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效果分析.doc_第1页
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效果分析.doc_第2页
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效果分析.doc_第3页
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效果分析.doc_第4页
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效果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效果分析 杜希臣1李柏文1金星林2 1.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吉林省吉林市13xx;2.延边大学临床医学院肝胆外科,吉林延边133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为医院临床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xx年1月份xx年1月份收治的48例行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同期抽取4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胆道再手术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48例患者中,总共有44例患者得到有效治愈,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例8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例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再手术;肝内外胆管结石;效果 R657.4A1672-5654(xx)05(a)-0121-02 在临床上,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具有病情复杂、发病率高、易复发和并发症多等特点的常见疾病1-2,往往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从当前来看,临床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时,大多数医院首选手术治疗,并且治疗效果明显,特别是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在临床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更是得到普遍性应用。为此,本研究拟结合我院xx年1月份xx年1月份收治的9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组96例患者均经过病史咨询、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最终确诊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其中观察组4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2例,年龄均在3159岁不等,平均年龄(42.32.5)岁;按照手术史划分,其中1次胆道手术史患者34例,2次胆道手术史患者11例,3次胆道手术史患者3例;按照疾病情况划分,其中21例为胆总管结石,15例为肝内胆管结石,12例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25例,年龄均在3363岁不等,平均年龄(44.32.6)岁;按照手术史划分,其中1次胆道手术史患者31例,2次胆道手术史患者13例,3次胆道手术史患者4例;按照疾病情况划分,其中19例为胆总管结石,14例为肝内胆管结石,15例为肝内外胆管结石。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行性存在。 1.2方法 仪器选用德国万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HF-BP30纤维胆道镜,以及武汉正健医疗美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腹腔镜。给予两组患者全身气管插管麻醉,并在术中为患者提供全程监护,给予观察组纤维胆道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需要切开胆总管,待结石取净后,再用小号可吸收缝线一期间断缝合胆总管切口,若是结石无法一次性成功取净,或者是合并肝内多发性胆管结石,则需要给予患者T管引流术辅助治疗,具体操作是经患者总胆管切口将20号或24号T管置入并引流,完成后选择小号可吸收缝线对导管的上下两处胆管壁进行间断缝合,于肝下间隙留置引流管,并经右锁骨中线肋缘的下切口将T管引出至体外,保持留置在体内的部分T管无张力。同时经右腋前线肋缘下端的穿刺口处,将腹腔引流管引至体外。尽量将手术时间控制在40160min之间,在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后,给予患者T管造影,若是结果显示无异常情况出现,则拔除T管,若结果显示存在残石,则在术后68周期间给予患者胆道检查,以便将残留的结石完全取净。对照组采用常规胆道再手术治疗,即术前对患者进行水、电解质及酸碱度等进行纠正,将胆总管切开,待取石后置入“T”管进行引流3。最后针对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以便减轻患者疼痛,帮助患者尽可能快地稳定生命体征。 1.3评定指标 参照文献4研究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标准,对全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若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消失,结石完全消除,且发生的并发症程度较轻,经治疗后获得痊愈者,视为显效;若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石完全消除,且发生的并发症会给患者的恢复带来一定影响者,视为有效;若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无好转,手术失败,结石仍未消除,且发生的并发症较为严重者,视为无效。 结合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计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应用SPSS16.0统计包软件对全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材料采用百分比(%)形式显示,组间比较应用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全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情况分析 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48例患者中,总共有44例治愈,包括21例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结石完全消除,23例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显著好转,并且结石得到完全消除;总有效率为91.7%(44/48)。而对照组仅有39例获得有效治愈(包括显效12例,有效27例),总治愈率为81.3%(3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全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情况n(%) 2.2全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分析 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48例患者中共有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2%(2/48),包括1例为胆汁痿,1例为切口感染;而对照组有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占12.5%(6/48),包括2例胆汁痿,4例切口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1,P0.05)。两组并发胆汁痿的患者均经过抗炎、维持引流畅通和加强支持治疗康复出院;另切口感染者均经过抗炎和伤口换药等处理后恢复出院。 3讨论 临床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是胆道探查手术,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往往手术治疗后易于复发,需要再次行胆道探查术治疗;新时期下,随着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以及医疗器械的不断推广应用,使得腹腔镜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众多患者的青睐。腹腔镜下行胆道再手术治疗,不但具有微创、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其手术成功率也相对较高5-7。结合本研究结果来看,经治疗后,观察组48例患者中,共有44例获得有效治愈,总有效率为91.7%,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8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可有效应用于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临床效果较为令人满意,这与孙瑞平研究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结果有一致性4。 经本研究表明,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万东,艾剑枫,毛云高.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22例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xx,5(1):23-25. 2吴黎明,程彩涛,王江华,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35例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xx,7(15):1402-1403. 3史云,徐清华,狄淑群,等.胆道结石再手术110例临床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xx,21(2):116-118. 4孙瑞平.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xx,24(2):420. 5WANGCC,RENNProgressinlaparoscopicbileductsurgeryJJLaparoSurg,xx,16(7):481483 6LIL,CAIX,MOUY,etalReoperationofthebiliarytractbylaparoscopy:ananalysisof39casesJJLaparoendoscAdvSurgTechA,xx,18(5):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