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某地区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某地区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某地区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某地区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某地区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摘 要要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将于 2007 年 7 月 1 日全面启动,计划 于 2009 年完成。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查清每 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和权属等情况;城镇土地 调查,掌握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和用途;基本农 田调查,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并登记上证、造册;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实现 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 的统计、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目目 录录 一 概况 1 1 县城概况 .1 1.1 地理位置.1 1.2 自然资源.1 二 测区基本情况图2 三 目的和任务2 四 组织实施 .3 1 准备工作 .3 1.1 成立机构,加强领导.3 1.2 选择地籍调查专业队伍.4 1.3 投入的人员及仪器设备.4 1.4 制定实施方案.5 1.5 宣传动员.5 1.6 宣传标语口号.5 2 技术路线 .6 2.1 确定工作方法.6 2.2 实施过程与技术保障.7 2.3 地籍建库工作流程图.8 五 技术设计的依据 8 六 取得的成果9 1 控制测量成果 .9 2 图件成果 10 3 权属调查成果 10 4 文字报告 10 5 图纸资料 11 七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 .11 1 平面坐标系统 11 2 地籍图分幅和编号 11 八 工作安排 .11 九 技术方法 12 1 权属调查的工作程序 12 2 地籍编号 12 3 街道的划分原则 13 4 街坊的划分原则 13 5 宗地的编号及方法 13 6 地籍编号的方法 13 7 界址点调查 14 8 界址点的编号 15 9 地籍调查表 15 十 地籍图内业编辑.15 十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6 1 权属调查方面 16 1.1 存在的问题及工作难度16 1.2 采取措施17 2 地籍测量方面 17 2.1 存在问题及工作难度17 2.2 采取的措施17 十二 总结 18 沈农高职院 1 一一 概况概况 1 1 县城概况县城概况 1.11.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太岳山之北,太行山,吕梁山两襟中 央,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1211231,北纬 37123721之间。东接 祁县,西邻汾阳县,南靠沁源县,北连文水县,西南与介休市接壤,东南与武乡县、 沁县毗邻。汾河和南同蒲铁路、108 国道穿境而过。县城距首都北京 616 公里,距 天津港口 758 公里,距广州海岸 2390 公里,距古都西安 543 公里,距省城太原 94 公里,距晋中行署所在地榆次市 81 公里。距太原飞机场仅有 90 公里。 1.21.2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 全县海拔 700-1000 米,地势呈阶梯状,东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平川各 占总面积的 46.6、21.1、33.3。境内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0.2,大于 10的有效积温 2400左右,全年无霜期 160 天左右,年均降雨量 450mm 左右,且 多集中在 7-9 月份。 总体上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有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 发育,且产品品质较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较好的气候环境,构成了具有平遥 特色的区域比较优势,历来是晋中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平遥县富藏煤、铁、石膏、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煤 炭储量 113 亿吨,铁矿 13 万吨,石膏矿 1000 万吨,石灰石 5000 万吨。 平遥县水资源非常贫瘠,境内有惠济河、柳根河、婴涧河和汾河四条季节 性河流,年均降水 455 毫米,水资源总量 1.1 亿立方米,人均、亩均占有量均低于 沈农高职院 2 全省平均水平。 平遥县生物资源比较多样,自然植被有草丛、灌丛、疏林和针叶林,人工 植被有针叶林、经济林、农作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林区和西北部汾 河沿岸,主要有野猪、野兔、野鸡、狐獾、狍子、鼠类、蛇类、鸟类等。 测区内房屋分布密集,街巷纵横交错,本测区用地特点多为商业、住宅、公共 设施、学校等。测区内建筑密度较大。 二二 测区基本情况图测区基本情况图 三三 目的和任务目的和任务 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利用和 土地权属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保证昌平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 沈农高职院 3 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维护农民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是满足土地 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 此次地籍调查工作的任务是以县城所在镇为基本调查单位,对其范围全面进行 权属调查及地籍测量工作,查清每一宗地的土地权属、界址点位、界址线、面积和 用途等基本情况,为土地登记、统计、定级及利用管理提供原始资料及基本依据. 四四 组织实施组织实施 为全面查清我县城镇土地利用和权属状况,为政府依法科学决策提供翔实准确 的基础数据,进一步强化国土资源与资产的并重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 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 、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山 西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部署要求,我县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在县政府的坚强 领导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由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实 施。 1 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1.11.1 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加强城区地籍调查工作领导,成立了平遥县地籍调查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县 长任组长,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平遥县法院院长、财政局局长、民政局局 长、水务局局长、农业局局长、广播电视局局长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 公室,由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为主任,具体负责地籍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在城区地籍调查工作中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对权属争议及时 处理。确保城区地籍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办公室负责处理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沈农高职院 4 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传达领导小组对调查工作的指示和要求。 1.21.2 选择地籍调查专业队伍选择地籍调查专业队伍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由于技术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技术队伍的保障 是完成好此项工作的保证。根据要求,经我局多方考察,认真筛选,并经公开招标, 同中标单位石家庄平安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乙级资质)签订了城镇地籍调查合 作协议。 1.31.3 投入的人员及仪器设备投入的人员及仪器设备 为保证任务的如期完成,我公司为本工程共投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共 35 名, 其中高级工程师 1 人,工程师 3 人,助理工程师 8 人,技术员 10 人,高级工 10 人, 其余为技术工人。 本测区投入的仪器设备见表 1.2。 表 1.2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仪器规格及型号数量 1南方GPS双频接收机S862 台套 2南方GPS单频接收机NGS 96001 台套 3微机23 台 4南方 全站仪NTS-3524 台套 5南方 全站仪NTS-3551 台套 6拓扑康 全站仪GTS-1021 台套 7光盘刻录机三星2 台 8网络设备主干1000MB、桌面 100MB1 套 9平差软件南方GPSProVer4.01 套 10成图软件南方 CASS7.023 套 11激光打印机HP6L(A4 幅面)4 台 12喷墨打印机HP7100(A3 幅面)2 台 沈农高职院 5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仪器规格及型号数量 13彩色绘图仪HP800(A1 幅面)2 台 14汽 车东南得利卡2 部 1.41.4 制定实施方案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山西省城镇地籍调查技术细则 ,结合平遥县地籍管理的实际情况,制 订了平遥县 1:500 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并呈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后执行。 1.51.5 宣传动员宣传动员 为了使地籍调查深入人心,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工作开始前,领导小 组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布署,调查工作人员召开了动员大会,调查办利用各种新闻 媒体在全县进行广泛宣传,县电视台发布公告,张贴调查通告,发放宣传传单等, 大力宣传了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和 广大群众的认识,为取得他们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给工作的开展 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61.6 宣传标语口号宣传标语口号 开展二次土地调查决战,确保调查任务圆满完成 积极申请土地登记,保护产权人合法权益 积极配合土地调查,是每一个公民的应尽义务 依法申请土地登记,是每一个公民应尽义务 贯彻实施土地登记办法 ,保障权利人切身利益 沈农高职院 6 积极配合土地指界,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土地登记、明晰产权,保障权利 积极配合二次土地调查,实现土地信息社会化服务 开展土地登记,维护产权人权益,构建和谐社会 让每一块土地拥有合法身份证 2 2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 2.12.1 确定工作方法确定工作方法 1、权属调查 依照省、市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以城区办事处 为单位划分街道,以城区内主干道、自然巷道、沟渠划分街坊。整个调查区共划分 了 1 个街道,共 23 个街坊。地籍编号由“行政区划代码街道号街坊号基本宗 地号宗地支号”组成。 本次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起点高,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作业中采用测 绘与权属调查人员有机结合方式,即在每一个权属调查组中增加一名负责测绘的人员, 负责宗地草图绘制、界址边长与相关距离丈量等技术工作,权属调查人员负责界址点 的实地设置、调查表的填写、土地权属权源资料的索取,纠纷的调处等工作。形成权 属调查与测量二为一体的运行模式,有效保证权属调查与测量的连贯和一致性,避免 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成果质量不一致,工作前后衔接难度大等弊端。 2、地籍测绘 地籍测绘工作,充分利用 3S 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外业数据采集采用全站 沈农高职院 7 仪全野外数字化解析测量方法。充分利用 GPS-RTK 动态定位测量技术,代替了常规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作业方法,加快作业进程。利用 GIS 专门检查软件,对于图形数 据的拓扑关系做了严格的检查,提高数据质量,加快工作进度。 2.22.2 实施过程与技术保障实施过程与技术保障 1、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地籍测量成图、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取决于 权属调查的质量。因此,我们在安排人员时,对参加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敬业 精神强的同志,安排到权属调查组。权属调查工作自 2009 年 8 月正式铺开,至 2010 年 5 月结束。在此阶段注重于确界、设置界标、丈量边长、填表、绘图、整理 资料等 6 个重要环节。 2、地籍测绘 控制测量由 12 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三等、四等 GPS 平面控制网布设、观测等工 作,在此基础上,采用 GPS-RTK 技术施测图根控制点,解析数字化测量、外业数据 采集分 9 个组,每组 2 人。整个施测作业从 2009 年 4 月开始至 2010 年 5 月完成。 地籍测量中注重于外业数字化测量、依据调查表绘制界址线、地物与界址线的关系、 界址点测量精度等 4 个重要环节。 城镇地籍调查采用的全野外数字测量法、GPS 测量方法等。 地籍测量所采用的测量软件是数字成图软件 CASS7.0 ,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建 设时采用的系统软件是北京超图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库系统(supermap cis- V2.2) 。 地籍平面控制包括基本控制的图根控制。基本平面控制采用 D、E 级 GPS 测量, 沈农高职院 8 图根控制采用 RTK 测量方式进行。 城镇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根据以国家大地控制点霍林寨、柏枝寺起算,按照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有关规定施测。建立了 D 级 GPS 点 6 个,E 级 GPS 点 49 个 2.32.3地籍建库工作流程图地籍建库工作流程图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技术设计书、各种表格(分类表、分层表、代码表、属性结构表)的设计 图形图形数据数据属性属性数据数据 地理要素数据检查 数据编辑处理 数据分层整理 按层分离数据 建立地理底图库 地籍要素数据检查 数据编辑处理 数据分层整理 宗地数据合并 生成宗地文件 glgrp.wp文件 地籍档案分类整理 地理要素数据检查 地籍档案资料录入 建立地籍数据库工程 生成属性库文件 五五 技术设计的依据技术设计的依据 沈农高职院 9 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1014-2007) ; 2、 山西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细则 ; 3、 山西省城镇地籍调查技术细则 ; 4、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GB/T21010-2007) ; 5、 山西省土地登记办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 154 号) ; 6、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TD1001) ; 7、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 (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土籍字第 26 号) ; 8、 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 2003) ; 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14-2001) ; 10、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97) ; 11、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TD/T1015-2007) ; 12、 城市测量规范 (CJJ 899) ; 1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79291995) ; 14、 1:500、1:1000、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4912-2005) ; 15、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17160-1997) ; 16、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91) ; 17、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GB/T18316-2001) ; 18、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177981999) ; 19、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国土资源部 2007) ; 20、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国土资源部 2007) ; 21、 平遥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 22、 平遥县城区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 沈农高职院 10 六六 取得的成果取得的成果 1 1 控制测量成果控制测量成果 1、平遥县 1:500 城镇地籍调查三等面控制网图; 2、平遥县 1:500 城镇地籍调查三等平面控制点点之记; 3、平遥县 1:500 城镇地籍调查三等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 4、平遥县 1:500 城镇地籍调查四等平面控制网图; 5、平遥县 1:500 城镇地籍调查四等平面控制点点之记; 6、平遥县 1:500 城镇地籍调查四等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 7、平遥县 1:500 城镇地籍调查控制点坐标成果表。 2 2 图件成果图件成果 1、分幅地籍图 256 幅; 2、宗地图; 3、以宗地为单位的界址点成果表; 4、地籍分幅图接合表; 5、街坊关系结合图; 6、以街坊为单位的宗地关系结合图。 3 3 权属调查成果权属调查成果 平遥县地籍调查情况统计表 街坊数宗地数签字宗地无人宗地拒签宗地签字率 23102397939183646477.50% 沈农高职院 11 所有仪器及配套设施均依照规范要求进行了检验和检校,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4 4 文字报告文字报告 1、平遥县 1:500 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报告; 2、平遥县 1:500 城镇地籍调查技术报告; 3、平遥县 1:500 城镇地籍调查自检报告。 5 5 图纸资料图纸资料 测区有 2000 年航摄的 1:10000 DOM 影像图,可作为测区控制网的设计用图和生 产计划用图 七七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成果主要技术指标 1 1 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平遥县独立坐标系,其定义为投影到 1980 西安坐标系椭球面 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为 1150000。 2 2 地籍图分幅和编号地籍图分幅和编号 基本地籍图的成图比例尺为 1:500,采用 50cm50cm 正方形分幅方法。图幅编 号采用图廓的西南角坐标,纵坐标在前,横坐标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接。坐标值 以公里为单位取至 10 米。以图幅内的主要土地使用者或知名度较高的地理名称作为 图名。当较大单位分布在多幅图内且取其名称作为图名时,采用加支号的形式编注。 支号按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图廓左上角接图表注记图名。 沈农高职院 12 八八 工作安排 我公司初步对该项目的工作进度拟定如下: 2009 年 6 月-2009 年 7 月 准备、宣传阶段; 2009 年 7 月中旬-2009 年 9 月中旬 权属调查阶段; 2009 年 9 月-2009 年 12 月 权属调查阶段及地籍测量(控制测量)阶段; 2010 年 1 月-2010 年 5 月中旬 权属调查及地籍测量;数据库建设阶段; 2010 年 5 月-2010 年 6 月 地籍测量、数据库建设阶段 2010 年 6 月-2010 年 9 月 数据库建设阶段、数据汇总、报告、 后期资料整理阶 段; 九九 技术方法技术方法 1 1 权属调查的工作程序权属调查的工作程序 1)收集调查资料,准备调查底图; 2)标绘调查范围,划分街道、街坊; 3)分区、分片发放调查指界通知书; 4)实地进行调查、指界、签界; 5)绘制宗地草图; 6)填定地籍调查表; 7)调查资料整理归档 2 2 地籍编号地籍编号 1)1:500 城镇地基图中,一般应采取行政意义上街道、街坊划分,统一进行编号。 2)在编号各组成部分中,如实际编号位数未达到规定位数,以前置“0”补充。 3)宗地编号由“基本宗地号+宗地支号”组成。宗地支号指在基本宗地号所指地发 生分割而产生子宗地的编号,如果宗地无支号,则宗地支号为“000” 。 沈农高职院 13 4)图面上地籍号只标注宗地编号。 5)地籍图中,块地编号参照宗地编号方式,在基本宗地支号的第一位从“0”开始 编码,自“0001”开始编号. 6)宗地编号不允许重号,一般不要跳号。 7)宗地号在街坊内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开始循序编号。 8)连续的宗地号应尽可能选着最近的位置衔接。 9)为编好宗地号,事先应在街坊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10)本次调查首先要预编地籍号,已登记发证的,将原有地籍号用括号标注在预编 地籍号后。 11)本次调查只采用独立宗,不允许把密集、面积较小的几个单元划分为组合宗。 3 3 街道的划分原则街道的划分原则 街道以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的界线划分,其编号从行政区的西北角开始,按从 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乡(镇)的编号应与行政 编码相同,且与行政编码相同,且与农村土地调查编码保持一致。 4 4 街坊的划分原则街坊的划分原则 街坊是指以主要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中心线(或一侧)围成的地籍管理单元, 街坊编号以街道为单位,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 号。 5 5 宗地的编号及方法宗地的编号及方法 以街坊为单位,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 将接受的土地登记申请书及权属来源证明材料,按地籍调查人员预编的文件顺序号, 将每宗地勾绘到工作底图上,并在图上用铅笔注明编号。当一个街道或地籍街坊全 部勾绘结束后,对街道或地籍街坊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统一预编宗地号,并将预 沈农高职院 14 编的宗地号标注到地籍调查表上。当一宗地分布在几幅图上时,在这几幅图内都注 明该宗地的宗地号。 6 6 地籍编号的方法地籍编号的方法 地籍编号采用:县(行政区划分代码 6 位)+街道号(3 位)+基本宗地号(4 位)+支 宗地号(3 位)共 19 位。如下图: XXXXXXXXXXXXXXXXXXX 县(区) 街道 9(乡、镇) 街坊(村) 基本宗地号 支宗地号 7 7 界址点调查界址点调查 界址调查是指对相邻双方的界址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经邻界双方认可和各有管部 门审核后,作为土地登记的依据。经过审核验收的地籍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受法 律保护。 (1)界址点调查的程序与步骤 本宗地、相邻宗地权利人及调查人员共同到现场,由本宗地及相邻地权利人指 认界址点线。 界址认定后,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对认定的界址点现场设界址,绘制宗 地草图,勘丈成果填写到地籍调查表上并签字盖章。 (2)界址点认定要求 1)单位使用的土地,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 身份证明书。个人使用土地,须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户口薄及其身份证明。法 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可由委托代理人指界,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 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沈农高职院 15 2)两人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可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委托代理人指 界时应出具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3)土地使用者以己有建设用地的批准文件,对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 地界线确定,多用部分在调查表中注明,待处理后。对批多少用的,原则上按实际 适用范围定界。代征的市政建设用地的宗地,按规定扣除代征地后,确定该宗地的 界址。 4)宗地界址有争议的,调查人员应在现场调解,调解不了时,在调查记事栏上 写明双方争议的原因,并标出有争议的地段,报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裁决处理。 5)一宗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时,能查清各自的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 部分界线的,要查清。 6)邻宗地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应作为本宗地与邻宗地共有界址点处理。 如下图所示的甲宗地 3 号和乙宗地的 5 号界址点。 (3)对指界人缺席或不签字的处理 权属调查时,对指界人缺席或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1)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2)如双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规定。 3)将现场调查结果及违约缺席指界通知书送达违约缺席者。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 果如有异议,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 15 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并负责重 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者,则(1) (2)两条确定的界线自动生效。 4)指界人指界后,无任何正当理由,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参照缺席指 界的有关规定处理。 8 8 界址点的编号界址点的编号 沈农高职院 16 界址点编号以街坊为单位,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依次编号,同一街坊内 的界址点不得重号。将一个地籍街坊的每宗地都勾绘到工作底图上,然后按地籍街 坊统一编号,由“1”开始顺序编号。 界址点标志的设置 界址认定后,双方指界人均在场的情况下,调查人员应对所认定的界址点在实地按照城 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设置界标。 9 9 地籍调查表地籍调查表 地籍调查表是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和界址调查结果及审批意见的 真实记录,是土地登记发证依据。调查结果应在现场记录,填写,不得事后追忆, 填补。 十十 地籍图内业编辑地籍图内业编辑 地籍图内业编辑采用南方 CASS7.0 软件 DWG 格式成图,作业模式尽可能按照软 件的常规方式进行,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房屋注记时先注记房屋结构,后注记房屋层数; 围墙统一用宽度为 0.5mm 依比例尺的符号表示; 展绘各级控制点(包括三等、四等点和埋石图根点) ; 每幅图标注图名。图名选取图幅内较大或较重要的单位名称。当单位较大跨越 几幅图时,以图名后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顺序用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注记图名 序号; 保证相邻面状地物拓扑关系正确,对相邻面状地物要素(如居民地)发生公共 边线时,其交点视为共有点,过公用边的地物都经过这些点进行连线并各自封闭。 在图式上不要求自身封闭,而是借助于其他要素边线封闭的面状要素,其他要素不 经过此面状要素与之的公共交点。 沈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