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方案写作模板.doc_第1页
临床护理方案写作模板.doc_第2页
临床护理方案写作模板.doc_第3页
临床护理方案写作模板.doc_第4页
临床护理方案写作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敷料在儿童大疱表皮松解症的应用评价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九日*敷料在儿童大疱表皮松解症的应用评价【关键词】儿童;新生儿;大疱表皮松解症;伤口;敷料一、立题依据大疱表皮松解症 (Epidermolysis bullosa, EB)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非常脆弱,日常的轻微机械性损伤可引起大小不等的反复发作的疱疹,以水疱及血疱为主。它是一种非炎症性皮肤病,不会传染 帕提曼吐尔洪, 贾晓军, 班尼古丽苏依木等.新生儿大疱表皮松解症病例报告及综合临床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7):84-85.。发病率约1/5万,无种族和性别差异。此病按最新分类分为四型:单纯型大疱表皮松解症(EBS)、交界性大疱表皮松解症(JEB)、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DEB)和Kindler综合症。以前三型为主。EB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由于表皮基底细胞的结构蛋白角蛋白5或角蛋白14的缺陷所致,属于轻型。DEB为严重的遗传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于基底膜带中VII型胶原蛋白的缺陷所致,表现为真皮松解型大疱。JEB是由于BPAG2或板素5的缺陷所致 Fine JD, Eady RA, Bauer EA et al. The classication of inherited epidermolysis bullosa (EB): Report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Meeting onDiagnosis and Classication of EB. J Am Acad Dermatol 2008;58:931950.。EB患者由于基因缺失影响皮肤的附着性,压力、摩擦和热力等均可引发水疱、血疱,如不及时处理,小水疱融合成大水疱,形成皮损,带来疼痛。其愈合过程容易停留于炎症期,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广泛区域的慢性溃疡 Carol Schober-Flores. Epidermolysis Bullosa:Wound Care Pearls for the Noninfected and Infected Wound. Journal of the Dermatology Nurses Association,2009,1(1):21-28.,甚至发展为鳞状细胞癌 。在肢端及四肢关节的伸侧尤其容易发生,好发于围生期或出生后。严重的EB类型可累计眼睛、口腔粘膜和食道导致死亡,有的类型可能会产生疤痕和四肢畸形1,出现粟丘疹,肢端反复的皮损可使指甲脱落。尽管EB的遗传学基础已阐明,但目前仍没有确切有效的根治方法 。人工皮肤的出现,使EB的治愈率得到提高,但还没有在临床常规使用 。当前,EB治疗原则为精心护理,保护局部,避免外伤、摩擦或受热,防止继发感染。患者需要获得合适的伤口敷料减轻患儿换药疼痛,促进炎症期愈合进展,减少肉芽组织形成期和瘢痕形成期的再损伤,预防感染,降低肢体致残率。EB患儿的伤口愈合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异物(如敷料残留)、创面细菌数、营养缺失 、组织缺氧、年龄 、糖皮质激素。国外文献报道,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创面再次创伤的风险,伤口需要覆盖非粘性敷料,如美皮贴 或优拓 ,外层敷料使用硅酮类泡沫敷料起到吸收渗液和保护创面的作用,并在外层缠绕柔软的纱布绷带(不粘连,拆除时无创伤)和弹性管状敷料,减少患儿踢腿等四肢活动带来的再创伤。这一程序对DEB尤其重要。所有类型的EB都要注意手指和脚趾单独包扎,避免粘连融合。此外,换药时移除敷料造成的疼痛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儿童。有证据表明新生儿对疼痛高度敏感,新生儿期对疼痛管理不善将导致其一生性格高度敏感。然而这个年龄组的疼痛评估是比较复杂的。国内报道EB患儿皮损处理的方法极少。王爱芹等人采用硼酸湿敷后红外线灯照烤创面,小疱任其自然吸收,认为大疱才需抽吸处理。古丽娜等人对破溃的水疱涂龙胆紫,促进水疱收敛、吸收,感染伤口用1/5000呋喃西林湿敷。邹艳芳等人用紫草油纱布覆盖创面,再以绷带包扎。我院医生采用点尔康液清洗创面,优拓进行创面保护,外层覆盖纱布,绷带固定的方法,渗液较多,愈合慢,易感染,每日需要换药至少两次,造成创面反复渗血,处理效果不甚理想。患儿出现感染、贫血等并发症后,住院时间延长。国内文献中未见造口治疗师介入EB伤口管理, EB的水疱和创面处理尚无标准。 *敷料可以防止敷料与伤口床粘连,保持湿性愈合环境,促进伤口愈合进程,避免再次机械性损伤对创面新生肉芽的破坏,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被推荐用于创面未感染的EB患者。理论上,在非感染创面可持续一周,但是由于创面细菌定植常见,故推荐每周换药2-3次。本研究旨在以EB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新型敷料用于EB皮损护理,评价患儿对敷料的接受度、该敷料的疗效,其结果可为合理应用*敷料,促进EB伤口愈合,减轻患儿痛苦提供临床依据。二、 研究内容1. 研究目的采用*敷料护理儿童EB的皮肤病变,评估患儿对该敷料换药的可接受程度、对换药疼痛的耐受性和疗效。并对*换药与传统换药方式之间住院期间成本效益的差异进行分析。2. 主要研究内容将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EB病人作为干预组,由造口治疗师按国际EB创面处理标准对患儿进行清创,采用*敷料对伤口进行换药。观察患儿换药时的难易程度、疼痛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和时间、感染情况、换药次数、换药费用,评价该敷料的伤口治疗效果。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EB病人的伤口愈合情况和时间、感染情况、换药次数、换药费用。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费用、感染情况、工作量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3. 拟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造口师探索*敷料在EB患儿创面护理应用中的经验,标准化EB创面清创和换药的流程,与传统换药方式进行对比,寻找临床实证。EB的水疱和皮损容易反复发作,通过研究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教育,帮助选择适合的伤口敷料保护创面,预防水疱发生,促进伤口愈合。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 研究对象1.1 总体 所有确诊为EB的患儿。1.2可及总体 *医院确诊为EB的患儿。1.3 样本1.3.1 抽样人群 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医院进行EB伤口治疗的患儿。1.3.2 样本纳入标准:(1)患儿年龄0-12岁; (2)患儿存在至少一处皮肤病变需要伤口管理和保护,创面面积小于300cm2;1.3.3 样本排除标准:(1)已知对*过敏者;(2)鳞状细胞癌;(3)临床感染伤口;(4)家长不愿参加研究。1.3.4 样本量计算方法:由于大疱表皮松解症的发病率非常的低,根据文献10,Blanchet等人采用优拓对EB患儿进行皮损管理的研究中,共20例EB患者纳入研究,考虑到失访因素(每组失访率估计为20%),需至少24名患者。1.4 分组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EB患儿按照不同收治时间进行非同期对照,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患儿为对照组;2011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患儿干预组。1.5 抽样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医院接受EB治疗的患儿均纳为研究对象。2. 研究方法2.1确定研究对象 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研究对象,向家长解释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意义及参与的自愿性、保密性和无害性,征得其同意后签定知情同意书。2.2研究对象分组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EB患儿按照不同收治时间进行非同期对照,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患儿为对照组;2011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患儿干预组。两组之间一般资料与疾病资料构成上无差异,诊疗常规一致。2.3 干预方法 对照组由医生换药,采用的是脂质水胶体敷料和纱布。干预组由造口师换药,采用*敷料。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以20ml空针抽取无菌温生理盐水,对创面局部脉冲式冲洗,将坏死组织和血痂尽量冲洗干净。为减少小水疱受压后张力引起水疱范围拓展,积极处理水疱,以1ml空针针头“十字对穿”水疱,让水疱内液体自然流出,无感染的创面疱皮予以保留。换药时注意观察皮肤有无感染,对腐败的痂皮要彻底清除,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至洁净。将*裁剪后粘贴在伤口表面,范围超过边缘2cm,再以*敷料覆盖,纱布绷带固定。手足指趾破溃处单个包裹,避免粘连融合。根据渗出情况每2-3天换药一次。2.4 资料收集 2.4.1 基本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和疾病资料两大部分,主要涉及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家长文化程度、联系方式等信息;疾病资料包括EB的类型、发病年龄、病变部位和创面大小、既往治疗史、有无感染、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主要内外科治疗病史等。如果患儿同时存在多个皮肤病变,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最大的皮损部位作为主要研究伤口,测量长宽,并且记录皮损局部治疗史。2.4.2 对照组资料来源为我院病史档案,为回顾性资料。2.4.3 换药过程记录:干预组由造口治疗师完成每次的伤口清洁和换药,每次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洗后都拍照记录进展情况。换药后记录敷料移除的方式、移除的难易程度、伤口的气味、创面有无渗血、敷料的对伤口粘性、敷料应用的难易度、换药费用。每次换药时记录疼痛情况(无疼痛/比较疼痛/非常疼痛/严重疼痛)。如果有疼痛感,新生儿由护士根据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进行评估,幼儿采用脸谱量表(Face rating scale)评估,超过6岁根据视觉类比量表(VAS)评估。对照组根据病史记录进行回顾分析。3.技术路线图*伤口护理2011年7月-2014年12月新收治的EB患儿敷料使用后住院期间资料收集伤口处理前资料收集*医院接受EB治疗的患儿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过的EB患儿脂质水胶体加纱布4.统计方法采用频数、均数、例数、百分比对人口统计学资料和疾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对干预组患者接受度包括敷料移除的难易程度、换药耗时、气味、渗液、换药疼痛情况进行频数、百分比描述。采用均数和标准差对疼痛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t检验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有无统计学差异;采用x2检验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感染发生率有无统计学差异。四、可行性分析1. 研究小组由造口治疗师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组成。造口治疗师熟悉EB的换药流程,而*护士能熟练应用各种疼痛评估量表。研究者本人具有与本课题相关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研究获得相关病房主任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2. *医院是国家重点学科单位,与*医院建立了合作网,不断有EB患儿前来就诊,多被收治于新生儿科和PICU,每年可收治约6-8例EB患儿,保证本研究的顺利进行。 五、研究预期难度1. *敷料价格较高,一些家长可能对治疗费用存在顾虑,不愿参加研究,可申请科研基金,帮助家长解决部分费用问题。2. 研究中对照组患儿资料为回顾性资料,记录不全,两组间一些资料数据可能无法对比。3. 病例数可能在预期时段内不够,必要时可延长研究时间。六、质量控制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