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1 指南录后序学案 莲山课 件 k 指南录后序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基本句式。 2、反复诵读,锻炼分析、理解、概括、鉴赏语段的能力。 3、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目标 1 学习难点:目标 2 学习时数:三课时 学法:自读自译、发现疑难、交流研讨、诵读巩固。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初中学过的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讲解: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表现2 / 21 了作者的英雄气概和高风亮节。 1283 年,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市)从容就义。这两句诗成了后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二、了解作者 文天祥( 1236 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 1275)正月,国事危急, 朝廷召诸路 “ 勤王 ” ,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元三年( 1278 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 1283 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 47 岁。 三、解题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一篇序言。 诗集名 “ 指南录 ” 取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3 / 21 的句意,表达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之情。附文天祥的诗。 渡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 序 ” 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 “ 赠序 ” 和 “ 书序 ” 。 “ 书序 ” 书序在正文之前,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由于在这篇序文之前作者已经写过一篇自序,所以把这篇序文叫做 “ 后序 ” 。 “ 赠序 ” 与 “ 书序 ” 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 四、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本文共八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你认为怎样划分,每部分写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 1 5 段),叙述出使元营的经过及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第 1 至第 4 段重在记叙,第 5 段以抒情为主。 第二部分:(第 6 8 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来阐述自己报国的心志。 五、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一段。 4 / 21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若另有生字,写出并注音。 德祐缙绅萃纾祸觇北翌日 2、解释重要词语 除都督路修门萃会纾难觇 A 、战、守、迁皆不及施。迁:。施:。 B、莫知计所出。莫:。 c、予不得爱身;爱:。身:。 D、于是,辞相印不拜拜:。 E、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翌日:。 F、奉使往来,无留北者。留:。 3、重点语句解析: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4、熟读课文,举疑问难。 5、翻译第一段 译文: 6、理解内容: (1)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2)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5 / 21 小结段意:挺身北行纾国难。出使北营的背景、心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 六、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二、三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若另有生字,写出并注音。 遽轻吾国构恶献谄羁縻自度诟虏帅 数吕师孟 祈请诣北分当引决 2、解释重点词语: 慷慨遽轻度数 A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动词。 B、不复顾利害利害, c、北虽 貌敬貌, D、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诣: E、然而隐忍以行隐忍, 3、理解重点语句: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昔人云: “ 将以有为也。 ” 4、熟读课文,举疑问难。 5、翻译第二、三段。 6 / 21 译文 6、理解内容: (1)提问: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 答:第一阶段是: “ 初至北营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 第二阶段是: 第三阶段是: (2)提问:文天祥既然 “ 分当引决 ” (按理应当 自杀), 为什么却又 “ 隐忍以行 ” (隐忍,勉强忍耐,不露真情,暗中忍受着去了)? 答: 小结段意:慷慨陈词遭扣押。出使北营,震慑敌方,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表达了他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的思想。 七、强化检测: 1、选出诵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c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D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注音并解释词语: 靡 A 动词 m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列传) 7 / 21 B 动词 m 徒靡弹药,无益吾事(冯婉贞) c 形容词 m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训俭示康) D 副词 m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靡及:达不到) 数 数(音 sh 义)吕师孟叔侄为逆 此数(音 sh 义)者用兵之患也 范增数(音 shu 义)目项王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音 sh 义) 今夫弈之为数(音 sh 义),小数也 分 予分(音 fn 义)当引决 五谷不分(音 fn 义) 舟首尾长约八分(音 fn 义)有奇 衣食所安, 必以分(音 fn 义)人 自分(音 fn 义)已 死久矣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课文第四、五两段。 一、学习第四段 1、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四段。 8 / 21 注意下列重点字词语句: 重点字词: 注音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庶几()未几() 解释词语 A、诡踪迹,草行露宿(诡,;草,名词做状语;露,名词作状语) B、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日,时间名词作状语) c、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穷,;饿,;无聊,) c、已而得舟(得,) D、以至于永嘉(至于) 重点语句解析: “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 高地迥,号呼靡及 ” 一句翻译最正确的一句是 () A(我)贫困饥饿,深感无聊,敌人悬赏捉拿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呼唤求救都办不到。 B(我)困窘饥饿,无所依托,悬赏捕捉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呼唤求救都办不到。 c(我)贫困饥饿,无所依托,敌人又紧追不舍,天高地远,喊(天)呼(地),(天地)也无法听到。 D(我)困窘饥饿,无所依托,敌人又紧追不舍,天高地远,9 / 21 喊谁都听不见。 2、熟读课文,举疑问难。 3、翻译第四段。 译文: 4、语段小结: 第 4 自然段写北行路中得脱的行程。又可分 为三层。 第一层, “ 至京口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 ,写得脱后的喜悦。 第二层, “ 留二日,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 写受误会后的困境。 第三层, “ 已而得舟, 以至于永嘉。 ” 写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画出那些既能准确表明作者活动的特点,又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答: 小结段意:历经艰险归南方。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难历程,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仍力图中兴的心愿 二、学习第五段 1、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 自译第五段。 10 / 21 重点字词: 注音 诋()大酋当死几自刭()死殆()例送死 制府檄()下几邂逅()死巡徼()捕系() 解释词语 至海陵,如()高沙,道()海安、如皋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翻译句子,注意文言句式 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质明,避哨竹林中,骑数千过其们 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2、熟读课文,举疑问难。 3、翻译第五段。 译文 : 4、语段理解: 解读第 5 段。 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一显著特点,即 “ 叙述和抒情相结合 ” 。请指出第五段在结构上与前面 1、 2、 3、 4 段的关系: 11 / 21 答:第 1 4 自然段侧重记叙曲折艰难的经历,第 5 自然段则偏重于对这种经历的慨叹, 前者是后者的必要铺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的自然流露与抒发。例如, 本段的层次结构。 答:第 5 自然段,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的心志。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 “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此句引出 “ 及于死 ” 的危难,总起下文。 第二层, “ 诋大酋当死; 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 共用17 个排比句。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再现了文天祥此次北行历经的磨难。 第三层, “ 呜呼!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本段中间连用多少个 “ 死 ” 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 诵读练习。 基本方式是齐诵、自由练习诵读、诵读的检查。以下是诵读的要点: 可以分层练习,难背诵的地方 18 个排比句中包含着叙事成分,作为前两段概括叙事的12 / 21 补充,但它们的基调是抒情,抒发了作者为 国捐躯、万死不辞的情怀,读时要表现出这种基调来。 为了有效地表现出这种基调,首先要突出各句中的重音,如 “ 诋 ”“ 骂 ”“ 争 ”“ 备不测 ”“ 物色 ”“ 仿徨 ” 等等;其次要注意停顿,每个分号处都应有较长的停顿。 要细心品味两上 “ 呜呼 ” 和三个 “ 矣 ” 所表现的语气是有区别的。 第一个 “ 呜呼 ” 表达了已将生死置于度外的感情; 第二个 “ 呜呼 ” 表达了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伤痛; 第一个 “ 矣 ” 处于统领句末,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宜重读; 第二 “ 矣 ” 处于前一层结句之末,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宜轻读; 第三个 “ 矣 ” ,处在文意转折( “ 而境界危恶 ” )之前,宜急收。 小结段意: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心志。 以上第 1自然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第自然段是全文抒发感慨、 表达心志的高潮,是前一部分的深化和后一部分的提引 三、强化练习: 1、注音并解释词语: 间 至京口,得间(音 jin 义)奔真州 13 / 21 间(音 jin 义)以诗记所遭 道芷阳间(音 jin 义)行 中间(音 jin 义)力拉崩倒之声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音 jin 义) 又间(音 jin 义)令吴广至次所旁丛林中 于乱石间(音 jin 义)择其一二扣之 2、与 “ 予之及死者 ” 的 “ 者 ” 用法不同的是:() A、北邀当国者相见 B、无留北者 c、使来者读之 D、以上三项都不是。 3、与 “ 几无所逃死 ” 的 “ 所 ” 用法不同的是:() A、莫知计所出 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间以诗记所遭 D、为巡船所物色 四、点击高考: 续写句子,使整段文字衔接顺畅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 ?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 称雄于六国?如果 ?综上所论,不难看出 。 提示:吴王夫差 -伍子胥蔡桓公 -扁鹊楚怀王14 / 21 -屈原 鲁庄公 -曹刿齐威王 -邹忌唐太宗 -魏征 答: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课文第六、七、八三段。 一、妙语珍藏: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蓠趣未穷。宁可枝头抢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我送走了那个可弃可恨的昏君,零丁洋未过,我就被远兵的罗网网住。 我回头看那无止境的路,从临安到岭南,这一路我的确奔过来的。我的人生又何 其相似。当年,我心怀抗元大志,跨上战马,驰骋沙场。我在奔向战场,也是在奔向我人生的另一处归鸿:大丈夫志在军营。 可是临安府,容得了一代糊涂君王,容得了一群窝囊庸臣,却容不了一颗誓死效忠的赤诚之心!所以,我深深明白,我只能永远奔跑,哪怕只杀一个元兵,收复一寸疆土。荆棘算得了什么,刀光剑影又有何畏惧。 今夜,我却被困在暗牢,也许永远不能跨上我心爱的坐骑,15 / 21 去驰骋边疆,驰骋信念,驰骋人生了。箫声吹得人哀怨,但哀怨从来不属于伟丈夫,士可杀不可辱。铁骨铮铮的文天祥怎能跪着生! 燕山月静静洒下,秋菊无声无息地盛开, 塑一座圣洁的雕像。 奔跑让我遍体鳞伤,抛头洒血,奔跑又让我在心灵上完成了一次永恒的跨跃 意志,应该在残酷和无情中超强。 生命是一江春水,抒写了热情和奔放,教人在激情中意气风发; 生命是一泻瀑布,宣誓了坚贞和不屈,教人在挫折中不懈要求。 勇敢在人生路上奔跑,勇敢在心灵上跨跃 二、学习第六、八段 (一)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六、八段。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A、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B、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c、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D、是年夏五,改元景炎。 2、熟读课文,举疑问难。 3、翻译第六、八段 译文 4、语段理解: 16 / 21 要求用课文原句回答并解说。 (1)提问: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 答: (2)提问:结集的目的是什么? 答: 小结第二部分 6、 8 段段意:第六段:。 第八段:。 三、学习第七段 1、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七段。 解释词语 幸何为僇遗体行殆责 无以义赖修雪九庙、 所谓向委愧怍微诚正丘首 重点语句解析: A、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 答: B、生无以救国,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 答: c、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答: D、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17 / 21 答: 2、熟读课文,举疑问难。 3、翻译第七段。 译文: 4、小结: 第七段正面阐述自己的报国心愿。这段议论体现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天祥作为正直士人的代表所能体现的最高思想境界。这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慷慨激昂,一气呵成。 四、全文总结: 1、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了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意 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的英雄壮举与历史上一切爱国志士一样,他们的报国行为是非常感人的。他们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实在可歌可泣。 文天祥北行之举对敌方的实力估计是不足的,他企图以言辞说服敌人退兵是极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爱国思想的实质是对于南宋朝廷的忠心,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2 写作特点: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 表现在: 18 / 21 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例如第 2 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这里包含着克制内 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 在叙事的前后,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例如第 4 段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文中用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表达心境。 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如第 3 段,既写出了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四、强化练习: 1、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东交通大学《世界宗教简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地下工程》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普通话考试经典话题与范文
- 潍坊理工学院《社会工作评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医学院《汽车电控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制造工程与技术A》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BeondtheBascsofDesgn》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科技大学《Dreamweaver网页制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十八岁成人礼父亲寄语范文及情感表达
-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历史文献》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沥青路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人民调解工作方法与技巧
- 传染病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管理规范
- 应用文写作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
- 大学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
- SB/T 10941-2012自动制冰机试验方法
- GB/T 6804-2008烧结金属衬套径向压溃强度的测定
- 沙盘游戏治疗(2017)课件
- SY∕T 5280-2018 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