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烛之武退秦师,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随堂训练,课外悦读,书香晨读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译文】一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植五谷更重要的了。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植树木更重要的了。一辈子的计划,没有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了。【领悟】这就是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译文】天也有喜怒哀乐的表情,与人性相同。同类相配,所以天人合一。【领悟】保护自然环境,大自然就给人恩赐;破坏自然环境,大自然就要报复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天人合一”。,导入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赏读: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左丘明,姓左,名丘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公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左丘明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2.背景解读本文所记是鲁僖公三十年(前630)九月十日这一天,秦晋合兵围郑之役。此役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晋文公流亡期间路过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再者是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但真正原因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那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再加上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联合围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郑文公自知不是秦、晋的敌手,所以便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3.古代文化知识【公、侯、伯、子】公: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侯:西周春秋时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称侯的异姓国君,除与周室关系非同寻常的姜齐以及取而代之的田齐外,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有铸、陈、纪等。伯: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有的是畿内封君,如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等。春秋时代明确称伯的国君,主要有郑伯和曹伯。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从事工作,主管其事;有职守之人,即官员;指供役使者,仆从;对对方的敬称;侍从。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二、基础积累1.通假字,答案:(1)“已”同“矣”,表感叹(2)“共”同“供”,供给(3)“说”同“悦”,高兴(4)“知”同“智”,明智,2.一词多义,答案:(1)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名词,边境/形容词,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动词,推辞/动词,告别(3)连词,假如,如果/动词,好像,似/代词,你(4)语气助词,表陈述/疑问代词,哪里,怎么/疑问代词,哪里,答案:(5)介词,和、跟/动词,结交、亲附(6)连词,因为/介词,拿,用/介词,把(7)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这件事/代词,指秦军/动词,到/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答案:(1)名词作动词,驻军(2)名词作动词,结盟(3)名词作状语,在夜里(4)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5)名词作状语,在东边,3.词类活用,答案:(6)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7)动词作名词,恩惠(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侵损、削减(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10)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4.古今异义,古义:今义:请客的主人,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答案:(1)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2)外交使节(3)那人,指秦穆公,答案:(1)判断句(2)判断句(3)宾语前置句(4)状语后置句(5)状语后置句(6)状语后置句(7)状语后置句(8)省略句,省“之”(9)省略句,省略“于”,5.特殊句式(1)是寡人之过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夫晋,何厌之有()(4)以其无礼于晋()(5)且贰于楚也()(6)佚之狐言于郑伯曰()(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8)若舍郑以为东道主()(9)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答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6.名句默写(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辛酸和不满的话是:,;,。(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的话是:,。(4)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答案:(5)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以乱易整,(5)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这是不仁道的;“”,这是不明智的;“”,这是不符合武德的。,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一、整体感知1.结构图解,2.写法鉴赏(1)波澜起伏,张弛有度。一张,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一弛,佚之狐荐才,升一线希望。二张,烛之武推辞,希望渺茫。二弛,烛之武说秦伯,化敌为友。三张,子犯请击之,关系再度紧张。三弛,晋师撤退,郑国转危为安。,(2)伏笔和照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作为秦、晋围郑的理由,说明秦、郑之间并无多大矛盾,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军分开驻军,说明秦晋联盟的脆弱性,这就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活动的地域空间和可能性。“夜,缒而出”,照应了前文的“晋侯、秦伯围郑”。“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后文“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埋下了伏笔。秦晋联盟的瓦解,矛盾的积累,为后来两国关系的彻底破裂及崤之战埋下了定时炸弹。,二、局部揣摩1.文章第一段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参考答案:(1)这两个原因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有利条件。,参考答案:烛之武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得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1)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晋)的土地,扩展了邻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得秦伯不动心。,2.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外交辞令,写得极为出色。试分析烛之武能说服秦伯的原因。,(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伯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具有称霸的实力,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3.如何认识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参考答案:烛之武是故事的中心人物。他能言善辩,但长期得不到重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却发了一番牢骚,使其形象显得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与诚意,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见到秦伯后,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晓之以利害,说服秦伯退兵。在秦伯面前,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说,这是一位深明大义、智勇双全、胆识兼备、能言善辩、赤胆忠心的春秋策士的形象。,高考小贴士,人物形象分析题答题方法这种题型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解答这类分析人物形象的题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出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的具体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分析人物形象描写来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人物具有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注意挖掘人物形象的深层含义,体会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特征。另外,有必要时,还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例如,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分析正面描写(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和侧面烘托在刻画人物特征、突出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细心体味细节描写在“以小见大”、塑造人物、突出主题方面的作用等。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是主要题型。平时阅读和做题时,要结合具体作品仔细体会总结其规律和特点。,三、探究争鸣烛之武用了大量的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关键?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思路提示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是从事理上说的,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思路提示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几句也是从事理上说的,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思路提示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惟君图之”几句是从事实上说的,先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又进一步分析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其中,“阙秦以利晋”最为关键。,点击进入古今对译,随堂训练巩固学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秦伯说,与郑人盟C.因人之力而敝之D.失其所与,不知,解析:CA项,“共”同“供”;B项,“说”同“悦”;D项,“知”同“智”。,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解析:AA项,“鄙”应是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解析:AA项,古今义都当“没有礼貌”讲。B项,古义,外交使节;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C项,古义,那个人;今义,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D项,古义,不明智;今义,不知道。,4.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B.且贰于楚也C.夫晋,何厌之有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解析:CC项,宾语前置句,A、B、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58题。5.【对应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意】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解析:B军:名词作动词,驻军。,6.【对应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解析:BB项,均为介词,对。A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项,连词,因为/介词,用。D项,代词,代郑国/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7.【对应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围郑的两个理由是郑“无礼于晋”和“贰于楚”。B.第一段文字点出了战争爆发的原因,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C.“辞曰”一句流露出烛之武因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的委屈和牢骚,说明他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D.郑伯对烛之武欲扬先抑,可见郑伯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解析:CC项,“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错。,8.【对应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译文:(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译文:,解析:(1)关键词:壮,壮年;犹,尚且;如,赶上,比得上。(2)关键词:急,危急;子,古代对人的尊称,您;是,这;之,助词,的;过,过错。答案:(1)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2)现在事情危急才求您帮助,这是我的过错。,永远的烛之武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云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满字里行间。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当时美国的海军次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课外悦读延伸学习,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成就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源公务面试题及答案
- 干部选聘笔试题及答案
- 输尿管肿瘤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乡村医生疾控包培训课前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施工员之土建施工基础知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药物警戒相关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建筑工程《地基与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检测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水产品加工车间设计标准》
-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计划书
- 储能项目施工总结
- 仓储库存保管服务管理合同(2024年版)
- 《网络传播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重点160题)
- AO 史密斯热水器EES系列说明书
- 中医体重管理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上)第一次质检数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
- 昏迷患者的评估
- 教育部高中化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
- 高中俄语教材必修一第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