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并发肾性骨病血透生活质量的影响.doc_第1页
临床护理路径对并发肾性骨病血透生活质量的影响.doc_第2页
临床护理路径对并发肾性骨病血透生活质量的影响.doc_第3页
临床护理路径对并发肾性骨病血透生活质量的影响.doc_第4页
临床护理路径对并发肾性骨病血透生活质量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护理路径对并发肾性骨病血透生活质量的影响 曾剑慧王淑丽程霞胡高翠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xx年4月xx年4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6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的实施步骤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透析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对并发肾性骨病患者能延缓肾性骨病的发展,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改善肾性骨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肾性骨病;生活质量doi:10.3969/j.issn.1672-9676.xx.10.012 临床护理路径(P)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发的护理标准化工具,是由医师、护士与其他人员共同合作,以提供最恰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护路线,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护计划1。慢性肾脏病并发肾性骨病患者(ROD)是严重危害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近年有关资料表明,ROD的发病率、患病率明显上升,因此ROD的防治,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问题。ROD是指慢性肾脏病时矿物质及骨代谢的异常,可发生于慢性肾病早期,贯穿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整个过程,并随之进行性加重2。我院为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对ROD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给患者提供最恰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护路线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xx年4月xx年4月我院符合ROD国际肾脏(xx):KDIGO(CKD-MBD)诊断标准的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60例,男97例,女63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慢性肾衰竭病程160个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2例,慢性肾盂肾炎15例,高血压肾损害55例,糖尿病肾病1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和健康宣教, 观察组按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P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首先将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ROD患者随机平均分配给10位在血透室工作3年以上,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较强的责任护士。由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的实施步骤进行干预,并严格执行P内容,责任制护士先评估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状况、生活饮食习惯、现阶段肾性骨病的类型、检验检查结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具体指标见评价方法),然后根据P的顺序性和时间性实行P,以临床护理路径开始后6个月开始评估肾性骨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每6个月1次,以此作为P的效果评价具体如下: 1.2.1计划准备阶段护士长带领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全员教育,护士承担了管理、设计、协调患者参与沟通与宣教的任务,并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评价、修正不足等工作。按P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收集患者资料。一般状况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对于肾性骨病的认知程度、家庭状况、生活饮食习惯、家庭支持程度及患者在家庭中的地位等;对于疾病自身感受的评估包括患者是否自觉有疼痛、骨折(主要是腰,背,髋,膝关节)及其严重程度,是否有皮肤瘙痒,是否出现抽搐症状,是否有肌无力感,是否经常失眠及与疼痛的关系等。评估患者肾性骨病相关检验检查结果包括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KP)、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骨密度检测及X线检查。 1.2.2制定阶段(1)专家制定。由科主任、护士长、专科医师、责任护士依据P工作模式共同制订。(2)制定与临床路径相配套的诊疗护理标准,如ROD检查、护理、用药流程图、临床监控指标与评估指标、变异分析等。(3)分别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护士版本(将护理活动的顺序以及时间的安排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该表格采用项目、时间矩阵的工作流程图格式,横轴为时间,纵轴为诊疗护理项目,包括相关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健康教育等护理手段)与患者版本(用药安全、活动安全知识等),通俗易懂,形式活泼,以台历、简易手册形式为主,并指导患者阅读。护理路径护士版本的具体内容为:进入规律透析时,分配合适责任护士,完善ROD相关检验及评估患者一般信息、ROD相关症状,由责任护士跟踪结果,完善ROD症状体征表格,患者生活质量表。进入规律透析1个月,根据检验结果及相应症状分析ROD相应状态,找出不良状态原因(如高磷饮食、透析不充分、未及时服用药物等),进行相应干预,督促患者完成,对于无症状者,也应做好ROD预防教育。进入规律透析3个月,再次检验患者相关指标,评估患者相关症状,结果比较,对于改善不佳者,寻找原因,评估实行难点,帮助患者制定详细计划,告知ROD治疗的长期。进入规律透析5个月跟踪检验结果及相应症状,对于药物治疗者,告知每种药物具体服用方法,督促患者正确服药,及时检验,适时更换药物,完善患者ROD症状体征表,针对相应难点进行持续改进。规律透析6个月,护士长专人质控,根据具体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变异;及时发现问题,再次评价,再次改进进入下一循环。 1.2.3实施改进阶段严格按路径执行和记录,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病情变化做适当调整,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康复为原则进行修改与完善,并在表格中注明调整原因。 1.2.4监测及评价阶段(1)采取护士长专人监控,保证实施的落实;每周进行资料汇总,对患者完成检查情况、治疗进程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重审护理路径,再次实施,再次评价。(2)分析变异。变异分析过程是为临床路径提供信息反馈的过程。一旦发现变异,应详细记录,并分析产生变异的可能原因及时与医师讨论并加以修正。及时查明原因,尤其是注意分析路径、医师以及患者3方面原因。 1.3评价方法以肾性骨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标准进行评价。(1)主观生活质量的评估,借助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以试卷问答的形式进行评价,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动能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分值在75分以上的为良好,2575分为中度,低于25分的为差。观察时间6个月。(2)客观生活质量的评估,可通过患者实验室检查数据变化来评估,包括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水平,以骨密度检测、X线检查作为辅助评估标准。观察时间6个月。(3)满意度调查表由血透中心和护理部共同制定并评价。满分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4)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科室自制健康教育掌握登记表,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计算方法为:根据表格计算患者掌握所得分数,分值在80分以上的为良好,2575分为中度,低于25分的为差。(5)透析费用包括透析期间用药及治疗费用。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2统计软件,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统计量表得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透析费用和满意度评分比较(表2) 3讨论 结果显示,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后主观评分、客观检验结果、透析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专科护理水平,降低患者治疗费用,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1临床护理路径创新性和可行性P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发的护理标准化工具,是由医师、护士与其他人员共同合作,以提供最恰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护路线,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护计划;几乎所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都发生ROD,临床上以骨痛、骨折、骨变形为主要特征,患者常会感到骨关节酸痛、行走无力,亦有骨骼变形、容易骨折、皮肤瘙痒破溃等不适,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3-4。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基本属于门诊患者,其长期透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及经济压力巨大,与其他住院患者在就医流程、心理特点、护患关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医护人员很难做到24h不间断护理。观察组ROD患者从准备、制定、实施及改进、监测及评价4个阶段进行的P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治疗费用,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为ROD患者实行P,从而改善相关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创新性及可行性。 3.2P用于ROD能降低患者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ROD是指慢性肾脏病时矿物质及骨代谢的异常,可发生于慢性肾病早期,贯穿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整个过程,并随之进行性加重5。现代透析的目的,一是尽量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二是努力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6。因此,生活质量是评价长期透析患者健康状况与预后的重要指标。对肾性骨病患者实行P,为患者提供最恰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护路线,为门诊患者的护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以解决对ROD患者难以护理的相关问题,从而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性,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在血液净化中心实行P的重点在于对ROD患者进行有规划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健康教育目前国内P研究虽然较多,但多局限于在普通病房实行,于血液净化中心实行P护理的研究仍较少。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基本属于门诊患者,由于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昂贵的血液透析费用是血透患者的沉重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与住院患者在就医流程、心理特点、护患关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而肾性骨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可以通过日常临床护理和家庭护理来缓解,因此,为肾性骨病患者实行P,指导患者实现较好的临床护理配合家庭护理,更好地改善相关症状,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瑞波.临床路径实施现状的探讨及展望J.中国药物与临床,xx,11(6):732-733. 2易扬,路建饶,郭志勇.血液透析患者低转化性肾性骨病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xx,13(5):465-467. 3蔡淑兰,刘雨丰,陈长香,等.护理干预对肾性骨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