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则》教学设计_第1页
《十则》教学设计_第2页
《十则》教学设计_第3页
《十则》教学设计_第4页
《十则》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十则教学设计 十则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 十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和论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理解理解各则语录。 4、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全文。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批判地吸收孔子思想的精华。 【教学策 略】 采取主题支撑、板块推进式教学策略,突出合作探究、多维互动,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走近圣贤,耳濡目染 2 / 9 一、睹风采,学伟人风范 导语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1988 年初 75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互动关键词 1、孔子 2、论语 3、四书五经 4、三孔 点击 孔子 (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 (现在山东曲阜 )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 “ 大成至圣 ”“ 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孔子的思想光芒穿越时空,到今天仍具有无限的魅力。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3 / 9 法。 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种儒家经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 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二、聆圣言,悟谆谆教诲 导语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纵有藏书千万卷,不如熟读论语百遍。经典不读,便如人之沉睡;经典常读,时时令人沉醉。可以说,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将领悟先哲的谆谆教诲。 互动关键词 1、听读 2、仿读 3、分则读 4、齐读 5、演读 点击 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把握停顿、体会语调。 人不知而不愠 (yn)不亦说 (yu)乎 学而不思则罔 (wng)思而不学则殆 (di) 三省 (xng)吾身传 (chun)不习乎 诲女 (r)知之乎是知 (zh)也 仿读课文,注意节奏,体会语调。 1、子曰:学而 /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4 / 9 2、子曰: “ 温故 /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 ” 3、子曰: “ 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4、曾子曰: “ 士 /不可以不弘毅,任重 /而道远。仁 /以为已任,不亦 /重乎?死而 /后已,不亦 /远乎? ” 分则读,细细品味课文,读出语气。 齐读,形成合唱效应,体会哲人情思。 演读,模拟孔子语调,再现谆谆教诲。 三、思至道,明学问真谛 导语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让我们一起学习经典,思考圣贤的为学之道。 互动关键词: 1、质疑 2、批注 3、仿说 小 组交流,质疑解答。 问: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这三句看起来似乎没有联系,为什么要放在同一则里面呢? 答:这是孔子治学修身的 “ 三个境界 ” :第一境界,是 “ 学而时习之 ” ,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将学问进一步提高。因为 “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第三境界,是做一个 “ 人不知而不愠 ” 的 “ 君5 / 9 子 ” 达到前两个境界之后,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既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然而也不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就像身居陋巷的颜渊一样,那便是只有极少数 “ 君子 ” 才能达到的境界了。 试作批注,概括每则大意。 1、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 :学习再学习,学习之乐 ;与朋友切磋 ,人生之乐;要自求长进 ,提高修养。 2、重视品德修养:每天自我反省 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功课。 3、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4、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5、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6、 7 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 ,取长补短。 8 思想品德修养:为理想而奋斗,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9、思想品德修养: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0、经历磨难,培养意志,成就大事。 仿照 “ 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 ” 这个句式说话。 第二课时走进经典,含英咀华 一、动之以 “ 情 ” 关键词: 1、听 2、诵 点击 投入地听名家范读,关注语音、语气、语调。 6 / 9 表情地诵读每一则,品味蕴含的理趣与情趣。 二、晓 之以 “ 理 ” 关键词:理读 点击 用学习卡片分类整理学习内容,与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作家作品类 孔子 (前 551 一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 (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 )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成语类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名言警句类 用于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吾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用于思想修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 9 三、教之以 “ 法 ” 关键词: 1、翻译技巧 2、译句练习 点击 三标准 “ 信 ”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 达 ”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 雅 ”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 表达出来。 九字法 留 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补 补出省略成分, 删 删去不译的词语 换 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调 调整倒装句句序 选 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译 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 固 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意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练习题:翻译下列句子 8 / 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