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 摘要:为了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本文按照保持全省水质总体良好,局部污染合理控制,兼顾各市、县发展需求,并给下游行政区良好入境水质的思路,提出了一个全省水污染物(COD、氨氮)点源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本方案给出的先确定全省排污控制总量,然后往各市、县以及各城区河段分配的技术路线和具体算法,注重于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实际应用简单、方便。 关键词: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方案纳污能力江西省 在我国大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及一些欠发达但缺水地区,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水环境承载能力,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江西省水资源量相对比较丰富,且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较低,水污染物排放量也相对较少,因此,全省地表水总体质量还比较好。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的用水量和排污量正在增加,一些城镇河段已受到明显污染,有的饮用水源区水质得不到保障,并且水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 合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减少水污染危害,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水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综合考虑河流上、下游的利益,合理制定全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对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全省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南岸,属于我国中部正在崛起的欠发达地区。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104km2,其中:山地占36%,丘陵占42%,岗地、平原、水面占22%。全省行政区划包括11个设区市,所辖99个县、市、区。2002年,全省人口总数4222.43104人,其中城镇人口约占31%;全省国内生产总值245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692亿元。 江西省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642mm,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41mm1934mm。降水量相对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7%左右;79月降水相对较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0%左右。 江西省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河流,它们与其他直接入湖河流共同构成鄱阳湖水系,经入江水道于湖口注入长江。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104km2,其中江西境内15.7110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4%;省内不属于鄱阳湖水系的河流流域面积合计为1.0410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539108m3/a,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5.5%,居全国第七位1。全省人均拥有水资源量3677m3/a,高于长江流域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2002年,江西省地表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在全省主要河流89个评价河段中(评价河长5742km),全年都优于类水标准(GB38382002,下同)的占评价河长的79.3%,劣于类水标准的占12.1%,其中,劣于类水标准的河段长245.5km;主要污染河段有南昌、景德镇、新余、萍乡、赣州等城市河段,以及全南、莲花、永丰、上高、高安、德安等城镇河段;鄱阳湖评价水域2184km2,全年都优于类水标准的占72.9%,劣于类水标准的占0.3%,主要污染水域为赣江南支口;柘林、万安、江口等主要大型水库的水质全年都优于类水标准2。全省局部水域的污染主要是受到点污染源影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等23。 2002年,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10.5108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6108t,生活废水排放量5.9108t。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6.78104t、氨氮排放量3779.6t,工业废水达标率77.6%;生活废水中COD排放量32.3104t、氨氮排放量2.5104t,生活废水处理率3.9%3。 全省“十五”计划安排: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6.6%提高到30%;城镇化水平由27.3%提高到32%;强化南昌市在全省城镇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力争使九江、赣州、景德镇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其他设区市成为3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建成200个重点镇,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2全省点源排污总量控制 江西省地表水污染主要是受到城镇生活和工业废水(点污染源)影响,全省点源排污控制总量应以枯水流量条件来确定。鄱阳湖水系湖口控制断面(进入长江)的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为562m3/s,扣除邻省约5103km2汇水面积的影响,并考虑本省约1104km2不属于鄱阳湖水系汇水面积的作用后,可初步推算出全省汇入长江及其他外省水系控制断面的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自产量)之和约为580m3/s。若以此流量作为稀释流量,并要求稀释后水质按类水标准(COD20mg/l、氨氮1.0mg/l)控制,且假定枯水期面污染源负荷量与水体中降解量相抵消,则全省点污染源COD控制入河排放量应为32.16104t/a、氨氮控制入河排放量应为1.61104t/a。若污染物入河系数按0.9计,则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COD控制排放量为35.73104t/a、氨氮控制排放量为1.79104t/a。 以上拟定的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的COD和氨氮控制排放量,分别占国家环保“十五”计划全国控制排放总量的2.75和1.08,与2002年全省排放量相比:COD减少8.57%,氨氮减少37.85%。同时,由于选择了较安全的稀释流量、较高的水质目标和较大的入河系数,以及考虑到江西省人口数量约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3,水资源量占到全国水资源总量的5%以上,因此,可以认为该排污控制目标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国家环保“十五”计划精神,并能保持全省水质总体良好。 3各市、县点源排污量控制 在确定了全省的点源排污控制量之后,应根据水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其分配到各个市、县,即确定各市、县的排污权。在主要受点污染源影响的地表水体,水环境承载能力与枯水期径流量呈正相关。江西全省都属于湿润季风气候区,各流域枯水期径流模数相差不大,因此,基本可用区域面积数量来反映各地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大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则可以通过各地城镇人口和工业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数量予以体现。故按区域面积、城镇人口、工业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各取4:4:2的权重)所占比例,将全省点源排污控制量分配到各个市、县。考虑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城镇人口的计算按:县取0.3倍总人口,县级市取0.35倍总人口,设区市市区取非农业人口加以其与总人口差值的一半。 各设区市及部分县(市)点源入河污染物控制量计算结果见表1、表2。 4各城区河段点源排污量控制 分配到各市、县的点源排污控制量为其行政区内的点源允许排污量总和,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控制原则和计算方法,确定各市、县的城区河段点源入河排污控制量。 4.1控制原则 各市、县的城区下游河段一般为本市、县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的主要排放河段,但各地城区河段点源排污控制量占本市、县点源排污控制量的比例应有所不同。在此设定比例上限为:设区市城区河段不大于本市区点源排污控制量的97,县级市城区河段不大于本市点源排污控制量的92,县城河段不大于本县点源排污控制量的87。 各市、县交界断面及出省断面的水质不得劣于类水标准。 饮用水源地、各类保护区及其它功能区水质达到相应标准。 4.2计算方法 4.2.1河段纳污能力 按照上述控制原则,结合本省各市、县的城区河段至与下游市、县分界断面及饮用水源区和各类保护区相距一般较远,并且城区河段流量越小,其下游区间汇入流量所占的比例越大(即稀释能力越大)等特点,拟定城区河段纳污能力的算法如下: (a)计算流量 根据各市、县的城区下断面设计流量(90%保证率的最枯月平均流量),拟定计算流量。当设计流量小于或等于8m3/s,计算流量取设计流量的值;当设计流量大于8m3/s,计算流量取:8+(设计流量8)3,但最大不超过40m3/s;考虑到南昌市作为省会城市的重要性,以及赣江在市区开始分叉而下的独立性,故南昌市赣江南支和主支分别取计算流量。 (b)计算模型及参数 计算模型:采用完全混合模型。 浓度背景值:COD取8mg/l,氨氮取0.25mg/l。 浓度控制值:8m3/s以内的计算流量COD取30mg/l,氨氮取1.5mg/l;多于8m3/s的计算流量COD取20mg/l,氨氮取1.0mg/l。 排放强度:按每年排放350d、每天22h计算。 对于极少数距下游市、县分界断面较近,而本身设计流量较小,且下游区间汇入流量所占的比例也较小的城区河段,还应采用一维降解模型复核下游分界断面能否达标。 此外,少数市、县存在(或规划)除城区河段以外还有较大比例排污分配量的河段,这些河段的纳污能力计算基本可用上述城区河段的思路。但是,要根据其与上游市、县分界断面的距离,以及本行政区上下游各排污河段的相互影响,合理确定河段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值。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河段纳污能力计算中,一般需要采用一维降解模型。 4.2.2河段点源排污控制量取值 各市、县的城区河段点源排污控制量既不得大于其河段纳污能力,也不应超过本市、县点源排污控制量中分配到该城区河段的排污量,即应取其中的较小值。今后如果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各市、县的城区河段引进排污权时,也必须考虑其河段纳污能力的限制。 部分市、县的城区河段点源入河污染物控制量计算及取值结果见表2。5结语 省级区域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对区内市、县级水污染防治、社会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具有宏观控制作用,同时,它也应受到国家及所属流域级方案的约束。因此,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方针及目标,以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兼顾流域上、下游各方的用水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省级区域排污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 本文根据江西省水资源量较丰富、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和工业及城镇化正在快速发展的特点,按照保持全省水质总体良好,局部污染合理控制,兼顾各市、县发展需求,并给下游行政区良好入境水质的思路,提出了一个全省水污染物(COD、氨氮)点源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本方案给出的先确定全省点源排污控制总量,然后往各市县以及各城区河段分配的技术路线和具体算法,注重于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实际应用简单、方便,可以供区域水环境规划和有关管理部门参考。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江西省地表水污染主要是受到点污染源的作用,但是,面污染源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随着农村集约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面源污染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今后必须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都得到合理控制,才能够充分有效地保护全省地表水环境。因此,在当前对城镇生活和工业废水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农村面污染源的调查研究,以尽快制定全省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综合控制措施。表1 江西省各设区市点源入河污染物控制量(t/a)行政区入河控制量行政区入河控制量COD氨氮COD氨氮南昌市42197.02112.47赣州市59456.82976.54景德镇市13786.6690.19吉安市35821.21793.29萍乡市13855.5693.64宜春市35110.71757.72九江市34354.31719.85抚州市29324.31468.04新余市9734.0487.31上饶市39881.61996.56鹰潭市8078.0404.40全省合计32160016100表2 江西省部分市、县的城区河段点源入河污染物控制量(t/a)行政区名称行政区入河控制量城区河段允许分配量城区河段纳污能力城区河段最大允许入河量COD氨氮COD氨氮COD氨氮COD氨氮南昌市区26625.61332.9425826.81292.9514656.5南支832.76南支14656.5南支832.76南支15523.2主支 942.48主支11170.3主支460.19主支景德镇市区5638.8282.295469.6273.823067.5174.293067.5174.29萍乡市区8575.6429.318318.4416.443384.6192.313384.6192.31九江市区8363.3418.698112.4406.1215523.2942.488112.4406.12新余市区7563.6378.657336.7367.295063.9288.775063.9288.77鹰潭市区1853.492.791797.890.007617.5448.371797.890.00赣州市区5467.8273.735303.7265.5115523.2942.485303.7265.51吉安市区4530.5226.814394.6220.0015523.2942.484394.6220.00宜春市区7516.2376.287290.7364.995200.3297.305200.3297.30抚州市区7898.8395.437661.8383.578582.1508.667661.8383.57上饶市区3378.1169.123276.8164.045843.4337.493276.8164.04安义县1431.371.651245.362.344978.5283.441245.362.34乐平市4872.4243.924482.6224.415677.1327.104482.6224.41修水县5733.3287.024987.9249.715566.2320.174987.9249.71永修县2748.6137.602391.3119.7112773.4770.622391.3119.71德安县1312.165.691141.657.15365.920.79365.920.79宁都县5277.6264.214591.5229.865133.7293.1445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车辆监控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江苏申论高分真题及答案
- 湖南精准扶贫题库及答案
- 晨光文具招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康复治疗学运动疗法康复治疗实战技巧考核试题答案及解析
- 输血主管技师试题及答案
- 肉鸽产业园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生物化学生化实验操作指导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退休医学常见病例诊断与护理测试答案及解析
- 外协高空安全培训档案课件
- T-CFA 030501-2020 铸造企业生产能力核算方法
- 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外交学院
- 护理工作中的冲突与管理
-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准则
- 《社区调查报告》课件
- 2025-2025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 《胸腔穿刺术》课件
- 《人才选用育留》课件
- 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
- 任务1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基本组成与原理
- 富血小板血浆(PRP)临床实践与病例分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