逐件进行检查。5 . 4 铸件的化学成分应按每一熔炼炉次进行检查, 其分析结果应符合表 1 规定。5 . 5 力学性能检验规定如下: a ) 每一批量进行一次, 批量的划分按 G B / T 1 1 3 5 2 -1 9 8 9中6 . 3 规定, 具体要求由供需双方商 定。在熔化质量稳定情况下, 可在若干个批量的铸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年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员工培训计划制定模板新员工培训与在职教育版
- 2025年文化艺术策划师实践考核试题及答案
- 国企公司2025年上半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查报告
- 在2025年全镇环境整治暨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2025年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发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离子风枪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网络游戏开发工程师游戏引擎开发与优化考核题及答案
- 隆阳区特岗小学数学试卷
- 六上第五单元人教版数学试卷
- DB5106T 22-2022 医养结合机构评价规范
- 2024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2024广东省药学会20240613
- 2024北京东城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题和答案
- 【MOOC】国际金融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细胞学科普讲座模板
-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法法律服务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装修施工项目投标书模板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统考试题【含答案】
- 吊篮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
- 机械加工与装配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