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防治计划.doc_第1页
矿井灾害防治计划.doc_第2页
矿井灾害防治计划.doc_第3页
矿井灾害防治计划.doc_第4页
矿井灾害防治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井灾害防治计划一、概况:我矿矿井设计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矿井通风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暂未形成。井内水文地质基本属简单型,我矿矿井内可能发生的灾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1、顶板冒落;2、突水;3、火灾;二、矿井各类灾害发生的预兆:1、顶板大面积冒落;由地质构造因素,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工程质量及支护质量差等原因造成,其预兆为:(1)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有时采空区顶板发出闷雷一样的声音。(2)在破碎顶板处边缘掉渣,岩粉末下落,岩尘飞扬。(3)顶板来压,矿柱变软,片帮增多。(4)冒顶前顶板急剧下沉,支护扭、斜、前倾后仰,排距、柱距、位移、支柱变形,使用金属铰接的工作面,发生“飞楔”现象。(5)顶板裂缝扩大或发生脱层现象。(6)木支柱发生扭转、劈裂、折断现象,脸颊贴在磨擦式金属支柱上可以听到支柱在发颤等。(7)金属网假顶下唰唰漏渣。(8)顶板的滴水有明显的增加或变浑浊现象。2、水灾:主要断层带水、奥灰水涌出、井下大面积涌水等,其预兆:(1) 巷道帮壁发潮发暗,矿壁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工作面温度降低,有淡的雾气,使人感到阴凉。(2)顶板来压,滴水加大或底鼓冒气渗水。(3)矿层有水挤出,发出“嘶嘶”的响声,有时还可听到(4)矿层有水挤出,有酸性水出现,水质发涩,有臭鸡蛋味,CH4、H2S等有害气体增加。(5)打钻时,发现有“顶钻”现象,钻底板软或钻孔有水流出等。(6)随爆破、打钻时有较大水量涌出;3、火灾事故:主要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明火,造成的火灾事故,其主要预兆:(1)有明火产生(2)有烟雾;CO、CO2大量增加,有上述情况之一就为着火。三、各种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对各类重大事故防治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和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观念,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摆在议事日程,采取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使全矿员工对2014年的矿井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有明确的认识,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真抓实干,强化现场管理,严格安全监督检查,以下为各类事故的具体防治措施:(一)预防顶板大面积冒落的措施1、各采掘工作面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作业前按规定进行仔细的顶板检查及清理,清理结束后方可开始作业;2、各作业面配备足够数量的临时木支护;采掘面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顶板支护的动态监测,控制顶板事故发生。3、作业面整体顶板有跨落前兆时,必须集中进行放顶,初次放顶,收尾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由安全管理人员按既定方案现场指挥进行。3、当采掘工作面过断层,褶曲、空巷、局部破碎带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或改变支护形式,报总工程师批准,并组织工人学习,现场由安全管理人员指导监督执行。4、回收支护时,必须认真执行作业规程有关规定,先支后回,当压力较大时,要打好临时支护或护身柱,采用远距离操作回柱的方法进行回撤。5、采掘工作面坡度达到五度的,以上的工作面,支架、支柱必须连锁(用拉杆连接),并制定特殊措施。6、巷道的整修工作必须制定专门的措施,必须坚持由外向里的整修原则。7、巷道的回撤工作必须制定专门措施,坚持由里向外架回撤的原则。8、安全员要在工作面巡回检查顶板情况,当情况危急时要立即组织人员撤出工作面。(二)预防水灾的措施:我矿可能发生的水患主要有:(1)断层水(2)奥灰突水等,为此定出下列预防措施:1、有关部门要做好矿井水文地质的基础工作,井下各出水点的观测,完善矿井水文地质图。同时要广泛收集资料的情况下进一步摸清矿井水文地质情况。2、掘进工作面和其它地点如遇到可疑情况地,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探放水工作,查明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安排生产。如遇到透水预兆时,各作业点负责人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报告调度室和有在矿领导,如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威胁地点的人员。3、碰见较大涌水时,必须停止作业,向有资质单位或专家请教制定方案进行治水堵水,治水结束后才能恢复作业。(三)防火1、严格执行有关要求,井下不准存放煤油、汽油、变压器油,使用或用过的润滑油,棉纱、布头、纸等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往地面处理,不准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2、对井下巷道中各储用油点,各种机械设置点,被油污染的煤体,必须由专人负责,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清除,每月至少进行两次,加油必须使用吸油器和漏斗,严禁用油桶直接倾倒各类油脂。3、严格电气设备管理,杜绝明火操作,消灭失爆,井下各类电缆不得有明口、鸡爪子、羊尾巴,严禁带电检修和搬迁电气设备开关(电缆电线),各类电器开关整定值要和负荷相符,过荷保护齐全。4、井下进行氧电焊作业必须按规定执行,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峒室,主要进风巷道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批准并指定专人在现场检查监督,作业后必须清理现场,不得留有火患,并监护一小时。5、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峒室应配备3个灭火器;检修硐室、材料库都应配备3个灭火器;所有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性能,并熟悉自己工作区域内这些器材的存放地点,并明确责任,真正能起到积极灭火的作用。6、设置地面消防材料库,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消防沙、水桶、灭火器等)定期检查试验,保证应急时使用,消防材料非因处理事故时不得使用,因处理事故所消耗的材料必须及时补齐。7、每季组织一次由安检、生产、技术等部门联合进行的井上下消防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处理事故的指导原则:矿井一旦发生事故,灾区人员要采用最快最有效的传报手段和方法通知和引导灾区人员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迅速从灾区安全撤出,并用电话通知项目部管理人员,简述事故发生地点、原因、性质、情况危急程度等,管理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按矿井灾害防治计划中各项规定和处理程序进行紧急调度,及时下达经理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工作。当发生火灾瓦斯事故时,所有井下人都必须在本班班长的组织与带领下,带好自救器,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当井下发生着火事故、水灾、大面积顶板冒落等事故时,人员都必须在本班班组长带领下,撤离危险区域,或利用现场的工具,器材进行抢救或避免事故扩大。不能控制事故时,各队班组长或有经验的工人应带领灾区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点,清点人员全部按避灾路线升井,同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通知可能受灾地区的所有人员撤离。五、各种事故处理措施:(一)火灾:A、自然火灾:井下发生自然火灾时,发现人应迅速通知所在位置生产队组,由各生产队组班组长组织撤出受灾区域的人员,并及时汇报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和现场瓦斯检查员,说明受灾地点、性质、范围、气体情况,矿安全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通知受火灾威胁区域的人员佩带自救器,在现场领导的组织下尽快撤到安全处,同时向总工程师汇报,同时探明火灾范围和发生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火灾和有毒有害气体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成立救灾指挥部,救灾指挥部应要根据事故发生地点性质,做出抢救方案,若自燃范围小,应立即切断火区电源,并组织人员立即佩带自救器直接灭火,若范围大,不能直接灭火时,要采取措施,切断进风,回风风流并求得救护队支援,自然发火事故一般不得改变风流方向。B、外因火灾1、矿安全处在接到着火事故报告后,要迅速查明灾区位置、工作人员状况,了解着火点的范围和发火原因,同时汇报矿值班领导立即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人员,采取措施防止火灾、瓦斯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积极组织矿山救护队抢救遇难人员。2、下令切断着火区域电源。3、根据已探明的着火地点和范围,由救灾指挥部确定井下通风制度。4、无论是正常通风或增减风量、反风、风流短路、隔绝风流及停止主要扇风机运转都必须:不致矿尘飞扬。不致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不使火源蔓延至人员积聚的地点。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抑制火势,创造火势,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在火灾初期,火区范围不大时,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控制火势,直接灭火,若电缆着火,必须立即切断电源,用专用灭火器、沙土扑灭。对其它着火一般采用灭火器、沙土覆盖,控制火源或用水冲灌灭火。直接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在必要时,应将排水、压风管路临时改为消防管路。(三)水灾:1、井下一旦发生水灾事故,首先组织灾区人员撤离,并迅速通知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尽快撤至安全地点而后立即清点人数,同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将灾情报至安全处,说明出水地点及出水量大小等事故情况。2、透水后若水势不大,班长和老工人迅速组织抢救,就地取材,设法堵住出水,同时报告矿安全处,并通知受灾区域人员做好撤退准备。3、井下突水若有遇难人员时,救护队及其它抢救人员在进行抢救时,应制定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防止抢救人员发生意外事故。(四)顶板冒落事故:一旦发生顶板冒落事故时,应由矿长组织人员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抢救,抢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探明冒顶区域范围及被埋压、堵塞的人数和位置。2、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暂不能恢复时应利用水管、压风管、局扇对埋压堵塞人员供新鲜空气。3、处理中必须坚持由外向里的原则,加强支护,防止二次冒顶,必要时可开掘向遇难人员的专用通道。4、遇有在大块岩石威胁遇难人员时,可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石块,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积状态。六、处理事故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1、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总经理、总工程师必须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总经理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同时安全管理部门向甲方汇报。2、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总经理:是处理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总工程师:是总经理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各井长:根据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须的工人待命及所需设备材料供给等。各队长:负责及时传达总经理作战计划指挥命令,并随时统计和掌握出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点人数,按照总经理的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地测负责人准备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命令完成测量打钻工作。有关的队长、班长负责查明本队留在井下工作面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到地面,将在现场所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地报告一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井长命令,完成抢救任务。七、附则:1、本计划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通风、调度、机电、地质、技术等单位的有关人员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