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必修三,第四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连线,考点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_,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_或畜产品的产量。如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_,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2)控制_,如利用昆虫_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种间关系,农产品,传粉动物,有害动物,信息素,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鸟类突然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为行为信息,通过尖锐鸣叫的报警为物理信息()(2)心猿意马、飞蛾扑火、花香引蝶、老马识途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3)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或生物,传递方向均是双向的()(4)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5)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化学信息(),(6)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起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7)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9)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由生物种类间的数量变化引起,与信息传递无关()(10)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观察信息传递的模型,请思考:(1)信息的来源是什么?(2)信息传递的范围是什么?(3)信息传递有何特点?提示(1)生物或无机环境(2)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间,包括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3)双向传递,1信息的类型,2.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其他功能的比较,3.生态系统三大基本功能的重要性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三者密不可分,但各有不同。(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动力。(2)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3)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高考警示关于信息传递的三个易错点(1)信息传递的方向通常是双向的,不同于能量的单向流动,也不同于物质循环。(2)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3)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C,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不仅可来自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还可来自于无机环境,例如湿度、光照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或不同物种之间,而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一定限度内,食草动物吃草有利于草的更新与分蘖。,巧判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类型(1)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2)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如性外激素等)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3)凡涉及“肢体语言”者均属行为信息。(4)若在影响视线的环境中(如深山密林),生物间多依靠“声音”这种物理形式传递信息。(5)若在噪音嘈杂的环境(如洪水瀑布旁),生物多以“肢体语言”这种“行为”进行信息交流。,技巧点拨,变式训练,D,C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解析昆虫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它由昆虫的体表腺体所分泌,并且具有挥发性,其作用是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这样雌雄性个体就可以通过化学信息联系在一起,完成生殖过程。,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3调节基础_。4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_。,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或恢复,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限度,5稳定性的两种类型6.提高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_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_的协调。,保持原状,正相关,恢复到原状,负相关,干扰,物质、能量,内部结构与功能,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生物多样性高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3)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4)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就越高()(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6)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7)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则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很高()(8)极地苔原由于物种组成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9)河流轻度污染后的净化恢复及火灾后草原的恢复均属恢复力稳定性()(10)落叶阔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较低(),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1)反馈调节有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图A和图B分别属于哪一种?(2)请写出图A中的食物链。提示(1)图A所示的是负反馈调节,图B所示的是正反馈调节。(2)乙甲丙。,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曲线表示。,(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现的。2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3.生态系统中正、负反馈调节比较,高考警示(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极地苔原,由于其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在遭到过度放牧、火灾等干扰后,由于温度等自然条件比较差,所以恢复的时间十分漫长,恢复力稳定性也比较低。(2)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包括:自身净化能力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完善的营养结构自身的反馈调节,维持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相对稳定。,B,A相同干扰,T值越大,表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小BS值越大,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大C在一定干扰范围内,TS值越大,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如果有同样的T值,则所受干扰程度一定不同,解析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越大,受到相同程度的外界干扰时偏离正常范围的距离即图示的T值就越小,反之,T值就越大,故A项正确;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越大,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时间就越短,即图示中S的距离越短,故B项错误;由于TS值越大,就意味着T值和S值均大,所以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力性就越小,故C项正确;由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大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若所受干扰程度相同,则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T值要小于草原生态系统的T值,若有相同的T值,则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所受的干扰程度肯定大于草原生态系统,故D项正确。,剖析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技巧点拨,(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y越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越强。(3)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强。(4)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即x与y越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变式训练,A,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解析甲瓶与乙瓶的区别是小鱼数量不同,乙瓶与丙瓶的区别是放置的环境不同。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丙瓶置于黑暗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瓶中生物也会很快死亡;相比之下,乙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较长。,生态缸设计要求及相关分析,技巧点拨,变式训练,C,解析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组成成分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弱;热带雨林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均较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多,故生产力强,分解力也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紧密联系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速度都较快。,4甲、乙、丙、丁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中一定不能缺少的四种成分解析乙瓶中没有光照,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逐渐减小;丙瓶和甲瓶中都没有小鱼,但是丙瓶中缺少微生物,所以有机物积累得多;丁瓶中小鱼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氧气含量少;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消费者不是必需的。,课末总结,思维导图,探究高考明确考向,BD,解析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要注意随机取样,不能选择草多的地方,A项错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要高于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B项正确;若两只猛禽是不同物种,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捕食关系,若其中一只猛禽追赶的目的是争夺另一只猛禽抓握着的鼠,则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C项错误;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属于同一种生物搭建的,不能反映不同物种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D项正确。,B,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正确;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可能反复利用,B错误;退耕还林、还草,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C正确;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对生态系统适度利用,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3(2016江苏卷,2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议书上涂改
- 远程登录服务协议书
- 委托加工协议书
- 银行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储能行业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工艺工程师岗人员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新质生产力课件道法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粮油购销储备有限责任公司招聘会计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桂林荔浦市人民医院招聘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黑河逊克县乡村医生公开招聘1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外聘技术人员合同范本
- 中国密闭空间检测无人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面向机器学习的数据标注规范
- YY/T 0339-2024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 围手术期高血压专家管理共识
- 外科患者疼痛护理与管理
- 租金延迟缴纳申请书
- DL-T 2563-2022 分布式能源自动发电控制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测试技术规范
- 食堂工作人员培训内容
- 泛影葡胺在消化道造影中的应用
- 2022年11月四川省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逐级遴选4名法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