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异地交流采访及实施方案.doc_第1页
记者异地交流采访及实施方案.doc_第2页
记者异地交流采访及实施方案.doc_第3页
记者异地交流采访及实施方案.doc_第4页
记者异地交流采访及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探记者异地交流采访与实施方案 我认为,记者异地交流采访,它可以拓宽记者的采访视野,提高记者的采访兴趣,调动记者采访的积极性,增加动力,是锻炼记者,提高记者采访能力的有效方法。 异地,相对来说是指你所在地以外的地区。异地很广,大到全球;小到你临近的地区。 采访,可以说就是记者的工作。采访是记者为获取新闻,而对人和事物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也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过程,是新闻写作、报道的前提。 记者采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认为,狭义的来说就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写出一篇报道而进行的工作;广义的来说就是记者认识事物,了解事物,学习和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从兴趣上来说,人对事物往往会从有兴趣,到没兴趣的过程。记者老在一个地区采访,面对的是熟悉的事物,熟悉的面孔,往往容易产生疲劳感,提不起激情来。疲劳感,有视角上的疲劳,还有审美上的疲劳等等,这会让记者慢慢的失去对采访的兴趣,对事物缺少了发现和灵感,写稿按部就班,缺少突破,也有可能对采访产生厌倦感。因此,这就需要一种方式调节,来激发记者的采访热情或保住这份热情:异地交流采访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我参加过一些媒体组织的异地采访活动,感触很深。记得那是1992年初,当时的玉溪报组织通讯员到新平采访,我的兴趣很高,面对的是新区域、新面孔,创作欲很强,似乎感觉到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次,饭中与村民闲聊,得知,某村有位自称是“神汉”的捉“鬼”,被火药枪打伤的事例后,我根据当时的社会现象,意识到这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立即进行了采访,写出了一篇“神汉不神弹穿身,有苦难言食苦果”的报道并发表。之后,兴趣越浓,在5天内,先后写出了“粮食、巨盆、光棍与姑娘-新平保和村公所兴修水利的故事”、“老厂酸笋”等4篇报道来。回来后,我依然兴趣不减,结合本职工作和实际,在电台里开辟了“乡村行”专栏,一人骑单车【那时条件艰苦,没有采访车】到各个乡村采访,历时10个月,写稿140余篇,其中被省、市、电台、报刊采用40余篇。通过以上的做法,我从中得到了锻炼,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另外,我在从事广播电视30年里,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利用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抽节假日,到上级台去锻炼和学习,开拓了视野,增加了采访面,以至于到现在我都对广播电视事业还保持着浓郁的兴趣。2010年11月,我在“云南电视台创新论坛”里看到了第11期的文章,看后很感兴趣,随即在论坛里发了一个帖子:“记者也来个异地交流采访如何?”帖子的内容如下: “今天看到云 南 电 视 台创 新 论 坛(第11期)很是高兴:“云南新闻联播主持人张齐和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栏目主持人董丽萍,作为两台交流的项目,人员互相到对方电视台工作。”首先我为云南电视台这一举措而欢呼。其次我想说:记者也应该异地交流的;记者到异地采访,面对新环境容易产生新鲜感和激情,发现对方未发现的事件和由头,增加创作热情,同时,也是锻炼记者的一种方式。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我想:由省记协或什么团体组织牵头在全省或全国,采取自己联系与组织介绍的方式,让记者也来个异地交流采访如何?”这个帖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在不到二个月,点击率近6000,到写这篇文稿时,点击率已超过了11800多,是论坛里点击率最多的。这说明大家对这一提议还是感兴趣的。其中,有一位网友在评论中说:“记者异地采访交流这种形式很好,是个新举措,值得重视,关键是要有人或组织来牵头。我们期待这个活动能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能得以实施。”我在回复时说:“好事是好事,但实施就是难事了,关键是要能引起领导的重视,相关部门配合才行。谢谢你的支持”。提议是好,那又如何实施呢?有人组织是一方面,没有组织是否也可以去做呢。我参与过两种形式的异地采访;一是通过记协组织的;二是通过关系自己联系的,短期的,也叫节假日异地采访吧。我现在想说的是第三种形式,也叫自己联系方式,比第二种形式来讲,又显得长期一些、正规一些。那么,第三种形式好不好,有没有操作性呢,我试着写了一份协议书,可以供大家参考、商议、切磋。这是一份自己联系的甲方想到乙方的协议书异地交流采访协议书甲方: 省 市 县电视台 XXX乙方: 省 市 县电视台 XXX异地交流采访是培养和锻炼记者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激发记者采访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现本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经甲乙双方商定,签订以下协议:1、甲乙双方自愿到对方单位进行异地交流采访活动,并争取到了各自单位领导的同意。2、甲乙双方各自承担对方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并完成好。3、甲乙双方工资、待遇等不变,按原单位执行。4、甲乙双方要尊重对方的领导,并服从工作安排。5、甲乙双方往来车费自理,在异地采访、工作期间的食、宿费自理。6、尊重当地的法律和习俗,各自负责自身的安全。单位和对方不承担法律责任。7、甲乙双方应遵守对方单位的纪律,损坏设备和公物等自赔,并按对方单位的有关规定处理。8、异地交流采访的时间由双方商定,并经甲乙双方单位领导同意定为:XXX年XXX月XXX日至XXX年XXX月XXX日。异地交流采访结束时,要完成好对方所承担的工作,不给对方留“尾巴”。9、甲乙双方领导均有权终止异地交流采访活动,命其员工回岗。10、未尽事宜待甲乙双方商定。甲方: 省 市 县电视台 XXXXXX年XXX月XXX日【盖章】乙方: 省 市 县电视台 XXXXXX年XXX月XXX日【盖章】这份协议书在网上发表后,有的网友评论说:“此协议书写得非常的详尽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真的希望东南牛耕的新观念、新理念能在新的一年得以实施!”我在回复中说:“谢谢你的支持。我认为:进行异地交流采访,属自己联系的,应选择家乡、有亲属、朋友所在的地区进行;应该是同种职业、同一级别之间的交流,承担、并胜任对方的工作,以此来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