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湘教版必修1 .ppt_第1页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湘教版必修1 .ppt_第2页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湘教版必修1 .ppt_第3页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湘教版必修1 .ppt_第4页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湘教版必修1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考试标准】,化学成分,化合物,金属矿,非金属矿,石英,固态矿物,地表以下,花岗,喷出地表,流纹,玄武,沉积,层理,化石,砾岩,页岩,矿物成分,软流层,放射性物质,热能,岩石圈,物质形态,沉积,变质,岩浆,提示:喷出岩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流纹和气孔;侵入岩矿物结晶颗粒较大。侵入岩是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的岩石;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成的岩石。,解析第(1)题,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其所在的岩石为沉积岩。第(2)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砂岩属于沉积岩,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而形成的变质岩。答案(1)C(2)D,提示: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学以致用(20179月浙江学考调研)图1为某地玄武岩石柱林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序号代表内外力作用。读图,回答(1)(2)题。,(1)玄武岩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该玄武岩石柱林的主要形成过程与图2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ABCD解析第(1)题,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第(2)题,图2中甲为岩浆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为上升冷却凝固。答案(1)B(2)A,解析沉积岩中最可能找到化石。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答案B,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23题。,2图中各序号,表示外力作用的是()ABCD,3本图对地壳物质循环的表述尚不够完整,以下有关完善本示意图的方案中,你认为最为合理的是()A补充从“沉积岩”、“变质岩”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B补充从“岩浆”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C补充从“沉积物”“岩浆”到“变质岩”的箭头,标注D补充从“变质岩”“沉积岩”到“岩浆岩”的箭头,标注,解析第2题,形成沉积物和沉积岩的作用都属于外力作用。第3题,三大类岩石都可以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最终可形成沉积岩。答案2.C3.A,解析第4题,该景观图显示的是火山爆发,火山喷发物(熔岩)堆积形成火山锥,所以组成该山体的矿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而岩浆直接来自地幔。第5题,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该山体表层的岩石为岩浆岩,在地球表层物质循环过程中,经历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条件下侵入地壳(侵入岩)或喷出地表(喷出岩),形成岩浆岩。答案4.D5.C,(3)类岩石是由于_、_等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解析根据图示判断属喷出岩,属侵入岩,属变质岩,属沉积岩。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