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系统知识点汇总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系统知识点汇总 知识要点 一生物与地理环境 1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但是,绝大部分生物集中分布在地面以上 100m 到水面以下200m 这一薄层里,因此这一薄层可以说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 的光合作用: 1 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生物体中,这是维系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 2 使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产生迁移,进入生物群落中,并在生态系统中被循环利用。 生物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改造: 1 改变大气万分; 2 改变水的化学万分; 3 加速岩石风化,促成土壤的形式。 3植物分布与环境 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条件: 1 热量是2 / 8 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2 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 3 水分是植物新陈代谢的必要条件。 植物对环境的指 示作用: 1 铁芒萁指示具有酸性土壤的环境; 2 碱蓬指示具有盐碱性土壤的环境; 3 干旱环境的代表性指示植物是骆驼刺; 4 水湿环境的代表性指示植物有芦苇。 二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非生命环境构成。它们二者之间不断地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消费者: 1 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 2 次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一级肉食动物); 3 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 为食的二级肉食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把有机物(生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化学元素和简单化合物),使其重新回到土壤,空气和水中,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 非生命环境:生物以外的一切无生命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围绕着食物所发生的联系。食物中的能量,从植物通过一系统的动物,依次传递,这个途径就叫食物链。在同一生态系统3 / 8 中,同一消费者不仅吃一种食物;如:鸟即吃植物又食昆虫;不同消费者可能吃同一种食 物,如鹰和狼都将将兔子作为食物。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食物链,各种食物链交错成网,形成复杂的食物网。如图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能量的来源: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特点: 1 单向的; 2 逐级(营养级)递减的。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经过食物链从生产者(绿色植物)转移到消费者,由于生物都要进行新陈代谢而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所以每一次只有10%20%的能量从较低的营养级流向较高一级的营养级,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形 成金字塔型的营养结构图。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生态金字塔示意图。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物质来源:生物群落周围的非生命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矿物质等)。 过程和特点:主要是植物从周围空气和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然后以有机分子的形式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生物体死后,又被分解的简单的无机物质4 / 8 回归到环境中去,重新被生物所利用。生态系统是通过这种循环利用物质来维持生物圈营养物质的收支平衡。 6生 态平衡 概念: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即生产、消费、分解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就叫生态平衡。这种平衡还体现在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上。 特点:总是处在不平衡 -平衡 -不平衡的变化和发展中,是一种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人类活动和生态平衡: 递循生态学规律办事,可促进环境的良性发展; 违背生态学规律办事,如:环境污染、滥伐森林、掠夺式开发采集和狩猎等,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 三自然带 1地球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域分异:由于各地纬度位置,大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热量与水分的差异,在不同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下,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并且在地表占有一定的宽度,呈长带状分布,形成自然带。 ?quot;理想大陆 自然带分布图 5 / 8 2陆地上的自然带: 世界陆地,从赤道向两极,大约可分为几个大的自然带,就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各自然带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界限,总是由这一带逐渐地转变为另一带,因此在两个自然带之间总存在着过渡带,如由森林带向草原带过渡的森林草原带,由草原带向荒漠带过渡的半荒漠带等。 3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成因 特点 纬度地带性 主要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热量的差异,即以热量为基础,但又在这一热量带内水分条 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即与纬线大体平等伸展 经度地带性 主要是从沿海往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即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也在一定温度条件基础上形成的 自然带大体上与经线相平等伸展成条带状 6 / 8 垂直地带性 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在较低的纬度地带,相对高度大的山,垂直自然带最明显,种类也最多 非地带性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的影响 非地带性分布 复习指导 本章的知识是作为自然地理向人文地理过渡的桥梁,是学习人文地理的基础,它是高中自然地理的总结和人文地理的开始。本章首先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开始的,它着重说明生物对整个自然界形成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以及地理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制约关系,其次生物之间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共同生活,构成生态系统,而组成生态系统的各要素又是相互影响着的,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势必引起生态系统内部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整个生物圈(最大生态系统)的变化,因此生态平衡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但 又十复杂的问题;人文地理学中的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涉及生态学的内容,并将生态平衡作为讨论问题的起点,如:如何防治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建设的问7 / 8 题,最后,自然带是在前面各章自然地理知识基础上的总结,它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它需要运用各地地理要素窨分布规律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得出综合性规律的结论,为转入人类对自然资源如自然条件的利用改造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复习展开了空间上的 背景 。现将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说明如下: 一学会阅读和运用示意图的能力 本章的知识点、要领比较 多,学起来较为枯燥,但我们可以利用示意图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如:池塘的生态系统图可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注意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本章的生态系统知识点在许多地方都用到了生态学的观点,例如:光合作用,它是绿色植物凭借体内叶绿素吸取太阳能使水裂解,并利用氢离子与 co2 植物凭借内叶绿素吸取太阳能使水裂解,并利用氢离子与 co2 化合成能量丰富的有机物,同时,游离氧作为副产品被释放到外界环境中。这一过程可以写成下面的反应式: 此外:十分之一法则(林注曼定律)、化 学知识的运用,对我们理解掌握本章知识都起着生要的作用。 三人类活动(污染)对池塘生态系统的破坏 生产生活产生的东西含氮、磷的废液和污水大量排入池塘所造成的后果是:塘中的鱼类大量死亡,其原因可从下面8 / 8 的关系式来理解: 四 理想大陆 自然带分布图 理想大陆 自然带分布图是参照世界各大陆的轮廓绘制的。这种示意图有二个假设条件:一是大陆表面是平坦的,没有高山和盆地;二是海岸线是平直的,没有岛屿、半岛和海湾。因此,在反映自然带方面仅仅只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试题含答案详解(b卷)
- 农业生态旅游路线互联网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男性文献力量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预制菜生产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产品与健康管理APP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锅炉管阀检修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纺织染色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考点解析-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详解(A卷)
- 铁合金原料加工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模考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a卷)
- GB/T 17107-1997锻件用结构钢牌号和力学性能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课件 第一章
- 校园文化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轨行区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 大地的耳朵-阅读答案
- 2021年内江市工会系统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云南省食品经营许可申请表
- 校园管制刀具排查记录表
- 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设备计量结果确认表
- Q∕SY 1862-2016 元素录井技术规范
- 项目费用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