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线路工程电气施工方案_secret.doc_第1页
35kv线路工程电气施工方案_secret.doc_第2页
35kv线路工程电气施工方案_secret.doc_第3页
35kv线路工程电气施工方案_secret.doc_第4页
35kv线路工程电气施工方案_secret.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8延伸至原煤破碎中心的线路工程施工设计说明书二八年十一月35kV王庄东河南送电线路工程 签署页目 次1总论2线路路径3气象条件4导线与地线5绝缘配合设计及金具6防雷保护与接地7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8杆塔施工9通信保护部分 1 总论1.1 设计依据 根据委托。1.2 设计范围1.2.1 本设计为M8延伸至原煤破碎中心的35kV线路工程的初步设计,设计内容包括:线路本体设计、通信线保护设计。1.3 主要技术指标1.3.1 线路起止点:在M8线的19#20#之间T接,至原煤破碎中心。1.3.2 额定电压/回路数:35kV/单回路。1.3.3 线路长度:新建3.7Km。1.3.4 曲折系数:1.11.3.5 线路经过地形:线路所经地段为山地。1.3.6 主要材料消耗(依据材料表)导 线 LGJ-15020 6.28吨地 线 GJ-35 2.35吨绝 缘 子 LXP70P/146 450片降阻剂10吨1.3.7 全线杆塔使用情况新建线路杆塔数量为23基,其中水泥直线门型杆2基,水泥耐张门型杆5基;直线铁塔6基,耐张铁塔6基;钢管杆4基。2 线路路径2.1 概况 本线路所经地区为山地,经现场实地踏勘及测量,确定了本工程的路径方案。2.2 线路路径本线路M8线的19#和20#杆之间T接,跨过2#井2#线,经材料库东侧的绿化地,跨过部分临建,转向东北方向,跨过M1Z线沿M1线东侧向北,至移动变附近,跨过原M1线线路,沿m1支线转向东,沿道路南侧至原煤破碎中心变电所。2.3 方案说明 为保证线间安全距离,本线路T接杆两侧需改造耐张钢管杆,采用GJ20-18、GJ20-24各一基。3 气象条件3.1 选择气象条件的原则3.1.1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有关气象条件的规定。3.1.2 已有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及有关运行单位的参考意见。3.1.3 本地区已有气象台、站所提供的部分气象资料。3.2 气象条件的确定根据上述原则,本工程确定的气象条件见下表:序号计 算 条 件气 象 条 件气温风速M/S复冰mm1最高气温+40002最低气温-30003最大风速-53004导线复冰-510105大气过电压+151006操作过电压+51507事故情况-20008安装情况-101009年平均气温+50010冰的比重0.9克/立方厘米11年平均雷电日40个/年4 导线与避雷线4.1 导、地线的选择 本工程导线采用LGJ-15020,避雷线采用GJ-35(17-7.8),导线及避雷线的规格和主要物理特性见下表:规 格导 线避雷线标算截面 (mm2)LGJ-150/20GJ-35计算截面 (mm2)164.537.15外径 (mm)18.827.8直流电阻不大于 (km)计算拉断力 (N)4663045472计算重量 (kg/km)549.4318.2弹性系数 (N/mm2)7300018500线膨胀数 (1/)19.610-611.510-64.2 导、地线的使用情况根据上述导、地线的主要特性及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使用情况如下:使 用 情 况导 线避雷线安全系数 2.5773.83最大使用应力 (N/mm2)110320最大使用张力 (N)1809411872导线及避雷线在变电站两侧的进出线档,采用松弛应力,具体使用情况见导线、避雷线的安装表:本工程安装导、地线时的初伸长仍采用降温法补偿,降低的温度按下列数值确定:导 线 20避雷线 104.3 防振本工程耐张杆选用的防振锤为FD-3型,避雷线采用FG-35型,防振锤安装情况如下:类 型实际档距(M)安装数量(个)导线3501避雷线3001安装距离如下:导线b=1.2M 地线b=0.74M4.4 跳线本工程所选转角、耐张杆的部分为水平排列,跳线部分的带电体与杆塔构件的最小距离在无风的情况下不得小于0.5米。5 绝缘配合设计及金具 本地区因污秽较重,故按四级污区配置绝缘。5.1 绝缘子型号及其技术特性绝缘子型号和片数的选用如下:a)耐张杆绝缘子串和跳线串:耐张串采用单串,绝缘子采用防污玻璃绝缘子LXP-70型,每串由5片组成,单位泄漏距离为5.71cm/kV;b)悬垂串和跳线串:采用4片防污玻璃绝缘子LXP-70型,单位泄漏距离大于4.57cm/kV。c)本工程终端塔至龙门架侧采用单串瓷质绝缘子XWP-7型,每串由5片组成,单位泄漏距离5.71cm/Kv。5.1.2 绝缘子技术特性技术特性 绝缘子型号XWP7LXP-70公称结构高度 (mm)146146公称直径 (mm)255254泄漏距离 (mm)400400工频干耐受电压 (kV)8085工频湿耐受电压 (kV)4255冲击耐受电压 (kV)1201205.2 金具组装5.2.1 金具选择原则为保证线路运行安全可靠,选择金具遵循以下原则:满足规程有关要求,安全系数不小于2.5;根据三新两型的要求,选用国标或部标金具。导线悬垂线夹采用帕尔普公司节能型预绞丝导线悬垂线夹AGS5109型,地线悬垂线夹采用帕尔普公司节能型预绞丝地线悬垂线夹AGS7097型型,导线耐张线夹采用帕尔普公司节能型预绞丝导线耐张线夹DG4549型,地线耐张线夹采用帕尔普公司节能型预绞丝地线耐张线夹CDE10050型,导、地线接续方式均采用预绞丝式。其它主要金具型号如下:U型挂环 U-7 碗头挂板 W-7A W-7B球头挂环 Q-7 并勾线夹 JBB-1 JB-3防振锤 FD-3 FG-35导线接续管 LS0138地线接续管 EGLS10091各塔所用金具,详见金具组装图。5.3 塔头空气间隙线路带电部分在风偏情况下,对杆身各部位间的最小空气间隙依据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及审查的初步设计,采用下列数值:海拔高度空 气 间 隙工作电压内过电压外过电压带电检修10000.100.250.450.6015000.1050.280.500.63 带电检修空气间隙指带电部分在风偏情况下对人员登塔及作业的个别部位的空间距离。 带电检修时考虑人体活动范围0.30.5m。 计算同时风速:工作电压为最大设计风速30m/s;内过电压为0.5倍,最大设计风速15m/s;外过电压与带电检修为10m/s。6 防雷保护与接地6.1 防雷保护说明:本线路全线架设GJ35避雷线作为防雷保护的主要措施;架空避雷线对边导线保护角不大于25;导线与避雷线在档距中央的距离满足S0.012L+1设计规程规定值的要求(气象条件为+15,无风、无冰)。6.2 接地6.2.1 本工程中各种杆塔均埋设接地装置,接地装置要求的接地电阻值,根据设计规程GB50061-97及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的要求,对每基杆塔在不连避雷线的工频接地电阻在雷雨季节干燥时不超过下列数值:土壤电阻率(-M)接地电阻()100及以下101005001550010002010002000252000以上30不带地线杆塔接地电阻在雷雨季节干燥时不超过30,在接地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时,采用降阻剂或接地模块来达到要求。6.2.2 接地装置的型式和材料 接地装置采用10圆钢。 接地装置与杆身接地孔用螺栓联接,地埋线及引线露出地面部分应热镀锌。 地线槽回填土应使用附近好土,并夯实,不得回填石块和杂物。接地装置埋设时,放射线应分散放线,按地形条件可以长短结合。接地不满足要求时,采用降阻剂或降阻模块来达到规程要求。7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7.1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导线在各种情况下的对地最小距离及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如下: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线路经过地区最小垂直距离(M)说 明非居民区、一般农田6.0导线最大计算弧垂下居民区7.0导线最大计算弧垂下8 杆塔型式a)JM2为带地线的转角双杆,标志高为13.15米,用于0度-5度的带地线的转角位置上。杆段配筋上段(9米段稍径300)根部配筋1416,下段(6米段、9米段稍径300)。b)ZM6为带地线的直线双杆,标志高为12.95米,用于直线过线位置上。杆段配筋上段(9米段稍径190)根部配筋1414,下段(9米段稍径310)根部配筋1814。b)779塔为三角型转角塔,标志高为18米,用于转角在030范围内。c)779塔为三角型转角塔,标志高为18米,用于转角在030范围内。d)772塔为三角型直线塔,标志高为15、18、24米,用于档距较大和跨越处。e)GNT为分岐型T接钢管杆,标志高为21米,用于T接点,用于跨越2#井2#线位置。f)GJ6015、GJ2024、GJ2018三角形转角钢管杆,标志高15、24、18米,用于杆塔位置紧张处。以上叙述的铁塔为螺栓连接,所有塔材均需热镀锌。8.1.2 铁塔结构材料铁塔主材、斜材均采用热轧等肢角钢,部分主材为Q345斜材及其它材料为Q235钢,螺栓选用4.8级、6.8级粗制螺栓,所有材料均采用热镀锌进行防腐。8.1.3 铁塔防盗、防松措施 铁塔10米以下全部连接螺栓及拉线下端均加装套管式螺栓保护器或点焊作为防盗措施。 铁塔塔头部分所有连接螺栓均加装“扣紧螺母”,“扣紧螺母”采用GB805-88标准。8.2 基础型式8.2.1 铁塔钢管杆基础采用混凝土台阶式基础,标号为C20,钢管塔基础采用抗基础,标号为C20。8.2.2 基础钢材中地脚螺栓及钢筋均采用Q235钢材。9 通信保护部分本工程线路走径在选线时已避开重要的弱电线路,不存在对通讯线的危险和干扰影响。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角度,跨越高度均满足有关规程的要求。10 施工简要说明与注意事项10.1 施工及验收标准本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标准,除按本工程施工设计文件的要求外,还需遵循66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10.2 电气部分施工说明10.2.1 杆位方面 施工前必须复测档距、高差、线路转角度数及被交叉物,若复测结果与设计图不符,应及时与设计代表取得联系,在取得设计处理方案后方可施工。开挖接地槽时,如发现地下电缆或管道,应立即暂停施工,及时向工地代表提出,待明确解决方案后,方可施工。本工程水平排列的转角杆按规定位移,其它排列方式不必位移。(4)本工程对边坡距离不够,需取土2300余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10.2.2 架线方面 在架线前应对所有被跨越物进行复测,发现与设计图纸不符情况,应立即通知设计代表作出处理后方可施工。导、地线的耐张线夹,接续管在架线前必须做压接后的拉力试验,合格后方可架设。 导地线弧垂安装表: 导、地线架设时,应查相应的导、地线弧垂安装表; 初伸长处理:本工程设计给出的弧垂表均已考虑了“初伸长”。因此,施工时只需按当时的空气温度直接查表即可(进出线档不考虑初伸长)。10.2.3 绝缘子与金具组装 金具、绝缘子等必须包装良好,防止搬运保管过程损伤。严禁抛掷、着地过猛或相互碰撞。 绝缘子、金具必须有厂家合格证及说明书,说明其电气、机械等各项性能符合标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后方可使用。 导、地线金具、防振锤等采用35kV线路统一设计的金具零件和2001年颁布的国标电力金具。不得使用其它金具代用。 接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