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本科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98例。结果:12个月以上随访180例,均达到临床愈合。复位情况:整复后优145例,良32例,差3例,总优良率达98.3%。6周后掌倾角变小9例,占5%。腕关节功能:优138例,良35例,差5例,总优良率达96.1%。结论小夹板具有轻便舒适,固定可靠,调整方便。对于Colles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Colles骨折即桡骨远端背伸型骨折是急诊科常见伤病,约占平时骨折1/10。多发生于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3cm范围内,多为闭合骨折。一般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背屈掌心触地,前臂旋前肘屈曲。骨折线多为横形,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常为粉碎骨折。临床表现为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骨折移位明显时,可见餐叉状及枪刺样畸形。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自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本科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治疗Colles骨折19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80例,均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其中男53例,女127例;平均年龄1178岁;稳定性骨折23例,不稳定性骨折157例。致伤原因:摔伤158例,车祸伤17例,坠落伤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3例,血气胸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5例。 1.2治疗方法。首先拍X线片,了解骨折的程度和类型,尤其是桡骨远端缩短的情况和关节面塌陷及有否翻转的情况,指导整复时的手法。绝大多数患者可在门诊治疗室进行整复固定。患者坐于靠背椅上,触摸骨折断端肿胀畸形明显处,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0ml注射器于血肿腔回吸有淤血后将1%盐酸利多卡因注入510ml,35分钟待麻醉起效后行整复术,以减少病人痛苦有利复位1。 方法一(牵抖复位法):患者取坐位,老年患者取平卧位,患肢外展,屈肘90、前臂中立位。助手握住患肢前臂上段,术者两手紧握手掌,两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端背侧,其余四指至于其腕掌部,紧扣大小鱼际肌,先顺势拔伸23分钟,待重叠移位完全矫正后,将前臂远段旋前,并利用牵引力,顺纵轴方向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此法适用于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骨折端完整者。 方法二(提按复位法):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持握患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另一助手紧握患肢前臂上段,两助手行拔伸牵引,持续23分钟,使骨折断端的嵌入或重叠移位得以校正,旋转移位亦应注意矫正。术者立于患者外侧,一手握住前臂下段,将骨折近端向桡侧推挤,另手握住掌腕部将骨折远端向尺侧推挤,握手部的助手同时向患腕、向尺侧屈,以矫正骨折远端的桡侧移位。然后术者两手食、中、环三指重叠,置于近端的掌侧,向上端提,两拇指并列顶住远端的背侧,向掌侧挤按,握手部的助手同时将患腕掌屈,以矫正掌、背侧移位。待骨折完全矫正,腕部外形恢复正常后,术者一手拖住手腕,另手拇指沿伸、屈肌腱由近端向远端推按,理顺肌腱,使之恢复正常位置。亦可先整复桡侧移位。此法适用于老年患者,以及骨折线已进入关节、骨折粉碎者。 双手交替牵引下仔细触摸、推按、抚平骨折端掌、背、桡侧,使骨折处平整。前臂及腕部棉垫包绕平整后,在维持牵引下,用四块夹板超腕关节固定(图一)。 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一平垫。在骨折远端的背桡侧尚可先放一横档纸垫,一般长约67cm,以能包绕前臂远段的背、桡侧面为度,宽约1.52cm,厚约0.3cm。如放横档,则在背侧不用再放平垫。压垫放置妥后,再放上夹板。夹板上端达前臂中、上13,背侧夹板和桡侧夹板的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手腕的绕偏和背伸活动。掌侧夹板和尺侧夹板则不超过腕关节。将腕关节固定在掌屈30度、尺偏20度位置。固定垫及夹板放妥后,扎上三条布带,拍X线片了解骨折整复后位置,复位优良后,最后将前臂放置中立位,屈肘90?悬于胸前。绑扎松紧严格按照1kg重量上下移动1cm为宜。每日调整绑带松紧,固定46周,期间整复后3天、1周、2周、4周均拍患腕正、侧位x线片,,检查骨折复位移位情况,期间指导患者积极行功能锻炼,46周后去除外固定。骨折时间在三周左右,骨折移位明显,单纯牵引治疗复位困难,可选择c臂x光机透视下行克氏针撬拔复位和手法复位相结合。 1.3复位及功能评估标准2。 1.3.1复位评定标准:优:无畸形,无向背侧或掌侧成角,桡骨短缩<3mm,关节面平整。良:轻度畸形,向掌侧或背侧成角010,桡骨短缩36mm,关节面错位<2mm。可:中度畸形,向背侧或掌侧成角1114,桡骨短缩711mm,关节面错位>2mm而<4mm。差:严重畸形,向掌侧或背侧成角15,桡骨短缩12mm,关节面错位4mm。 1.3.2功能评定标准优:无功能损害,无疼痛、麻木等主观症状,腕部无畸形,与健侧相比,腕关节屈伸范围及前臂旋前、旋后范围减小<10,患肢握力较健侧减弱不明显,患侧为优势手<5%,患侧为非优势手<10%。良:轻微功能损害,但无主观症状,腕部轻度畸形,与健侧相比,腕关节屈伸范围及前臂旋前、旋后范围减小1015,患肢握力较健侧轻微减弱,患侧为优势手减少5%10%,患侧为非优势手减少10%15%。可:关节功能不理想,有轻度疼痛、麻木等主观症状,腕部畸形较明显,但尚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与健侧相比,腕关节屈伸范围及前臂旋前、旋后范围减小1620,患肢握力较健侧明显减弱,患侧为优势手减弱11%20%,患侧为非优势手16%25%。差:关节功能差,工作能力减弱,日常生活受影响,腕部畸形明显,伴持续性疼痛、麻木等症状,与健侧相比,腕关节屈伸范围及前臂旋前、旋后范围减小在20以上,患肢握力较健侧明显减弱,患侧为优势手减弱20%以上,患侧为非优势手减弱25%以上。 2结果 6个月以上随访180例,均达到临床愈合。复位情况:整复后优145例,良32例,差3例,总优良率达98.3%。6周后掌倾角变小9例,占5%。腕关节功能:优138例,良35例,差5例,总优良率达96.1%。 3讨论 3.1良好的复位是腕关节功能良好恢复的基础桡骨远端存在特有的解剖结构,正常时桡骨远端的关节面掌倾角为1015,尺偏角为2025,桡骨茎突长于尺骨茎突约11.5cm。这些结构与腕关节功能密切相关。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在同样的外力下容易发生骨折,并且常形成粉碎性骨折。在骨折手法复位时应尽可能恢复上述结构的解剖位置。手法整复时,持续而缓慢牵引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将桡背侧压缩的骨质牵开,恢复桡骨的有效长度,并且通过骨折端周围的韧带和骨膜的牵拉,使小的碎骨片达到复位的目的。 3.2小夹板能够起到可靠的外固定作用。小夹板能够为骨折端提供稳定而弹性的固定,有效地维持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和尺倾角。但是在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情况下,整复后压缩的部分形成缺损区,容易发生桡骨有效长度的丢失,本组病例占5%,但是这类患者绝大多数对手的劳动能力要求不高,能够恢复患者生活自理的要求即可,所以家属及患者对骨折复位要求往往不是很高。 3.3定期复查拍片和及时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是维持复位后的位置的重要措施。由于创伤性炎性渗出一般在72h左右达到高峰,所以3d内肿胀会逐渐加重,患者手背部肿胀是正常情况,嘱患者尽量抬高患手,夜间仰卧,手部置于胸前垫高,同时进行手指的伸曲活动。应该告诉患者及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