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共营养师论文.doc_第1页
二级公共营养师论文.doc_第2页
二级公共营养师论文.doc_第3页
二级公共营养师论文.doc_第4页
二级公共营养师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高血压的饮食治疗摘要:通过了解高血压的发展,提高对高血压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的认识。医学界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原因研究不断地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饮食对于高血压的影响。为使大家对高血压的营养防治有深入理解,将高血压的类型、病因、危害及营养防治方法作出简单论述。关键词:高血压、饮食据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我国有调查数字显示以来,高血压患者一直在增加。现在高血压人数已近两亿,可见其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是很大的,而据最新的研究显示,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与不合理饮食关系重大。1、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2、 高血压的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2.1高血压的分类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2.2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2.2.1 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许多资料数据表明,父母血压高的,孩子也容易得高血压;脑中风多发的家族,其家庭成员患病的可能性也较大。一般来说,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病例占半数以上,另外不到半数的病例才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早在三十几年前,京都大学冈本教授就开始了高血压白鼠交配试验,并分别于1969年和1974年成功培育出完全遗传型高血压白鼠和脑中风白鼠。这一实例证明了高血压和脑中风与遗传因子的关系。科学家已培育成功一种“遗传性自发高血压”老鼠。这种老鼠会把高血压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它们的子孙100会发生高血压,这是高血压与遗传密切相关的最典型例子。2.2.2环境因素外界环境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因素,有人称为允许因素。因为只有遗传因素还不足以引起高血压,必须在允许因素的影响下才能发病。外界因素包括饮食、职业、经济、劳动种类、文化程度、人际关系等,它们通过精神和心理因素影响血压。2.2.2.1饮食2.2.2.1.1 钠的摄入:食盐中含有大量的钠,膳食中钠盐摄入量与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病患病率密切相关。钠潴留使得细胞外液增加,心排血量增高,血压上升。低盐饮食可以明显的改变高血压的症状。钠是致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每天为满足人体生理平衡仅需摄入0.5g氯化钠。国人食盐量每天北方约为1218g,南方约78g,高于西方国家。每人每日食盐平均摄入量增加2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我国膳食钙摄入量低于中位数人群中,膳食钠钾比值亦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我国膳食普遍低钙,低于标准供给量800mgd,最低人群仅300mgd。2.2.2.1.2 能量的过多摄入:肥胖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显著增高,高血压患者多数合并超重或肥胖。国人平均体重指数(BMI)中年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124.5和2125,近l0年国人的BMI均值及超重率有增加趋势。BMI与血压呈显著的正相关,前瞻性研究表明,基线BMI每增加1,高血压发生危险5年内增加9。限制能量摄入使体重减轻以后,血压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2.2.1.3 蛋白质来源: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血压的影响不同,植物性蛋白可使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病率大大降低;大豆蛋白虽无降压功能,但有预防中风发生的可能。2.2.2.1.4 脂肪和胆固醇:脂肪摄入过多,可致肥胖症和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都不好。2.2.2.1.5 其他营养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具有改善脂质代谢、保护血管结构与功能的作用;茶叶中的茶碱和黄嘌呤等也有利尿降压的作用;高血压病合并肥胖、高脂血症及心功能不全者严禁饮酒。我国人群每周至少饮酒一次者男性约30-66,女性约27。每日饮酒量与血压呈线性正相关。男性持续饮酒者较之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增加40。2.2.2.2 生活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2.2.2.2.1 生活环境有人研究发现,凡在噪音经常骚扰下的大城市火车站或闹市区的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安静的农村。高原和寒冷的居住环境,也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原因是人体在噪音环境下,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跳加快,使血压升高。同时噪音还能使具有保护心肌功能的血镁量下降,所以,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往往增高。有人在暴露噪音环境下,给动物作实验,结果发现,毛细血管壁变形,血流速度减慢,心肌和血管系统均受损害。2.2.2.2.2 职业性质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从事驾驶员、飞行员、医师、会计师等职业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性增加,心率加快。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抑等所致的反复的应激状态以及对应激的反应增强,使大脑皮质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其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增多,从而引起小动脉和静脉收缩,心输出量增加,还可改变正常的肾脏一容量关系,使血压升高。在高血压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交感神经活性亢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3.高血压的危害及并发症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与心、脑、肾的关系非常紧密,如果不引起高血压患者的关注,极有可能引发与以上三方面有关的并发症。3.1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早期无明显病理改变,长期的高血压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组织缺血,长期高血压及伴随的危险因素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该病变主要累及中、大动脉。3.2 高血压并发症3.2.1. 心脏病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方面。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称之为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的损害方面。高血压累及心脏时,往往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使其长期受累,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形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3.2.2脑出血高血压对脑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脑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的形成。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腔隙性脑梗塞。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紧急处理情况对病人的预后关系极大,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所以防治脑出血的关键是平时有效地控制血压3.2.3 肾脏疾病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情况: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因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肾脏的表面呈颗粒状,皮层变薄,由于肾单位的不断破坏,肾脏出现萎缩,继而发生肾功能不全并发展为尿毒症。3.2.4 眼部疾病高血压使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中心反射变窄,动脉管径狭窄;如血压长时间增高,视网膜动脉出现硬化改变,动脉发生银线反应,动静脉出现交叉;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时间长久,这些渗出物质就沉积于视网膜上,眼底出现放射状腊样小黄点,此时可引起病人的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总之高血压的危害是致命的,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引起的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的第一杀手。尽管目前治疗手段很多,但大多数患者并没有达到推荐的血压控制目标。如果不进行治疗,高血压将导致脑卒中、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和失明。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将高血压的危害降到最低。4.饮食防治与高血压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手段很多,包括药物疗法和自然疗法。其目的都是保证成年人的正常劳动,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防治、饮食疗法是治疗的基础,高血压病因虽然复杂,但与饮食的关系非常密切,注重饮食对于防控高血压有明显作用。4.1高血压患者饮食原则由于高血压主要是高级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功能紊乱所致除要注意锻炼,起居定时,心胸开阔外特别要饮食选择和饮食结构。4.1.1 低盐饮食因为纳盐在某些内分泌素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提升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加强。纳盐还能吸附水分,体内纳盐积聚过多,水分滞留增加,血容量也相应增多,给心脏加重负担,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等。美国统计表明,每天吃15克食盐者,高血压发病率约为10%,食盐增至2倍,则发病率提高2倍。生活在格陵兰西海岸的爱斯基摩人一天仅吃4克盐,在那里很少有人患高血压。日本北部居民每天摄入26克食盐,高血压发病率40%。因此,必须在饮食中控制食盐量5-8克以下。4.1.2 补充钾、镁少盐多钙 多食含钾、钙丰富食物如土豆、芋头、茄 、海带、莴笋、冬瓜、西瓜等 因钾盐能促使胆固醇 排泄 增强血管弹 有利尿作用 有利 改善心肌收缩能力 含钙丰富 食品有牛奶、酸牛奶、芝麻酱、虾皮、绿色蔬菜等 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选用含镁丰富 食品 如绿叶蔬菜、小米、荞麦面、豆类及豆制品 镁盐可通过舒张血管达到降压作用。适当减少钠盐摄入有助降低血压减少体内钠水潴留 每日食盐 摄入量应 5克以下或酱油10毫升以下 可 菜肴烹调好后再放入盐或酱油 以达到调味的目的 也可以先炒好菜 再蘸盐或酱油食用 还应注意食物中的含钠量 例如挂面含钠较多 蒸馒头时 避免用碱 应改用酵母发面 可用食盐代用品如无盐酱油等 都有利 高血压病。 人体缺乏钾引起肌肉震颤、手足抽搞、心动过速、心律不齐。钾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吃富含钾的食物缓和摄纳过多的不良作用。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应选择含钾高的食物,如苋菜、油菜、菠菜、小白菜、西红柿、洋白菜、冬瓜、土豆、苦瓜、芋头、慈菇、莲子、山药、葡萄等。但高血压并发肾功能失调时,不宜过食含钾多的食物,因小便不畅体内蓄钾过多产生危害。镁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还具有镇静和解痊功能。含镁较丰富的食物苋菜、茴香菜,黄花菜、荠菜、虾米、芝麻酱、杨桃、桂圆、栗子、香蕉、菠萝等。4.1.3 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血压与高血脂和动脉硬化互为因果或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因此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亦应注意控制膳食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4.1.3.1控制热量 控制热量可使临床症状如气喘、胸闷得到改善 提倡吃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 食物 促进肠道蠕动 有利 胆固醇 排泄;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 类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4.1.3.2限制脂肪 膳食中应限制动物脂肪摄入。烹调时采用植物油 胆固醇限制 每日300毫克以下 可多吃 些鱼 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能使胆固醇氧化 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 还可延长血小板 凝聚 抑制血栓形成预防中风。鱼肉中还含有较多亚油酸对增强微血管弹性预防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作用。4.1.4 禁忌烟酒吸烟刺激血管收缩,促使血压上升,影响心脏营养供应,降低心脏功能,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过量饮酒也加剧血压升高。剌激性饮食如辣椒、咖啡、浓茶慎用。4.1.5 营养充足保证必需营养素的供给,特别是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除适量主食外,鱼、蛋新鲜蔬菜、水果应该满足需要。蛋白质适量 以往对高血压病 强调低蛋白饮食 但目前认为 除非合并有慢 肾功能不全者外 一般不必严格限制蛋白质 摄入量 高血压病 每日蛋白质 量为每千克体重1克为宜 其中植物蛋白应占50% 最好用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虽无降压作用 但能防止脑卒中 发生 可能与大豆蛋白中氨基酸 组成有关 每周还应吃23次鱼类蛋白质 可改善血管弹 和通透 增加尿钠排出 从而降低血压 平时还应注意多吃含酪氨酸丰富 食物 如去脂奶、酸奶、奶豆腐、海鱼等 若有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 应限制蛋白质 摄入。4.1.6 适当纤维素 高血压患者应防止使秘,膳食中要保持一定量的纤维素。适当食用蜂蜜亦有润燥作用。4.2高血压患者饮食选择动物食物:牛奶 松花蛋 鸦蛋 鸽肝水 产 品:干贝 海带 海蜇 紫菜果 仁:核桃仁 西瓜籽 兰花籽 花生仁 莲子 黑芝麻蔬 菜:菠菜 胡萝卜 竹笋 黄瓜 葱头 魔芋 油菜 马铃薯 荠菜 蕃茄 萝卜 芹菜水 果:苹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