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设 计题 目: 住宅楼建筑电气设计 系: 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电气0705 学号:20070101053434学生姓名: 王 玥 导师姓名: 施 晓 蓉 完成日期: 2011年6月10日 诚 信 声 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湖南工程学院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设计(论文)题目: 住宅楼建筑电气设计 姓名 王玥 系别 电气系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0705 学号 200701010534 指导老师 施晓蓉 教研室主任 谢卫才 一、基本任务及要求:基本要求: 1、通过熟悉住宅楼电气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住宅楼电气设计标准及原则; 2、针对实际住宅楼的结构及用户要求,对供电系统进行设计; 3、学会系统各类电气参数的计算方法,学会电气元件的选型; 4、绘制电气图。 本毕业设计课题主要完成以下设计内容: 1、配电系统电气设计; 2、各类用电系统设计; 3、绘制相关图纸; 4、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1)2月21日至3月12日: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熟悉相关知识; (2)3月13日至3月27日:整体方案的确定; (3)3月28日至4月9日:毕业实习; (4)4月10日至5月1日:配电系统电气设计; (5)5月2日至5月15日:各类用电系统设计 ; (6)5月16日至5月30日:绘制相关图纸; (7)6月1日至6月10日: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8)6月11日至6月13日:毕业设计答辩。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建筑电气概况11.2建筑电气设计原则11.3设计内容1第2章配电系统设计42.1配电方式42.2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42.2.1负荷等级分类42.2.2 供电要求52.3负荷计算52.4导线选择72.4.1 电缆选择原则72.4.2 本设计选择结果72.5敷设方式72.6金属管布线7第3章照明系统设计93.1总则93.2照明种类93.3照明灯具选择93.4一般照明103.4.1 住宅照明一般设计原则103.4.2 本设计结果113.5应急照明133.5.1 应急照明分类133.5.2 应急照明灯具选择133.5.3 应急照明灯具布置143.5.4 应急灯具控制方式143.5.5 本设计结果143.6照度计算143.6.1本设计采用单位容量法计算灯具数量143.6.2照明负荷平面布置143.7照明计算书15第4章插座、开关设计174.1开关的设计及要求174.2插座的设计及要求17第5章防雷接地系统设计205.1 本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结果205.1.1 防直击雷205.1.2 防侧击感应雷205.1.3 接地系统20第6章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236.1 总则236.1.1 厨房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并应符合下述要求:236.1.2 本建筑所采用报警系统为:236.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46.2.1火灾探测器24第7章弱电系统设计307.1 综合布线系统307.1.1 概念307.1.2 综合布线的点307.1.3 综合布线设计目标307.1.4 电话插座、宽带插座总体设计结果307.2 弱电部分线缆敷设31结束语32参考文献34致 谢35II住宅楼建筑电气设计住宅楼建筑电气设计摘要: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电气科技的发展而同步的。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显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电气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上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国际上许多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进入中国建筑市场,使建筑电气行业迈出了新的一步。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某住宅楼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本论文共包括六章内容,前四章主要包括强电部分设计;第五、六、七章主要包括弱电部分及消防设计。强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负荷计算、照度计算等。弱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有线电视、网络、消防及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本住宅楼电气设计为毕业设计,其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建筑;电气技术;供配电;照明IITenement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Abstract The building electr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long with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lectrical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nchronization. Especiall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computer technology, control technology, digital technology, display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ake a buildi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witnessed 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extensive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exchanges, the international on many advanced new product, new technology are coming to China construction market, make electrical building industry made a new step.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system a dwelling electrical design design principle, basis and method and design choice conclusion. This paper includes six chapters content, the first chapter basically include high voltage part design; Fifth, sixth and seventh chapter basically include elv part and fire protection design. High voltage part main content includes: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lighting system and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load calculation,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computation, etc. Elv part of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cable television, network, fire and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design. This residential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for the graduation design, the purpose is the design practice, the integrated use of knowledge,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exercis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solve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problem ability, for the future work of the solid foundation. Keywords Architecture; Electrical technology; Power supply; lighting 第1章 绪论1.1 建筑电气概况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电气科技的发展而同步的。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显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电气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上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国际上许多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进入中国建筑市场,使建筑电气行业迈出了新的一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有关供配电、照明、消防、防雷接地、通信、有线电视等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建筑开始走向高品质、多功能领域,并进一步向多功能的纵深方向和综合应用方向发展。本次设计正是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原则出发,充分符合智能建筑发展特点的要求,利用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电话通讯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智能网络系统等各相弱电设计,并严格遵守国家建筑方面的相关规定而完成的。1.2 建筑电气设计原则本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本人所在单位的一个项目。海军宿舍住宅楼,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高度16.8米,地上6层,有阁楼层,无地下室。建筑属二类建筑,主要对其进行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等强电设计,以及消防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弱电设计,以满足现代智能建筑的各方面要求。还要简捷实用、便于操作、管理和维护,减少综合投资。设计需做到方案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还要简捷实用、便于操作、管理和维护,减少综合投资。此次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该住宅楼的各个系统的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贯彻执行我国建筑电气行业有关方针政策,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本论文主要阐述了该综合楼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等。1.3 设计内容该工程首先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在供电系统中涉及到建筑供配电的负荷分级和智能建筑对供电的要求以及如何减少电能损耗。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中主要考虑配电系统的原则,配电系统配电方式以及配电设计的质量。最后利用需用系数法对系统的负荷进行计算。照明系统的设计是在照度要素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照度均匀度,亮度均匀度,眩光的限制与利用,颜色对比,阴影的处理,照度的稳定性等的要求,利用单位容量法对光源和灯具进行选择和布置。然后根据各回路的计算电流来选择使用的开关,插座,导线,断路器等器件。弱电部分的设计主要是消防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综合布线是采取标准化的统一材料、统一设计、统一布线、统一安装施工做到结构清晰,使用方便,便于集中管理和维护。第二章为低压配电系统,主要说明负荷等级的划分及对应的供电要求,负荷计算以及配电方式等内容的相关原理、原则、方法等,并用需要系数法进行了负荷计算,确定各个系统照明负荷的容量、计算电流,以此选择出了断路器,导线。并依据文献对负荷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级别负荷及负荷大小采取了不同的配电方式,同时对动力设备进行负荷计算,配电箱设计,本部分设计出图1幅,包括配电系统图。第三章为照明系统,主要说明光源、灯具选择,照度计算,一般照明及应急照明等内容,并依据文献【1、6】等用需要系数法进行照度计算,选择出各个房间合适的灯具数量,同时依据文献【6】进行应急照明设计,按照供电半径不超过30米的原则进行了照明平面设计,设计出各个供电回路及相对应的配电箱,本部分设计出图5幅,为各层照明平面图及其系统图。第四章为插座、开关设计,主要说明插座的选择,并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出各个房间合适的插座数量并设计出各个供电回路及相对应的配电箱,本部分设计出图4幅,为各层插座平面图。第五章为防雷接地系统,主要说明对直击雷、侧击雷、雷电感应等的防护以及接地系统的方式及具体要求等内容,并依据文献【7】结合本建筑特点,做了防直击雷 、侧击雷、感应雷设计及接地系统设计,本部分设计出图1幅,为防雷平面图。第六章为火灾自动报警,主要说明感温、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话、消防广播及声光报警器等的选择原则、方法、布置位置等内容,并通过计算结合利用保护半径作辅助线的方法确定出各场所所需的探测器数量,确保保护无死区,同时也进行了消防广播、消防电话等设计工作。本章设计出图3幅,为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图,各楼层消防平面图。第七章为弱电系统,包括电话系统和宽带系统,简要阐述综合布线的概念,设计目标以及本次设计的原则等,本次设计依据各个房间面积确定各工作区点数,最终确定该楼电话插座62个,宽带插座65个,水平子系统采用超类UTP和普通语音线,垂直子系统采用多模光纤和大对数电缆;本次设计弱电系统电井内走桥架各楼层内穿线槽或钢管敷设。本章设计出图共3幅,1幅弱电系统图,2幅弱电平面图。(7)其各章节关系如下:图1.1 本文结构图36第2章 配电系统设计2.1 配电方式2.1.1 配电系统混合式系统是具有放射式与树干式系统共同特点的。这种供电方式适用于由低压配电室至各层配电箱或分配电箱以及用电设备多或配电箱多,容量又比较小,分布比较均匀用电设备的场合。放射式系统特点是配电线故障互不影响,供电可靠性较高,配电设备集中,检修比较方便;缺点是系统灵活性较差,导线消耗量较多。当用电负荷容量较大或用电负荷较重要时,应设置低压配电室,对容量较大和较重要的用电负荷宜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2.1.2 本设计设计结果该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确定,应满足计量、维护管理、供电安全及可靠性的要求。应将照明与电力负荷分成不同的配电系统;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设施的配电宜自成体系。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采用了混合式配电:目的是使消防供电有可靠的保障。2.2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2.2.1负荷等级分类电力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 (2)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者。 (3)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 (4)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者。对于某些特等建筑,如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宾馆、国家级及承担重大国事活动的会堂、国家级大型体育中心,以及经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的一级负荷,为特别重要负荷。中断供电将影响实时处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或中断供电后将发生爆炸、火灾以及严重中毒的一级负荷亦为特别重要负荷。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者。(2)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3)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者。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电力负荷。2.2.2 供电要求根据文献【3】(1)一级负荷的供电“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但在实际设计中为了满足一级负荷的供电,可以采用两路高压供电,但当供电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自备发电机,故可以采用一路高压电源加一路备用电源-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当一级负荷容量较大时,应采用两路高压供电。对于特别重要的负荷供电,除了必须采用两路高压外,还必须设置应急电源(应急柴油发电机),并且该电源中严禁接入其他负荷。(2)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宜由两回线路供电”,即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或线路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设计中常采用一用一备两路高压电源供电或一路高压,另一路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但当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3)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此外,根据文献【3】对消防用电设备进行负荷等级划分,对于一类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并且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配电设备应明显标志。本工程为三类建筑,消防控制室、应急照明等消防设备采用双电源供电,从附近两变电站引入两回路,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其它动力设备、照明用电为三级负荷。2.3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 计算电流: (2-1)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 (2-2) (2-3) (2-4)配电干线计算负荷 (2-5) (2-6) (2-7) (2-8) 式中:-同时系数-需要系数 Q-用电设备组无功功率(kVA)P-用电设备组有功功率(W)-计算电流(A)例如对配电箱AL1进行负荷计算,一层照明与插座=6.0 kW,=1.0=0.9则有功功率 :=6.0*1.0kW=6.0kW=6000W考虑到实际配电箱容量多是三的倍数,故P取9KW,有较大余量,计算电流: =15.2A断路器整定值选16A,导线选取与断路器相配合,可选BV 2x10mm2 +E10 mm2,其载流量大于16 A。本工程应急照明灯具负荷计算依据具体所带负荷情况P=Wn,n为所带灯数量,W为每套灯功率,其中,灯每套22W,疏散标志、疏散指示灯每套3W。具体如下图所示图2.1 AL1配电系统图2.4 导线选择2.4.1 电缆选择原则(1)根据计算负荷电流选断路器整定值;(2)根据断路器整定值选电缆;(3)导线及断路器选择时要前后级之间相互配合,前一级断路器整定值至少比下一级断路器整定值高一级;(4)动力设备考虑自启动影响,断路器整定时要选高一级数值。2.4.2 本设计选择结果照明回路统一选用BV2*2.5+E2.5,插座回路统一选用BV2*4+E4。2.5 敷设方式暗敷导线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或者在混凝土板孔内敷线等。2.6 金属管布线1金属管布线一般适用于室内、外场所,但对金属管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宜采用。建筑物顶棚内,宜采用金属管布线。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水、煤 气钢管。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管布线可采用电线管。2三根及以上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其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两根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管内径不应小于两根导线外径之和的1.35倍(立管可取1.25倍)。穿金属管的交流线路,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如果有中性线时)穿于同一根管内。3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金属管内,但下列情况可以除外:(1)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2)同一设备或同一联动系统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3)同一照明花灯的几个回路。(4)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绝缘导线的根数不应多于8根。4金属管明敷时,其固定点的间距,不应大于规定数值。5金属管布线的管路较长或有弯时,宜适当加装拉线盒,两个拉线点之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1)对无弯的管路,不超过30m。(2)两上拉线点之间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0m。(3)两上拉线点之间有两个弯时,不超过15m。(4)两上拉线点之间有三个弯时,不超过8m。当加装拉线盒有困难时,也可适当加大管径。6暗敷于地下的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保护;在穿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时,应采取保护措施【6】。第3章 照明系统设计3.1 总则电气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环境条件对照明设施有很大影响。要使照明设计与环境空间相协调,就要正确选择照明方式、光源种类、灯泡功率、照明器数量、形式与光色、使照明在改善空间立体感、形成环境气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3.2 照明种类(1) 正常照明 在正常工作时使用的室内外照明。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事故照明、值班照明同时使用,但控制线路必须分开。(2) 事故照明 对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将会造成爆炸、火灾、人身伤亡等严重事故的场所,能继续工作而采用的照明成为事故照明。当工作照明电源和自备发电机启动电源皆出现故障时,直流柜蓄电池供电的直流事故灯就会亮。(3) 障碍照明 装设在建筑物上作为障碍标志用的照明。在飞机场周围较高的建筑物上或有船舶通行的航道两侧的建筑物上,应按民航和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装设障碍照明灯。(4) 疏散照明 此项照明是为了发生事故时作为人员疏散用的。通常采用充放电式疏散照明灯,灯内有镍镉蓄电池,正常时交流电源供电灯亮,同时蓄电池充电。事故时交流电源断电,蓄电池放电,通过逆变器转为交流,疏散灯亮,引导疏散。(5) 保安照明 当工作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自备发电机启动,向各办公室10%15%的灯具供电,使办公室仍能维持必需的工作照明,这称作保安照明。是否设置保安照明应根据企业的重要性和有关保安部门的要求来决定。(6) 艺术照明 “灯光是艺术的灵魂”。文化娱乐场所的照明,灯光的作用早已超越了照明功耗,它具有塑造形象、衬托环境、渲染气氛的作用。它侧重于艺术效果,所采用的照明设备和布灯方式应该满足视觉、写实和美感等要求。3.3 照明灯具选择灯具的主要功能是合理分配光源辐射的光通量,满足环境和作业的配光要求,并且不产生眩光和严重的光幕反射。选择灯具时,除考虑环境光分布和限制眩目的要求外,还应考虑灯具的效率,选择高光效灯具。在各类灯具中,荧光灯主要用于室内照明,汞灯和钠灯用于室外照明,也可将二者装在一起作混光照明,这样做光效高、耗电少、光色逼真、协调、视觉舒适。灯具选择一般原则:(1)使用安全:防触电和防火、防爆以及其他环境条件引起的危险;(2)提高能效:选用灯具效率高、灯具配光和场所条件适应,以及光通维持率高的灯具;(3)合理考虑功能性(良好的照明效果)、装饰性(美观、协调)、经济性(性价比高)和能源效益的结合;(4)限制眩光。3.4 一般照明照明可分为一般照明、应急照明。本建筑一般照明主要为住宅照明。3.4.1 住宅照明一般设计原则(1)住宅照明宜选用以白炽灯,稀土节能荧光灯为主的照明光源。(2)住宅照明设计应使室内光环境实用和舒适。卧室和餐厅宜采用低色温的光源。(3)起居室的照明宜考虑多功能使用的要求,如设置一般照明、装饰照明、落地灯等,有时可在起居室设置调光装置,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4)餐厅局部照明要采用悬挂式灯具,以突出餐桌的效果为目的,同时还要设置一般照明,使整个房间有一定程度的明亮度,显示出清洁感。(5)厨房的灯具应选用易于清洁的类型,如玻璃或搪瓷制品灯罩配以防潮灯口,并宜与餐厅用的照明光源显色性相一致或近似。(6)门厅是进入室内给人以最初印象的地方,因此要明亮,灯具的位置要考虑安置在进门处和深入室内的交界处,这样可避免在访者脸上出现阴影。(7)在门厅内的柜上或墙上设灯,会使门厅内产生宽阔感。(8)走廊内的照明应安置在房间的出入口、壁橱、特别是楼梯起步和方向性位置。设置吊灯时要使照明下端距地面1.9M以上。楼梯照明要明亮,避免危险。(9)卫生间需要明亮柔和的光线,因卫生间内照明器开关频繁,所以选用白炽灯作光源较适宜。(10)卫生间的灯具位置应避免安装在便器或浴缸的上面及其背后。开关如为跷板式时宜设于卫生间门外,否则应采用防潮防水型面板或使用绝缘绳操作的拉线开关。(11)厕所内的照明灯具应安装在便器的前上方。(12)可分隔式住宅(公寓)单元的布灯和电源插座的设置,宜适应轻墙任意分隔时的变化。可在顶棚上设置悬挂式插座,采用装饰性多功能线槽或将照明灯具,以及电气装置件与家具、墙体相结合。(13)高级住宅(公寓)中的方厅、通道和卫生间等,宜采用带有指示灯的跷板式开关。(14)为防范而设有监视器时,其功能宜与单元内通道照明灯和警铃联动。(15)公寓的楼梯灯应与楼层层数显示结合,公用照明灯可在管理室集中控制。高层住宅楼梯灯如选用定时开关时,应有限流动能并并在事故情况下强制转换至点高状态。 (16)每户内的一般照明与插座宜分开配线,并且在每户的分支回路上除应装有过载、短路保护外,并应在插座回路中装设漏电保护和有过、欠电压保护功能的保护装置。(17)单身宿舍照明光源宜选用荧光灯,并宜垂直于外窗布灯。每室内插座不应少于2组。条件允许时可采用限电器控制每室用电负荷或采取其他限电措施。在公共活动室亦应设有插座。3.4.2 本设计结果本建筑主要照度标准及光源、灯型选择如下:(走廊、厕所为0米工作面照度,其它为0.75米工作面照度)(1)起居室选用双管荧光灯,100lx;(2)卧室选用荧光灯,75lx;(3)餐厅选用白炽灯,150lx;(4)厨房选用防水防尘灯,100lx【6】。本次设计需要的灯具图如下,现在特别加以说明。如图,因为是初步设计,灯具具体情况施工方还没有说明,普通房间使用常用的22W吸顶灯和40W常用灯,厨房和厕所因为特殊的环境影响,使用40W防水防尘灯,如特殊要求,比如大型公共食堂,还应设置防水防尘罩。至于回路,应该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照明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其中每一单相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宜超过25个,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5A。重要的照明负荷,宜在负荷末级配电盘采用自动切换电源的方式供电,负荷较大时,可采用由两个专用回路各带50的照明灯具的配电方式。备用照明应由两路电源或两回路线路供电。备用照明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同时使用时,其配电线路及控制开关应与正常照明分开装设。备用照明仅在故障情况下使用时,当正常照明因故断电,备用照明应自动投入工作。在照明分支回路中,不得采用三相低压断路器对三个单相分支回路进行控制和保护。图3.1 照明动力平面图图3.2 照明设备图3.5 应急照明3.5.1 应急照明分类应急照明按照用途可分为三类: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备用照明。设计要求:(1)疏散应急照明:为保证人员在发生事故时能快速而安全地离开建筑物所设立的照明。在疏散通道地面上提供的照度应达到1lx,最低不得小于0.2lx。此外,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明显位置还要设有标志指示灯; (2)安全应急照明:在正常照明突然熄灭时,为保证潜在危险场所(如医院手术间)的人员人身安全而设置的照明。安全照明在工作面上提供的照度不应小于正常照明系统提供照度的5,并且应在正常照明电源消失后0.5s以内提供安全照明电源; (3)备用应急照明:正常照明发生事故时,能保证室内活动继续进行的照明,备用照明往往由一部分或全部由正常照明灯具提供,其应急电源主要应来自两个级别的电源:电网电源和自备电源(发电机或集中蓄电池),照度一般为正常照度的10。此外,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的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 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3.5.2 应急照明灯具选择应急照明必须选用能瞬时启动的光源,只有应急照明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并且应急照明和正常照明不出现同时断电时,应急照明才可选用其它光源,因为若选用不瞬时启动的光源(如气体放电灯)时,当其不在正常照明运作中一同使用,一旦发生事故,因其启动时间长而不能起到事故照明的作用。3.5.3 应急照明灯具布置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1)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4)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3.5.4 应急灯具控制方式(1)非持续式(常备式)。正常状态下,无交直流输出;强切状态下,交流输出;转入应急状态下,直流输出。(2)持续式(常亮式)。正常状态下,交流输出;强切状态下,交流输出;转入应急状态下,直流输出。(3)可控制方式。正常状态下,输出交流,灯开关自由控制开断;强切状态下,交流输出,开关失控;应急状态下,直流输出,开关失控。3.5.5 本设计结果本建筑单独布置应急照明,走廊、楼梯等场所按一级负荷供电,采用双电源,已满足应急照明要求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30min,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在20m内,安装高度及其它要求均满足相关规范。3.6 照度计算3.6.1 本设计采用单位容量法计算灯具数量计算方法: (3.1)式中:N-规定照度下所需灯具套数,套 W-在某最低照度值下的单位面积安装功率,w/m2 S-房间面积,m2 Z-最小照度系数 P-一套灯具安装容量,不包括镇流器损耗,w选择结果见附录3.6.2 照明负荷平面布置设计原则(1)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单支回路所带灯具(插座)数量应满足相关要求,一般可以带灯具12至13盏,插座7至8只。(2)每个照明开关所控光源数不宜太多。(3)供电半径应满足要求,一般不超过30米。(4)插座不宜和照明灯接在同一分支回路。(5)尽量使三相所带负荷平衡。3.7 照明计算书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参考手册: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计算方法:利用系数平均照度法(1)房间参数房间类别:,照度要求值:150.00LX,功率密度不超过11.00W/m2房间名称:房间长度L: 3.68 m房间宽度B: 3.16 m计算高度H: 2.25 m顶棚反射比(%):墙反射比(%):地面反射比(%):室形系数RI: 0.67(2)灯具参数:型号: 飞利浦TLD36W/827 单灯具光源数:1个灯具光通量: 3350lm灯具光源功率:32.00W镇流器类型:TLD标准型镇流器功率:5.00(3)其它参数:利用系数: 0.60维护系数: 0.80照度要求: 150.00LX功率密度要求: 11.00W/m2(4)计算结果:E = NUK / AN = EA / (UK)其中:- 光通量lmN - 光源数量U - 利用系数A - 工作面面积m2K - 灯具维护系数计算结果:建议灯具数: 1计算照度: 138.26LX实际安装功率 = 灯具数 (总光源功率 + 镇流器功率) = 37.00W实际功率密度: 3.18W/m2折算功率密度: 3.45W/m2(5)校验结果:要求平均照度:150.00LX实际计算平均照度:138.26LX符合规范照度要求!要求功率密度:11.00W/m2实际功率密度:3.45W/m2符合规范节能要求!第4章 插座、开关设计4.1 开关的设计及要求选择开关,应当根据用途选用适当的系列,根据额定电压,计算电流选择规格,再按短路时的动,热稳定校验。在正常情况下,开关可以接通和断开自身标定的额定电流,因此对于普通负载来说,可以根据负荷的额定电流来选择相应的开关。安装开关线路,其三相短路电流不应超过厂家规定的动,热稳定值。安装开关的线路,其额定的交流电压不应超过500V,直接电压不应超过440V。为保证开关在正常负荷时安装可靠运行,通过开关的电流不应小于或等于开关的额定电流,即Ie大于Ijs。它们分别代表开关的额定电流和通过开关的计算电流。4.2 插座的设计及要求4.2.1 插座设计的规范依据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插座的型式和安装高度,应根据其使用条件和周围环境确定:1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应采用与其相应电压等级的插座,该电压等级的插座不应被其他电压等级的插头插入。2需要连接带接地线的日用电器的插座,必须带接地孔。3对于插拔插头时触电危险性大的日用电器,宜采用带开关能切断电源的插座。4在潮湿场所,应采用密封式或保护式插座,安装高度距地不应低于1.5m。5在儿童专用的活动场所,应采用安全型插座。6住宅内插座,若安装高度距地1.8m及以上时,可采用一般型插座;低于1.8m时,应采用安全型插座。4.2.2 具体房间插座选择原则起居厅:起居厅是集中电器设备的场所所以插座的数量主要取决于设备的需求,当为大面积且集中时需要放置地插。图4.14.2.3 插座、开关选型由于设计中所选的插座类型与功能不同,所选具体型号如图4.2。插座回路插座:一般插座回路插座只是一些比较普通的插座,考虑到儿童可能会出现的触电事故,采用带安全门二极加三极暗插座,额定电流为10A ,距地0.3M安装。开关的安装主要考虑到安装高度的问题,为了便于用户的使用,插座的安装高度要尽量方便用户控制,选择在人稍微抬手时的高度进行设计安装。本次设计需要的动力图如下,现在特别加以说明。如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房间功能性负载多样性增加,不同功能插座应该严格按照规范归类,空调插座由于负载太大,宜使用单独回路。当一般插座为单独回路时,每一回路插座数量不宜超过10个(组);用于计算机电源的插座数量不宜超过5个(组),并应采用A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备用照明、疏散照明的回路上不应设置插座。厨房,卫生间由于功能性环境特殊,也适宜单独供回路。具体安装信息如下表所示。图4.1 照明动力平面图图4.2 动力设备图第5章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本建筑高26米,依据文献防雷设计按三类防雷建筑物处理。5.1 本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结果5.1.1 防直击雷 (1)本建筑利用建筑物金属构件作防雷装置,屋面用10镀锌圆钢沿女儿墙顶通圈明敷避雷带,支架间距1米,并暗敷避雷网,网格不大于10m10m或12m8m。(2)利用建筑物结构内两根16钢筋通长彼此焊接作引下线,共22处,在建筑物的四周均匀对 称布置,间距小于18米,并利用混凝土基础钢筋作自然接地体。5.1.2 防侧击感应雷(1)为防侧击雷,从30米以上,每三层设均压环,所有金属门窗、建筑玻璃幕墙均应与作防雷引下线的钢筋连通;(2)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平行敷设的金属管道如果间距小于0.1米应跨接;(3)电源从邻近两不同变电站由电缆引入,并在入楼处设置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7】。5.1.3 接地系统本建筑采用TN-C-S接地保护系统,用混凝土基础钢筋作自然接地体。防雷接地、电气设备安全接地以及其它需要接地的设备,弱电设备采用共用接地,共用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小于。这样既保证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也减少了由不合理接地引起的干扰。为了保证人身设备的用电安全,设计要求建筑物内作总等电位联结,在地下室安装一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把总水管、空调立管等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体及建筑物的金属构件等与电位联结端子箱连通。为了保证建筑物美观,所有防雷装置除避雷带外均采用暗敷。具体设计如下图防雷接地平面图。5.1 接地平面图说明:1、 标号1:为防雷接地引下线2、 标号2:在一层电源进线处离地0.3m处,预埋接地端子箱,水平均采用热镀锌扁钢40*4与接地引下钢筋焊连。3、 标号3:引上至各层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箱,水平均采用热镀锌扁钢25*4与接地引下钢筋焊连。4、 标号4:在电信间内离地0.3M处,预埋接地端子箱,水平均采用热镀锌扁钢40*4与接地引下钢筋焊连,至电信设备采用BV-1*25-PC32暗敷引至。5.2 防雷接地图说明:1、 接闪器:在屋面屋脊及周边上采用25*4热镀锌扁钢作避雷带, 屋面避雷带连接线的网格不大于20*20M或16*24M,在屋面上明敷。屋面上的所有设备金属外皮及金属管道等均采用25x4热镀锌扁钢与避雷带可靠连接。2、 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主钢筋每组二根(%C16)或采用25*4热镀锌扁钢(暗敷),上与避雷带,下与接地极可靠连接。3、 接地极:本设计采用联合接地体,利用建筑物接地网格上的桩内及基础梁的上层主钢筋(不少于二根)联网作接地极,接地电阻等于小于1欧姆。第6章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6.1 总则本建筑为二类建筑,应分别在下述部位装设火灾探测器:(1) 卧室;(2) 起居室;6.1.1 厨房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并应符合下述要求:(1)使用天然气的用户应选择甲烷探测器,使用液化气的用户应选择丙烷探测器,使用煤制气的用户应选择一氧化碳探测器。(2)宜选择使用红外传感器或电化学传感器的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3)连接燃气灶具的软管及接头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保安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标准化合同范本与审批流程工具
- 农贸市场管理软件采购合同
- 家庭农场综合经营承包合同
- 社区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采购合同审查与验收标准流程表
- 钣金工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天津高铁安检考试题及答案
- 乌鲁木齐物理课标考试真题及答案
- 诏安中考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培训课件
- 生物武器伤害及其防护课件
- 简约大气商业计划书项目融资模板
- 内经选读上古天真论课件
- GJB9001C标准内审员考试自测题试题含答案
-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涂色的
- GB∕T 36667-2018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舶系泊和拖带设备舷内带缆桩(钢板型)
- 猪肉采购服务方案(完整版)
- kinetix6200和6500模块化多轴伺服驱动器用户手册
- 【图文】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精)
- “日本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