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32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32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32例临床观察.doc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32例临床观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32例临床观察 武惠芳1武佃江2左伟慧1白俊博1 1.河北省宣化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北宣化075100; 2.河北省张家口市仁爱医院内科,河北张家口07645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心电图疗效与综合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律失常;中西医结合;胺碘酮;炙甘草汤 【】R541.7【文献标志码】A【】1007-8517(xx)03-0057-02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通常是一些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合并症。心律失常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心动过慢,如II度、III度房室传导受阻,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等;二是心率过快,如室上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房颤等。心律失常患者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悸不宁甚至晕厥等。在临床上,心律失常大多数都采用纯西药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大。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xx年3月至xx年9月收治的6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参照内科学1中对心律失常拟定的分类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且患者均经过心脏B超、心电图检查确诊。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16.4)岁,病程2个月至4年,平均(2.030.3)年,其中房早5例、室早7例、房颤9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II度房室传导受阻7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37.2)岁,病程1个月至4年,平均(2.050.6)年,其中房早3例、室早6例、房颤9例、室上速3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II度房室传导受阻6例。两者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用法:1mg/min静脉泵点)、利多卡因(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法:0.1g入壶,必要时5min后重复12次)进行治疗,室早患者采用胺碘酮,房颤患者采用西地兰(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用法:0.4mg,入壶,以后每24h再给0.20.4mg,总量11.6mg),房早患者给予普罗帕酮、心得安(安阳玉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用法:10mg,3次/日,口服,可逐渐加量),房室传导受阻患者采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室上速患者采用-受体阻滞剂(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用法:25mg,2次/日,口服,可逐渐加量)。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炙甘草汤。组方:炙甘草20g,大枣8枚,胡麻仁8g,桂枝9g,人参5g,当归10g,切片生姜8g,生地40g,麦冬8g,阿胶8g,西党参20g。临症加减:阴虚甚者可酌加阿胶及麦冬各10g、玉竹10g、沙参15g;气虚甚者可加黄芪20g;气滞血瘀患者添加红花9g、蒲黄9g、枳壳12g;兼有痰浊者,应加郁金、法半夏、全瓜萎各10g。每日1剂,共分23次服用。15日为1疗程,患者每7日进行1次心电图检查并评价治疗效果,两个疗程以后进行疗效观察。 1.3疗效判定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依据常见心律失常病因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2进行拟定。显效: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有效:心电图检查结果好转,临床症状改善较明显;无效:心电图检查与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变化。综合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用药两个疗程之后判断综合疗效,依据常见心律失常病因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进行判定。显效:患者用药后过早搏动现象消失,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基本得到控制;有效:用药后过早搏动与原来相比减少50%以上,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原来相比至少减少50%;无效:用药后无任何变化或加重3。 1.4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疗效与综合疗效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对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对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心律失常通常是一些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合并症。西医认为,当心率超过100次/min的时候,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胸闷、心绞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中医学认为,心律失常属于眩晕、胸痹、心悸等范畴,患者在脉象上常表现为数脉、结代脉等。该病症的患者大多本虚标实,即阳气虚亏、瘀阻严重,因此在治疗时要活血化瘀,温心阳、养心血、滋心阴、益心气等。 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以炙甘草汤作为中医治疗主方,旨在复脉止悸、益气温阳、滋阴养血,辅用大枣、切片生姜、桂枝、人参、当归、生地、麦冬、阿胶、胡麻仁、西党参等达到调和阴阳,调理气血之功效,随症加减,选用麦冬、玉竹、沙参、阿胶等对阴虚甚者、气虚甚者以及气滞血瘀者予以针对性治疗,从而提高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4-5。 单纯通过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由于长期服用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患者身体,并加重治疗过程中的患者痛苦,治疗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而中西医结合疗法则有独到的治疗优势,中药能够调理患者气血经络,减轻患者痛苦,并改善药物代谢不良的状况,从而大大提高治疗效果6。相比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284. 2常见心律失常病因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0,(02):72-74. 3韩秀萍.12导动态心电图在门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xx,(02):43-45. 4何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63例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xx,(3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