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湿地调查工作报告.doc_第1页
一般湿地调查工作报告.doc_第2页
一般湿地调查工作报告.doc_第3页
一般湿地调查工作报告.doc_第4页
一般湿地调查工作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湿地调查工作报告2011年是我省启动湿地资源调查的年份。根据省林业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省湿地资源调查的通知(鄂林护2011154号)的文件精神,我县高度重视此次湿地调查工作,联合阳新县林业局和黄石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精干力量,集中三个月的时间,全面完成了我县湿地调查的一般调查工作。一、一般调查工作概况(一)工作概况根据省里的安排,我县湿地调查的一般调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筹备阶段(6月)。主要完成了工作方案的编制、调查队伍的组建、调查资料和设备的准备以及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工作。第二阶段,外业调查阶段(7月)。在经过精心准备后,组织16人的外业调查专业队伍分6个组,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全面完成了外业调查的各项任务。第三阶段,内业资料整理和数据汇总阶段(8-9月)。8月份各外业调查工组,全面清绘调查图纸、整理表格,完善相关调查内容;9月份指定专人负责输机工作,并汇总调查数据,完成调查报告。(二)主要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调查力量。我县高度重视湿地调查工作,联合阳新县林业局和黄石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了以林业局和网湖湿地管理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林业站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了加强湿地调查技术力量,成立了以阳新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和网湖湿地管理局技术人员为骨干的调查工组。健全了各项调查机构,成立了技术指导组和质量督导组。2、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方案。为确保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制定了湿地调查方案。方案明确了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组织人员安排、调查经费和保障措施等。3、精心做好湿地调查的准备工作。在调查工作启动之前,我们组织专人参加省林业厅和市林业局组织的湿地调查技术培训会议,同时在7月1日召开了全县湿地调查启动暨技术培训会,对所有参与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时还做好了核对彩图的打印和分发、调查用品的配置等工作,为湿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积极筹措调查经费。县林业局在没有任何经费补贴的前提下,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主动挤出3万元资金,贴补湿地调查工作经费。对外业调查工组每组给予了1000元的车船补助。二、调查区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阳新县地处湖北省东南部,居长江中游下段南岸,幕阜山北麓。位于东经1144331153012,北纬29303530914之间,东北与武穴、蕲春隔江相望,东南与江西瑞昌、武宁依山相连,西南与通山、咸宁毗邻,西北与大冶接壤。全县东西长76.5km,南北宽71.5km,总面积276905.5ha。网湖湿地位于阳新县东部,处于东径115 1400至1152542,北纬294511至295638之间。2、地质地貌阳新县属鄂东南低山丘陵区,是幕阜山向长江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由于地壳运动,在地质构造上有一个断裂层,地貌破碎,地形复杂。境内高地被侵蚀,低山受堆积,整个地势由东南、西南和西北部向东部、中部逐渐倾斜,南部、西部、北部三面环山,东部、中部为富河冲积平原,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山间盆地。纵观全县地貌,可分为低山、丘陵、平原湖区等三大类型。网湖湿地整体呈南北高,东西低的峡状湖区。3、土壤全县土壤共有6个土类,15个亚类,48个土属,244个土种,其中林业用地土壤分布较多的是砂页岩棕红壤、石灰岩棕红壤、棕色石灰土等三大土属。网湖湿地土壤有红壤土类、紫色土类、潮土类、水稻土类4个土类,10个亚类。 4、气候阳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交界处,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6.9,最冷月(元月)的平均气为4,最热月(七月)的平均气温为29.6,极端低温-14.9,极端高温41.4,10的活动积温在4446.65407.6,年平均降雨量1385.2mm,且多集中在月,无霜期252257天。5、水文状况阳新县水资源十分丰富,水面(含河流、湖泊、水库、坑塘)面积34355.21公顷。分布有富河水系、网湖水系、大冶湖水系、袁广湖水系、海口湖水系、菖湖水系。境内河港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全县境内长江流长46公里,有大小河流计365条,大小湖泊计250处,大小水库191座。纵观全县水系分布,形成了以富河为主轴,上游港河交错、水库林立,中下游湖泊密布的庞大水系。(二)社会经济情况据阳新县2010年阳新县统计年鉴,全县行政区划16镇,1个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4个国营农场,2个国营林场。386个村民委员会,3350个村民小组,30.38万户。全县总人口10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90万人,乡村劳动力41.02万人。全县常用耕地有779550亩,其中旱地299400亩。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0.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26.3亿元,第二产业40.31亿元,第三产业44.1亿元。201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59元。阳新县交通发达。东有“黄金水道”长江,西有咸宁阳新的省道,中间有武汉南昌的国道(106国道)、阳新九江的省道和大冶沙河的干线铁路纵贯南北,与长江相连的富河水道东西横贯境内。境内镇镇村村均通公路,通车通航里程达到2418km,其中:公路通车里程2303km,水路通航里程115km。三、一般调查方法根据湖北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的规定,阳新县的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一般调查在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指导下,依据已区划好的图斑,与实地对照判读、验证,并核实、补充和完善所有的一般调查因子。一般调查技术流程:对照打印图纸熟悉调查图斑实地判读验证核实、修改图斑核实、修改和完善调查表格取景照相整理外业调查资料数据输入电脑数据汇总分析编制调查报告,提交调查成果。四、一般调查结果(一)阳新县湿地调查结果根据此次湿地调查结果统计,阳新县境内调查湿地面积36362.35公顷,水田人工湿地32010公顷(据阳新县2010年统计年鉴资料),共有湿地面积68372.35公顷,占阳新县国土面积的24.7%。阳新县境内共有1个零星湿地调查区域和2个单独调查区域,即:阳新县零星湿地区、网湖湿地区和长江干流湿地区,共调查297个图斑,其中面状图斑237个35884.83公顷,线状图斑60个477.52公顷,调查湿地中有植被面积3676.35公顷。重点调查范围3个:网湖湿地、长江干流和白水汤自然保护小区。白水汤自然保护小区位于阳新县北部,七峰山林场内,总面积669公顷。因该自然保护小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小区,区内没有符合调查要求的湿地面积,所以不需要开展湿地调查。(二)阳新县零星湿地区阳新县零星湿地区共有237个调查图斑20899.37公顷,其中面状图斑177个20421.85公顷,线状图斑60个477.52公顷。1、按湿地类型分河流湿地78个图斑2374.48公顷,其中永久性河流75个图斑2306.84公顷,洪泛平原湿地3个图斑67.64公顷。湖泊湿地51个图斑10650.92公顷,全部为永久性淡水湖。沼泽湿地2个图斑226.85公顷,全部为草本沼泽。人工湿地106个图斑7647.12公顷,其中库塘76个图斑6167.47公顷,运河、输水河3个图斑43.04公顷,水产养殖场27个图斑1436.25公顷。2、按土地所有权分国有土地涉及189个图斑共17183.85公顷,集体土地涉及48个图斑共3715.52公顷,集体土地全部承包。3、植被调查情况全区湿地植被调查面积2254.55公顷,其中面状图斑植被面积2135.05公顷,线状图斑植被面积119.50公顷。植被群系有水蓼、菱、稗、莲、芦苇、空心莲子草、狗牙根、扁穗草、狭叶香蒲、蒌蒿、凤眼莲、轮叶狐尾藻、浮萍和杨14个群系。4、河流等级及水源补给情况该区河流众多,富河为主河,各支河汇于富河流入长江。全区调查有永久性河、港、输水河图斑81个。按河流等级划分,1级河流1条,为长江;5级河流有10个图斑,以富水河、新建港为主;6级河流有24个图斑,主要为朝阳河、乐园河、三溪河、三八河、樟桥河、上清江、牛皮港等;7级河流有47个图斑,主要为丫吉河、桂花河、中西港、长乐港、长港等。湿地水源补给状况,全部为综合补给。(三)网湖湿地区网湖湿地区共有58个调查图斑11891.53公顷,全部为面状图斑。1、按湿地类型分河流湿地7个图斑1134.44公顷,其中永久性河流4个图斑1009.75公顷,洪泛平原湿地3个图斑124.69公顷。湖泊湿地16个图斑8033.98公顷,其中永久性淡水湖15个图斑7991.57公顷,季节性淡水湖1个图斑42.41公顷。沼泽湿地3个图斑207.09公顷,全部为草本沼泽。人工湿地32个图斑2516.02公顷,其中库塘4个图斑107.13公顷,运河、输水河1个图斑24.60公顷,水产养殖场27个图斑2384.29公顷。2、按土地所有权分国有土地涉及23个图斑共7713.62公顷,集体土地涉及35个图斑共4177.91公顷,集体土地全部承包。3、按主导利用方式分用于工矿业的湿地图斑有3个共60.25公顷,用于林业的有4个共167.10公顷,用于水源地的有6个共1081.23公顷,用于养殖业的有43个共10539.50公顷,用于种植业的有2个共43.45公顷。4、植被调查情况全区共调查有植被面积1421.8公顷。共调查有植被群系16个,其中湿生植物群系6个,水生植物群系10个。湿生植物群系,狗牙根、蒌蒿、苔草、牛鞭草、杨树、柳树6个群系;水生植物群系,水蓼、芦苇、稗、莲、菱、芡实、菰、狭叶香蒲、空心莲子草、浮萍10个群系。主要湿地植物涉及蓼科、禾本科、睡莲科、菱科、香蒲科、苋科、菊科、莎草科、浮萍科、杨柳科10个科。湿地植物中,水蓼的面积最大,其次是芡实、莲等。5、河流等级及水源补给情况全区调查河流4条,1条人工输水河,8个图斑。5级支流2条4个图斑,即富水河(阳新县境内的一段),网湖排水渠;6级支流3条4个图斑,即清江河、木石港和北干渠。网湖湿地水源补给状况,全部为综合补给。(四)长江干流湿地区阳新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与黄冈市的武穴市、蕲春县以长江为界。根据细则规定,阳新县属长江干流湿地区的部分,属葛洲坝以下长江干流湿地区,全区总面积3571.45公顷,共有2个调查图斑3571.45公顷,全部为面状图斑,河流湿地类永久性河流型。河流级别为1级。权属国有。五、一般调查成果分析(一)全县综合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阳新县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近1/3,是名符其实的“湿地大县”。阳新县湿地主要分布在县域腰部,从西向东横穿县境出长江,各类湿地主要以富水河为中轴,布于河流两旁和源头。也包括富水河支流的丫吉河的源头和两旁。全县湿地共有4大类8个型,以永久性淡水湖类型为主,总面积18642.49公顷,占51.3%;其次是永久性河流和库塘湿地,分别为6888.04公顷和6274.60公顷,占18.9%和17.3%。从土地所有权分析,阳新县湿地主要属于国家所有,国有的占总面积的78.3%,构成国有湿地的主要是河流、大的湖泊、大型水库和输水河;集体所有湿地面积主要在于水产养殖场、小型湖泊、小型水库等。而集体所有的湿地往往密集地分布于国有湿地的周边。阳新县水补给全部为综合补给是因为境内雨水充沛、水源丰富而充足。(二)分区分析1、阳新县零星湿地区此区跟全县湿地情况大体一致,只是将全县的富河中下游流域的大片集中湿地划为了网湖湿地。这也是分布特点上的唯一不同。从湿地类型上分析,有4个湿地类7个湿地型,依然是永久性淡水湖类型居首位,占总面积的51.0%;库塘湿地次之,永久性河流第三,分别为29.5%、11.0%;其它湿地类型所占的比例很小,只占8.5%。从土地所有权上分析,国家所有的湿地占的比例更大,占82.2%,这说明国有湿地是阳新县零星湿地区调查的主要内容。2、网湖湿地区网湖湿地区总面积20495公顷,调查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8.0%,主要由网湖、朱婆湖、下羊湖、赛桥湖、夹节湖、西湖、绒湖等较大湖泊组成,是阳新县湖泊最为集中的区域。综合分析湿地调查结果,网湖湿地区湿地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湖泊集中而面积大,水产养殖场数量多。从湿地调查类型来看,网湖湿地区湿地类型十分丰富,有4大类8个湿地型。湖泊相对集中占全区的主导地位,永久性淡水湖占湿地总面积的67.2%,大小湖泊15个。水产养殖场数量最多,有27个图斑,占总图斑数的46.6%,占总湿地面积的20.0%,是第二大湿地类型。根据调查可以明显地得出,水产养殖场大多是湖泊、河流围垦改造而成。二是土地所有权归属明确。从土地所有权来看,国有湿地主要是网湖、朱婆湖等大湖,富河等河流,以及半壁山农场、综合农场、丰山铜矿等国有企业所拥有的湿地的面积。集体所有的湿地主要是水产养殖场、小型湖泊等。整个湿地面积,国有湿地占的比例大,占总面积的64.9%。三是主导利用方式近乎单一。从主导利用方式来看,用于养殖业的湿地面积有10539.50公顷,占总面积的88.6%,有43个图斑。作为水源地,是第二大利用方式,占9.1%,其它用于工矿业、林业、种植业的利用方式比例不足3%。所以说网湖湿地区的主导利用方式目前是单一的。六、保护与利用建议1、重视阳新县湿地的保护现状。阳新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素有“百湖之县”的美称,也是“湿地大县”。阳新县一方面湿地资源特别丰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湿地面临着遭受侵蚀(如围垦、野生鱼虾种类和数量骤降)和污染(如珍珠养殖致使水质下降)。因而,建议能重视阳新县在全省的湿地地位,出台有效的保护措施,给予更多的湿地保护政策。2、加大对网湖湿地的扶持力度。网湖湿地是华中重要湿地,2010年被确认为国家重要湿地。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我县财力有限,一直不能很规范、健全地开展各项工作,也由于多年来保护区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