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和访谈课件.ppt_第1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和访谈课件.ppt_第2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和访谈课件.ppt_第3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和访谈课件.ppt_第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和访谈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阐释,2.考点精讲,3.规律方法,4.拓展提升,新闻和访谈,考点新闻和访谈,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清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1.考点阐释,新闻作为一种常用的实用文体具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其基本的结构特征,如消息具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而访谈则以“问答”式为主体结构;通讯、特写则在具有新闻的特征之外,具有了一定的文学性。因此,命题人往往从新闻的概念、基本特征及表现手法的特点以及作用等方面设题。,2.考点精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她只能活七小时”美保罗舍恩斯坦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考点一新闻的语言,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题目: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教你答题:本题考查分析新闻语言特色的能力。本题的题干其实已经给予了我们答题的启示: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本文的语言则不是客观平实的,也就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结合画线句中具体词语去分析其中感情倾向,即可完成此题。,参考答案:画线部分运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鲜明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关心和人道主义情怀”),3.规律方法,新闻语言类题目解题技巧1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特点;2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考虑新闻语言的严密性;3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细微处;4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考虑语言传达出的情感。本考点中画线句子中的“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就传达出对小女孩的关心和人道主义情怀。这就需要从传达感情的角度来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叫声“李大囡”106人答应景洪一400余人村庄106名妇女同名村民25年第一次见到户口本首席记者戴振华通讯员黄志荣外界的人进入村寨张口呼喊“李大囡”时,立刻会有大到82岁,小到16岁的106名女性跑出来“一呼百应”,一个家庭祖孙三代的4名女性都同名“李大囡”,这样闻所未闻的趣事就发生在景洪市勐旺乡的瑶族村寨大龙山。更为有趣的是,这个人口为453人的村寨,竟然还有3个“张学友”、8个“张柏芝”。,考点二新闻的文体特征,记者探访一家人4个名叫“李大囡”记者昨日由景洪驱车6个小时,来到这个坐落在深山里的家族村寨。随行的景洪市公安局民警一进入村寨,便立刻召集村民排队领取户口本和身份证。按照相片上的模样一个一个仔细核对清楚后,民警将户口本和身份证一一发到村民手中。“过去全村人都没有户口,更没有见过身份证。”村民小组长李金华告诉记者,这个村寨的村民全是1984年从墨江县文武乡自发搬迁来的瑶族,25年来全村人没有一个村民有户口,跟外界也少有接触。加上语言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全村没一个人在结婚前有名字。结婚后,按惯例男子就取名为“李老大”、“李老二”,女子就跟着男方被称为“李大囡”。因此累积至今,全村已经有106名已婚妇女同名“李大囡”。现在,不仅村里家家都有“李大囡”,而且有的一个家庭里就有3个以上的“李大囡”。“最多的是村民李六家。”李金华说,李六82岁的奶奶、42岁的妻子、24岁的女儿和19岁的儿媳,4人全都名叫“李大囡”。,特事特办公安局为村民办落户李金华和村民的说法,记者在勐旺派出所得到了证实。与这个村寨打了20多年交道的勐旺派出所老所长罗正明介绍,由于这个村的村民一直没有户口和身份证,村民结婚也不领结婚证,男方只需将女方领回家同居后请亲戚朋友吃上一顿饭,就算正式夫妻了。因为没有户口,这个村寨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就成了一个难题,村民李定学夫妇就连续生下了9个女儿。随着与外界接触的增多,村民发现户口和身份证的必要性。如今村民们除因为没有身份证无法出远门外,林业和农业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需要发放给他们的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款项,已经累计达20余万元放在账户上,却因为办不到银行户头无法拨付给他们。李金华说,因为在这里定居了20多年,近年来当地政策也承认他们属于勐旺乡的村民,但由于是从墨江搬迁来时没有办过任何迁移手续,私自离开户口所在地20余年后,墨江也无法落实他们的身份问题。尽管近年来他们一直找部门反映,但始终因为不符合国家有关落户的相关政策,户口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今年公安局开会部署,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为大龙山的村民办理登记落户手续。,重新取名村里出了8个张柏芝罗正明对记者说,由于全村已婚妇女都使用“李大囡”这个名字,而未婚的男女村民都没有名字,因此登记落户时要求村民重新取名。但令户籍民警没有想到的是登记的第一天,村民报上来的名字除了一个“张宇”,3个“张学友”和8个“张柏芝”外,尽是“老疙瘩”之类的名字。无奈之下,派出所只好发动民警来给村民们取名字。“我一个人就取了100多个名字。”罗正明说,那一段时间他们挖空心思给村民们取名字,工作量远远超过了正规的取名公司。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景洪市公安局通过3个月时间的努力,终于帮这个“黑人黑户”了25年的村寨所有村民上了户口,并帮适龄的村民办理了第二代身份证。这也意味着,这个村寨的村民过去所有涉及户口和身份证问题带来的烦恼都迎刃而解,而全村有106个“李大囡”的时代也将就此成为历史。,答案用三个小标题统领所有材料,显得行文清晰流畅。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分别按照顺叙和倒叙的方式在三部分中交互闪现,有利于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题目:1这篇通讯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答案形象地交代了这则通讯基本的新闻事实;抓住了新闻事件中最新奇的元素,有利于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新闻写作的规律。,题目:2这篇通讯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3.规律方法,“新闻的文体特征题”解题技巧考查形式:1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新闻真实性的?2段有什么作用?3本部分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有何作用?答题方法:1一般和具体结合。对文本的一般性特征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富有个性的“具体”的特征。如第2题,作答时就要联系导语和背景的一般作用,然后结合文本谈其具体作用。2注意效果解读。对“效果”的分析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从表达者的表达这个方面去考虑,看他这样做对他的表达会带来怎样的方便;一是从阅读者这个方面考虑,看他这样做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的效果。,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后面的题目。访钢琴演奏家傅聪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考点三访谈的内容,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天分,勤奋,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还是思想?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外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题目: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教你答题本访谈中提出七个问题: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吗?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天分,勤奋,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还是思想?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什么是你说的好音乐?七个问题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第个提问,可以归纳为:被访者学琴的经历/被访者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等四个提问:对音乐的认识与追求;第三方面,是等三个提问: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答案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访谈的内容题”解题技巧考查形式:1采访者是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的?2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3通观全文,某某的回答涵盖了哪几个方面内容?答题方法: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3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4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解读分析方法一样。,4.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后面的题目。范曾与杨澜的对话杨澜(以下简称“Y”):很多人非常想找到您画风中发生了哪些改变,就从这里面现有的几幅画里来看,我觉得,您的画比过去更简约了,而且人物的表情和传达出来的神韵,不像过去那种非常张扬的,现在有了一点沉静、沉淀的味道在里面。您是非常自觉地、主动地去改变风格,还是说这只是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范曾(以下简称“F”):艺术家都是当局者迷,自己到底什么面貌,这个可能你们旁观的人看得更清楚。你们已间隔了好多年没看我现在的作品,因此你们可能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就我个人来讲,并不着意地去追求这种风格的变化,不在形式上花很多的脑筋去琢磨,而是自己在整个的创作时间里,抒发心灵过程里的一种不自觉的流露。,(如今在西方,人们对于如何欣赏中国画还有点摸不着门道。有人认为这与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本身缺乏透视和光影的变化的局限性有关,那么范曾本人又怎么看呢?)F:其实中国画是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表现纵深的三维空间,仅仅是语言和西方不一样。西方可以用光、色,我们用线条。中国画家在画画的时候,他是有种情绪的,有感而发的,激动的。他这种情绪使他的用笔有种速度,有种气势,有种派头,而这种东西却是有时间的因素在里面。所谓至高的中国画,不仅有三维空间,还有一种四维的运动感,一种时间的感觉,这种感觉我认为就是西方绘画所达不到的。Y:我们今天一直在考虑能不能够借鉴西方的东西,然后来一个中西合璧。于是在很多手法上、技巧上,也作了很多的借鉴,您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自己的看法?,F:我看到一些提倡熔东西方为一炉的这些作品,大体上是一种皮毛外向的物理性的组合,而并没有达到一个化学的组合。如果仅仅是皮毛外向的那种学习和临摹的话,中国人学西方人不行,外国人学中国人也不行。中国画现在有些人提倡吸收西洋的东西,可是它没有在艺术本质跟内核上思考,因此就难免人为,庄子书里面所谈到的“邯郸学步”。Y:所以您觉得中国的国画要想取得更大的前途,实际上应该拉开和西方绘画的距离,而不是缩短这样的距离。要建立一个非常独特的具有自己风格的这种艺术,才能够有一个生存的空间。F:对。一个有强大文化的民族,它是不容易消失的。你比方清朝入关以后,它建立了二百七十年江山,可它最可悲的一点,连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全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因为汉族文化强大。Y:有一些人说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