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烧烟气余热清洁利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煅烧烟气余热清洁利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煅烧烟气余热清洁利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煅烧烟气余热清洁利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煅烧烟气余热清洁利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 项目名称: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煅烧烟气余热清洁利用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8年10月3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煅烧烟气余热清洁利用发电项目建设单位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赵坤联系人高攀通讯地址邹平市黛溪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56200建设地点邹平市黛溪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区内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19其他能源发电占地面积(平方米)1050绿化面积(平方米)0总投资(万元)490.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90.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0%评价经费(万元)2.0预计投产日期2018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邹平县黛溪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经纬度为:36.908N,117.750E。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注册资本6000万元,主要从事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炭块、炭素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厂内主要生产项目为“3万吨预焙阳极炭块项目”、“预焙阳极炭块扩建(5万吨)项目”、“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扩建项目”、“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改扩建项目”和“煅烧车间脱硫改造项目”。“3万吨预焙阳极炭块项目”由滨州市环保局以滨环办字200142号批复同意建设,“预焙阳极炭块扩建(5万吨)项目”由滨州市环保局以滨环办字200313号批复同意建设,两项目一并以滨环建验2004001号通过竣工环保验收。由于3万吨预焙阳极炭块项目和预焙阳极炭块扩建(5万吨)项目设备老化、产能落后等原因,已经于2016年4月拆除完毕。“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扩建项目”由邹平县环保局以邹环管字20131号文件批复同意建设,2018年6月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组同意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并上传生态环境部平台。“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改扩建项目”由邹平县环保局以邹环管字20164号文件批复同意建设,2018年8月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组同意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并上传生态环境部平台。“煅烧车间脱硫改造项目”由邹平县环保局对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决定(审批文号:邹环报告表2016第23号),2018年5月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组同意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并上传生态环境部平台。石油焦煅烧工段采用罐式煅烧炉,煅烧过程产生大量高温烟气,温度约为800950,属于高品位余热资源。为更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煅烧炉烟气余热,鲁扬炭素于2018年初开工建设了“煅烧烟气余热清洁利用发电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煅烧烟气余热清洁利用发电项目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该项目为未批先建,邹平县环保局以邹环罚告字2018202号文件对建设单位做出处罚通知,依法责令停止建设。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10月8日全额缴纳罚款。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特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经过现场勘察,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工程概况1、总投资:490.3万元2、建设性质:技改3、建设地点: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区内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周边影响关系见附图2。4、建设内容及规模1、“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扩建项目”两座各10万吨/年煅烧车间配套额定蒸发量8.2t/h、12.3t/h、30t/h余热锅炉各一台,为“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改扩建项目” 两座各10万吨/年煅烧车间配套额定蒸发量18t/h、22t/h余热锅炉各一台;2、余热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采用母管制,五座余热锅炉共配套4.5MW、6MW、15MW汽轮机及发电机组三套,综合考虑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应急限产等因素,4.5MW、6MW机组和15MW机组互为调节备用;3、配套建设“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反渗透+混床”工艺的化水车间两座,化水一车间纯水制备能力25t/h,化水二车间纯水制备能力225t/h;供配电系统、循环水系统等。本项目投产后,发电量8400万kWh/a,发电全部用于本厂区。项目组成表见表1。表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类别项目主要设施、设备备注主体工程余热锅炉1台12.3t/h(型号:QC20/950-12.3-3.82/450)“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扩建项目”两座各10万吨/年煅烧车间配套1台8.2t/h(型号:QC20/950-8.2-3.82/450)1台30t/h(型号:CQC80/900-30-3.72/450)1台18t/h(型号:QC52/850-18-3.72/450)“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改扩建项目” 两座各10万吨/年煅烧车间配套1台22t/h(型号:QC64/850-22-3.72/450)汽轮机1台4.5MW汽轮机(型号:C4.5-3.43/0.981)母管制,综合考虑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应急限产等因素,4.5MW、6MW机组和15MW机组互为调节备用,组合方式为4.5MW或6MW单机运行、4.5MW+6MW机组运行(15MW机组停运)、15MW机组运行(4.5MW+6MW机组停运)1台6MW汽轮机(型号:N6-3.43)1台15汽轮机(型号:N15-3.43)发电机1台4.5MW发电机(型号:QF2-4.5-2Z)1台6MW发电机(型号:QF2-6-2)1台15MW发电机(型号:QF2-15-2)辅助工程蒸汽管道长度150m、无缝钢管(15CrMo)已建成循环冷却水系统1台700t/h循环水泵已建成1台700t/h冷却塔已建成化水车间3套处理能力25t/h“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反渗透+混床”工艺纯水设备已建成,分别位于两座化水车间公用工程供水依托现有工程管网-排水循环冷却排污水、纯水制备排水用于炭素生产生阳极块冷却-5、主要设备表2 项目装置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11#12.3t/h余热锅炉QC20/950-12.3-3.82/450台122#8.2t/h余热锅炉QC20/950-8.2-3.82/450台133#30t/h余热锅炉CQC80/900-30-3.72/450台144#18t/h余热锅炉QC52/850-18-3.72/450台155#22t/h余热锅炉QC64/850-22-3.72/450台161#4.5MW汽轮机C4.5-3.43/0.981台172#6MW汽轮机N6-3.43台183#15MW汽轮机N15-3.43台191#4.5MW发电机QF2-4.5-2Z台1102#6MW发电机QF2-6-2台1113#15MW发电机QF2-15-2台112化水一车间1#制水占地350m2,“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反渗透+混床”工艺,单套制水能力25t/h套113化水二车间1#制水套114化水二车间2#制水套115冷却塔冷却能力700t/h座116循环水泵流量700t/h台117蒸汽管道/m150三、产业政策符合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为炭素煅烧炉高温烟气余热发电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故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符合节能减排政策要求本项目属于现有工程的煅烧炉高温烟气余热发电项目,运行过程不产生废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符合节能减排政策要求。四、规划符合性本项目厂址在现有厂区内建设,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符合邹平县总体规划,具体见附图3。六、总平面布置方案本项目总平面布置为1#、2#余热锅炉位于“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扩建项目”1#煅烧车间的南北两侧,3#余热锅炉位于“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扩建项目”1#煅烧车间的北侧;4#、5#余热锅炉位于“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改扩建项目”1#煅烧车间的北侧;1#3#发电机组位于厂区东北部,与“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扩建项目”1#煅烧车间隔路相对;1#化水车间位于发电机组北侧,2#化水车间位于4#、5#余热锅炉西侧;凉水塔位于2#化水车间西北侧。本项目在厂区中的位置以及总平面布置见附图3。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表3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数据1主体工程1.1余热发电机组套31.2年运转时间h72001.3项目发电量万kWh84001.4占地面积m210501.5建筑面积m250001.6项目用水量t/a1324802建设投资万元490.33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年2.1八、公用工程1、给水本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用水,本项目用水为生产用水,用水来自邹平县自来水管网。循环水系统配套1座冷却塔。循环冷却用水:工程最大循环水量为700m3/h,冷却倍率为62.5倍。循环冷却水系统流程如下:循环水泵循环水压力进水管凝汽器及辅机循环水压力回水管冷却塔回水沟循环水泵。循环水蒸发和风吹损失量约为9m3/h,循环冷却系统排水量约为3m3/h,故循环冷却系统补水量为12m3/h,合288m3/d(86400m3/a)。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化水车间,其软水产率为75%,软水制备能力为325t/h,能够满足本工程软水用量。2、排水循环冷却系统排水量约为3m3/h。化水车间软水产率为75%,余热锅炉汽水损失率为5%,额定最大补充软水量为4.53m3/h,化水车间产生浓水水量为1.51m3/h。鲁阳炭素混捏车间有2处生坯直接冷却水池和水冷链蓖机通道,体积分别430m3和450m3,小时补充水量约为水池容量的1%,生产线系统补充水量共约4.3m3/h和4.5m3/h,折合103.2m3/d和108m3/d,合计补水量(71808m3/a),本项目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和化水车间排水可全部用于炭素生产生阳极块冷却,无废水外排。本项目水平衡见图1。图1 本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m3/h九、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从现有员工中调剂,不新增;实行四班三倒连续运转制,每班工作8小时,全年运行时间为7200h。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一、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扩建项目”、“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改扩建项目”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如下:“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扩建项目”根据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扩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山东齐明澄宇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于2018年3月30日-2018年4月4日对本项目废水、废气、噪声相关因子开展监测(澄宇检字2018041202号);山东嘉誉测试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4月6日-2018年4月15日对该项目废气特征因子开展监测(山嘉测(2018)第J0670号)。各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如下:1、废气“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扩建项目”设置石油焦破碎上料15m高排气筒2座、55m高煅烧炉烟囱1座、煅后焦下料15m高排气筒2座、中碎筛分43.5m高排气筒2座、粉磨43.5m高排气筒2座、返回料废气43.5m高排气筒2座、干混废气43.5m高排气筒2座、混捏成型废气46.5 m高排气筒2座、58.5m高烟囱焙烧炉烟囱1座,共计16根排气筒。(1)石油焦破碎上料排气筒根据验收监测结果,石油焦粗破碎上料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5.49-6.71mg/m3,符合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2376-2013)表1第三时段(现有企业,30mg/m3)。(2)煅烧炉烟气根据验收监测结果,煅烧炉烟气经SNCR+SCO脱硝(2套1备)+石灰石膏法脱硫(3套1备)+管束除尘(2套1备)+湿式电除尘器处理后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4.2-5.91mg/m3,SO2排放浓度范围为7-41mg/m3,NOx排放浓度范围为67-90mg/m3,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范围为2.53-2.98mg/m3,符合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2376-2013)表1第三时段(现有企业,SO2 300mg/m3,NOx 300mg/m3,颗粒物30mg/m3)。煅烧炉烟气经处理后氨排放浓度范围为1.64-2.0mg/m3,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65mg/m3,55m)。硫化氢排放浓度范围为0.10-0.18mg/m3,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3)焙烧炉烟气根据验收监测结果,焙烧炉烟气经氧化脱硝(2套1备)+电捕焦油器(2套1备)+石灰石-石膏脱硫(1套)+管束除尘(1套)+湿式电除尘(1套)处理后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3.17-3.96mg/m3,SO2排放浓度范围为4-8mg/m3,NOx排放浓度范围为66-82mg/m3,符合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2376-2013)表1第三时段(现有企业,SO2 300mg/m3,NOx 300mg/m3,颗粒物30mg/m3)。焙烧炉排气筒沥青烟排放浓度符合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排放标准(DB37/2375-2013)表3标准,苯并a芘排放浓度范围0.13-0.21g/Nm3,符合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排放标准(DB37/2375-2013)表3标准(0.3g/Nm3)。(4)混捏成型排气筒根据验收监测结果,混捏振动成型废气经焦粉全过程吸附+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气筒沥青烟排放浓度符合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排放标准(DB37/2375-2013)表3标准,苯并a芘排放浓度范围0.04-0.08g/Nm3,符合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排放标准(DB37/2375-2013)表3标准(0.3g/Nm3)。(5)其他有组织废气排气筒根据验收监测结果,1#中碎筛分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气筒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6.9-8.3mg/m3;1#返回料破碎筛分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气筒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6.7-7.38mg/m3;1#球磨机磨粉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气筒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6.77-7.9mg/m3;1#配料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气筒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7.1-8.0mg/m3;均符合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2376-2013)表1第三时段(现有企业,颗粒物30mg/m3)。(6)其他无组织废气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厂界无组织污染物颗粒物排放浓度为0.214-0.713mg/m3,厂界无组织污染物苯并a芘排放浓度为1.06-7.91ng/m3,符合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表6标准(颗粒物1.0mg/m3,苯并a芘0.00001mg/m3)。根据本次监测结果,厂界无组织污染物氟化物排放浓度为0.956-1.55mg/m3,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氟化物20ug/m3)。(7)防护距离该项目环评批复中未要求设置环境大气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符合环评批复要求。2、废水该项目纯水制备排污水、锅炉排污水送至脱硫塔综合利用,生活污水送至邹平众兴水务处理。根据验收监测结果,验收监测期间总排口pH在6.987.58之间,主要污染因子监测浓度分别为CODCr为53mg/L-72mg/L、氨氮为3.30mg/L-4.17mg/L、BOD5为24.4mg/L-30.8mg/L、石油类为2.58mg/L-2.62mg/L、动植物油类为0.04mg/L-0.06mg/L、总磷为2.47mg/L-2.87mg/L、悬浮物为12mg/L-17mg/L、氟化物为1.94mg/L-2.94mg/L、苯并a芘为0.808g/L-3.82g/L。均符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B标准要求。3、固废本项目固废包括废耐火砖、脱硫系统石膏、废焦油、废导热油、废离子交换树脂、除尘器收尘以及生活垃圾等。项目煅烧炉、焙烧炉每5年大修一次,检修废耐火砖产生量约800t/5a,外卖耐火材料公司回收综合利用;脱硫系统脱硫石膏外卖建材公司综合利用;废焦油、废导热油、废离子交换树脂委托日照锦昌处置;除尘器粉尘全部返回生产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黛溪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4、噪声根据验收监测结果,东、南、西、北厂界昼间噪声值在50.358.0dB(A)之间,夜间噪声值在48.642.2dB(A)之间,昼间、夜间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5、污染物排放总量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本项目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9.28t/a,氮氧化物排放量为67.55t/a。根据验收监测结果,折满负荷工况下,该项目SO2排放量为19.57t/a,NOx排放量为59.04t/a,满足总量指标要求。“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改扩建项目”根据邹平县鲁扬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改扩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山东齐明澄宇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11日-2018年6月13日对本项目废气、噪声相关因子开展监测(澄宇检字2018070403号);委托山东嘉誉测试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27日-2018年6月29日对该项目废气特征因子开展监测(山嘉测(2018)第J1479号)。各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如下:1、废气“年产20万吨预焙阳极炭块改扩建项目”设置石油焦破碎上料16m高排气筒、1座58.5m高煅烧炉烟囱1座、煅后焦下料16m高排气筒2座、中碎筛分+粉磨+干混+混捏成型废气46.5m高排气筒1座、返回料废气16m高排气筒1座、58.5m高烟囱焙烧炉烟囱1座,共计8根排气筒。(1)石油焦破碎上料排气筒根据验收监测结果,石油焦粗破碎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气筒出口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8.05-8.82mg/m3,符合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2376-2013)表2第四时段重点控制区标准(10mg/m3)。(2)煅烧炉烟气验收监测期间煅烧炉废气经“SNCR+SCO脱硝(2套1备)+石灰石膏法脱硫(2套1备)+管束除尘(2套1备)+湿式电除尘器”处理后,排气筒出口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6.35-7.09mg/m3,SO2排放浓度范围为23-27mg/m3,NOx排放浓度范围为48-57mg/m3,符合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表2第四时段重点控制区标准(颗粒物10mg/m3,SO250mg/m3,NOx100mg/m3)。煅烧炉烟气经处理后氨排放速率范围为0.17-0.29kg/L,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煅烧炉烟气经处理后VOCs排放浓度范围为0.852-5.52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表2二级标准。(3)焙烧炉烟气根据验收监测结果,焙烧炉烟气经“SCO脱硝(2套1备)+电捕焦油器(2套1备)石灰石膏法脱硫+管束除尘+湿式电除尘器”处理后,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9.29-9.84mg/m3,SO2排放浓度范围为4-8mg/m3,NOx排放浓度范围为39-52mg/m3,符合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表2第四时段重点控制区标准(颗粒物10mg/m3,SO250mg/m3,NOx100mg/m3)。焙烧炉排气筒沥青烟排放浓度符合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排放标准(DB37/2375-2013)表3标准。苯并a芘排放浓度范围0.04-0.29g/Nm3,符合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排放标准(DB37/2375-2013)表3标准(0.3g/Nm3)(4)高楼部综合排气筒根据验收监测结果,验收监测期间高楼部综合废气经“焦粉吸附干法净化+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气筒出口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7.82-9.42mg/m3,符合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表2第四时段重点控制区标准(颗粒物10mg/m3)。验收监测期间高楼部综合排气筒出口沥青烟排放浓度5.1mg/m3,符合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排放标准(DB37/2375-2013)表3标准。(5)返回料破碎筛分废气排气筒根据验收监测结果,返回料破碎筛分排气筒出口颗粒物排放浓度范围为7.39-8.28mg/m3符合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表2第四时段重点控制区标准(颗粒物10mg/m3)。(6)无组织废气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厂界无组织污染物颗粒物排放浓度为0.272-0.606mg/m3,厂界无组织污染物苯并a芘排放浓度为3.01-4.79ng/m3,符合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表6标准(颗粒物1.0mg/m3,苯并a芘0.00001mg/m3)。厂界无组织污染物氟化物排放浓度为0.86-1.23mg/m3,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氟化物20ug/m3)。(7)防护距离根据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及环评批复,该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1000米,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村庄为北范村(576米),滕家村(750米),均位于卫生防护距离之内。经查阅资料和现场调查,黛溪街道办事处文件黛办发201247号文件规划于2014年12月搬迁完毕的北范村尚未搬迁。黛办发201247号文件关于山东铁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焦炭项目涉及搬迁的情况的报告中因“山东铁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90万吨/年焦炭项目”和“90万吨/年捣固焦及城市民用燃气项目”搬迁范围涉及“北范村330户、1164口人,滕家村460户、1780口人,西范村110户、389口人,东范后村620户、2063人”。至目前为止,除东范后村搬迁以外,其余村庄尚未搬迁。本项目建设前北范、西范、滕家等村庄已列入搬迁计划,原计划搬迁时间在本项目实施之前,项目周边村庄的搬迁责任主体不是本项目建设单位,村庄搬迁的最初原因也非因本项目建设而出现。2、废水该项目纯水制备排污水、锅炉排污水送至脱硫塔综合利用,生活污水送至邹平众兴水务处理。根据验收监测结果,验收监测期间总排口pH在6.987.58之间,主要污染因子监测浓度分别为CODCr为53mg/L-72mg/L、氨氮为3.30mg/L-4.17mg/L、BOD5为24.4mg/L-30.8mg/L、石油类为2.58mg/L-2.62mg/L、动植物油类为0.04mg/L-0.06mg/L、总磷为2.47mg/L-2.87mg/L、悬浮物为12mg/L-17mg/L、氟化物为1.94mg/L-2.94mg/L、苯并a芘为0.808g/L-3.82g/L。均符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B标准要求。3、固废本项目固废包括废耐火砖、脱硫系统石膏、废焦油、废导热油、废离子交换树脂、除尘器收尘以及生活垃圾等。项目煅烧炉、焙烧炉每5年大修一次,检修废耐火砖产生量约800t/5a,外卖耐火材料公司回收综合利用;脱硫系统脱硫石膏外卖建材公司综合利用;废焦油、废导热油、废离子交换树脂委托日照锦昌处置;除尘器粉尘全部返回生产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黛溪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4、噪声根据验收监测结果,东、南、西、北厂界昼间噪声值在50.358.0dB(A)之间,夜间噪声值在48.642.2dB(A)之间,昼间、夜间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5、污染物排放总量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该项目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9.28t/a,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7.79t/a。折满负荷工况下,本项目实施后SO2排放量为15.44t/a,NOx排放量为25.45t/a,满足总量指标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黛溪街道北关。邹平县地处鲁中山区北部边缘,黄河下游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3642,3709,、东经11718,11757,。西北隔黄河与济阳县、惠民县相望,北隔小清河与高青县为邻,东南与淄博市周村区毗连,东西分别与桓台县、济南市章丘区接壤。最大纵距50.15km,最大横距57.55km,总面积1251.75km2。2、 工程地质邹平县所在地貌单元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坡度为1/1001/500,地面高程为19.6920.93m。北起黄河南岸台子镇旧城渡口,南至临池镇郑家村,版土最大纵距50.15公里,西起码头乡刘平村,东至长山镇韩家村,最大横距57.55km。南部是古老的低山丘陵,面积为196.02平方公里,占地面积的15.66%。东部、西部是山前冲积平原,面积为364.04km2,占总面积的29.09%。北部和西北部是黄泛平原,面积为691.69km2,占总面积的55.25%。地势从南向北由海拔862.8m的低山到海拔11.6m的平原,呈倾斜式下降。3、气候、气象邹平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光热资源丰富,但年际变化较大,冷暖旱湿变化剧烈,且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不均匀性。全县太阳辐射总量平均123.94kcal/cm2,年平均日照率为59%。气温的季节性变化是冬夏相差29.8,一月最冷月均-3,七月最热月均26.8,表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邹平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水量较少,且时空分布不均,致使旱涝经常发生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6.6mm。降水最大的特点是:年际变化差异很大;年内降水分布十分不均,每年7、8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年降水量的53.8%,达313.9mm。一月份最少,仅占年均值的1%;降水量的地域分布不均,南部降雨多于北部,以山区最多,多年平均在640mm左右,小清河南岸,里八田、九户一线最少,多年平均在540mm左右。邹平县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为633.3mm,且多集中于7、8、9月份,11、12月份降雨最少,年蒸发量为1118mm,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速为2.5m/s。年平均气压1013.4hpa,年平均相对湿度64.0%,最大积雪深度23cm,最大冻土深度47cm。4、水文地质(1)水文邹平县区域地表水主要河流有黄河、小清河、孝妇河和杏花河。黄河在县城西北由西南向东北流过,过县境河段长约23km,多年平均径流量437.26亿m3。小清河在邹平县北部自西向东流,县境内河段长75.8km,流域面积1009.4km2。孝妇河发源于淄博市的博山区,从邹平县前芽南200m入境,由西宰以北流入桓台县,最终汇入小清河,境内流程约22.9km,流域面积为172km2。杏花河位于邹平县中部,自南向北流入小清河。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主要含水层有两层:埋深2045m的带状砂砾层和埋深150170m的基岩风化裂隙及残积层。地下水流向为自南向北及东北,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4亿m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主要受气象、地表及岩性的影响,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的垂直下渗及上游地下水的侧向补给。(2) 地质本区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玄武岩,上覆较厚的第四系沉积层,厚约120m,主要为冲积洪积物。区内构造活动稳定,无古河道及大的断裂构造通过,未发现破碎带。该项目生产装置中无高大建筑及对地层形成重压的设备,地质状况可满足生产装置的要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5、自然资源区内植被类型以人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的果园和农田防护林。农作物类型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谷等,经济类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桃等,防护林树种主要有杨、柳、槐、枣等常见树种。区内受人为活动影响,除鼠、鸟等常见动物外,基本无其它动物分布。区域内无受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无地下矿藏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邹平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全县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5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78万,总面积1250平方公里。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3.1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528.14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339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比为4.7:58.1:37.2,第三产业占比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邹平县是山东省第一个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园,第一个棉花标准化示范园和山东省畜牧业生产基地,小麦、玉米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56公斤和536公斤。蔬菜30万亩,总产60万吨。标准化基地面积达32.6万亩。成功申报县级龙头企业10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邹平县共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市级33家,县级68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75家,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民达2万户以上。扎实推进畜牧强县建设,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2亿元,强化动物疫病防控,防疫防控率达100%。投资1.24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76项,动用土石方662万方,清淤疏浚渠道156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万亩。胡楼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一期工程完工。投资1400万元,对15处病险水库、塘、坝进行了除险加固,其中古城、于印、台头三座小型病险水库列入省投资项目。投资7000万元的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完工。共完成各类方田建设10.8万亩,山区综合合理1万亩。全年共完成成片造林42363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9.6%。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500人。邹平县有“文化县”之美称。宋代名相范仲淹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近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三十年代在邹平进行时长达7年的“乡村建设实验”。1987年邹平县被确定为首批对美开放调查点;1989年,邹平县接受了国家教委考察并被确定为重点联系县,国家教委先后三次派出挂职调研组来邹平指导工作;邹平一中、实验中学先后与澳大利亚阿伯芙公园中学、日本山口县小郡町立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定期开展交流互访活动;美国“四健会”、福特教育基金会等多次来邹考察访问。邹平先后荣获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县、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县、全国第一个“普九”巩固提高试点县、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农村教育先进县、基础教育先进县、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教育督导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20余项省级以上表彰。黛溪街道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生产水杏、柿子、香椿等农产品。其中张高水杏的栽植历史可上溯至隋唐,明清时曾为朝廷贡品而久负盛名。该水杏个大早熟、味甜香浓,素有“小满三日杏发黄”之说。单果重最大200克以上,色泽桔红,富含糖、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清新可口,助消化。具有润肺平喘,补脾益胃,健身防癌之功效。1987年被评为山东省早熟优质水杏第一名。1988年获全国林果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被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行销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邹平县历史悠久,现有古文化遗址80多处,出土文物数千件。评价区内无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当地环境规划,该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适用区;区域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现状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采用邹平县环境监测站黛溪街道自动点2018年5月例行监测点平均监测数据,具体监测结果详见表4。表4 2018年5月邹平县黛溪街道环境空气例行监测数据一览表时间 项目PM10(mg/m3)PM2.5(mg/m3)二氧化硫(mg/m3)二氧化氮(mg/m3)2018年5月0.1150.0670.0370.027由表6可知,邹平县黛溪街道环境监测站2018年5月例行监测数据中,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PM2.5日均值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2噪声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3地表水现状引用2018年7月邹平县环境监测站杏花河甲子水站监测断面的例行监测数据,具体监测结果详见表5。表5 2018年7月杏花河甲子水站监测断面例行监测数据一览表时间 项目COD(mg/L)氨氮(mg/L)2017年9月27.21.62由表7可知,2017年9月10月杏花河甲子水站监测断面例行监测数据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4地下水现状根据邹平县环境监测站2018年的监测数据,项目区内地下水水质指标能够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要求。5生态环境本县内自然资源赋存很少,动、植物为我国华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常见种类,无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种类。境内除荒山为自然植被外,其余均为人工植被。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环境空气:主要保护本项目厂址周围居民,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主要保护本项目厂址西侧的六六河、黛溪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3、地下水:主要保护本项目厂址周围1000m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4、噪声:主要保护厂区职工,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本项目厂址周围分布的主要村庄有滕家村、北范村等,无自然保护区和文物古迹等,主要敏感目标见表6。表6 项目厂址周围主要敏感目标序号敏感目标名称方位与厂界(m)人口环境要素1滕家村WSW5761795环境空气、地下水、风险2北范村SE7501235环境空气、地下水、风险3西范村S1420427环境空气、地下水、风险4东前村SE1460384环境空气、地下水、风险5马庄村SW16201689环境空气、地下水、风险6城里村SW16601465环境空气、地下水、风险7邹平县城区SSW1750环境空气、地下水、风险8魏桥集团职工第一生活区SE1950环境空气、地下水、风险9东范村SSE20501147环境空气、地下水、风险10肖镇村WNW2180432环境空气、地下水、风险11杨村ENE2550412环境空气、风险12小言村NW2600192环境空气、风险13东王村NNW2660201环境空气、风险14魏桥集团职工第二生活区SSE3330环境空气15崔韩庄NE3480环境空气16颜桥村NNE3495环境空气17六六河NW1185地表水18韩店水库N2085地表水19黛溪河SW3415地表水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一、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二、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三、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四、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一、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废气产生,不新增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全部回用于厂区生产、不外排。二、本项目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三、本项目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危废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 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不产生废气;劳动定员从现有员工中调剂,不新增生活污水;生产过程排水全部在厂区内综合利用,不外排。因此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一、施工期本项目所需主要设备为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和循环冷却水系统等。已经建成,施工期影响已消除。二、营运期本项目利用煅烧炉800950高温烟气余热进行发电。通过余热锅炉将水转换成过热蒸汽,进入汽轮发电机发电。最终烟气再经除尘和湿法脱硫等系统净化后排放,烟气余热利用率达到70%以上。采取冷却塔对循环水进行降温。余热发电工艺流程见图2。图2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烟气流程:炭素煅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后,进入过热器进行放热,最终温度降至180。低温烟气再由引风机送至脱硫除尘系统进行处理,最终经58.5m高烟囱排入大气。烟气流程为:余热锅炉过热器引风机脱硫除尘系统烟囱。主要污染工序本项目主要污染工序及污染物如下:1、废气项目利用炭素煅烧炉高温烟气进行发电,本身不产生废气,无无组织废气产生。2、废水项目生产过程排水主要是循环冷却排污水和化水车间排水,排水全部用于炭素生产的生阳极块冷却。3、噪声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汽轮发电机组、泵类、冷却塔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噪声值为85100dB(A)。4、固废化水车间有废离子交换树脂产生,属于危险废物(HW13 有机树脂类废物 非特定行业900-015-13);废润滑油(900-217-08)、废汽轮机油(900-217-08)、废液压油(900-218-08),暂存厂区危废仓库,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循环冷却水系统和化水车间(32472t/a)pH、SS、无机盐属于清净下水,污染物浓度低,产生量32472t/a用于炭素生产的生阳极块冷却,不外排固体废物化水车间废交换树脂、废反渗透膜、废活性炭滤芯产生量1.5t/5a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不外排废润滑油废矿物油0.5t/a废汽轮机油废矿物油3.7t/5a废液压油废矿物油1.5 t/5a噪声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汽轮发电机组、泵类、冷却塔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噪声值为85100dB(A)。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加附页)本项目为已建成未投产,因此不涉及施工期生态影响;营运期产生的污染物量较小,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