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莲山课 件 m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要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可以看成是陶潜的思想总纲。领悟了本文,有助于正确理解陶潜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积淀一定的人文关怀。 二、归去来兮辞是魏晋文学的重要篇章,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决归隐田园的思想引起许多文人学士的共鸣,具有超时代意义。其为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今仍有不可磨灭的借鉴意义。 【学生分析】 一、学生在初中时 曾经学过陶潜的桃花源记,对其人其事及其思想情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二、学生已初步具备思辩的能力,都有主动探究的天性,都潜藏着 “ 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 马斯洛 ),可以据此作为解读本文的钥匙。 三、学生对古代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也有与他人平等交流的渴望,本教材的内容安排能在教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 2 / 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辞的体例和押韵的特点朗读并背诵全文,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的语感能力。 2.在诵读中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体悟作者情感,并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3.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五读法:在五读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地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每一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2.对话法:创设问题情境和良好氛围,进行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3.探究法:对照序言、文本和注释资料,对本文的写作时间进行浅层次的探究式学习。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历史 发展的角度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以一种 “ 同情的理解 ” 态度对待陶潜在本文中的情感取向。 2.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本文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感受陶潜的人文精神,进而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3 / 15 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精神的底子。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的要领、方法引导及其能力培养。 2.解读陶潜这一隐逸诗人的形象及其意义探讨。 【教学难点】 1.“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的正确理解 2.关于本文是否写实的浅层研究性探讨。 【设计思想】 1.新课标要求 “ 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 ,并在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 “ 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 ” 。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用 “ 五读法 ” 带动整个教学过程。 2.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 “ 教学建议 ” 中特别指出, “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 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 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 在第三条中又指出,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据此为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特采用对话法和探究法以完成教学任务。 3.辅助手段:幻灯片投影仪投影胶片 4.课时安排: 2 课时 4 / 15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 读出语调 ;读出语气 ;读出语速 ;读出语顿 ;读出语意。 2.收集背景材料 (含作者生平 ),以课下题注为准 ,有条件的也可网上查阅,制作 “ 作者挡案 ” 若干,课堂上交流。 3.收集陶潜的相关作品,如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走进陶渊明 一、导入课文 我们在初中时曾背过陶潜的桃花源记 ,不知同学们是否还有印象 ?(师生一同背诵 “ 土地平旷 并怡然自乐 ”)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来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去解读他的归隐情结。 (板书课题、作者 ) 现在先让我们看一看同学们制作的 “ 作者挡案 ” 卡片,比一比谁与陶潜走得最近 ?(师生 交流 ,选择最好的投放 ) (解说 :解读文学作品,离不开知人论世,用师生同背和制作卡片的形式既可以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又可以督促学生关注文本尤其是注释,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谓一举三得。 ) 5 / 15 二、走进陶渊明 (一 )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文意 过程: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 一字一词读,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上面提到的字词,理会文义。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教师循环指导。 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 复朗读由换韵开的段落和层次。 2.交流体会,思路提示 (幻灯片 1) 第一段:归 -悲 追 非。 第二段:衣 -微 /奔 门 存 樽 /颜 安 关 观 还 桓。 第三段:游 求 忧 /畴 舟 /丘 流 休。 第四段:之 期 耔 诗 疑。 3.学生根据思路韵脚提示,朗诵诗歌 ,初步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二 )读:教师范读课文,理清层次脉络 过程: 1.朗读指导,利用诗体 “ 辞 ” 的特点 ,帮助诵读,注意 诗与文不一样,诗中每停顿一处即为一句,不管是逗6 / 15 号还是句号。本诗除去开头一句 “ 归去来兮 ” 独立处理外,共有 60 句。两句为一组,四句为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据此理清全篇层次脉络 ) 六字句是全篇的主要形式,按三拍读,比如:舟 /飘飘 /而吹衣。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 /以心 /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 /非 /吾愿,帝乡 /不可 /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2.教师范读,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 听甚至动心。 3.交流体会,理清全篇的脉络线索。 (幻灯片 2) 叙事线索:辞官 归途 抵家 室内生活 涉园 外出 纵情山水 如何度过余生。 情感线索:自责自悔 自安自乐 乐天安命 (解说:整理 “ 情感线索 ” 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学生预习充分或理解程度较好 ,可顺势引导 ;若预习不够充分或对作者情感一时不能把握,则可将这一环节放到 “ 悟读课文 ” 后顺势引出。 ) 4.学生根据诗体 “ 辞 ” 的特点及脉络线索尝试背诵,进一步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三 )读:学生悟读课 文 ,领悟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指名朗读第一段 7 / 15 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一,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 “ 大济苍生 ” ,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陶潜此时却不愿为官,那么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请依据文本作答。 (“ 田园将芜 ”“ 心为形役 ”“ 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 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 2.教师追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自责、自悔 “ 田园将芜 ”“ 心为形役 ” ,自恕、自慰 “ 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 迷 途未远,今是昨非 ”) 3.教师追问,陶潜的这种 “ 心为行役 ” 视入仕为 “ 迷途 ” 的心情,你能找出他的相关诗句证明吗 ?(幻灯片 3) 4.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结 ? 5.小结: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归隐情结之一。 (板书 ) (解说:学生在回答时,不求答案唯一,意思对即可,下同 ) 、涵咏 (缓慢的吟诵 )第二段 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二,对一个厌倦官场束缚和世俗条框的人而言,如今终于可以摆脱了,如果你处在这种情景,你有何感受 ? 2、涵咏本段,要求通过涵咏 (缓慢的吟诵 )展开想象和8 / 15 联想陶潜这一隐逸诗人的形象,最后达到当堂成诵。 (解说:这一环节要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作如下指导。先一边缓缓地吟诵、细细地品味,一边展开想象与联想,在脑海中浮现出灵动的画面 诗人的外貌、神态、言行、心理等,边读边想,便能逐渐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乐同叹,同悲同喜。对语言涵咏品味得渐熟后,便脱离书本,试着背诵,直至能当堂成诵。 ) 3、师生对话,学生畅谈感受。 (解说:对话时要求学生依据文本作答,不能大而无边 ,可隐含如下思路展开:归途中的归心似箭 抵家时的欣喜若狂 室内中的舒适安逸 园中时的流连往返 ) 4.教师追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归隐情结 ?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 (幻灯片 4) 5、小结: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归隐情结之二。 (板书 ) 、角色朗读第三段 过程: 1.男生朗读此段,女同学注意听,男同学的朗读感情处理恰不恰当 ? 2.男同学朗读,女同学评价。评价要点,若好,好在哪里,若不好,纠正,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处理。 3.创设问题情境三,细读该段,你读出了什么 ?请用“ 从 中我读出了 ” 句式回答 9 / 15 4.师生对话。 5.小结,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琴书诗酒的归隐情结之三。 (板书 ) 、默读第四段 过程: 1.默读本段。创设问题情境四,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 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学生讨论交流,允许互相质疑。 (解说:此题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答案不求唯一,能自圆其说即可肯定,但要注意依据文本作答,若学生能够联系陶潜的其他作品,则更应肯定。因有一定的难度 ,故而采用默读的方式 ,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 3.小结: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是他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 本我 ”“ 真我 ” ,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 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 ?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陶潜顺应自然,乐天安命有别于 “ 立德 ”“ 立功 ”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是他痛苦诀择后为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所获得的人生真悟,10 / 15 此乃其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的归隐情结之四。 (板书 ) (四 )读:学生分组竞赛朗读,体会感悟诗人的形象。 过程: 1.学生分组竞赛按序朗读一段,比一比哪一小组读的最好。评比标准 读准字音句读,读出一定的语气、语调和语顿, 不能读破句。 声音要整齐清脆响亮,读出抑扬、轻重、缓急。 情绪饱满,读出一定的情感、气势。 2.顺势引导,梳理诗人形象的结构层次:呼唤归去 闲适生活 隐逸情怀 抒怀言志 (板书 ) (五 )读:学生齐读全篇,要求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三、课堂小结 陶潜,入仕为官、大济苍生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归隐田园是他的觉醒,淡泊明志、闲适自在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的努力实践,诗酒琴书是他的生活情趣,乐天知命、追求自由是他的人生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 解陶潜的归隐情结,了解中国文人精神文化的一个窗口。 四、布置探究性作业:提供两个探究性题目,以供参考 1.参照序言 (以讲义形式印发 )和文本,比较本文注释 和 2000 年版注释 ,推敲本文的写作时间,并思考编者如此改动,是否合理 ? 2.重读本文,你又读出了什么,请以 “ 我眼中的陶潜11 / 15 们 ” 为话题写一篇随笔或提纲式的发言稿。 第二课时 走出陶渊明 一、导入过渡:上一节我们以 “ 五读 ” 的形式走进陶渊明的心灵,今天再让我们以 “ 探究 ” 的形式走出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去了解更多的陶潜 们。现在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研究成果。 二、探究性学习交流 (一 ):参照序言和文本,比较本文注释 和 00 年版注释 ,推敲本文的写作时间,并思考编者如此改动,是否合理 ? 1.学生研究成果分类、展示。 (解说:这一过程 “ 分类 ” 是关键,教师可在课前先调查了解,以掌握课堂的研究走向并消除对话中的无序状态。 ) 2.师生 生生对话。 (解说:为使此题的探究能更深入,教师要收集尽量多的资料,以备对话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王若虚曾指摘本文在谋篇上的毛病,说 既然是将归而赋,则既归之事,也当想象而言之。但从问途以下,都是直叙的话,显得自相矛盾。即所谓前 “ 前想象,后直述,不相侔。 ” 周振甫先生的见解: “ 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 ;倘为 追录 、 直述 ,岂有 木欣欣以向荣 、 善万物之得时 等景色 ?亦岂有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12 / 15 筹 、 或植杖而耘籽 等人事 ?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喻矣。 ”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认为本文自 “ 舟遥遥以轻飏 ” 至 “ 亦崎岖而经丘 ” , “ 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 ” ,其谋篇机杼与诗经 东山写征人尚未抵家,而想象家中情状相类。 ) 3.小结:陶潜此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得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如果都作为追叙和实录来看,反而失去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想象的空灵意趣,而且如周振甫先生所说,也不符合写作时间的实际。须知陶渊明是一位很富于创造性想象的诗人,他的桃花源记,就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幽美逼真的世外桃源,而成为 乌托邦 的始祖。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也正是构成归去来兮辞谋篇特点的秘密所在。因此,本文注释 的改动体现了编者精益求精、科学理性的精神,就这点而言不也正是我们探究此题的又一收获吗 ? (解说:若学生有不同见解,能自圆其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 三、探究性学习交流 (二 ):重读本文,你又读出了什么,请以 “ 我眼中的陶潜们 ” 为话题写一篇随笔或发言稿。 1.激情引读: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篇美文吧,初读的时13 / 15 候,也许我们读到的只是陶潜,我们再来读,展开来读,细细读,用心读,还可以读到什么 ? 2.师生 生生对话。 (解说:学生可能会找屈原、李白、苏 轼等文人学士素材 ;也可能从李乐薇、霍金等现、当代知名人士甚至学生自身入手。教师也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尤其是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更要深入。 ) 3.重温经典,温故知新:表情朗读全篇,让审美愉悦在读声中升华。 四、课堂小结 对本文,欧阳修曾有 “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 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能唤起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强烈共鸣。他的洒脱恬淡、质朴真率、超世拔俗,他崇尚自然的天性和努力实践,他对超然物外的自由生活和独立人格的追求向往 ,他对人生所作的哲 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人筑了一个“ 巢 ” ,一个精神的家园。陶渊明是超越时代的,他永远是人们守卫心灵净土的一盏明灯。 五、布置情感性作业 1.一诗一文一世界,就让这些优美的文字永远留在我们心底吧,做到没有错字、别字、漏字、多字。 2.在这堂课中,是否有什么触动了你的心弦 ?那么赶紧14 / 15 记下来吧,把它整理到你的 “ 素材库 ” 中去。 【教学后记】 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对文本的体验和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1
-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说课稿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 2.3我们爱分享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 第三节 氢原子光谱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5-粤教版2005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乡村和城镇 第1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课稿 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 Unit 7 To Your Good Health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冀教版必修一-冀教版2004
- 地产公司工业化建造体系全剪外墙应用技术指引
- 7 两件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苏武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2025北京平谷区初三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冲刺试题及答案
- 乐器供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应急通信保障中心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苏少版(新疆专用2024)小学综合实践四年级上册《遇见草木染》教学设计
- 保安培训课件45张
- 成人肺功能检查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指南课件
- 2025年辽宁省中考生物学试卷真题附答案
- 2025-2030牛肉分销渠道冲突与供应链协同优化报告
- 《法律职业伦理(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青岛市崂山旅游集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