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狂狷”释义及其词汇化 马尚 摘要:“狂”与“狷”本各有诸多义项,“狂狷”连文首现于论语。至东汉,已由意合型并列词组发展为双音节词。其词汇化路径有二,一为词义抽象化,一为部分词义脱落。 关键词:狂狷词汇化词义变化 “狂狷”这一古词常被历代诗文家使用,今日仍作为古语词保留在书面语当中。然而,其词汇化过程尚乏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该词的组成成分的本义、以及它的词汇化过程,为解释古语词的、以及词汇化理论的充实与发展做贡献。 “狂狷”两字在上古是连文,之后发生词汇化,至迟在东汉时期合为一词。 一、“狂”“狷”的含义 我们分别来看“狂”“狷”这两个字的在上古时期的含义。 (一)“狷”字 究其古字,有“獧”“懁”。说文解字无“狷”,有“獧”。两字为异体字,又有“懁”字与“獧”为异体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獧狷古今字,今论语作狷,孟子作獧,是也。”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在“懁”条下列“论语狂狷,孟子作狂獧”。按后世常用“狷”而“獧”字隐,钮树玉之说很有可能。另外,段注中,又有“懁”字与“獧”字通,钮树玉说文新附考中因其训“急”,将其列为“狷”字古字。 究其字义,獧者,“疾跳也。一曰,急也。从犬瞏声。”“狷”字与“獧”字相通之处,更多地是承担了“獧”字“急也”的含义。“狷”的一个含义为急,即“偏激、急躁”。如: (1)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后汉书范冉传) “狷”又有“耿直、固执”等义。例如: (2)比其父为戮于楚,其心又狷而不絜(国语楚语下)韦昭注:“狷者,直己之志,不从人也。” (3)公子勉之,亡人无狷洁,狷洁不行。(国语晋语二) 上古时期,“狷”亦有“小心谨慎”之义,有词“狷介”。 (4)小心狷介,不敢行也。(国语晋语二)韦昭注:“狷者,守分有所不为也。” “小心谨慎”与“偏激急躁”两个义项词义相反,以一词而含二义,似合于“美恶不嫌同词”的反训。 (二)“狂”字 在甲骨文字典中,“狂”字字形为或,“读为往”。“狂”古又通“诳”。但这些和我们讨论的“狂狷”之“狂”并非一字。我们讨论的“狂”古文作“忹”。 说文中“狂”释义为“狾犬也”。(狾,狂犬也。)段玉裁注:“二篆为转注。假借之为人病之称。”因而“狂”的本义是“疯狗或狗发疯”,引申为“人精神失常”。 (5)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素问宣明五气论)。 (6)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于荒。(尚书洪范)。 (7)耳不能别清浊之声则谓之聋,心不能审得失之地则谓之狂。盲则不能避昼日之险,聋则不能知雷霆之害,狂则不能免人间法令之祸。(韩非子解老)又由精神失常引出“傲慢、狂妄、放纵”等义。 (8)曰狂,恒雨若。(尚书洪范)郑玄注:“狂,倨慢。” (9)胡、沈之君幼而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杜预注:“狂,性无常。” “狂”本义为“疯狗”,引申为“人精神失常”,又引出“傲慢、狂妄、放纵”等义。“狷”有“急躁、耿直固执、小心谨慎”等义。对上古时期“狂”“狷”两词词义的分析,为我们了解“狂狷”一词的词汇化过程做了铺垫。 二、“狂狷”的 “狂狷”一词首先由孔子提出,后来孟子又加以阐释。 论语子路有“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之句。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包咸注:“狂者,进取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欲得此二人者,以时多进退,取其恒一。”又引凌鸣喈的注:“中行者,依中庸而行者孚化万邦,中庸鲜能,顾不得隐怪,乡原又不可与,故必也狂狷乎。”刘宝楠说:“狷者慎守一节,虽不能进取,亦自不为不善,故云:无为。” 孟子中有“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赵岐注此曰:“中道,中正之大道也。狂者能进取,狷者能不为不善,时无中道之人,以狂狷次善者,故思之也。嘐嘐,志大言大者也。重言古之人,欲慕之也。考察其行,不能插覆其言,是其狂也。屑,洁也。既不能得狂者,欲得有介之人,能耻贱污行不洁者,则可与言矣。是狷人次于狂者也。” 针对“狂狷”一词的理解,朱子语类载朱熹的说法:“狷者虽非中道,然这般人终是有筋骨。其志孤介,知善之可为而为之,知不善之不可为而不为,直是有节操。狂者志气激昂。”曰:“谨厚者虽是好人,无益于事,故有取于狂狷。然狂狷者又各堕于一偏。中道之人,有狂者之志,而所为精密;有狷者之节,又不至于过激;此极难得。”又说:“人须是气魄大,刚健有立底人,方做得事成。” 由历代以来的释义,可见“狂”“狷”分别指两种人的性格和处世方式,是“中行”的两种极端。中行者,正道而行,不偏不倚,进退以时,不急不缓。“狂者进取”“进取于善道”“志气激昂”,而又志大言大,其行“不能插覆其言”。“狷者有所不为”“能不为不善”“不屑不洁之士”“有节操”。二者中和,则得“中行”。由此可见,在论语中连文,“狂”采用了“狂妄”之义,“狷”采用了“耿直固执”之义,以此借代转指“狂妄自大之人”与“耿直固执之人”。 三、“狂狷”的词汇化过程 先秦时期,“狂狷”的语序虽然已经固定,而且句法功能似乎发生转化(以“狂狷”指代有“狂”、“狷”性格特征的人),但仍未成词,尚为联合短语。理由如下: 1.可以拆开分用。“狂狷”为并称,之后便有解释“狂者”如何,“狷者”如何,可见两个语素并未凝固成词。 2.意义没有发生改变。“狂狷”取了“狂”的一个义项与“狷”的一个义项,把它们作为反义词直接放在一起,意义没有凝固。 3.所谓句法功能发生转化,其实只是临时的词类活用。“狂”“狷”都是形容词,而论语中则指“狂狷之人”,形似形容词转为名词;然而,从之后的用法“狂者”“狷者”可以看出,“狂狷”依然采用了形容词的用法。因而,论语中仅为临时的词类活用。 4.无法找到除语源之外的非词形式,例证不足。 “狂狷”的成词,应不晚于东汉,是经由词义的抽象化这条路径。判断其成词的标准在此为:意义由具体抽象化;词序固化。具体表现为: 1.意义上从具体到抽象。董秀芳(xx)提出,并列式复合词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意义上发生了由具体到抽象或由泛指到专指的引申”这一环节,使得“双音组合的整体意义变得不再是其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加和”。东汉以后,“狂狷”一词被用于指称“行不合义”的极端性格,形成“狂狷”一词的一个义项。例如: (10)臣闻明主垂宽容之听,崇谏争之官,广开忠直之路,不罪狂狷之言,然后百僚在位,竭忠尽谋,不惧后患(全汉文) (11)臣素门凡流,轮翮无取,进谢中庸,退惭狂狷(全梁文) (12)石户、北人,匹夫狂狷,行不合义,事不经见者,是以史迁谓之不然,诚非圣明所当希慕。(三国志裴松之注) 2.词序固化。这一点可以配合意义的抽象化来作为辅证:至迟在东汉,“狂狷”已成词。在先秦时期词序已然固定,然而先秦时期,词义仍未固化;东汉时期,词义已固化,词序又固定,因而我们推断“狂狷”在东汉时期已经成词,是言之有据的。 至于为何在先秦时期词序便固定了下来,这与经典的作用密不可分。典故常常为跨层结构,甚至无理据可言,只截取相连的语言片段,如“友于”“弱冠”。因而经典中词组的组成部分,一经出现,顺序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自论语中将“狂”“狷”并称起,“狂狷”进入词汇化过程,至迟在东汉时期发展成一个双音节词。“狂狷”本为反义连文,其词汇化原因在于有相同的上位概念:“行不合义、性格偏激”,因而合为一词。这是“狂狷”的一条成词路径。 在“狂狷”的成词过程中,另有一条词汇化途径:部分意义脱落。部分意义脱落是汉语“从短语到双音词的演变中表现出的特点”(董秀芳,xx)。“狂狷”一词意义脱落表现为: 1.表“狂放”之义。“狂狷”一词含义侧重于“狂”,表示“傲慢、狂妄、放纵”等含义,可由“狂”字代替。例如: (13)(许洞)尝诣府白事,有卒踞坐不起,即杖之。时马知节知州,洞又移书责知节,知节怒其狂狷不逊,会洞辄用公钱,奏除名。(宋史) (14)(王昶)性狂狷,尝欲练兵袭金陵。乃于殿庭设大砂罗,于射堋示众曰:“一发中之,当平定江南。”(五国故事) 2.表“狷洁”之义。在另一些情况下,“狂狷”的词义侧重于“狷”,指洁身自好、耿直、狷洁的隐士品质。 (15)昔狂狷华士义不事上,隐于海隅,而太公诛之,吾子沈遁,不亦危乎?(抱朴子逸民) (16)于是屡下直言之诏,招采山岩遁逸之士,狂狷朴野之人。(叶适上西府书) “狂狷”本来是对两种性格的并称,后来变为专指一种性格;形式上本来是意合型联合结构,后来凝固成词。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词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 “狂狷”本是褒义词汇,但随着复词偏义的发生,“狂狷”一词不再单纯表示褒义,有了贬义的用法。例如:(17)引之不来,推之不往,狂狷不逊,忮害不公(盐铁论讼贤), (18)起异端于笔舌,固狂狷于词锋。(古尊宿语录) 由于“狂狷”的贬义色彩出现,古人便开始用“狂狷”作为自谦之语,后代臣子经常在上天子书时以“狂狷”自谦。例如: (19)三人同行,尚闻择善;十目所视,必不滥知。臣职在论思,敢陈狂狷。疏奏,嘉之。(宋史窦贞固传) (20)普表谢曰:昨以天兵久驻塞外,未克恢复,渐及炎蒸,事危势迫,辄陈狂狷,甘俟宪章。(宋史列传赵普传) 总之,论语孟子中的并列式结构“狂狷”,经由意义抽象化或部分意义脱落的途径,凝固为词,并在一些语境中产生了贬义用法。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