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1 地球与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1 地球与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1 地球与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1 地球与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1 地球与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栏目导航,备考名师指南,考点梯级突破,技能培优提升,验收题组演练,备考名师指南,考点梯级突破,1经线和纬线,考点一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高考指数),半圆,东西,递减,赤道,2.经度和纬度(1)经度的划分及东西半球的判断:,(2)纬度的确定及南北纬的判断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_的夹角。(如图中角即为A地的纬度数)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如上图中角即为A地的纬度数)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_,数值减小者则是_。,赤道平面,北纬,南纬,经纬网的应用方法1定“位置”(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2)确定半球位置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等。(3)确定区域位置根据经纬度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大洋等区域。,2定“方向”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1)方格状经纬网图,(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此类图中,纬线表现为圆弧线,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直线,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如图所示,对A、C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步骤如下:,3定“距离”(1)同一条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纬度相差1,其经线上的距离约为111km。在同一经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为(111)km(为两点间的纬度差)。,(2)同一条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约为111km。其他纬线圈上,经度1的纬线长约为(111cos)km(为纬线的纬度数值)。同一纬线上任意两点间的纬线长度为(111cos)km(为两点间的经度差)。(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4定“范围”(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2)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3)若跨经纬度不同或图幅不同,需综合分析。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5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6定球面上的对称点(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中A点(40N,20W)与B点(40S,20W)关于赤道对称。(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图中A点(40N,20W)与C点(40N,160E)关于地轴对称。,(2015全国卷)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题。,A,解析:从图中可以判定甘德机场的纬度约为49N,题干中提到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因此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无论向东北飞行还是向西南飞行,1小时内飞行的距离不超过6个纬度距离,比较选项中的四个纬度,只有A项正确。,D,解析:由于M国位于西欧北非大西洋沿岸地区,靠近英、法等经济发达国家,故D项正确;M国距离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遥远,不具备距离优势,A、B、C项错误。,解题关键:根据题目要求,考虑降低运输成本,关键在于缩短市场距离。,(2015山东卷)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题。,D,解析:由表中六个观测点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其排列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由题干可知,选择路线与区域总体构造线垂直,故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D项正确。,(2013天津卷)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下题。,A,解析:从图中看北极星靠近地平面,仰角较小,因此是在低纬地区拍摄的。,5该岛的面积约为()A0.43平方千米B4.3平方千米C14.3平方千米D143平方千米6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N,116E),那么该岛位于北京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B,解析:第5题,依据经纬度可知,该岛东西长度约为2,运用赤道上跨1个经度距离约为110千米,可推断该岛东西长度约为3千米;同理可计算出南北长度约为1.4千米,则面积约为4.2平方千米。第6题,依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图中经度为东经、但数值比北京的大,应在东边,纬度为北纬,但数值比北京的小,应在南边。故该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B,考点二地图三要素(高考指数),北方,南北,东西,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小,大,小,详细,详细,简略,比例尺的应用方法(1)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例尺知识最常用的应用形式是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第一,看比例尺;第二,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计算出的实地距离应换算成千米或米表示。(2)计算面积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3)比例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应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比例尺所表示的两点间的实地距离,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它不考虑两点之间地势的高低。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的判断。等高距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坡度越小。,1(2015广东卷)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下图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C,解析:结合图例信息可看出,丙高程最高,且丙与乙之间有一个谷地,则在丙处可看到区域内大部分地区,故视野最广的观景平台可能是丙。,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AA4纸(29.7cm21cm)BB4纸(36.4cm25.7cm)CA3纸(42cm29.7cm)DB3纸(51.5cm36.4cm),B,解析:据比例尺公式,可以计算出长300m、宽220m按11000缩小后的图上距离分别为30cm和22cm,则选项中略大于这两数的B4纸最合适,故B项正确。,B,解析:读图可知,校训碑距离指示牌80m,气象站距离指示牌150m,老校门距离指示牌200m,地理园距离指示牌350m,结合比例尺可知,符合条件的是处,B项正确。,(2014北京卷)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下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下题。3指示牌在上图(b)中的位置是()ABCD,4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BCD5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0.05km2B0.5km2C5km2D50km2,D,解析:第4题,平均坡度最大的地方是等高线最密集的地方。本题四条线段一样长,这时就看哪一条线段经过的等高线最多。和经过两条等高线,经过三条等高线,经过四条等高线,所以地段平均坡度最大。第5题,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在图右上角。根据图形的比例尺可估算其面积约为(0.20.2)km20.04km2。所以答案A最接近。,A,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高考指数),低,高,外侧,高,低,内侧,分水线,集水线,1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规律(1)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气温: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降水: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高大的山地或者高原对大气环流有阻挡作用,从而影响不同坡面的气温和降水状况。,(2)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河流流速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出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3)等高线与生产活动选点,选线,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n4,d100米,H大400米,H小100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n1)dH(n1)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米H500米。陡崖的绝对高度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米H顶500米。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H底100米。,(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A山脊B陡崖C断块山脉D峡谷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崩塌堆积物突出小基岩河中的沙洲低矮的山丘ABCD,D,解析:第1题,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第2题,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地势较高的地形,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A项正确。,A,(2015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题。3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BCD,B,解析:从等高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c河河段的海拔比a河谷高,若a、c两河支流相连,将导致河段的水部分流向a河,导致河段流量显著增大,故B项正确。,C,解题关键:图中线路沿线等高线分布较均匀且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得出线路为河谷地带且冬、夏牧场之间坡度变化较小。,5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ABCD,B,解析:注意图中的指向标,两点位于甲山的西南;图示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为200、300,从而判断等高线差值为100,则两点的海拔分别为0100m和100200m,B项正确。,答案:(1)丘陵;鞍部。(2)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分布状况可知,该地海拔低于500米,起伏较小,地形类型应为丘陵;根据等高线分布状况可知,甲处为鞍部。第(2)题,赞成主要从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地形利于蓄水和利于生活、生产等角度分析;不赞成可从已有河流作水源、淹没耕地和居民区造成耕地不足以及需要移民等方面分析。,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考点四地形剖面图(高考指数),适当放大,高程,(1)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250m,B在250300m。(2)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300m;b在150200m;c在350400m。(3)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2确定是否通视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图),1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A,解析:从图中看出,该图的垂直比例尺为120000,水平比例尺为11000000,垂直比例尺远大于水平比例尺,故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比实际的火山坡度陡。,2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3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A一个岛B两个岛C三个岛D无岛,D,解析:第2题,AB与MN的交点为鞍部。AB线大致是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鞍部为最高点,故选;MN线大致是沿山脊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第3题,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集水区域为水带,内部没有高于150米的陆地,则不可能出现岛屿。,D,解题关键:(1)首先认真分析图中剖面的关键点:起点A为500m,终点B大于200m,以及剖面与500m、200m等高线的交点。(2)其次分析剖面线与河流的交点及海拔范围。(3)再次分析剖面线的整体变化趋势。(4)最后综合分析绘出剖面图。,技能培优提升,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判读内容,主要包括高度计算、地形类型辨别、坡度大小分析以及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一步:看图例及其他构图要素依据图例及图中的注记确定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基本构图要素,包括等高线的数值特征、地名、河流分布等内容。如图1中显示出了等高线数值、两座山峰及其海拔、居民点的位置、甲乙剖面线等内容;图2中用高度表中的颜色浓淡变化显示出区域的海拔分布状况;图3是结合经纬网定位和等高线分布反映区域的地形特征。第二步: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从等高线的分布疏密、走向、数值、闭合状况等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地形类型,判定地势高低、河流分布等。,如图1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出等高距为100米,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为低山丘陵;图2中的高度表显示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总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图3根据经纬度确定在我国西南地区,从等高线分布看该地山地高耸且地势为北高南低。第三步:结合地形特征综合分析其应用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