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排障指导手册_第1页
WLAN排障指导手册_第2页
WLAN排障指导手册_第3页
WLAN排障指导手册_第4页
WLAN排障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LAN排障指导手册2011年11月77目录1.无法搜索到移动信号问题41.1无法搜索到网络问题排障流程51.2无法搜索到网络问题案例71.2.1干扰较大71.2.2存在覆盖不足地区81.2.3设备问题101.2.4参数配置问题131.2.5 AP天馈连接问题162.无法关联问题172.1无法关联问题排障流程182.2无法关联问题案例182.2.1终端问题182.2.2 IP地址溢出问题202.2.3接入用户数限制问题212.2.4用户所在无线环境干扰严重222.2.5参数配置问题233.无法上网问题253.1无法上网问题排障流程263.2无法上网问题案例273.2.1终端问题273.2.2设备问题313.2.3接入用户数受限问题353.2.4参数配置问题373.2.5网站或CMNET网络问题394.速度慢问题404.1速度慢问题排障流程404.2速度慢问题案例414.2.1干扰较大414.2.2存在覆盖不足地区474.2.3共享资源用户多494.2.4带宽利用率高564.2.5设备问题574.2.6参数配置问题625.掉线率高问题675.1掉线率高问题排障流程675.2掉线率高问题案例685.2.1干扰较大685.2.2存在覆盖不足地区715.2.3参数设置问题735.2.4终端问题751.无法搜索到移动信号问题适用对象:无法搜索到中国移动信号问题投诉的热点主要可能原因:1. 用户原因:用户上网地点不在我司的热点覆盖范围内,用户笔记本电脑无线网卡的硬件开关没有打开或网卡被禁用;用户开启了无线网卡软件配置客户端,以致Windows无线网络配置栏中不能显示无线信号的搜索信息;2. 覆盖不足;3. AP/AC、交换机设备故障;4. 参数配置问题(如隐藏了SSID或WLAN服务没开);5. AP天馈连接问题。1.1无法搜索到网络问题排障流程1. 向用户确认其上网的地点是否在我司的热点覆盖范围内;2. 引导用户打开操作系统的“网络连接”,看其无线网卡是否启用;3. 确认用户的无线网卡的硬件启用开关已开启;4. 确认用户是否使用了无线网卡软件配置客户端,如是,则使用网卡自带的配置软件来配置,如果需要使用windows来配置其无线网络需要在网卡中勾选“用Windows配置我的无线网络设置” 。如下图:5. 排除以上可能的原因后,则需排查设备问题。如该区域内所有用户都有该问题,且在同一地点原来使用正常的情况下突然发生问题,则应检查该热点AP运行情况,并排除AP故障。如果AP运行正常,则应排查AC地址池占用情况以及AC配置、运行情况,并排除AC设备故障。如果AP(包括覆盖分布系统)、AC均无故障,运行良好,则需安排现场测试定位故障。1.2无法搜索到网络问题案例1.2.1干扰较大案例一:问题现象:当用户连接上CMCC信号上网时,信号时强时弱,并且出现掉线现象。处理过程:a)用笔记本正常连接上网几分钟后,右下角无线网络连接断开,紧接着又自动连接上,同时发现信号变弱。b)使用测试电脑上的WirelessMon无线软件测试周围的无线信号,发现有效SSID有两个,而且两个AP都工作在1信道上。c)把所在区域AP信道按1,6,11错开后,无线网卡自动连接最强信号的AP经验总结:充分利用无线WLAN 2.4G互不干扰信道1,6,11。案例二:问题现象:淮北师范大学16#用户投诉,当用户连接上CMCC-EDU信号上网时,信号不稳定,并且出现间断性网页无法正常打开的现象。处理过程:a)维护人员用笔记本正常连接上网几分钟后,右下角无线网络连接断开,紧接着又自动连接上,同时发现信号变弱。b)使用AirMagent无线软件测试周围的无线信号,发现有效SSID有两个,其他运行商的AP与我公司AP信道重复,多个AP运行在1和6信道上,同我公司的AP产生了很强的信号干扰。c)把所在区域我公司AP信道与其他运行商AP信道按1,6,11错开后,用户区域故障消除,业务恢复正常。1.2.2存在覆盖不足地区案例一:问题现象:区域信号差,区域内无线上网不稳定。 原因分析:这些点均采用室外AP打向室内方式覆盖全楼,由于室外AP和天线的发射功率不足、天线部署的位置受限制,加上波瓣的角度和2.4G信号的穿透能力有限,无论是从覆盖范围,还是从覆盖区域内的信号强度都存在缺陷。故障定位: 无线信号环境规划不合理。解决方法:重新从网络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的结构和模测效果进行合理的规划。案例二:问题现象:用户搜索不到移动网络。问题处理:现场定位,采用扫描软件和其它电脑均无法搜索到移动无线信号,经检查核对热点覆盖设计方案,发现该区域不存在AP覆盖。解决方案:1、 检查AP分布检查 AP放置位置,调整 AP到合适位置。 WLAN用户对于无线信号的接收要求较高,因此 AP单独布放时需要注意无线信号能够充分均匀地分布到预计覆盖范围内,同时要保持 AP的隐蔽与美观。2、 增加APAP的安装一般有三种:放装,定向天线,合路三种方式。当出现覆盖不足的情况时,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a)对于放装和使用定向天线的情况,采取适当改变下天线的角度使其覆盖范围增大,如果依然不能覆盖,可以考虑增加AP数或天线数;b)对于合路的方式,考虑是否为驻波过大导致覆盖不足,如果驻波过大需检验室分覆盖是否正常。案例三:问题现象:淮北师范大学宿舍楼15#7楼用户反映,自己办理了WLAN相关套餐,但在宿舍内无法搜索到信号,有时搜索到但是信号较弱,无法连接。排查过程:现场观察发现用户所在区域内无WLAN设备存在,应为工程施工遗漏导致。解决方案:增加设备,完成对未覆盖区域的覆盖。案例四:问题现象: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楼学生用户反映上网网速慢,并且有时候连接不上WLAN网络、有时候上网,网络会出现突然中断的现象。排查过程:现场测试发现,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楼存在弱覆盖现象。较多学生宿舍WLAN信号较弱,难以连接网络,且网络不稳定。现场勘察,发现宿舍楼的走廊比较长,而前期设计,一是在每层宿舍楼只安置二个AP,而每层的学生宿舍却有近20间,二个AP无法覆盖所有学生宿舍;二是设计AP安置方式是放在走廊顶部,而职业技术学院是单边学生宿舍,另外一边是空的,AP是向下180度将信号打出去的,如果放在走廊顶部,会造成信号浪费,应将AP放在走廊的屋檐下,并将AP底部朝向学生宿舍。从思科的AP性能来说,思科设备只能在空旷的区域内达到周围30米范围内的信号覆盖,职业技术学院中每层的AP只有二个,而其AP是放置在走廊顶部的,再加上有着过多的水泥墙等阻碍物,AP的输出信号发出后会被衰减过多,这样距离AP较远的学生用户所能接收到的信号就较弱了。现场测试走廊存在弱覆盖现象较严重。解决方案:1、就近在每层走廊上加上二个AP,与前期已安装好的二个AP均匀放置,均匀覆盖所有学生宿舍。2、将前期建好的AP移到走廊的屋檐下,并使AP下部朝向学生宿舍。 参考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处理后,现场测试网络信号正常。1.2.3设备问题案例一:问题现象:无线网卡上面无CMCC信号,用测试软件也扫描不到。原因分析:主要原因为AP电源供应不正常,或AP吊死。 故障定位:AP电源供应不正常或者AP吊死。解决方法:检查AP电源是否开启,AP是否吊死。案例二:问题现象:用户搜索不到移动网络。问题处理:1、AP未注册问题现场定位,采用扫描软件和其它电脑均无法搜索到移动无线信号,经检查核对热点覆盖设计方案,发现该区域存在AP覆盖,登录AC上进一步检查AP状态,发现该AP未成功注册,定位发现该AP设备故障。2、AP自身硬件问题AP发出信号非常弱,导致用户无法搜到无线信号。AP天馈线或天线接触问题或线路硬件故障。使用室分系统的局点合路器故障或合路器输入输出馈线接反。 AP自身硬件问题;首先观察AP硬件显示灯的情况,也可以用AP自带天线替换测试,正常情况替换后附近无遮挡处一般信号强度在-20dbm 至-40dbm。 3、热点POE交换机供电问题先检查交换机是否开启供电功能;随即检查该POE交换机功率值是否满足满配AP的总的功率值,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部分交换机的功率值过低,因而无法满配;检查网线是否严格按照ANSI/TIA/EIA 568-B的标准来制作,在POE的供电标准中,网线要求按照此标准来做;检查POE交换机是否做接地线,因接地不好,POE交换机上产生大量的静电,影响对设备的正常供电;分布型AP可检测室内分布系统,检测天馈系统的接地性能是否良好,室分馈线是否和强电走同一槽位,与此同时,可用专门仪器去检测天馈系统的衰减及信号的正常性。解决方案:1、更换故障AP。2、重新制作AP接入POE交换机网线。3、交换机POE供电不足问题处理。案例三:问题现象:用户无法搜索到信号且无法关联上AP,不能上网排查过程:1、登录到AC查看该用户上联AP注册情况在AC上通过命令display wlan ap name ap2 verbose查看“BSS count”值是否为0,如不为0表示创建BSS成功。(华三 S7506E)在AP上进入隐藏命令下通过命令 display ar5drv 1 radio 查看参数“BeaconEnalbed”是否为enable,如果为enable表示Beacon帧正常发送。2、AC创建BSS失败,而AP上创建BSS成功。这种情况beacon帧正常发送,终端STA可以搜索到SSID,但无法关联成功。3、AP创建BSS失败,终端将无法关联用户。4、这次故障就是因为AC创建BSS成功,但AP上创建BSS失败。解决方案:出现的条件是大量AP同时上线,当发现原因是该问题时,通过命令 reset wlan ap XXX重启问题AP即可。1.2.4参数配置问题案例一:问题现象:客户投诉在WLAN覆盖区域内无法搜索到CMCC无线信号;问题分析:通过查看AC,发现AC上模板的数据丢失,导致SSID无法下发至热点AP,因此终端无法搜到该网络;解决方案:重新配置模板数据并保存后,热点业务恢复正常。案例二:问题现象:某热点用户投诉检测不到CMCC网络。问题分析:技术支持人员现场发现AP显示灯状态不对。逐步排查在AC上发现该AP的注册设备条码与设备本身条码不对应,重新做数据后问题解决。问题建议:当遇到类似问题时建议检查注册是否有误,其次检查是否开启了AP的射频信号。案例三:问题现象:用户搜索不到移动网络。问题处理:现场定位,采用扫描软件和其它电脑均无法搜索到移动无线信号,经检查核对热点覆盖设计方案,发现该区域存在AP覆盖,登录AC上进一步检查AP状态:1、发现该AP未成功注册,根据标准数据配置脚本检查核对AC上配置,发现AC上参数配置有误,热点AP地址池未在AC中添加,并未添加到防火墙允许通信名单中,导致AP未成功注册。2、SSID配置后未广播。解决方案:开启AP的SSID,更改为正确的配置后,AP注册成功,该问题解决。案例四:问题现象:淮北煤炭技校内所有覆盖范围内无法搜索到CMCC信号,WLAN业务无法正常使用。排查过程:1、登陆到AC上观察到AP状态:(华三 S7506E)AHHBE-WLAN-AC03-HSS7506Edis wlan ap all Total Number of APs configured : 249 Total Number of configured APs connected : 247 Total Number of auto APs connected : 0 AP Profiles- AP Name APID State Model Serial-ID- hbemtxs3d1f01 1 RUN/M WA1208E-GP 210235A0C6C105001200 hbemtxs3d2f01 2 RUN/M WA1208E-GP 210235A0C6C105001221 hbemtxs3d3f01 3 RUN/M WA1208E-GP 210235A0C6C105000856 hbemtxs3d4f01 4 RUN/M WA1208E-GP 210235A0C6C105000847 hbemtxs3d5f01 5 RUN/M WA1208E-GP 210235A0C6C103000717 hbemtxs3d6f01 6 RUN/M WA1208E-GP 210235A0C6C105001273 2、观察AP状态均显示为“RUN/M”,AP运行状态正常,可以排除物理链路及设备问题。设备重启后现场测试仍无法搜索到信号,观察运行状态依然正常,AP状态显示RUN/M,初步判断可能为配置数据有误。3、检查AC配置数据:在检查服务模板时发现:AHHBE-WLAN-AC03-HSS7506Edis wlan service-template Service Template Parameters- Service Template Number : 1 SSID : CMCC Binding Interface : WLAN-ESS1 Service Template Type : Clear Authentication Method : Open System SSID-hide : Disable Bridge Mode : Remote Forwarding Service Template Status : Disable Maximum clients per BSS : 64 - Service Template Parameters- Service Template Number : 2 SSID : CMCC-EDU Binding Interface : WLAN-ESS2 Service Template Type : Clear Authentication Method : Open System SSID-hide : Disable Bridge Mode : Remote Forwarding Service Template Status : Enable Maximum clients per BSS : 64 Service Template 1 中Service Template Status 显示为disable,再次进行确认:AHHBE-WLAN-AC03-HSS7506Ewlan service-template 1 AHHBE-WLAN-AC03-HSS7506E-wlan-st-1dis this#wlan service-template 1 clear ssid CMCC bind WLAN-ESS 1 service-template enable确认为引入CMCC后服务模板禁用导致案例五: 客户反映某热点宣传有CMCC覆盖,但却搜不到CMCC的SSID。问题现象: 现场测试,发现终端搜索的SSID中没有CMCC,但现场却有我司的AP。排查过程:1.检查AP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在网管上或AC查询此AP是否下线;3.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则在网管或AC上查询此AP是否隐藏了SSID或WLAN服务没开,如有问题,则取消隐藏或开启服务,以武汉虹信AC为例:取消隐藏功能:#Config wlan ID#HideessidNO检查相应WLAN是否激活,如果没有,则进行激活;#config wlan ID#service enable1.2.5 AP天馈连接问题案例一: 客户投诉CMCC信号弱。问题现象: 投诉点为室内系统WLAN覆盖,现场用networkstumber测试,发现CMCC场强小于-80dbm。排查过程:1.检查AP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检查AP的无线发射口与天线(或馈线)连接是否松动;3.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检查天馈系统,在业主允许的前提下,暂时拔下天馈接口,然后在AP发射口附近用无线笔记本电脑测试信号场强是否正常;4. 如场强正常,排查天馈系统。2.无法关联问题适用对象:搜索到中国移动信号但是无法关联问题投诉的热点主要可能原因:1、 终端问题:用户手工配置IP地址,未使能DHCP获取地址;客户端网卡故障。2、 IP地址溢出问题:DHCP地址池利用率100,没有可用IP地址。3、 用户接入数限制:根据集团要求现网主流的802.11gWLAN设备在多用户情况下,每AP提供的应用层带宽约为68Mbps,为确保每终端用户的可用带宽提供大于500kbps,建议AC设备设置的单AP用户接入数应在1520个之间,并对单用户接入带宽限制在2Mbps以内,避免因超量用户接入或个别大流量用户独占带宽造成网络拥塞。4、 设备参数配置原因。2.1无法关联问题排障流程2.2无法关联问题案例2.2.1终端问题案例一:问题现象:用户能够搜索到中国移动信号但是无法关联。问题处理:经现场定位,采用其它电脑可以搜索到移动无线网络并关联成功,经检查用户终端,发现用户手工配置了无线网卡的IP地址。解决方案:取消手工配置IP地址,使能DHCP自动获取IP地址后问题解决。案例二:问题现象:淮北职业学院东区宿舍1栋,用户反映无法上网,portal页面推送不正常,无线网卡标志上显示感叹号。排查过程:1、现场测试网络信号正常,业务使用正常。2、检查网卡设置,网卡设置为自动获取TCP/IP,设置正确。3、检查用户终端发现不能正常获取到IP地址。4、检查数据配置正确。判断可能为:1)用户网卡驱动问题导致。 2)网卡工作模式错误。 3)网卡故障。解决方案:修复网卡尝试后未解决;网卡工作模式选用正确,更新无线网卡驱动程序后解决。2.2.2 IP地址溢出问题案例一:问题现象:用户连上Wlan网络后,无法获取IP地址。原因分析:用户无法获取IP地址主要原因为AP到AC的网络连接中断,另外当热点下用户数太多,AC的IP地址池不够,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故障定位:IP地址池不够,网络连接中断。解决方法:依次检查问题的原因所在,按照前面步骤解决。案例二:问题现象:用户能够搜索到中国移动信号但是无法关联。问题处理:在AC上检查DHCP地址池利用率,发现用户无法关联时刻DHCP地址池利用率接近100,导致用户无法关联成功。解决方案:在AC上增加用户IP地址池地址,解决该问题。案例三:问题现象:淮北师范大学宿舍15栋,用户反映无法上网,portal页面推送不正常,无线网卡标志上显示感叹号,提示:“受限制或无连接”。排查过程:1、现场测试信号强度正常,检查设备运行情况良好。测试过程中发现测试终端无法正常获取到IP地址。2、检查数据配置,DHCP服务器地址池,只分配4C各地址。考虑最大用户数未超出地址池分配地址数,确认用户获取地址存在老化机制,老化时间24小时,可能存在地址池溢出现象。3、初步判断为地址池溢出导致无法正常获取IP地址。解决方案: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地址池中新增12C个IP地址,现场测试可以正常连接到AP,获取地址恢复正常,业务测试正常,经多次测试验证问题解决。2.2.3接入用户数限制问题案例一:问题现象:WIFI信号在-50dBm左右,用户能够搜索到中国移动信号但是无法关联,终端出现“受限制或无连接”的提示。问题处理:经现场定位,采用其它电脑也可以搜索到移动无线网络,但同样无法关联成功。此时查看AP接入用户数,发现已经达到最大接入用户数15个。解决方案:增加覆盖区域AP,解决该问题。2.2.4用户所在无线环境干扰严重案例一:问题现象:在同一楼层东侧用户可以正常使用,但是西侧用户提示信号弱无法连接到WLAN信号,经过现场排查分析是由于分布在西侧的AP没有正常工作:为该AP供电POE交换机端口此时处于关闭状态,用户搜索到的信号时其他楼层AP外泄出来的信号,该信号弱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经过现场打开该交换机端口后,AP自动上线,用户即可正常使用WLAN业务。问题处理:处理WLAN网络同频AP的干扰,只有当干扰AP有用户接入时才会产生较大影响,多个同频干扰AP的总吞吐量低于单AP的吞吐量;WLAN网络邻频AP的干扰:邻频AP会对工作AP产生较强干扰,在实际应用时应做好频点规划工作。解决方案:在使用802.11g WLAN设备组网时,建议相邻AP工作在不同频道,以 1, 6,11三个频道进行覆盖。如果3个AP不能满足密集分布的用户需要,则必须增加AP数量,同时减小AP发射功率,减小每个AP的覆盖区域。通过现场优化的方式,决定AP的频道分配。AP自动切换信道时会短暂的造成用户掉线 ,在干扰较大的热点最好采用固定信道。2.2.5参数配置问题案例一:问题现象:用户能够搜索到中国移动信号但是无法关联。问题处理:经现场定位,采用其它电脑也可以搜索到移动无线网络,但同样无法关联成功。此时对照标准配置模板检查AC配置,发现AC上配置有误,未透传用户VLAN,导致用户无法获取IP地址。解决方案:更改为正确的配置后,该问题解决。案例二:问题现象:现场有信号,但用户无法关联。问题处理:1. 确认其他用户是否可以正确获取地址,如果可以检查笔记本配置;2. 检查用户终端IP地址获取方式是否为自动获取IP地址,如果不是,改为动态获取方式;3. 如果其他用户也不能获取IP地址,在检查AC内置的DHCP服务是否启用,如果没有启用,需要重启该服务;解决方案:AC重启DHCP服务,以武汉虹信AC为例:检查DHCP Pool是否够用,如果没有,则在客户允许的前提下,增加IP Pool;点击控制DHCP详细信息3.无法上网问题适用对象:用户无法认证或能够认证成功但是无法上网问题 主要可能原因:1、 终端问题:用户浏览器设置错误,恶意插件或者病毒。2、 AC参数配置问题:AC 地址池DNS地址配置错误;DNS地址未在免认证规则里放开等。3、 网络侧问题:网络侧DNS服务器问题;网络上存在冲突的公网地址;网络侧设备对用户地址段做访问限制;CMNET网络问题。3.1无法上网问题排障流程1. 确认用户的网卡是否还关联至我司的无线信号上,如无线网已断开,通知用户重新连接并认证;2. WLAN维护部门进行现场测试,确认用户投诉的上网地点是否存在无线干扰或弱覆盖。如是,则进行避开干扰源或无线信道优化等处理。3. 排除非无线原因而导致投诉后,需排查有线侧问题。应检查AC设备与本地CMNET网络的连通性,包括测试从AC侧到CMNET是否能PING通等。4. 如果AC设备与本地CMNET网络正常连通,则应检查DNS解析情况和骨干网CMNET连通性。3.2无法上网问题案例3.2.1终端问题案例一:问题现象:办公室覆盖信号有时较弱导致无法连接,或者有时已经连接上,并已认证,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突然不能上网。故障分析:经到现场测试发现,因办公室附近有一个微波炉,在中午或者晚上微波炉使用时,严重影响WLAN的2.4G信号,导致客户上不到网。解决方法:搬离微波炉的位置,隔离2.4G大功率设备,防止信号干扰。案例二:问题现象:用户能够认证成功,但无法上网。问题处理1:经现场定位,采用其它电脑可以认证成功并上网。检查用户浏览器配置,发现用户设置代理服务器,造成无法上网。解决方案:询问用户的 IP地址是否设置为自动获取方式。设备 IP地址为自动获取的具体做法是: 1、选择无线连接,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确认安装了 TCP/IP协议; 2、TCP/IP协议,请点击“协议”-“TCP/IP”安装; 3、确认选中了“自动获得 IP地址”和“自动获得 DNS服务器地址”选项 问题处理2:用户IE浏览器设置了“受限站点” (这种可能性很小),如下图: 解决方案:询问用户连接 CMCC后,无线连接是否显示为受限制连接 如果用户获取 IP方式正确,而连接 CMCC后显示为受限制连接,按照“能连上网络,但连接后显示为受限制连接”处理。 问题处理3用户把PORTAL的页面添加进了收藏夹,此后上网弹出的页面均为第一次上网时的页面,由于第一次上网时的页面证书已经过期,因此用户会出现认证失败的问题。解决方案 更改浏览器主页为除认证页面和空白页外的其他地址即可正常。问题处理4用户所连接的无线网络漫游到其他SSID,出现上网断线。 解决方案 在“无线网络配置”窗口中,将 CMCC上移,成为首选连接,可降低因电脑自动切换到首选网络而造成的断线。 另外,也可调整电脑的无线网卡的灵敏度,来减少无线网卡的自动重选网络的主动性。具体做法是在无线网/常规/配置/高级中, “漫游主动性”一项,将其灵敏度值改低即可。 案例三:问题现象:职业技术学院西区1栋宿舍一位用户反映最近使用WLAN 上网出现了问题,无法正常上网:能够登录认证页面,但是无法打开网页,以前上网都正常。排查过程:现场测试信号情况、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均正常,业务测试使用正常,周围用户均使用正常,排除网络原因引起的可能,判断可能为用户终端问题。将用户终端连接至有线宽带同样无法正常上网,断定为用户终端问题。解决方案:用户检查终端,建议用户重新安装系统并安装有效地杀毒软件。案例四:问题现象:独墅湖某高校有学生反映以前能正常进行上网业务,一段时间后发现不能连接WLAN网络进行上网,一直处于掉线状态,而且这种情况一直存在。原因分析:1、用户终端网卡问题;2、SSID设置问题;3、DHCP动态地址池分配问题;4、AP设备问题;5、AP到交换机端线路问题;6、干扰问题;7、其他问题;处理步骤:1、测试人员联系用户后,到现场进行问题的排查。到现场后,测试人员通过WirelessMon发现信号正常;2、测试人员用自己电脑进行测试,发现能够正常的进行数据业务,所以排除问题;3、测试人员打开学生电脑,查看SSID配置,发现正常,排除问题;4、测试人员尝试再次连接CMCC-EDU网络,仍然连接不上,处于掉线状态;打开用户无线网络配置,发现其定义了IP地址,通过询问了解到该学校有自己的无线网络,平日学生上网可通过CMCC-EDU网络或者学校自身的无线网络进行上网,通过学校无线网络进行上网时需设置IP地址,如果用户通过本学校网络进行上网而不及时点击自动获取IP地址时,无法连接WLAN网络。故障总结:很多场所自身设有无线网络,当用户通过设置自身无线网IP地址后,再访问WLAN网络,就会出现连接不上情况,如果该地址一直不改为自动模式,那用户需要用到WLAN网络时,将会一直处于掉线状态。3.2.2设备问题案例一:问题现象:某地市运营商的办公大楼部署了500mW放装型和500mW合路型两种型号的AP。在AP开通后,测试人员发现在有些办公区域的WLAN信号覆盖处,用户通过PORTAL认证成功后不能打开如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和其它网站,但可以很顺利地打开百度、人人网、goggle等网站,QQ和FTP等应用正常,其它的覆盖区域一切正常。排查过程:(1)确认故障区域的AP部署数量、型号、软硬件版本及上网的用户使用量,确认故障区域和正常区域有没有异同点。对比发现,有问题的故障区域均是放装型AP,而合路型AP没有问题。(2)有问题的放装型AP所覆盖的区域,用户出现打不开大型门户网站,能打开部分网站,而其他应用如QQ和FTP正常,则说明很有可能是问题AP在处理数据包的能力存在瓶颈,对一些较大的数据包不能处理,分析有可能问题在于AP的MTU值过小造成的。(3)从故障定位和考虑到用户业务数据流的走向,由于原来组网采取的是本地转发流量模式,用户流量均交由AP本地进行解析、封装等处理后边转发,所以AP设备的MTU问题导致瓶颈产生。解决方案:从技术角度可以改变业务流量的走向,可以改为集中转发模式,将用户流量通过CAPWAP隧道交由AC处理,这样用户业务流就不会因为AP而产生瓶颈,可以将此问题解决,后期的完美解决方案需要由研发部门提供正式的故障问题的补丁修正版本。案例二:问题现象:用户能够认证成功但是无法上网。问题处理:经现场定位,发现在同一热点下其它电脑也是可以认证成功但无法上网。对照标准配置模板检查AC配置,发现AC上配置正确无误。DNS地址无法ping通,经网络侧检查,DNS服务器出现故障。解决方案:解决DNS服务器故障或者重新指向为正常的DNS服务器后,问题解决。案例三:问题现象:ONU设备丢弃分片包引起无线故障。问题分析:1、无线关联上网后,PING网关地址,延时及丢包正常。暂时排除无线链路传输问题;2、无线端利用大包PING网关地址,发现不通。PING不同大小的包测试,发现当包超过1472后,就无法PING通;3、有线方式接入AP端的二层交换机,可以拼通AC的LAN口地址,但PING大于1472的包后也会不通。让局方人员协助检查二层交换机是否出现版本故障,最终排除接入的二层交换机对大数据包传输的影响;4、再次利用有线方式接入ONU设备。测试大包(包大于1472)不通。后通过抓包分析并与其它正常区域的数据包对比分析,发现由AC返回包被丢弃了。5、可确认该wlan故障的原因为ONU设备丢弃分片包,导致业务不正常及AP无法升级。让局方联系ONU厂家的工程师重新配置ONU的参数即可。以下为抓包截图:正常区域抓包:从截图中发现,共有4个报文交互,PING Request包、IP Fragment包、PING Reply包、IP Fragment包。从PING Replay包可见More Fragment值为1,可断定之后还有一个分片包。至最后的ip fragment包,可见Last Fragment值为0。至此,PING报文结束。问题区域抓包:从截图中发现,只有PING Request包、IP Fragment包、PING Reply包 三个报文,而从报文分析可见,PING Reply包中More Fragment值为1,却不见最后的IP Fragment包,由此断定ONU设备将最后的IP Fragment包丢弃。 解决方案:修改ONU设备的MTU值。检查GPON网络物理链路。3.2.3接入用户数受限问题案例一:问题现象:登陆成功后,发现有时打开网页时出现无法打开的情况,甚至出现自动连接上其他SSID;问题分析:使用随身携带的测试电脑,通过测试电脑上安装的NetStumbler无线测试软件,检测是否存在有其他信号比CMCC信号更强,信噪比较高;检查用户终端无线功能是否开启并且工作模式是否正常;检查AP配置中是否禁止某些客户接入;检查AP配置项是否被非法改动,配置信息(频点、功率、信道、最小接入电平值、最大接入数量等)是否与规划时相同; Ping上联AC时,是否时延很大;由于部分厂家的AP目前不具备用户接入均匀承载功能,因此需核查故障AP的关联终端的数量是否过多。AP关联终端数在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要求(版本号:1.0.0)为A类项(即厂家设别测试通过率必须为100%),因此在现网设备上必然能查询到此项数据。建议在WLAN网管上查询。如不具备查询WLAN网管的条件,可登陆AC查询,方法因不同厂家不同设备型号而异,可参考该设备的WLAN设备参数规范文档。 例如:金苑酒店会议室,由于该会议室由一个AP覆盖,某公司开会时,员工所带笔记本电脑较多,出现了连接瞬时CMCC的小高峰。某些员工获取IP地址后,打开认证页面,不是登陆不上,就是登陆后打开页面失败。经工程师到现场排查问题时,发现使用账号登陆后,ping该上联AC时时延较大,偶尔会出现丢包的情况。由于该AP配置的最大接入数量为20,而该会议室接入该AP的数量有时会超过20,故出现了某些账号被“挤下线”的情况。对该AP配置中的最大接入数量修改为30后,情况有所改善。案例二:问题现象:接入用户数受限只会造成无法关联的问题,不会造成认证成功而无法上网问题。问题分析:现有802.11g技术决定AP实际能够接入用户数为15个,超过接入用户数,用户即使通过认证也无法上网,或网速极慢。解决方案:通过AP扩容,逐步解决这些问题。3.2.4参数配置问题案例一:问题现象:某用户投诉在WLAN覆盖区域无法正常上网。故障分析:维护人员详细询问了用户故障情况,用户表示其所在的服务厅,近两日在该覆盖WLAN信号质量良好,终端能够成功获得IP地址,但无法使用无线正常上网。 根据用户描述,由于该点WLAN信号质量良好,也能成功获得IP地址,并在AC上有看到该点的AP有上线,可以判断该点从AP到AC之间的链路没有问题;在通过局端交换机进行上联测试,发现在局端交换机上就已经无法上网,故判断故障为局端防火墙至外网之间的问题;经了解在近期维护人员对局端防火墙做过设置改动,判断一定是维护人员因为改动了防火墙的配置,导致客户无法正常访问无线网络。 处理过程:登录到防火墙对该防火墙进行数据配置查看,对照备份文件,发现此前做过的数据有遗漏,重新添加遗漏的命令后,测试故障恢复;用户认证通过,且可以正常上网。案例二:问题现象:用户能够认证成功但是无法上网。问题处理:经现场定位,发现在同一热点下其它电脑也是可以认证成功但无法上网。对照标准配置模板检查AC配置,发现AC上配置有误,给用户分配了错误的DNS地址,造成无法上网。解决方案:更改为正确的配置后,该问题解决。案例二:问题现象:用户无法推出portal。问题分析: 1. 确认终端能ping通网关,且查看丢包情况 2. 确认是否能和portal服务器正确连接,可使用ping命令检查 3. 确认portal服务器地址加入白名单点击认证portal认证白名单 4. 确认portal的URL地址是否正确案例三:问题现象:终端用户无法认证。问题分析:1. 确认portal服务器上已经添加了AC的相关数据。2. 确认eag的radius配置是否正确,并确认radius服务器上已经添加了AC的相关数据。3. 在AC上抓包确认portal服务器向AC发起了请求(通常为2000端口).抓包确认Radius服务器回复了AC的认证请求。如以下报文案例四:问题现象:由于认证加密方式不匹配造成用户无法认证。问题分析:1.AC和radius交互报文的认证方式要匹配3.2.5网站或CMNET网络问题案例一:问题现象:用户终端所在WLAN热点区域可以关联AP,通过认证,不能访问互联网。问题分析:1、网站原因,排查方法为访问其它网站。2、CMNET网络问题,排查方法为在AC上连CMNET节点上PING网站的IP地址,如不成功说明为CMNET问题。解决方案:通知到网站侧和CMNET维护人员进行故障处理。4.速度慢问题适用对象:打开网页缓慢,下载低于30KB/S,掉线主要可能原因:干扰较大、弱覆盖、共享资源用户多(超AP并发数)、设备问题,参数配置问题等。4.1速度慢问题排障流程4.2速度慢问题案例4.2.1干扰较大案例一:问题现象:淮北师范大学宿舍楼5-8栋二期优化工程每层增加AP一个,但AP开通后现场测试无法弹出portal页面,或登录成功后网速较慢,无法正常上网。排查过程:1、检查信号强度显示“非常好”,信号稳定;2、检查终端正常,无错误设置,登录方式正确;3、测试信号发现在同一点搜索到同频信号不止一个,且强度均较高,测试噪声较高,判断为干扰严重。解决方案:1、淮北师范大学宿舍楼5-8栋楼层走廊长30米,放置AP 2个,两AP中间距离3M,组网布局不合理,对AP位置进行调整;2、AP选用频点不合理,部分楼层存在同一楼层AP选用相同频点情况,对频点进行重新合理的规划。3、由于淮北师范大学5-8栋宿舍楼属于老楼房,AP穿透力较强,上下层穿透信号形成干扰,对AP信号进行调整,适当降低AP发射功率,减小AP覆盖半径。不断调整各项参数,并进行大量测试验证优化效果,保证业务正常使用。案例二:问题现象:安庆如家快捷酒店WLAN为室内型合路覆盖,覆盖酒店的客房区域。此次优化为移动WLAN使用信道号与电信WLAN使用信道号在部分楼层相同,产生干扰,导致局部CMCC干扰较强达到-67db,情况较严重,需尽快处理。排查过程:1、对于AP干扰有多方面原因:一、自有设备间的干扰。二、与其他运营商AP的干扰。三、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2、现场观察有无其他无线发射设备,发现该点亦覆盖电信WLAN,由于是酒店客房其他无线设备较少。3、使用艾尔曼软件测试各SSID的AP使用的信道号,发现多个AP的信道号相同。解决方案:1、信道冲突的对AP信道号重新调整,尽量减少干扰。2、对低于其他运营商的AP信号调整到- 44dbm以下。案例三:问题现象: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个别楼栋用户下载速率过低。网络拓扑图:故障分析:1、在7000上将终端限速取消,在信号强度质量保证优质的地方使用笔记本无线网卡测试下载速度,发现学生集中在宿舍的时候速率相当的低。而在宿舍没有学生的时候下载速度会稍微的提高,但和当时的预测速率有一定差距。由此判断出和终端限速无关。所有的无线下载速率测试都是在保证场强质量的情况下进行的。2、连接到EPON的交换机上,在学生集中和稀疏的时候进行数据的下载测试,发现数据正常,由此判断出有线数据到EPON的链路正常。3、连接到楼道交换机上,在学生集中和稀疏的时候进行数据的下载测试,发现数据正常,由此判断出有线数据到楼道交换机的链路正常。4、在笔记本终端PING网关测试,发现在学生稀疏的时候PING网关延时在16ms下载速度:152KB/S而在学生密集的时候PING网关延时在83ms下载速度:9.96KB/S由此可以判断出在学生稀疏的时候无线包和有线包之间的转换比较正常,但是在学生密集的时候无线包和有线包之间的转换出现问题。 登陆7000,发现此楼内终端用户只有4-8个,而且其下载的速度都普遍较低,由此可以判断没有终端恶意的使用BT等下载工具,干扰网络质量。使用Wirelessmon信号测试软件,发现此楼内有大量的中国电信的无线信号,将电信的无线设备断电,重新测试移动无线网络的下载速度,发现在1000KB/S左右,网络质量达到优质。由此可以判断出不用的运营商之间无线存在干扰。解决方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锡城市学院由于在宿舍区有多个运营商同时安装无线设备,造成了在同频之间出现了相互的干扰。现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如下一些整改建议:为了调节电信和移动之间的互相干扰,在7000中写入QOS:wlan 1 qos classification wmm wlan 1 qos wmm best-effort txop-limit 47 wlan 1 qos wmm best-effort aifsn 2 wlan 1 qos wmm best-effort cw 3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