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8商务综合楼等7项工程群塔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T8商务综合楼等7项(A18地块商务综合体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2)T8商务综合楼等7项(A18地块商务综合体项目)工程施工图纸。(3)T8商务综合楼等7项(A18地块商务综合体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 160-2008)(6)各塔吊技术资料。2 工程概况2.1工程基本情况1工程名称T8商务综合楼等7项(A18地块商务综合体项目)2建设单位北京亦庄盛元投资开发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北京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4管理单位北京市天平建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5施工总包单位北京城建远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6监理单位北京伟泽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7质量监督单位北京市门大兴区建委质量监督站8建设地点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路东区A18C-1地块2.2各建筑物建筑面积层高 楼号建筑层数建筑高度(m)建筑层高建筑面积(m2)地上地下地上地下地上地下总计T8综合楼14360464/620444.1020444.1T9综合楼123 54.554/64/616571.6016571.6Q5商业裙楼214.154/64/63442.403442.4Q6商业裙楼214.154/64/61135.601135.64号地下车库及附属用房034/602979929799地下车库出入口及人防入口103.64/6503.10503.12号地下通道0340934934本方案主要针对目前开始施工的楼群,即T8综合楼为1#塔、T9综合楼为2#塔、Q6商业裙房为3#塔。3 施工准备3.1塔机位置的确定塔机定位应遵循的原则:3.1.1满足施工需要,尽可能不出现施工盲区。3.1.2保证塔机安装与拆除的施工条件。3.1.3保证塔机附着锚固要求。3.1.4塔机初始安装高度时,满足塔机整周回转不发生与周边塔机、建筑物、树木及高压线的碰撞。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和塔机技术性能,塔吊位置见附图所示。3.2塔机安装高度、臂长及附着为保证塔机安全运行和工程施工进度需要,根据塔机技术性能和位置确定合适的初始安装高度和臂长,制定工程进度与塔机附着高度的控制计划,保证幅度交叉的相邻塔机安全运行。具体如下:T8综合楼1#塔机臂长60m,暂设锚固两道,安装自由高度基础底板-15.00米起算高度为60m。在三层地面上650 m m处的墙板上锚固第1道,0.000起算约10米,在十一层地面上650 m m处的墙板上锚固第1道,约32米。T9#综合楼塔机臂长60m,暂设锚固两道,安装自由高度基础底板-15.00米起算高度为40米,在二层地面上650 m m处的墙板上锚固1道,0.000起算10米,在十一层地面上650mm处的墙板上锚固第2道,约32米。Q6#综合楼塔机臂长44m,无锚固,安装自由高度基础底板-15.00米起算高度为33米。 4 塔吊选型编号塔吊型号臂长(m)最大起重量(t)最大幅度起重量(t)最大自由高度(m)初立塔高度(m)1# QTZ200608260602#TC60166081.660443#TC56154471.545335 塔吊安装准备5.1 场地准备塔吊于土方开挖完毕,基础验收之前进行支立。现场临时施工道路应满足塔吊运输和汽车吊行驶的条件。5.2 塔吊定位编号塔吊型号塔吊中心位置塔吊基础顶标高1#QTZ200T8E/T8D-T86-Q61-15.55m2#TC6016T94/T95-Q5C/Q5B-15.63m3#TC5615T9C/T9B- T86-Q61-15m5.3 塔吊基础施工1、1#、2#塔吊基础尺寸为650065001500mm,3#塔吊基础尺寸为600060001350mm,塔吊基础顶面标高与所在位置基础底板最低垫层下皮标高平。2、塔吊基础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基础混凝土时按要求留置试块。1#、2#、塔吊基础配筋下层钢筋41根三级直径25,上层筋41根三级直径25,架立筋为三级直径12。3#塔吊基础配筋下层钢筋41根三级直径22,上层筋41根三级直径22,架立筋为三级直径12。41根三级钢25螺纹钢双层双向00三级钢12螺纹钢,间隔600600165016506500X6500QTZ200 / TC6016塔式起重机固定式基础图技术要求:1.砼以下必须夯实,地耐力应大于0.16MP 2.砼基础上表面保持水平,倾斜度不小于1/1000 3.砼基础参照此图配以适当钢筋 4.砼标号不小于C35 5.基础中线距离建筑物最外侧不小于450015006500三级钢25螺纹钢双层双向,间隔18000三级钢16螺纹钢,间隔600600165016506000X6000QTZ70F(5615)塔式起重机固定式基础图技术要求:1.砼以下必须夯实,地耐力应大于0.16MP 2.砼基础上表面保持水平,倾斜度不小于1/1000 3.砼基础参照此图配以适当钢筋 4.砼标号不小于C35 5.基础中线距离建筑物最外侧不小于4500135060003、当塔吊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方可进行塔机安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运行。6 塔吊安装与拆除塔吊的安装与拆除由专业施工单位负责,并编制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案。7 群塔布设及安全运行7.1 群塔高差控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从塔吊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每个塔群中塔吊的回转半径都与其它塔吊的回转半径都有交叉。塔吊回转半径交叉运行的安全关键是大臂的高差,必须对现场各塔首次立塔制定合理高度,并对以后施工中的附着、顶升进行组织排序,明确各塔的具体高度。两塔高差应大于2个标准节(6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安排,先进行T8商务综合楼1#塔进行立塔。1#塔吊初始立塔自由高度为60米,一次立到位。2#塔吊首次立塔自由高度为60米,一次立到44米。3#塔首次立塔自由高度45米,一次立到33米。7.2 群塔作业运行原则1、低塔让高塔原则:一般高塔均安装在主要位置,工作繁忙,低塔运转时,应观察高塔运行情况后再运行。2、 后塔让先塔原则:塔机在重叠覆盖区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3、 动塔让静塔原则:塔机在进入重叠覆盖区运行时,运行塔机应避让该区停止塔机。4、 轻车让重车原则:在两塔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塔机。5、 客塔让主塔原则:另一区域塔机在进入他人塔机区域时应主动避让主方塔机。6、 同步升降原则:所有塔机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升降,以满足群塔立体施工协调方案的要求。7.3 群塔顶升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建筑物不断升高,要求塔吊不断爬升,T8综合楼1#塔机臂长60m,暂设锚固两道,安装自由高度基础底板-15.00米起算高度为60m。在三层地面上650 m m处的墙板上锚固第1道,0.000起算约10米,在十一层地面上650 m m处的墙板上锚固第1道,约32米。T9#综合楼塔机臂长60m,暂设锚固两道,安装自由高度基础底板-15.00米起算高度为40米,在二层地面上650 m m处的墙板上锚固1道,0.000起算10米,在十一层地面上650mm处的墙板上锚固第2道,约32米。Q6#综合楼塔机臂长44m,无锚固,安装自由高度基础底板-15.00米起算高度为33米。附臂与结构内埋设的预埋铁焊接固定。另外,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必须做好群塔的协调。顶升过程,首先来自于低塔位工作区,但由于塔吊高差的限制,顶升首先从高塔位开始,逐台进行。塔吊顶升与附着应提前与塔吊安装单位联系好时间,并向项目安全部做出申请,经审批同意后,同时安排安全员现场旁站后方可组织顶升。7.4 群塔运行安全管理1、 因施工现场需要, 首次立塔高度必须按顶升控制高度要求,一次顶升到位,未顶升到位的塔吊不得进行吊装作业,二次顶升时应保持塔间高差,由高塔开始顶升,顺序进行,设专人监护。2、用对讲机代替口哨指挥,用不同频率区别各塔信号。3、塔吊停置要求:塔吊不作业时吊钩起升到最高位置,变幅小车驶到靠近驾驶室位置,起重臂按顺风向停置,拉下电闸。4、塔吊回转半径交叉区设置监护信号工,塔吊交叉区运行由监护信号工统一安排指挥。5、隔楼吊装时,钩绳必须垂直,严禁斜拉,被起吊物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必须大于2米,被起吊物位于塔司视线外时严禁高速提升。8 群塔作业安全措施1、塔吊司机、信号工、操作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2、塔吊使用前必须进行三方联合安全书面交底3、明确信号工责任,信号工要做到统一指挥,信号指挥必须位于司机听力和视力所及的明显处,配备对讲机要统一频率,要专机专用,不得转借。一名信号工不能同时指挥及配合两台塔吊作业。指挥人员必须了解每项作业的内容和要求。4、严格遵守“十不吊”的工作要求。(指挥信号不明或多人指挥不吊,超负荷不吊,工件捆扎不牢不吊,吊物上站人不吊,物件下有人不吊,物件埋在地下不吊,斜拉、斜吊不吊,物件锐角不垫软物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照明不足不吊。)5、要明确塔吊相互作业范围,超重机的工作条件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时,指挥人员不得指挥作业。6、五级风以上(含五级)和雷雨天气,塔吊停止作业。7、塔吊作业前,司机应首先发出音响信号,以提醒作业现场人员及对方塔司的注意。8、进场塔吊必须在起重臂端、平衡臂端和塔帽顶端安装警示灯,各塔吊确保司机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不办好交接班不得离开驾驶室,9、专用配电箱设置在塔吊附近,电缆卷必须运转灵活可靠,不得拖缆。10、塔司和信号指挥人员应与塔吊组合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换指挥人员,换班时,采用当面交接班。11、指挥过程中严格执行信号指挥人员与司机的应答制度,即信号指挥人员要发出动作指令时,必须等塔司应答后,信号指挥人员方可发可发出塔吊动作指令。12、指挥过程中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吊转臂过程,同时还必须环顾邻塔的工作状态,并发出安全提示语言,安全提示语言必须明确、简短、完整、清晰。13、起重机在运转过程中,不准中途改用未经约定的指挥信号种类,在需要更换时必须使起重机停止运转,指挥人员与塔司取得联系,并经双方认可后方可更换。14、塔身上安装的现场照明设备应确保绝缘、牢固、防雨。严禁将其它的与塔吊无关的闸箱、电缆盒、防护网、纤绳等固定在塔身上。15、塔司要掌握所操作起重机的各项安全保护装置和性能,发生故障时,必须立即排除,塔司不得操作安全装置失灵的塔吊,不得带故障作业。9 群塔作业防碰撞措施9.1、塔吊在水平面方向的防碰撞措施9.1.1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措施。塔吊在现场的定位布置是关键,通过严格控制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塔身,塔吊在现场的布置见图1:塔吊现场的平面布置。通过图1可知,1#塔与2#塔、2#塔与3#塔、之间的距离均大于60米,所以上述塔之间无论最后的安装高度如何,都不存在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塔身发生碰撞的问题。1#塔与3#塔身之间距离为62米,1#塔塔臂长度为60米,3#塔塔臂长度44米,所以1#塔安装高度必须高于3#塔,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两台塔吊如此布置,即满足了施工需要,又克服了处于低位的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的塔吊塔身之间的碰撞。9.2、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9.2.1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为满足施工需要,三台塔吊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这样就有可能发生1#塔与2#塔、1#塔与3#塔、2#塔与1#塔、2#塔与3#塔以及3#塔与1#塔之间的起重钢丝绳与大臂碰撞。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必须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同时,项目必须配备有合格操作证的、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工,确保指挥塔吊回转作业时,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钢丝绳。当现场风速达到6级风,相当风速达到10.813.8米/秒时,塔吊必须停止作业。另外,机租分公司配备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塔司为现场服务,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根部。9.2.2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防碰撞措施为了防止高位塔吊起重臂下端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发生碰撞,塔吊安装时一定要确保高塔起重臂比低塔起重臂高差不小于6米,即两节标准节高度,高塔起重臂下端距低塔起重臂拉杆上端高差不小于2.5米。如此,能保证低塔起重臂拉杆上端距高塔大臂下端的距离控制在2米以上,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10 塔机吊装措施项目部塔机协调负责人徐勇要依据工程施工需要,明确各塔机的主要工作区域。10.1、低塔让高塔:低塔在转臂前应先观察高塔的运行情况,再运行作业。10.2、后塔让先塔:在两塔起重臂的工作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10.3、动塔让静塔:在塔臂交叉处区域内作业时,在一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吊钩无运动时,另一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应避让静塔。10.4、轻车让重车:在两塔同时运行时,无荷载塔机应避让有荷载塔机。10.5、塔机长时间暂停工作时,塔司要将吊钩起升到高处,小车拉到最近点,大臂按顺风向停置。11 附图塔吊现场的平面布置12 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12.1、TC6016及QTZ200基础6500*6500*1500塔基基础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12.1.1.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TC6016QTZ200塔机自重标准值:Fk1=620.34kN起重荷载标准值:Fqk=8.00kN塔吊最大起重力矩:M=1250kN.m塔吊计算高度:H=60m塔身宽度:B=1.85m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M=-200.0kN.m承台混凝土等级:C35钢筋级别:HRB40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73kPa承台宽度:Bc=6.5m承台厚度:h=1.5m基础埋深:D=0.6m计算简图:12.1.2. 荷载计算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k1=620.34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k=6.56.5(1.525+0.617)=2015.325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qk=8kN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 =0.80.71.951.540.2=0.34kN/m2 =1.20.340.351.85=0.26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0.2660=15.68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sk=0.5FvkH=0.515.6860=470.40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0kN/m2) =0.80.71.951.540.3=0.50kN/m2 =1.20.500.351.85=0.39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0.3960=23.52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sk=0.5FvkH=0.523.5260=705.60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200+0.9(1250+470.40)=1348.36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200+705.60=505.60kN.m12.1.3. 地基承载力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第4.1.3条承载力计算。塔机工作状态下: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620.34+8+2015.325)/(6.56.5)=62.57kN/m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620.34+8+2015.325)/(6.56.5)-2(1348.361.414/2)/45.77 =20.92kN/m2由于 Pkmin0 所以按下式计算Pkmax: =(620.34+8+2015.325)/(6.56.5)+2(1348.361.414/2)/45.77 =104.23kN/m2塔机非工作状态下: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620.34+2015.325)/(6.56.5)=62.38kN/m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620.34+2015.325)/(6.56.5)-2(505.601.414/2)/45.77 =46.76kN/m2由于 Pkmin0 所以按下式计算Pkmax: =(620.34+2015.325)/(6.56.5)+2(505.601.414/2)/45.77 =78.00kN/m212.1.4. 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3条。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2);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80.00kN/m2; b基础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0.30; d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50;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20.00kN/m3; 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取20.00kN/m3; b基础底面宽度,取6.00m;(注:小于3m时按3m取值,大于6m时按6m取值,其他按实际取值。) d基础埋深度,取3.00m。解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273.00kPa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273.00kPa轴心荷载作用:由于 faPk=62.57kPa,所以满足要求!偏心荷载作用:由于1.2faPkmax=104.23kPa,所以满足要求!12.1.5. 承台配筋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条。1. 抗弯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a1截面I-I至基底边缘的距离,取 a1=2.33m;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长度,取 a=1.85m。 P截面I-I处的基底反力;工作状态下:P=(6.5-2.33)(104.23-20.92)/6.5+20.92=74.43kN/m2;M=2.332(26.5+1.85)(1.35104.23+1.3574.43-21.352015.33/6.52)+(1.35104.23-1.3574.43)6.5/12=869.64kN.m非工作状态下:P=(6.5-2.33)(78.00-46.76)/6.5+46.76=66.83kN/m2;M=2.332(26.5+1.85)(1.3578.00+1.3566.83-21.352015.325/6.52)+(1.3578.00-1.3566.83)6.5/12=460.52kN.m2. 配筋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式中 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0承台的计算高度。经过计算得: s=869.64106/(1.0016.706.5010314502)=0.004 =1-(1-20.004)0.5=0.004 s=1-0.004/2=0.998 As=869.64106/(0.9981450360.00)=1669.17mm2。实际选用钢筋为:钢筋直径25.0mm,钢筋间距为160mm,实际配筋面积为As0 = 3.14252/4 Int(6500/160)=19635mm2实际配筋面积大于计算需要配筋面积,满足要求!12.1.6. 地基变形计算规范规定:当地基主要受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小于130kPa或小于130kPa但有地区经验,且黏性土的状态不低于可塑(液性指数IL不大于0.75)、砂土的密实度不低于稍密时,可不进行塔机基础的天然地基变形验算,其他塔机基础的天然地基均应进行变形验算。12.2、TC5615基础6000*6000*1350塔基基础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12.2.1.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TC5615塔机自重标准值:Fk1=537.73kN起重荷载标准值:Fqk=6.00kN塔吊最大起重力矩:M=1050kN.m塔吊计算高度:H=33m塔身宽度:B=1.65m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M=-200.0kN.m承台混凝土等级:C35钢筋级别:HRB40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60.00kPa承台宽度:Bc=6m承台厚度:h=1.35m基础埋深:D=0.00m计算简图:12.2.2. 荷载计算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k1=537.73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k=661.3525=1215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qk=6kN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 =0.80.71.951.540.2=0.34kN/m2 =1.20.340.351.65=0.23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0.2333=7.69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sk=0.5FvkH=0.57.6933=126.91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0kN/m2) =0.80.71.951.540.3=0.50kN/m2 =1.20.500.351.65=0.35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qskH=0.3533=11.54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sk=0.5FvkH=0.511.5433=190.37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200+0.9(1050+126.91)=859.22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200+190.37=-9.63kN.m12.2.3. 地基承载力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第4.1.3条承载力计算。塔机工作状态下: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537.73+6+1215)/(66)=48.85kN/m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537.73+6+1215)/(66)-2(859.221.414/2)/36.00 =15.11kN/m2由于 Pkmin0 所以按下式计算Pkmax: =(537.73+6+1215)/(66)+2(859.221.414/2)/36.00 =82.60kN/m2塔机非工作状态下: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537.73+1215)/(66)=48.69kN/m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537.73+1215)/(66)-2(-9.631.414/2)/36.00 =49.07kN/m2由于 Pkmin0 所以按下式计算Pkmax: =(537.73+1215)/(66)+2(-9.631.414/2)/36.00 =48.31kN/m212.2.4. 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260.00kPa轴心荷载作用:由于 faPk=48.85kPa,所以满足要求!偏心荷载作用:由于1.2faPkmax=82.60kPa,所以满足要求!12.2.5. 承台配筋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条。1. 抗弯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a1截面I-I至基底边缘的距离,取 a1=2.18m;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长度,取 a=1.65m。 P截面I-I处的基底反力;工作状态下:P=(6-2.18)(82.60-15.11)/6+15.11=58.13kN/m2;M=2.182(26+1.65)(1.3582.60+1.3558.13-21.351215.00/62)+(1.3582.60-1.3558.13)6/12=610.15kN.m非工作状态下:P=(6-2.18)(48.31-49.07)/6+49.07=48.58kN/m2;M=2.182(26+1.65)(1.3548.31+1.3548.58-21.351215/62)+(1.3548.31-1.3548.58)6/12=182.14kN.m2. 配筋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式中 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0承台的计算高度。经过计算得: s=610.15106/(1.0016.706.0010313002)=0.004 =1-(1-20.004)0.5=0.004 s=1-0.004/2=0.998 As=610.15106/(0.9981300360.00)=1306.10mm2。实际选用钢筋为:钢筋直径25.0mm,钢筋间距为180mm,实际配筋面积为As0 = 3.14252/4 Int(6000/180)=16199mm2实际配筋面积大于计算需要配筋面积,满足要求!推荐参考配筋方案为:钢筋直径为25.0mm,钢筋间距为200mm,配筋面积为14726mm212.2.6. 地基变形计算规范规定:当地基主要受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小于130kPa或小于130kPa但有地区经验,且黏性土的状态不低于可塑(液性指数IL不大于0.75)、砂土的密实度不低于稍密时,可不进行塔机基础的天然地基变形验算,其他塔机基础的天然地基均应进行变形验算。13 安全事故救援预案13.1、塔式起重机出现事故类型:塔吊基础下沉、倾斜;塔平衡臂、起重臂折臂;塔吊倾翻;锚固系统险情;塔身结构变形等。13.2、事故应急措施:13.2.1、塔吊基础下沉、倾斜:1.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回转机构锁住,限制其转动。2.根据情况设备地锚,控制塔吊倾斜。3.用两个100T千斤顶将塔吊顶起(两个千斤顶要同步),如是一侧基础下沉,将下沉部位基础填实,调整至符合规定落下千斤顶。13.2.2、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1.塔吊不能做任何动作。2.按照抢险方案,根据情况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加固,或用连接将塔吊结构与其他物体连接,防止塔吊倾翻和在拆除过程中发生意外。3.用2-3台适量吨位起重机,一台锁起重,一台锁平衡臂,其中一台在拆臂时起平衡力矩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变化而造成倾翻。4.按抢险方案规定的顺序,将起重臂或平衡臂连接件中变形的连接件取下,用气焊割开,用起重机将臂杆取下。5.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将塔吊拆除,遇变形结构用气焊割开。13.2.3、塔吊倾翻:1.采取焊接、连接方法,在不破坏失稳受力情况下增加平衡力矩,控制险情发展。2.选用适量吨位起重机按照抢险方案将塔吊拆除,变形部件用气焊割开或调整。13.2.4、锚固系统险情: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建筑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厦门婚姻解除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及监护协议书
- 2025年度广告文案翻译服务合同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亿利东方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
- 2025年企业电脑租赁及远程运维服务合同
- 2025版环保技术研发合作协议书
- 2025版通信信息存储安全保密合同下载
- 2025版庭院及房屋租赁合同实施细则
- 2025年度生态环保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合同
- 2025年度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年度电影公司版权保密协议范本含附件及版权管理
- 项目部主要管理职责责任矩阵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
- 焊接作业有限空间安全防护方案
- 《汉字造字法》课件
- 《福建省城镇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指导价》
- 悬赏合同范例
- 《小儿腹泻的护理》课件
- 新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 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成因
- 储能电池模组PACK和系统集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学期学校导览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