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60例.doc_第1页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60例.doc_第2页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60例.doc_第3页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60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60例 卢映强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中医院甘肃省卓尼县747600 【摘要】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4个疗程,7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针灸;眩晕;临床疗效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与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称眩晕。其临床常见多见于老年人,亦可发生于青年人,最高临床资料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眩晕人群发病率平均约为8%,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女性约为57%,男性约为39%。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眩晕患者也在不断上升,临床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本课题所讨论的仅以内伤引起的眩晕为主。临床表现一般为突然发作性视物旋转或上下左右摇晃,站立不稳,不敢睁眼,不敢转动头部,常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眼球震颤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笔者近年来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为65岁,最小为34岁,平均年龄约为48岁,平均病程约为5年,病程最长为8年,最短为6个月。治疗组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为72岁,最小为31岁,平均年龄为51岁,平均病程约为6年,病程最长为7年,最短为3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姚军汉编著的中医内科学眩晕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患者多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突然扑倒,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出汗,面色苍白。患者有多年的病史,具有起病急骤,病情不稳,老年体虚,每次发作时间短等临床特点。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针刺治疗,主穴:偏实者风池百会内关太冲,用毫针捻转泻法。偏虚者风池用毫针平补平泻法,肝俞肾俞足三里用毫针捻转补法。配穴: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共用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治疗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基本方:半夏15g天麻10g茯苓10g橘红10g白术20g甘草6g生姜6片大枣5枚。配方:若眩晕较甚,呕吐频繁可加代赭石(先煎)20g竹茹10g旋复花10g,若脘闷纳呆可加砂仁(后下)6g白蔻(后下)10g,若兼见耳鸣重听者可加郁金10g石菖蒲10g,若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者加黄连6g枳实10g。水煎服取400ml分两次饭后服。7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运用卡方检验分析,根据统计学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4结果 4.1疗效标准 参照姚军汉中医内科学比较。显效:治疗7-20天后,头晕症状缓解,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症状消失;有效:头晕眼花症状减轻,恶心,耳鸣症状好转;无效:头晕,眼花,眼前发黑,恶心,耳鸣症状无改善。 4.2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21例(70%),好转7例(23.3%),无效2例(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5例(30%),好转8例(26.7%),无效7例(2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组总有效率比较,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5不良反应 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6讨论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最早见于内径称之为“眩冒”并认识到是肝脏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有关,历代医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本病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提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张景岳景岳全书提出“无虚不作眩”,医学正经提出“大抵人肥而作眩者”,笔者认为多因脾湿生痰,痰阻清阳加之肝风内动,肝风挟痰上扰清窍所致。而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眩晕,二药相伍共成化痰熄风之效。李东恒在脾胃论中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治,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此二味药为君药,重用白术为臣健脾燥湿,治生痰之本,与半夏天麻配伍,祛湿化痰,止眩之功更佳,佐以茯苓健脾渗湿,增强白术健脾祛湿之效,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使以甘草调药和中,煎加姜枣,以调和脾胃,而加减中,代赭石,竹茹,旋复花以镇逆止呕,砂仁,白蔻化湿和胃,郁金,石菖蒲通阳开窍,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熄风之效,痰消风熄眩晕自除。而针刺中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肝俞,肾俞,足三里为治疗眩晕之要穴,起到很好的治疗眩晕的作用,配穴中行间,侠溪,太溪,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气海,脾俞,胃俞,太溪,悬钟,三阴交起到延缓眩晕的作用。本方针药合用为治疗眩晕之良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军汉.中医内科学M.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