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生活垃圾低碳管理策略述评 华佳HUAJia;柏双友BAIShuang-you;瞿立新QULi-xin;李治阳LIZhi-yang (无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无锡214153;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21415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WuxiResearchCenterfor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Wuxi214153,China; WuxiCityCollegeofVocationalTechnology,Wuxi214153,China; 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Nanjing210044,China) 摘要:本文介绍了垃圾管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产生机制和碳排放评价模型,总结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低碳管理策略,为优化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sthegeneratingmechanism,evaluationmodelsofcarbonemissionandlowcarbonmanagementstrategyofMSW,whichproposestoolsformanagementoptimization,efficiencyimprove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SWtreatmentindustry.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低碳;管理策略 Keywords:municipalsolidwaste;lowcarbon;managementstrategy :X705:A:1006-4311(xx)34-0010-03 基金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301067C);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xx13748007Y);无锡城市学院(无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重点课题(WXCY-xx-GZ-003)。 作者简介:华佳(1970-),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0引言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约为3吨/人年,年增长率为3.2%3.7%,据xx年环境统计年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为1.97亿吨1,年增长率为7%9%2,估计2020年全国城市垃圾年产量将达到2.6-2.9亿吨3。 生活垃圾在储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和N2O。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算,垃圾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全世界每年排放的CH4量大约为5亿吨,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就有22006000万吨,CH4对温室气体总量的贡献率已由2000年的3.75%增加到xx年的4.83%4。在江浙沪地区,生活垃圾填埋产生的CH4量占到该区域CH4排放量的19%,仅次于农业活动产生的CH4排放量5。鉴于此,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xx综合报告指出,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CO2、CH4等已成为人为温室气体的重要,并明确将它作为一个独立对象来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我国政府对源自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高度重视,并在xx年编制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将加强城市垃圾管理作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 1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机制 生活垃圾(如厨余垃圾等)含有很多有机物,它们在堆放过程中会因发酵腐败产生温室气体。其中,CO2主要有机物的转化,CH4主要厌氧发酵过程,N2O脱氮的硝化反硝化过程。因此,垃圾在未进入收集系统之前就已经开始碳排放。另外,在垃圾的运输过程中,除了垃圾本身产生温室气体外,车辆也会因为消耗化石燃料而排放温室气体。在垃圾的处理方法中,卫生填埋应用较广,但如上所述,该法的碳排放量非常大,并且填埋场还会产生垃圾渗沥液,其处理过程会继续产生温室气体;此外,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还会由于电力、燃料的消耗而间接产生温室气体。堆肥处理生活垃圾的碳排放主要包括堆肥前的好氧发酵产生的温室气体以及堆肥过程中垃圾有机物降解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的碳排放主要体现在垃圾燃烧时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用于助燃的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以及焚烧厂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 2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评价方法 国内外学者对垃圾碳排放评价方法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由于处理工艺、管理模式和核算模型不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量差别较大。目前,研究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主要有:IPCC发布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6、温室气体排放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7、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8,9、CDM法和上游-操作-下游(UOD)表格法等10,11。其中,在核算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时以LCA模型的应用居多。LCA模型能够全面考虑垃圾处理全过程中的碳排放,可用于计算一个项目、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尺度的碳排放,机制更为合理。但由于诸多清单数据难以获得,目前还不能将LCA确定为权威的核算方法。IPCC指南(xx)总结了各地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在第五卷中提供了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该法主要针对国家碳排放进行核算,提供了大量缺省值,可供世界各国用来估算碳排放清单,但目前该方法还很少用于不同垃圾处理方式碳排放的比较研究,且对新技术还缺乏相应的缺省值。Gentil等针对现有核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了UOD表格法,用于比较不同数据的结构性差异10;Boldrin等应用UOD方法研究了发达国家焚烧、填埋、堆肥及厌氧消化等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12,但目前相关案例研究的报道较少,且核算过程较为复杂。相对而言,在具有基本技术数据的前提下,不同的核算方法能够互相印证,因此,用更为科学的算法改进目前较为权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更有实际意义。xx年,欧洲研究人员提出一种适用于城市尺度的、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和循环再利用的“零固废”管理系统,它以CO2ZW为评价工具,来监测固废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并编制清单。CO2ZW工具可用于评价固废相关的管理计划、项目实施和政策决策,监测固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帮助管理部门提高管理能力13,14,尽管它比较适合城市尺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但如果提供足够的数据,CO2ZW同样可以用于省区和国家尺度的碳排放评价。 3城市生活垃圾低碳管理策略 3.1促进垃圾的源头减量源头减量是垃圾管理首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措施。虽然我国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但由于缺少配套政策和措施,减量化效果并不显著。根据国外经验,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并建立有效的回收体系15。该制度要求垃圾产生者不仅要对垃圾的产生负责,还有对垃圾的回收、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置承担一定的责任。日本的容器和包装回收法令,欧盟的禁止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有害物质的规定、废弃的电子电气产品管理指令等法令,都是这一制度的产物。我国同样存在产品过度包装、增加垃圾产生量的现象,因此应在产品包装领域率先实行EPR制度。此外,还要严格控制煤制品的产量,提高城市燃气化水平,以有效减少垃圾中碳含量;提倡绿色生活服务方式,鼓励净菜上市销售;条件许可时,应在家庭厨房下水处安置粉碎机,将餐厨垃圾粉碎后再排放入污水管道。积极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做好源头减量试点工作,为以后的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 3.2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垃圾分类收集是指据垃圾的特点将其分成不同类别分别收集,这是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垃圾低碳化管理的首要步骤。目前,垃圾分类已在欧美、韩国、日本、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普遍实施,由居民负责进行,而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主要由政府负责。因此,垃圾分类收集要从个人和家庭抓起,并且建立健全配套规章制度。对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市民应给予奖励或补贴,或以高于市场价进行差价收购,或从税收上进行激励;建议将收集、转运工作发包给特许经营商,以民营资本为主要经营方式,政府部门主要进行考核监督、发放补贴,以此来提高垃圾分类的收集率和工作效率。 3.3采用低碳处理处置技术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主要有堆肥、填埋、焚烧三种方式。生活垃圾的低碳处理处置需遵循“减量-减排-再利用-再循环”的路径。有效的做法有:推行环保处理技术,鼓励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倡导废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采用垃圾处理新技术。餐余、园林及粪便等生物垃圾适合于堆肥,厌氧堆肥是最低碳的生物垃圾处理技术16。垃圾填埋会产生渗滤液和甲烷,xx年中国垃圾填埋场排放的甲烷体积占了垃圾处理部门排放的温室气体总和的95.5%17,此项技术应限制应用。热值高、含水率低的垃圾适合于焚烧,垃圾焚烧可使体积减容可达90%,焚烧产生的蒸汽可用于发电或供热。近年来,垃圾焚烧技术在中国获得快速发展,为提高垃圾焚烧的效率和积极性,政府对焚烧项目给予了经济补贴或税收优惠。在焚烧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干馏技术,该法处理后的残留物主要是炭、渣土,是生活垃圾低碳处理的优选方案。 3.4积极参与全球碳交易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的减排,联合国于1992年和1997年先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用市场机制解决CO2减排问题,即把CO2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简称碳交易。碳交易是通过经济杠杆实现碳减排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应加大推广力度。xx全球碳交易达82亿吨CO2,比xx年上升68%18,是xx年的7倍19。我国虽然不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强制减排对象,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迅速,xx年的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2.2%,比1992年增长了166.5%,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长仅为41.7%。面对严峻的减排形势,我国积极参与减排行动,据xx年1月资料,我国碳减排量约为5.9亿吨CO2当量/年,占全球年总减排量的61.3%20。 3.5培养居民低碳生活意识从垃圾的最初产生到最后处置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因此,加强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培养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对建立垃圾低碳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低碳宣传,包括报纸、电视、广播、广告、网络、短信等多种平台;还可以在社区、医院、学校、政府机关、公共场所进行宣讲或讲座,倡导大家理性消费,放弃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垃圾低碳管理意识。 3.6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虽然我国也制定了一些有关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但还不完善。为此,我国要从生活垃圾的产生、处理、处置等环节进行综合考虑,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细节性法规,例如强制回收包装品制度、商品限量包装规定、垃圾强制分类规定等。引导垃圾处理行业进行市场化竞争,强化对垃圾处理运行的监管。另外,垃圾处理费征收制度很不健全,xx年全国只有57.2%的城市出台并实施了生活垃圾收费政策21,多数地区垃圾处理费收缴率不足50%。要建立生态税观念和相应制度,改革收费方式,由上门征收转变为由公共部门代为征收,提高征缴率;按照垃圾重量缴费,尝试从量收费制度,强化居民对垃圾处理费缴纳的认同。 3.7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垃圾低碳管理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倡导政府、企业、物业、居民共同进行垃圾低碳化管理,多方参与、相互监督,以实现垃圾管理的多层次、全方位、社会化。管理中要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主管部门应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企、私企参与到垃圾管理中来,并给予适当奖励、补贴和政策扶持,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实现低碳生活人人有责。政府部门要通过财政税收、国家补贴以及企业融资等方式加大资金投入,来完善包括用于垃圾分类收集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垃圾的低碳管理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逐年递增,垃圾在储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其碳排放评价方法主要有IPCC清单法、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LCA法、CDM法、UOD表格法以及CO2ZW模型等。在生活垃圾的低碳管理策略上,要做好源头控制、强化分类、培养低碳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改革管理体制、吸引各方参与等几方面的工作,为优化管理、提高效率、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xx年环境统计年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xx. 2杜吴鹏,高庆先,张恩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现状及成分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xx,19(5):85-90. 3张涛,乐云,黄有亮,等城市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核算与分析以苏州市为例J环境污染与防治,xx,34(9):102-105,110. 4韩树丽沈阳市垃圾处理方式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xx. 5于洋,崔胜辉,林剑艺,等城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环境科学,xx,33(9):3288-3294. 6EgglestonHS,BuendiaL,MiwaK.xxIPCCguidelinesfornationalgreenhousegasinventories,Vol.5,wasteR.Japan,InstituteforGlobalEnvironmentalStrategies(IGES):NationalGreenhouseGasInventoriesProgramme,xx. 7RanganathanJ,CorbierL,BhatiaP,etal.Thegreenhousegasprotocol:Acorporateaountingandreportingstandard(revisededition)R.Geneva,Switzerland:WorldBusinessCouncil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WorldResourcesInstitute,xx. 8ZhaoW,DerVoetEV,ZhangYF,etal.Lifecycleassessmentofmunicipalsolidwastemanagementwithregardtogreenhousegasemissions:casestudyofTianjin,ChinaJ.ScienceofTotalEnvironment,xx,407(5):1517-1526. 9赵磊,陈德珍,刘光宇,等垃圾热化学转化利用过程中碳排放的两种计算方法J环境科学学报,xx,30(8):1634-1641. 10GentilE,ChristensenTH,AoustinE.GreenhousegasaountingandwastemanagementJ.WasteManagementandResearch,xx,27(8):696-706. 11何品晶,陈淼,杨娜,等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及影响因素J中国环境科学,xx,31(3):402-407. 12BoldrinA,AndersenJK,MollerJ,etal.Compostingandpostutilization:aountingofgreenhousegasesandglobalwarmingcontributionsJ.WasteManagementandResearch,xx,27(8):800-812. 13FragkouMC,VicentT,GabarrelX.AgeneralmethodologyforcalculatingtheMSWmanagementself-sufficiencyindicator:applicationtothewiderBarcelonaJ.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ycling.xx,54(6):390-399. 14RivesJ,RieradevallJ,GabarrellXLCA,ComparisonofcontainersystemsinmunicipalsolidwastemanagementJ.WasteManagement,xx,30(6):949-957. 15徐金龙,朱跃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