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N语音、传真、Modem配置指导.doc_第1页
NGN语音、传真、Modem配置指导.doc_第2页
NGN语音、传真、Modem配置指导.doc_第3页
NGN语音、传真、Modem配置指导.doc_第4页
NGN语音、传真、Modem配置指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编码产品名称NGN使用对象工程师,合作方工程师产品版本编写部门研发资料版本V1.1ATG语音、传真、Modem配置指导拟 制:研发日 期:审 核:固网技术支持日 期:2003-11-25审 核:日 期:批 准:日 期:华 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ATG语音、传真、Modem配置指导文档密级:内部公开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2004-3-19V1.1修改了原来不支持的内容;增加了V3环境下各种设备的传真配置参数。蒋勇刚2004-07-28V1.2根据目前最新版本的情况进行了修订ATG产品ATG语音、传真、Modem配置指导文档密级:内部公开目 录(TOC Heading)第1章 AMG5000配置指导11.1 语音11.1.1 回声与噪音11.1.2 声音抖动、丢字21.2 传真21.3 MODEM4第2章 TMG的配置指导52.1 语音52.2 传真52.3 MODEM62.3.1 G.711透传MOIP数据配置6第3章 IAD配置指导3-13.1 语音3-13.1.1 回声与噪音3-13.1.2 声音抖动、丢字3-33.2 传真3-43.3 MODEM3-4第4章 软交换V3版本下的传真和Modem参数配置3-54.1 各种设备最低版本要求3-54.2 有关配置FAX和Modem的具体参数配置说明3-1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关键词:回声,噪音,传真,Modem,T.38,声音抖动,丢字。摘 要:本文把AMG,TMG,IAD的传真、modem和语音质量的配置方法进行了专题集中。缩略语清单:参考资料清单:ATG语音、传真、Modem配置指导文档密级:内部公开第1章 AMG5000配置指导1.1 语音1.1.1 回声与噪音这个问题主要与两端网关的发送/接收增益、两端网关的回声抑制是否启用有关,所以在实际调整增益时要同时考虑两端网关的增益设置(包括语音扣板DSP输入/输出增益和用户物理端口收发增益)以及在软交换上调整两端网关的EC功能。对于增益一个比较好经验值组合是:AMG5000侧将系统参数“语音扣板DSP输入增益”设置为3,将系统参数“语音扣板DSP输出增益”设置为10;TMG侧将VSP的发送增益设置成70、接收增益设置成100;/配置语音扣板DSP输入/输出增益AMGR001版本:AMG5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3 3AMG5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4 10AMGR002版本:AMG5000(config)# system parameters 5 3AMG5000(config)# system parameters 6 10参数范围 对应-10db10db 另外,AMG5000的用户物理端口收发增益可调整,中国的国标建议本地网的发送/接收增益为0/-3.5(即High gain),长途网的发送/接收增益为0/-7。国外通常建议窄带的发送/接收增益都是0/-7。考虑到AMG5000的语音是通过RTP包收发的,类似与PCM中继,可以看成是一种分组中继,所以建议AMG5000的用户物理端口收发增益设置成0/-7(即Low gain)。AMG5000系统用户物理端口收发增益缺省为高增益。/设置用户物理端口收发增益为低增益AMG5000(config-esl-user)#pstnport attribute set 0/3/0 1 Low gain通常,通过调整AMG5000的用户物理端口收发增益可以比较明显地改变通话语音音量;通过调整语音扣板DSP输入/输出增益也可改变通话语音音量,但是效果不明显。对于EC功能,建议将两端的EC都打开,这样AMG5000侧、PSTN侧的回声抑制都会生效了。AMG5000的最大回波抵消时长是64ms,足够满足AMG5000侧的回声处理。EC的配置取决与软交换的控制,如果软交换不控制,则AMG5000用系统的缺省设置。/打开EC开关AMGR001版本:AMG5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8 1AMGR002版本:AMG5000(config)# system parameters 10 11.1.2 声音抖动、丢字这个问题主要与承载网络的时延抖动、网关的JitBuffer的大小有关。AMG5000的JitBuffer是自适应的,即AMG5000可以根据网络抖动的情况在150ms范围内自己调整JitBuffer的大小,该参数系统默认是40,即系统可以在40150ms范围内自动调整,用户不需要更改的。如果承载网络的时延抖动超过了150ms,那么AMG5000就无法进行处理了,从而就会有声音抖动、丢字现象。对于H248协议如果3000下JitBuffer,则AMG5000按3000下发的JitBuffer值来设置。/配置系统JitBuffer值AMGR001版本:AMG5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5 40AMGR002版本:AMG5000(config)# system parameters 7 401.2 传真对于传真,AMG5000目前支持三种方式:0 透传方式,即DSP芯片的VBD方式,用的是G.711编解码,将传真信号当作普通的RTP数据来处理。1 T.38方式,即与TMG配合的、私有的T38方式,这种方式下的T38对软交换透明,整个T38的过程只在AMG5000、TMG之间进行。2 软交换控制方式,即由AMG5000来检测、上报传真事件,由软交换来决定具体的传真方式,如果是T38方式,则两端网关要通过软交换来进行T38的端口号、承载类型、传真模式、训练类型 等能力协商。如果AMG5000设置传真方式为透传方式或者T.38方式,则对端网关也应设置成相应的方式。如果设置为透传方式,则两端网关的RTP端口号不变。如果设置为T.38方式:1) 如果是自协商方式即不受软交换控制,AMG5000的RTP端口号可以在原来语音RTP端口号的基础上+2也可以+0,但要求对端网关的RTP端口号也是在原语音端口号的基础上+2或+0(即两端网关都+2或都+0)。 TMG的训练方式一定要设置成端到端的训练方式,这样才能确保T.38的传真成功。2) 如果是软交换控制方式,则AG侧的传真端口号可以在原来语音RTP端口号的基础上+0或+2,不需要和对端网关保持一致,可以通过软交换来和对端网关协商。具体端口号是否+2通过命令行(R1版本)和系统参数(R2版本)设置。 AMGR001版本: AMG5000(config)# fax port-add-2 0 -语音端口+0AMG5000(config)# fax port-add-2 1 -语音端口+2AMGR002版本: AMG5000(config)#system parameter 24 0 语音端口+0 AMG5000(config)#system parameter 24 1 语音端口+2另外,经验得出,如果某些传真机不行,可以通过在TMG上限制协商速率来解决,将速率限制在9600bps即可。AMGR001版本:AMG5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12 0 透传方式AMG5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12 1 T38方式AMG5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12 2 软交换控制方式AMGR002版本:AMG5000(config)#system parameter 14 0 透传方式AMG5000(config)#system parameter 14 1 T38方式AMG5000(config)#system parameter 14 2 软交换控制方式1.3 MODEM对于MODEM,AMG5000目前只支持透传方式,即用DSP的VBD方式,用的是G.711编解码,将MODEM信号当作普通的RTP数据来处理。透传方式对承载网络的依赖性较大,如果有掉线、接入速率不高、不稳定的现象时,可以先看看承载网络的丢包、时延抖动指标如何。经验数据是:丢包 = 5/1000时延抖动 = 75ms如果丢包、时延抖动控制在上述范围之内,则上线速率一般能达到40K左右、在线时长一般能达到1小时以上。AMGR001版本:AMG5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13 0 透传方式,系统默认。AMGR002版本:AMG5000(config)#system parameter 15 0 透传方式,系统默认。2004-07-28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第6页, 共16页第2章 TMG的配置指导2.1 语音1、TG的编解码由SX3000控制,由SX3000下发2、TG的EC也由软交换控制,建议在中继群表(N7TG)中,把EC使用模式设置为始终发送EC,以防止在某些情况下受中继侧信令的影响,TMG的EC没有打开。3、TG的静音检测缺省为关闭,当用户有需求节省带宽时,可以考虑打开静音检测。4、目前已经定位的断续问题,是由于增益配置不合理,影响EC造成的;TG的增益:发送增益为0db,接收增益为0db;IAD的发送增益最好为0,接收增益为3.5。(TG的发送增益和IAD的发送增益差值要尽量小,这样可以防止因VSP的 EC产生断续)关于增益,首先请使用缺省值,发送增益影响断续,接收增益可以调整回声,无论是发送还是接收增益都会影响声音的大小,请综合考虑后再做调整。5、DTMF收号,需要软交换在收号阶段把TMG的EC关闭。目前与MRS配合收号有两种方式:(1)带内收号,把DTMF码作为语音包发送,这种方式只有在G.711编解码下适用,TG需要配置ipp-ch表的:“是否使用特殊DTMF包格式”为不使用,如果是G.729,则建议使用带外收号;(2)带外2833协议收号,则需要修改SX3000的一个软件参数,TG需要配置ipp-ch表的:设置“是否使用特殊DTMF包格式”为“使用”。2.2 传真目前TG的H248支持四种方式,使用时只能选用4种方式中的一种,透传老流程,透传新流程,网关间自协商T38模式,软交换下发的T38模式。 1、TMG网关的传真配置:h248 fax t38/g711:V2流程或者老流程时,t38代表使用t38协议,g711代表使用透传,V3流程时或者新流程时,此配置无效。h248 flow new/old:命令参数new代表使用新流程,配置为新流程时h248 fax t38/g711配置无效,采用T38还是G711由软交换通过配置的能力协商后确定;old代表使用老流程。TMG的锁相环时钟必须配置为锁相,否则线路质量无法保证,会引起传真断线甚至训练失败等问题。2.3 MODEM2.3.1 G.711透传MOIP数据配置MOIP透传,TG检测到modem事件后,上报SX3000,由SX3000控制切换。1、 在软交换上TMG的网关的编解码配置中,必须配有G711 A律的能力2、 TMG的锁相环时钟必须配置为锁相,否则线路质量无法保证,会引起MODEM拨号接通率低、速率低和上网不稳定等问题。软交换已开发MODEM快速拨号流程,当用户有拨接入服务器的需求时,可以考虑用这种方案,在软交换上把接入码的类型配置为INTERNET接入 第3章 IAD配置指导3.1 语音语音质量有两个方面表现的较为突出:回声与噪音,声音抖动/丢字。在IAD的DSP 版本为10.0时,会出现IAD串话现象。需要升级到DSP的10.1以上版本,该DSP版本在IAD2000V100R001B01D062版本及以后版本提供。3.1.1 回声与噪音这个问题主要与两端网关的“发送/接收增益”,两端网关的回声抑制是否启用有关,所以在实际调整增益时,要同时考虑两端网关的增益设置以及在软交换上调整两端网关的EC功能。对于增益的配置说明如下由于TMG的增益调整影响范围较广,因此配置IAD的增益首先考虑TMG的增益配置,按照目前的应用经验,TMG侧将VSP的发送增益设置成70,接收增益设置成100。IAD的增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DSP增益,全局有效,另外一部分是用户板增益,只是针对单个用户的。一般推荐用户使用缺省增益配置。缺省增益目前如下:IAD132E(T)DSP增益:接收-8db,发送0db用户板增益:接收0db,发送0dbIAD108&208DSP增益:接收-4.5db,发送0db用户板增益:接收-3.5db,发送0db适当降低增益,可以避免回声和噪音,但是要求声音大小在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配置方法如下:DSP的增益配置:IAD208(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3 ?- Command Of Global Config Mode:-value Parameter: DSP input gain(IP-PCM), value_range: 264,means : -31db0db IAD208(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4 ?- Command Of Global Config Mode:-value Parameter: DSP output gain(PCM-IP), value_range: 264,means: -31db0db 用户板的增益配置: IAD2000(config)#esl userIAD2000(config-esl-user)#pstnport attribute set 2/0 ?-esl 模式命令:-voicegain PSTN用户增益(db): 0 :发送增益 3,接收增益 3 1 :发送增益 3,接收增益 0 2 :发送增益 3,接收增益-3.5 3 :发送增益 3,接收增益 -7 4 :发送增益 3,接收增益 -12 5 :发送增益 3,接收增益-8.5 6 :发送增益 0,接收增益 3 7 :发送增益 0,接收增益 0 8 :发送增益 0,接收增益-3.5 9 :发送增益 0,接收增益 -7 10:发送增益 0,接收增益 -12 11:发送增益 0,接收增益-8.5 12 :发送增益-3,接收增益 3 13:发送增益-3,接收增益 0 14:发送增益-3,接收增益-3.5 15:发送增益-3,接收增益 -7 16:发送增益-3,接收增益 -12 17:发送增益-3,接收增益-8 IAD2000(config-esl-user)#pstnport attribute set 2/0 8 disable reverse对于EC的配置说明如下IAD上的DSP通道回声抑制开关,缺省情况下是打开的。建议配置时将两端的EC都打开,这样IAD132(E)T侧、PSTN侧的回声抑制都会起作用。EC的配置取决于软交换的控制,如果软交换不下发,则IAD用系统的缺省设置。IAD的回声抑制开关 由mg system-parameter命令中的参数8控制。IAD2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8 ?-Global Config 模式命令:-value 参数: 缺省回声抑制开关,值域: 01,含义: 0表示关闭回声抑制, 1表示打开回声抑制 IAD2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8 13.1.2 声音抖动、丢字这个问题主要与承载网络的时延抖动,网关的jitter buffer大小有关。对于IAD132(E)T来讲,jitter buffer是静态的,可以通过系统参数来调整jitter buffer的大小(可调范围为0150ms)。IAD132(E)T的JitterBuffer深度由mg system-parameter命令中的参数5控制,此系统参数的调整对设备内所有的端口都起作用。考虑到某些固定的端口用于传真或MODEM使用时,jitter buffer调节得太大,会导致传真或MODEM的协商超时,因此IAD132(E)T提供pstnport attribute命令(参数jitterbuffer)对单个端口进行jitter buffer配置。如果对某个端口的jitter buffer进行了配置,此时通过系统参数配置的jitter buffer就不再起作用了。目前jitter buffer系统参数的缺省值为60ms,要特别注意的是此参数的调理是具有双重性的:增大此参数会提高去网络抖动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会增加话路的端对端时延。因此需要针对不同运营商的网络状况对此参数进行合适的调整。l 如果网络状况很好,建议此参数设置为40ms(这样话路时延较小,对传真和MODEM的接通率也不会有影响,语音质量也会好)l 如果网络的状况不好,建议将此值设置为100ms。并且针对专门用于传真和MODEM的端口,单独进行jitter buffer的调整(调节为60ms,此值是为兼顾语音质量和接通率来考虑的)。配置方法如下:IAD2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5 ?-Global Config 模式命令:-value 参数: JitterBuffer深度, 单位: 毫秒,值域: 0150IAD2000(config)#mg system-parameter 5 40上述命令将系统所有端口的jitter buffer大小设置为60ms。IAD2000(config-esl-user)#pstnport attribute set 2/0 8 disable reverse ?-esl 模式命令:- 请输入回车以执行命令jitterbuffer PSTN端口使用JitterBuffer长度(毫秒), 如不输入则等于mg system-parameter 5IAD2000(config-esl-user)#pstnport attribute set 2/0 8 disable reverse 60上述命令即将2/0端口的jitter buffer大小设置为60ms,此时该端口的jitter buffer大小就不再受系统参数5的控制了。3.2 传真对于传真,IAD132(E)T目前支持透传和T38方式。mg system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