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特殊词语的应用_第1页
公文中特殊词语的应用_第2页
公文中特殊词语的应用_第3页
公文中特殊词语的应用_第4页
公文中特殊词语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文中特殊词语的应用 199人查看发布时间:2011-3-8 16:56:36 一、专用词语 公文专用词语,是在公文写作实践中形成一些有约定俗成的特殊含义、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这些词语,词形确定,词义明确,用途固定,并为从事公文写作人员所熟悉。1称谓词。是在公文中表示称谓关系的词。一种是指代表性称谓词,第一人称的有我、本,第二人称的有贵、你,第三人称的有该。还有一种是带敬意的涉外称谓词,如陛下、殿下、夫人等。2领叙词。是在公文中领叙来文时的用语,作为行文的依据。主要有近接、前接、悉、近悉、惊悉、欣悉、谨悉、均悉、查、奉等。3追叙词。是公文中表示追加叙述的用词。如前面、前一段、如前所述等。4补叙词。是公文中承接上文进行补充叙述的词语。主要有另外、还有等。5承转词。是在公文中承上文、转下文的过渡用语。主要有为此、据此、故此、有鉴于此、综合上述等。6祈请词。是在公文中向受文者表示期望或请求的敬辞。主要有请、敬请、谨请、恳请、务请、烦、希、敬希、望等。7商洽词。是公文中用于征询对方意见的用词。主要有商、商请、当否、可否、妥否、是否可行、是否恰当等。8受事词。是公文中表示接受事情的用词。如收悉、收到、接到等。9感盼词。是公文中表示感谢盼望的用词。如为盼、期盼、期望等。10令知词。是公文中强制性要求受文者知道、办理的用词。主要有令、通知、通报、通告等。11告诫词。是公文中上级对下级的警告劝戒用词。如为诫、引以为戒等。12见解词。是公文中表明自己见解的用词。常用的有认为、应该、宜等。13办理词。是在公文中说明工作办理过程的时态、表明办理时间及经过情况的用词。主要有经、业经、已经、前经、兹经、即经、并经等。14判定词。是在公文中表明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定论的用词。主要有同意、不同意、照办、可行、拟同意、原则同意、准予等。15时态词。是在公文中用来表示时间、状态的用词。主要有据查、据反映、根据、依照、通过、对照、参照、以等。16目的词。是公文中表示行文目的的用词。主要有为、为了、为着等。17结尾词。是公文结尾时使用的词语。一般函件、公用介绍信以及有些通知、批复、通报的结尾,常用的有为盼、为荷、为要、特此通告。不同种类的公文有不同的专用词语,上述专用词语是公文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撰写时要根据行文目的、对象恰当选用,不可滥用。二、介词结构介词结构是用于名词、代词前边组成的词组,称为介词结构或介词词组。公文中大量使用介词结构,常常充当状语、定语,并由此形成较为稳定的句子,用以表达有关的目的、依据、对象、范围、方式、状态、时间等,使公文语言更加明确严密。常用的介词有:1表示目的的:为、为了、为着等。2表示对象的:对、对于、关于、将等。3表示依据的:依据、依照、凭、遵照、据等。4表示状态的:通过、对照、参照、以等。5表示方法的:按照、用、按等。6表示时间的:自、自从、从、到、在、当、于等。7表示原因的:由、由于、因、因为等。三、专业术语专业术语是指在某一专门学科中经常使用的词语,是公文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具体化,一些专业领域的公文写作,必须运用专业术语,用以反映专业领域内的公务活动。不同专业的公文,有不同的专业术语,如工交、能源,邮电、外事、公安、旅游、城建、环保、农业、林业、水利、水产、气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都各有各的专业术语。又如综合经济方面有规划、统计、分配、矿产、投资、招标、承包、租赁、股份制等专业术语,财政方面有预算、决算、收入、支出、税收、税率、赤字、滞纳金等专业术语。掌握专业术语,并准确地加以运用,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前提,也是写作人员的基本功之一。否则,不懂专业,不懂专业术语,就很难写好专业性较强的公文。四、数词数词是指表示人、事物的数目或先后次序的用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级机关围绕调控指导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定量分析不断加强,数词在公文中的运用越来越突出。调查研究、介绍情况、提出任务、规定期限等,运用数词表示,比一般文字途述更直观、确切、迅捷,效果更好。数词的种类有许多,主要有:基数,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二、三、千、万、亿。序数,表示次序的先后。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分数,用几分之几表示的数。倍数,表示不肯定或不确定的数目。如多少、若干、以上、以下等。数词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倍数、分数表述法。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加人数增加了一倍,产量提高了20。表示数量减少时只用分数,不用倍数,如产量减少50,不说减少一倍。数量增减表述法。表示数量增加的,包括增长、扩大、提高等,如果带了字,只指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如果带到、为等字,则只指减少后的余额。概数表述法。表示反映数量的近似值,常在数字后面带以上、以下、左右、上下等字样,或在数字前面加约、大约、近等。另外,两是表示2的数目,一般用于量词前和百、千、万、亿之前。两不能作序数,在多位数的中间和未了,也不能用两。在写作中,正确运用数词至关重要。要善于作定量分析。注意基本的统计,掌握主要的百分比和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做到质量和数量的统一;深入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确切数据,做到精确表述;对同一事物的表述要前后统一,不能互相矛盾;表示数量一般用阿拉伯数字,特殊情况下使用汉字,同一公文中同类数量的表示方法要前后一致。五、人名和地名词语公文写作中,经常涉及到一些地名、人名的表述,要注意科学规范。地名用词,是指表示地方的专用名词。表述时,第一次出现在文中时、如属于国外的,要冠以国名,属于国内的,要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所有国名、地名均要使用国家公布的标准名称。除因特殊需要(如保密等)或在文中无重要意义,公文中的地名大都要精确表述,慎重使用表示地名的代词,以防费解和误解人名用词,是指表示人物姓名的专用词。涉及人物的姓名往往同职务相连、表述时,姓名、职务要用全称;只列与公文内容有关的职务;多个职务并列的,国内的要按先党内,后党外、由大到小排列,国外的要尊重对方的习惯或双方的需要。译名以新华社公布的标准名为准,译名之后一般用括号注明其外文名称。若干姓名并列时,要按职务高低、姓氏笔划多少、姓氏字母的顺序等标准排序。六、模糊词语模糊词语是指自然语言中有模糊性的语言。是对包括公务在内的客观世界模糊性的反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概括件和灵活性。如工作成绩总结,或说取得了很大成绩,或说取得了一定成绩。这里的很大、一定都是模糊词语,反映了成绩的模糊性,很难将之精确化,用模糊词语比精确词语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这种模糊性是与具体性相对而言的,实际工作中有些话不可能说得十分具体,一具体反而不准确了,与通常指的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认真学习掌握模糊语言及其运用规律,并在实践中科学地加以运用。能够对一些带有模糊性的概念,或不便使用准确语言具体表述的对象,进行科学的表达。如不准以任何资金、任何名义兴建计划外基本建设工程。这里的任何把意思表达得非常完整、周密,能够使一些问题的表述留有回旋的余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因地制宜,变通执行,防止机械地搞一刀切。如我国居民的食物构成,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还只能以粮食为主。这里的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具有很大灵活性。能够对公文表达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明显减少公文的字句,避免表述内容的冗长。特别是有关时间、长度、重量、速度等模糊词语的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