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2节 古今言殊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言殊,流行语,古文翻译原文:有钱,任性。翻译:家有千金,行止由心。,原文:人要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翻译: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原文: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翻译:方寸淆乱,灵台崩摧。,何弃疗?,雨霏霏,君不沐;日灼灼,君不驻;风徐徐,君不抚;我情切切,君不负?,君言喜雨,启伞枝矣。君言恋日,趋林荫矣。君言乐风,闭宅户矣。君言慕吾,病我怀矣。,恋雨偏打伞,爱阳却遮凉。风来掩窗扉,叶公惊龙王。,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你说你爱雨,可当下雨的时候你却撑着伞;你说你爱太阳,可是阳光照耀的时候你却在寻找阴凉;你说你爱风,可是当风吹来你却紧闭着你的窗。这就是为何,当你说你也爱我的时候,我是如此的惊慌。,爱雨反打伞,不明觉厉;喜日却贪凉,人艰不拆;追风竟掩窗,细思恐极;郎君表爱意,十动然拒。,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汉语语音的变化,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可汗,单于天姥山土蕃樊於期伍员禽滑,练习1、请指出下列红体字的准确读音,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二、汉语词语的演变(1)词语的词形变化,(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如:虎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兔子(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如: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粹纯粹(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节词所替代。如:伐攻打;川河流;股大腿,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褚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褚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褚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褚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二、汉语词语的演变(2)词语的消长变化知青人民公社万元户纳米转基因网购支付宝快递网银微信客户端,二、汉语词语的演变(3)词语的替换变化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1)社会因素:如把“世”改成“代”(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残废”“残疾”(3)语言表达:“足”“脚”,“面”“脸”,“目”“眼”,“口”“嘴”,二、汉语词语的演变(4)词语的引申变化(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妻子江子理朕菜丈人好涕牺牲烈士闻河爪牙亲戚醒,三、语法的变化1、语序的变化2、句式的变化3、词类的变化,练习1、古人的称谓很复杂,一般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和长辈用敬称,对平辈和晚辈相对随意。看下面称谓分别用于什么人。,一般人自称,晚辈,王侯自称,称师辈,称朋友、尊长,仆,不才,不佞小子,竖子孤,孤家,寡人子,夫子,先生公,君,足下,丈人,大人,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三、语法的变化(1)语序的变化,谓语前置,例:(1)甚矣,汝之不惠!(2)美哉,我少年中国。,特点: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谓语,把他放在主语之前。规律:常出现在感叹句。,规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焉、奚、恶、曷)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如:A、微斯人也,吾谁与归?B、何以知之?C、子何恃而往?,动词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宾语前置,规律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否定词:不、弗、未、非、否、莫、无)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如:A、彼不我恩也。B、莫我肯顾。C、忌不自信。C、未之有也。,动词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规律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此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宾)+之+(谓)”“(宾)+是+(谓)”如:A、何陋之有?B、何厌之有?C、何后之有?D、唯余马首是瞻。E、惟利是图。,动词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规律4固定句式1、唯是,(“是”无意,起宾语前置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可译为“只”。)2、何之有,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放在介词之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王问:“何以知之?”微斯人,吾谁与归?,介词宾语前置,(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语,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A、何以知之?B、未之有也。C、安得广厦千万间。D、弗之怠,A、其间旦暮闻何物?B、君何以知燕王?C、莫之或止D、未之多见也,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C,A,A、沛公安在?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举。D、尔何知?,B,A、城中皆不之觉。B、唯余马首是瞻。C、惟利是图。D、马之千里者,D,1.选出和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例句:何厌之有?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臣之客欲有求于我C.忌不自信D.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2.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定语分为领属性定语和修饰性定语两大类。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都是修饰性定语。,1、“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人马烧溺死者甚众。,2、“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3、“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4、用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A、吏二缚一人诣王。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D,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3、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状语后置(介宾结构),2、文言文里,用“如(若)”这类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的状语,常常放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后边。如:A、火烈风猛,船往如箭。B、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C、则治之如所言。,尝射。,尝于家圃射,苛政猛也。,苛政于虎猛也,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迁客骚人,多会。,迁客骚人,多于此会。,太守与客来饮。,太守与客来于此饮。,请翻译下列句子。,1、下列句子按宾语前置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惟命是从。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何由知吾也?率师以来,唯敌是求。梁客辛垣衍安在?狂者伤人,莫之怨也。A./B./C./D./,A,综合练习,2、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句式不同的一项:A.噫!微斯人,吾谁与归?B.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C.皮之不存,毛将焉附?D.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D,5、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并翻译:A、其人家有好女子者,多持女逃亡。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D、子何侍而往?E、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F、甚矣,汝之不惠。G、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后置),(状语后置),翻译下列句子1、尔何知!4、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走。5、何以伐之?8、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9、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11、一言以蔽之12、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14、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1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20、甚矣,吾衰也。,三、语法的变化(2)句式的变化,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常常翻译为“(不)是”。古代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它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同时借助一些虚词来帮助判断。,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提炼主干的话,都呈现“名词主语”+“名词谓语”的结构。,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者”表停顿,“也”表判断。(1)者,也(2),也。(3)者,(4)者也。(5)“是也”(6)“此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4、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5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被动句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1、为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2、为所术怒攻布,为布所破3、于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4、见信而见疑5、见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被忠而被谤7、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无标志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次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词类活用的概念,1、一般动词,2、名词作状语,3、使动,4、意动,二、动词活用,1、活用为名词,2、作使动,三、形容词活用,1、活用为名词,2、活用为动词,3、使动,4、意动,四、数词活用,一、名词活用,类型,二、如何判别词类活用?,1、划分句子成份,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形容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是由副词、形容词充当2、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如:左右欲刃相如名词占住了谓语的位置,可断定它活用为动词,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6、大行不顾细谨,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跑到了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包括介词的宾语)。可观察其是否被定语修饰。,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在句子中常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前边可以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和形容词。不能带宾语、补语,不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它大部分能带宾语,它经常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如果一个句子中的名词并不具备以上所说的名词的语法特点,反而具备动词的语法特点,那么这个名词就转用作动词了。,名词用作动词,1、名词后面紧跟代词,(1)驴不胜怒,蹄之。(3)左右欲刃相如,2、名词后面紧跟名词,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活用为动词。,(2)面山而居(3)范增数目项王,3.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冯婉贞)驰而前,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二月草已芽。,5.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晋师军庐柳。秦伐韩,军于阏与。,6.名词用在“所”“者”结构中,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1.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世之所高,莫若黄帝2.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稍出近之4.带了介词结构,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用作动词,谓语动词“使宾语怎么样”,1、动词的使动用法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涉及其他对象,如:坐、站、走,不及物动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带宾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往往可以带宾语用作使动动词。,例:项伯杀人,臣活之。,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使动用法。这时句子的宾语不是动作支配的对象,倒成了动作的施行者,是主语使宾语发生这个动作行为。,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鸿门宴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2、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就是用作动词形容词表示主语“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即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怎么样”。,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7、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筑室百堵,西南其户。,3、名词的使动用法1.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意动用法的概念: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的种类:(1)形容词的活用(2)名词的活用,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2、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3、成以其小,劣之。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4、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甘薯疏序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觉得奇特,认为漂亮,看作羞耻,以为远,认为可耻,1、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早死使病残,使复生使重新长肉,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让做王,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到副词的作用。有的翻译时需要加上适当的介词。,返回,名词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类型:,一、普通名词作状语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2.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3.表示动作行为方式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二、时间名词作状语三、方位名词作状语,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词活用,2、表示动作、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