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年级《济南的冬天》教案.doc_第1页
2七年级《济南的冬天》教案.doc_第2页
2七年级《济南的冬天》教案.doc_第3页
2七年级《济南的冬天》教案.doc_第4页
2七年级《济南的冬天》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2、 理清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对精妙语句的品析,欣赏散文的语言艺术。3、 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理清贯穿全文的线索;剖析文中的精妙语句,欣赏散文的语言风格。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授课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理清贯穿全文的线索;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一、 导入一提到冬天,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大雪皑皑、冰天雪地、寒风凛凛这样的景象吧。唐代诗人柳宗元就有江雪,(同学吟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另一位诗人刘长卿也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同学吟诵: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但是,大家知道吗?在咱们北中国的一个地方,它的冬天却有一番风味,到底是何等滋味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美好、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 题目解说“济南”交代了地点,“冬天”点明了写作对象。以“济南的冬天”为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方的冬天。题目蕴含着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二、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短篇小说断魂枪,戏剧龙须沟茶馆等。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读准字音。伦敦(dn) 响晴(xing) 宽敞(chng) 水藻(zo)着落(zhu) 发髻(j) 肌肤(j) 澄清(chng)镶嵌(xing) 贮蓄(zh) 地毯(tn)2、 理解词语意思。响晴:晴朗无云。安适:安静而舒适。贮蓄:储存,积蓄。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设若:假如。澄清:水很清亮。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秀气:清秀文雅,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和停连。4、 分自然段读,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5、 听朗读音频。6、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7、 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济南的冬天特点是:温晴。作者通过描写济南的山和水来呈现这一特点。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第二部分:(2-6)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2)济南是个理想的境界 (3-5)山 (6)水四、 再读课文,分析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1、 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地区的气候?这是对比的表现手法。作者把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和热带的天气进行比较,突出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以及“温晴”的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2、 作者用三个自然段写济南的山,每一段各侧重于哪个方面?第3自然段写山围绕的城,侧重写济南冬天气候温暖晴朗,小山的可爱,给人温存、体贴、慈祥之感;第4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着重写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第5自然段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着重写小山的远景,略写。3、 第3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作者按照从高到低,即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山上写矮松,山尖写山和蓝天的色彩,山坡上写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和由此产生的联想,山腰着重写光和色。4、 第6自然段作者写水,怎样突出了水的哪些特点?作者用绿萍、水藻、柳影的绿来烘托水的绿。用水晶比喻水的清亮。五、 课堂小结本文先写济南给人总的突出印象是“温晴”,然后用“山”“水”的共同特点来印证。六、巩固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对精妙语句的品析,掌握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一、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学习了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领略了温晴的济南美丽的山水。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句子的修辞手法和品析关键字词来感悟作者对济南的感情。二、找出文中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它有什么表达效果。1、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2、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保准暖和。”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这一“理想的境界”的温暖和舒适的特点。3、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矮松的美丽秀气。4、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 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 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比喻拟人,作者用“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比喻山上斑驳的色彩, 用“更美的山的肌肤”比喻小山上的花草,而小山则被比作了 姑娘,秀美而动人。5、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 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拟人,作者把夕阳斜照下露出的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 女,突出了冬天的雪娇美的情态。6、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两个“卧”字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它的安闲和舒适。7、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比喻,作者用“整个的”“蓝水晶”比喻水天一色的美景,突出河水的清亮、天的晴朗。三、 文章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有什么好处? 文章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与开头“济南真算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明了题旨,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四、本文有什么写作特点? 本文在写景时,处处流露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有时直接抒情,比如“济南真算个宝地”,“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有时创造优美的意境,如济南“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薄雪有“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的娇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五、课堂小结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美丽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六、巩固作业 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这里的清晨没有雾气的“笼罩”,也就不像江南如“水墨画”般温润,但在这干燥的晨曦中,仍“隐约”感觉的到她妩媚。透过柳枝,明媚的阳光“摇曳生辉”,阳光照的一切都那么清晰,“令人目眩”,连花叶捧着的露珠都那么“晶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