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6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6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6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6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6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第5课,课标要求: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一、背景,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十六国分裂局面。,一、背景,材料:“每以骑战,驱夏人为肉篱。”通典边防典,材料:“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谢灵运,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并引发起义,材料:“初,高祖孝于太后,乃于永固陵东北里余,豫营寿宫,有终焉瞻望之志。”魏书冯太后传,一、背景,1.北魏统一北方(439年)基础;2.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3.北魏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面临危机;4.冯太后与孝文帝的推动。,探究一:归纳主要内容,二、主要内容,材料:窃见州郡之民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采。欲令家丰岁储,人给资用,其可得乎?魏书李安世传材料:九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诸麻布之土,男夫及课,别给麻田十亩,妇人五亩,奴婢依良。魏书食货志,二、主要内容,1、均田制,国家按性别、年龄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1)内容:,二、主要内容,材料:由于均田把游离的劳动人手重新和土地结合起来,由于奖励农民从狭乡迁居宽乡,由于荫庇的户口逐渐减少,因此,政府编户齐民的数字就大大地增加起来了垦地面积也一定有着显著的增加。这对于恢复黄河流域自魏晋以来遭受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中原地区推行均田制成功,基本上改变了拓跋部过去虽然是农业已经占主导地位,而畜牧业仍占很大比重的局面。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二、主要内容,1、均田制,国家按性别、年龄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1)内容:,(2)影响:,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客观上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均田制极大地推动了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各族向封建农民转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二、主要内容,1、均田制,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材料:在豪强方面,亦仍有优假。奴婢受田与良民等,而所调甚少,八奴婢始当一夫一妇之调。此乃魏廷故意优假豪族,已夺其荫冒,不可不稍与宽纵也。钱穆国史大纲,二、主要内容,材料: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所复复征戍,余若民。”魏书食货志,二、主要内容,材料:“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贿,背公缘私。”魏书高祖纪上材料:“是以朕今三载一考,考即黜陟,欲令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壅于下位。各令当曹考其优劣,为三等。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本任。”魏书高祖纪下材料:太和八年,始准古班百官之禄,以品第各有差。户增帛三匹,粟二石九斗,以为官司之禄。魏书食货志,任期考核制,俸禄制,二、主要内容,平城,洛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的合作,经济落后,生产不能满足需要,粮食供应困难,农业生产发达,易受强敌“柔然”威胁,既可摆脱柔然的威胁,并举兵南下征服“南齐”,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地处偏僻,气候恶劣,交通不便,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处中原,交通便利,中心地位,迁都洛阳的原因,二、主要内容,穿汉服、改汉姓、通婚姻、讲汉话、行汉制,二、主要内容,土地抛荒现象严重,地主豪强隐冒户籍,吏治混乱,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均田制,经济发展,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吏治改善,行汉制移风易俗,民族融合,探究二:探讨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耕牛图(魏晋墓葬壁画),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探究二:探讨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材料: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代人。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材料: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探究二:探讨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促进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生产方式的农耕化;都市繁华,商业活跃;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2、加速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3、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4、为后世改革奠定基础。,三、历史作用,小结,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治,实行汉制,移风易俗,生产方式农耕化,政治制度集权化,思想文化儒学化,生活方式汉化,游牧文明,农耕文明,民族融合,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北魏孝文帝改革给我国当下的改革以哪些启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学有所思,(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同时要讲究改革的策略。(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改革者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争取胜利的信心。,北魏孝文帝改革给我国当下的改革以哪些启示?,学有所思,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