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习作 3教学设计之一 文 章来源 m习作 3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无锡市羊尖中心小学周月芳转贴自:无锡市羊尖中心小学点击数: 117 习作 3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第 3 篇习作。借刘常宁同学的小草中的发现这篇习作例文进行示范引路,引导学生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这样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学到很多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生活中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 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察,认识事物,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2 / 7 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 2、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述出来,做到文通句顺。这是三年级最起始年级的习作教学的一大难点。 三、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 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 2、在黑板报上专辟一个角,为 “ 我的发现 ” ,鼓励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发现,做到每日更新。 4、除习作 3 的例文外,教师下水习作一篇。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设计理念 1、范文引路法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因此教材在安排每次习作练习时,都有一篇学生优秀习作,是通过范文引路,让学生学会模仿,学到方法,学会习作。本次习作,有意安排两次范文引路,一次安排在习作指导前,通过阅读优秀习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如何把观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一次安排在 习作修改时,通过教师下水习作或学生优秀习作,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把新发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3 / 7 学会修改。 2、生活连接法 叶老曾在文章例话中的 “ 序 ” 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习作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两者相得益彰。这次习作,就是写生活中的发现,因此,在习作教学前,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寻找 “ 发现 ” ;习作指导时,紧扣生活,叙述 “ 发现 ” ;习作评讲时,还原生活,修改 “ 发现 ” 。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师说 “ 发现 ” 1、谈话。小朋友,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新发现呢?你们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师说 “ 发现 ” 。 最近几天,老师也在留心我们的生活,我也发现了许多新情况。我发现柳条在发芽、长叶了,嫩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呀飘,真像小姑娘的长发;我发现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小草长得更快了,花儿开得更欢了;我还发现春天来了,阳光更暖和了,我们小朋友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人呢,越来越精神了。 从学生的生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在其基础上,教师抛砖引玉,示范引路,一是给学生提供发4 / 7 现信息;二是初知如何 去发现生活中的新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范文引路,学会 “ 发现 ” 1、导入:老师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刘常宁小朋友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 2、学生自读。思考:他发现了哪些令他喜欢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怎样的? 3、讨论交流。重点讨论发现了什么?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会发现的? 4、教师小结:小作者不仅看到蚂蚁和甲虫,还发现蚂蚁洞口是一堆 “ 新土 ” , “ 那土一粒一粒的 ” ,甲虫头上有“ 长长的须不停地动着 ” 。你看,小作者多么会发现,他不仅发现了 “ 什么 ” ,还发现了这个东西是 “ 什么样 ” 的。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也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吗?老师给你一周的时间去寻找,去发现,把每天的新发现记录在本子上,把 “ 最得意 ” 的发现写在黑板的左下角 “ 我的发现 ” 栏里,好吗?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因此在每次习作时,都必须重视例文的作用,不仅引导学生读懂例文,还要重视学生领悟方法。在此习作教学中,更多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观察时,不仅要观察到什么,还要观察这样东5 / 7 西是怎样的。提前一周学习例文,给足时间让学生尝 试学会观察,记录观察,交流观察,这样相对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三)、走进生活,寻找 “ 发现 ” 1、走出课堂,走向校园,寻找 “ 发现 ” 。 2、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去草丛,去树林,去池塘,去田野,寻找 “ 发现 ” 。 在学习例文的基础上,运用所领悟的观察方法,尝试让学生先在校园里寻找 “ 发现 ” ,继而放手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 “ 发现 ” ,这样就拓宽了观察的领域,丰富了学生习作的素材。 (四)、各抒己见,细说 “ 发现 ” 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要求:力求把自己的发现说清楚(什么时候发现的;什 么地方发现的;发现了什么;发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2、集体交流,互相评议。 先指名一、两名学生交流,教师相对进行评价。再指名一、两名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3、同桌再次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修改。 从说到写,先说历来被视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安排这一环节,通过三个回合的说话交流,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评价互动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把自己的发现清楚明白地说出来,另一方面使学生互相开阔思路,丰富6 / 7 题材,为下笔成文打下基础。 (五)、起草成段,描写 “ 发现 ” 1、学生练习 写稿,教师来回巡视,指导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同学。 2、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习作,看看是否写明白。 (六)、师生评价,修改 “ 发现 ” 1、欣赏习作。 (1)、教师展示自己的下水作文,让学生进行评价。 (2)、指名学生朗读一篇优秀习作,说说好在哪里? 2、修改习作。 (1)、挑选一篇没有写清楚发现的习作,师生共同修改。 (修改时着重落实在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做到文通句顺。) (2)、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先欣赏佳作,再修改习作,在共同修改的基础上,学生各自修改。这样通过示范引路,学生就能渐渐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的,使修改习作落实到实处。 (七)、誊写 “ 发现 ” ,配画插图 1、学生誊写习作,要求誊写规范,书写端正。 2、自由选择作业,可以在习作旁配画插图。 鼓励学生在誊写好习作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习作配画,习作与图画相得益彰,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的7 / 7 兴趣,树立自信心。 附:教师下水作文 小河边的发现 星期天,我来到小河边。河岸上长满了小草,开满了小花,引来了 一只只小蜜蜂。小蜜蜂 “ 嗡嗡嗡 ” 唱着歌,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十分开心。看,小蜜蜂头上有二对触角,很像电视机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工程灌溉系统改进方案
- 纺织服饰杂志编辑规定
- 职业教育学生顶岗实习权益保障措施
- 摄影中运用前景景深技巧的详细方法
- 应急处置方案
- 纺织品市场营销方案
- 2025咸阳市秦都区丝路花城小学教师招聘笔试含答案
- 2025年唐山市古冶区引进教师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器械科医疗器械使用与维护检测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疗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医疗科室外包合同协议书
-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路径
- 14.守望生命 课件 九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鲁教版)
- 2025年医院安全员安全技能测试
- 网络安全技术培训
- 超级充电综合站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云计算与大数据》课件第3章“大数据”关键技术与应用
- 2025-2026学年人教大同版(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医学检验项目培训
- 2025年兽医实验室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