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XX 高考复习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XX高考复习教案 08: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从容说课 化学平衡的影响条件及其规律在本章的知识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本节内容,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正是利用这种优势,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同时指出,研究化学平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表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学中利用好演示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反之,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要求学生运用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化学平衡常数不随浓度改变等知识展开讨论,说明改变浓度为什么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教学。 教材在充分肯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育学生在应用原 理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以2 / 12 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除此之外,组织好教材节末的讨论题,引导学生了解课后资料及阅读材料的相关知识,都会使学生对本节的教学重点的理解、掌握起到推动和辅助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使学生理解平衡移动原理,学会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3.使学生学会利用速率 时间图来表示平衡移动过程,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平衡移动原理的 应用 2.平衡移动过程的速率时间图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归纳出浓度、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通过对平衡常数及外界条件对速率的影响理论的复习,从理论上使学生认识平衡移动规律。 3 / 12 3.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勒沙特列原理。 教具准备 1molL-1的 Fecl3溶液、 1molL-1的 kScN溶液、 2molL-1 的 NaoH 溶液、蒸馏水、冰水、热水、No2 气体、大试管( 1 支)、小试管( 3 支)、烧杯( 2 只)、烧瓶( 2 个)、带夹导管。 第一课时 (复习引入新课) 师可逆反应进行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生达到平衡状态。 师化学平衡状态有哪些特点? 生 1.同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2.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3.动态平衡。 设问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那么此平衡状态还能维持下去吗? 生不能。 师对。此时原平衡将被破坏,反应继续进行下去,直至再达平衡。这种旧的化学平衡被破坏,新的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 移动。 我们学习化学平衡,就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影响化学平衡的4 / 12 条件。 板书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师反应浓度改变能引起速率改变,那么能否引起平衡移动呢?下面先通过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演示实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一步)教师先举起盛 Fecl3溶液和 kScN溶液的试剂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颜色。 生 Fecl3溶液呈黄色, kScN溶液无色。 (第二步)在一支大试管中,滴入 Fecl3 溶液和 kScN 溶液各 5 滴,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溶液变成了血红色。 讲述生成血红色的溶液是因为它们发生了下列可逆反应,生成了一种叫硫氰化铁的物质。 板书 Fecl3+3kScN3kcl+Fe(ScN)3即: Fe3+3ScN-Fe(ScN)3 指出:血红色是 Fe(ScN)3 的颜色。 过渡下面我们接着做实验。 (第三步)把大试管中的溶液加水稀释至橙红色,分别倒入三支小试管(大试管中留少量溶液用于比较颜色变化)。 (边讲边操作)下面我在这两支盛稀释过的溶液的小试管中分别滴加 Fecl3和 kScN溶液 ,大家注意观察现象。 问有何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5 / 12 结论? 启发红色的深浅由谁的多少决定?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红色加深是因为生成了更多的Fe(ScN)3,这说明增大反应物浓度,会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设问如果我们在稀释后的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又会有什么现象呢?请大家注意观察。 (第四步)在第三支小试管中滴加 NaoH溶液。 生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溶液颜色变浅。 师红褐色沉淀是由 Fe3+与 oH-结合生成的。那么,溶液颜色变浅又如何解释? 生 生成沉淀使 Fe3+浓度降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Fe(ScN)3 浓度降低,红色变浅。 师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和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的结论,那么增大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将如何移动呢? 生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板书 1.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移动。 6 / 12 设问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如何从浓度对速率的影响解释呢? 板书 2.浓度改变速率改变 师我们知道,一个可逆反应达平衡状态时,对于同一反应物或生成物,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即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那么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的瞬间,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还是否相等? 启发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取决于哪种物质浓度的大小? 生生成物浓度的大小。 师在增大 Fe3+浓度的瞬间, Fe(ScN)3 浓度和 ScN-是否改变? 生不变。 师由于增大 Fe3+浓度的瞬间, Fe(ScN)3 浓度和 ScN-浓度不变,所以 Fe3+的生成速率即逆反应速率不变,但 Fe3+浓度的增大会使 Fe3+的消耗速率即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导致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发生移动。在平衡移动过程中,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使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使逆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正反应速率再次等于逆反应速率,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我们如何把浓度改变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用速率时间图表示出来呢? 板书 3.速率时间图 7 / 12 复习请大家先画出一个可逆反应从刚加入反应物到达平衡状态整个过程的速率时间关系图。 (一个学生板演)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时,瞬间正、逆速率的变化及平衡移动过程中速率的变化情况,画出在 t 时刻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时的速率时间图。 (教师注明 t 时刻的位置,然后由学生板演,画出平衡移动过程的速率时间图) 师大家能很快地画出此图,说明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请大家接着画出以下几种情况的速率时间图。 板书 (由三个学生板演后,不完善或不正确的地方由其他学生修改 、补充。由教师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分组讨论以上平衡移动的速率时间图有何特点? (讨论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回答) a.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只能使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或减小;改变生成物浓度,只能使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或减小。 8 / 12 b.只要正反应速率在上面,逆反应速率在下面,即 v 正v 逆。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条件下的速率一定小于原平衡状态。 师 下面我们根据浓度对平衡的影响规律,做一道练习题。 投影练习 1.可逆反应 H2o( g) +c(s)co(g)+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浓度有何变化? 增大水蒸气浓度 加入更多的碳 增加 H2浓度 (答案: 平衡正向移动, co 浓度增大 平衡不移动, co浓度不变 平衡逆向移动, co浓度减小) 问加入更多的碳为什么平衡不移动? 生因为增加碳的用量并不能改变其浓度,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师对,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其浓度,也不能改变速率,所以 v 正仍等于 v 逆平衡不移动。 以上我们讨论了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平衡移动的方向问题,那么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各反应物转化率有何变化呢?有兴趣的同学可在课后做下面的练习题,从中总结规律。 9 / 12 投影练习 时,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g)+H2o(g)co2(g)+H2(g),起始只放入 co 和水蒸气,其浓度均为 4molL-1,平衡时, co 和水蒸气浓度均为1molL-1 , 达 平 衡 后 将 水 蒸 气 浓 度 增 至3molL-1,求两次平衡状态下 co和 H2o(g)的转化率。(提示:温 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答案:原平衡时 co转化率 75%, H2o蒸气转化率 75%;平衡移动后 co转化率 %, H2o蒸气转化率 %。 结论: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会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而本身转化率降低。 布置作业预习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Fecl3+3kScNFe( ScN) 3+3kclFe3+3ScN-Fe(ScN)3 1.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 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改变速率改变 3.速率时间图 10 / 12 教学说明 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节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前两节所学知识,也为下一章的学习打好了基础。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又是本节的重点,学生若能真正理解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则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将无师自通。因此,这节课我在利用演示实验得出结论之后,又把课本上要求学生课后讨论的内容放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讨论,不仅复习了旧知识,也使学生对浓度引起平衡移动的规律加深了理解。 平衡移动的有关图象题,是本章的常见题型,也是一类重要题型。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我从浓度变化时引起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引导学生画出平衡移动过程的速率 时间图,并分析图象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为以后解答图象题打下基础。 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反应物转化率的改变规律,教材不要求学生掌握,因此,我把它通过课后练习的形式使基础好的学生课后讨论,以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练习 1. 在 密 闭 容 器 中 充 入 4molHI , 在 一 定 温 度 下2HI(g)H2(g)+I(g)达到平衡时,有 30%的 HI发生分解,则平衡 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是() 11 / 12 答案: A 2.将一定量的 Ag2So4 固体置于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Ag2So4(s)Ag2o(s)+So3(g) 2So3(g)2So2(g)+o2(g) 经 10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o3)=L-1,c(So2)=L-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So3的分解率为 20% B 10分钟内 (o2)=L-1min-1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为 40gL-1 D.加压,容器内固体的质量不变 答案: D 3.下列平衡体系,改变条件,平衡怎样移动? c(s)+co2(g)2co(g) 将炭粉碎。 3No2+H2o2HNo3+No 通入 o2。 NH3+H2oNH3H2oNH+oH -加入 NH4cl晶体。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企业并购与员工安置协议)
- 2022年汽车维修业务流程标准化
-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指南
-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解析
- 教研室工作总结与述职报告范本
- 五星级酒店服务标准及运营管理手册
- 2025企业反担保合同模板
-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英语单元测试题
- 1.3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借阅图书(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Unit3Weletoourschool!Integration教学设计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乙酰丙酸论文
-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
- 偏瘫康复护理个案病例分析
- NBT 10643-2021 风电场用静止无功发生器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PDF解密
-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 10180-2016)
- 饮品运输行业分析
- 胸痛的鉴别诊断和诊断流程课件
- 混料错料预防措施培训课件
- 白鹿原名著导读读书分享
- 医疗设备采购 投标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