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与学的设计_第1页
《新文化运动》教与学的设计_第2页
《新文化运动》教与学的设计_第3页
《新文化运动》教与学的设计_第4页
《新文化运动》教与学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新文化运动教与学的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与学的设计 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 文化发展历程的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 “ 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 ” ,下启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 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2 / 16 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 1)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 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 2)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3 / 16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加上每一目时间的安排 导入新课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 20 世纪的时候,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中国的发展状况怎样呢?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终于摧毁了满清专制,但照搬西方政治的结果,却是画虎类犬。虽然名义上建立了共和政体,民主政治却仍与中国无缘。先进的中国人由此得出了新的结论: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首先刷新国民的观念,将国魂重铸。 为了重铸国魂,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那就是 新文化运动。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领略先辈们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怀。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设问:哪些因素促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根据学案预习过本课,所以请一 名学生来回答,并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 4 / 16 1、背景: ( 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 2)政治方面: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北洋军阀专制独裁。 ( 3)思想文化: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2、概况:要求学生看书完成下面表格: 兴起标志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 旗帜民主科学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层层设问:当时被称为 “ 官僚养习所 ” 的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谁起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在旧思想、旧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北大,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 教师进一步指出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5 / 16 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 制与迷信 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设问: “ 德先生 ” 和 “ 赛先生 ” 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对材料一步进行分析。 教师点拨: “ 德先生 ” 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 赛先 生 ” 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陈独秀先生认为 “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6 / 16 1 “ 打倒孔家店 ” ( 1)树起 “ 打倒孔家店 ” 大旗的原因 自汉武帝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以来,孔子逐渐变成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礼治秩序的一尊精神偶像。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康有为反对共和,以及其他 帝制余孽的倒行逆施,都打着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 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然要批判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 ( 2)陈独秀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 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指出: “ 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 ” , “ 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人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 。这实际上是喊出了 “ 打倒孔家店 ” 的口号。 ( 3)意义 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批判,其意义不限于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派学术思想的褒贬。李大钊指出: “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 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 事实上,这正是 “ 打倒孔家店 ” 的政治动因与文化内涵。 “ 打倒孔家店 ” 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7 / 16 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探究】新文化运动时提出 “ 打倒孔家店 ” 的口号对不对 ?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 ? 袁世凯为巩固其统治,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 “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反对袁世凯的封建 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个,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这个口号绝对不适用于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 2鲁迅与狂人日记 ( 1)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批判的特点 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猛烈,他主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对 “ 吃人的礼教 ” 的抨击即出自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2)狂人日记 对 “ 吃人 ” 的礼教的揭露 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同时又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 【思考】何谓 “ 吃人的礼教 ”? 8 / 16 礼教是指儒家提倡的以 “ 三纲五常 ” 为核心的伦理道德。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露了其 “ 吃人 ” 本质。 “ 吃人的礼教 ” 的说法由此而来。 ( 3)对贞节观念的批判 鲁迅发表了我之节烈观一文,把传统的贞节观与夫权思想和忠君思想联系起来,揭露 “ 忠、孝、节 ” 的伦理道德的危害性。 陈独秀也撰文批判传统的贞节观念,指出这种观念与资产阶级的人格独立根本对立。 【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 Q 正传祝福等分别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 ? 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 “ 吃人 ” 本质;孔乙己反映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对人才的摧残毒害;药反映了对辛亥革命由于脱离群众而失败的思考,暗示唤起民众的觉醒是取得革命胜利的良药的深刻主题;阿 Q 正传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启发民众觉悟,发动民众革命的重大课题;祝福反映了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地位,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设问:新文化运动不仅 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 9 / 16 请一位同学朗读以下两段材料:材料一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 材料二 “ 这柯(棵)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亦掘去。 哈哈!好了! 胡适乐观 教师一步步设问: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 学生一步步回答。 教师点拨: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 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难懂。 教师: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 1、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 设问:文学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10 / 16 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 2、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准备。 (四)文化平民化 1教育界的文化平民化 民国 初年,面向群众的社会教育或通俗教育已有初步发展。这些活动主要是在城市中对群众开展通俗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社会风气。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 2文学界的文化平民化 ( 1)在文学界,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不断得到推广。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其中白话散文不仅在内容上反映当时流行的社会改造、妇女解放、劳工神圣、风土人情等思想内容,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而且在形式上出现了政论、杂文、随笔、游记、寓言、短评等体裁,风格多样 。 ( 2)在 “ 诗体解放 ” 的口号下,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积极尝试创作白话诗,这种新体诗摆脱了旧体诗的束缚,既注重内容的革新,反映现实生活,也注意形式创新, “ 自由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11 / 16 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 ” 。从胡适的孔丘、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可以一窥白话诗之风格。 要求学生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思想 革命 提倡 _与 _ 反对 _与 _ 提倡 _ 反对 _ 文学 革命 提倡 _ 反对 _ 根据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如何重铸国魂的。 教师点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去冲击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旧思想、旧文化。 教师: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呢?(引出下一标题)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2 / 16 1、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设问: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点拨:新文化运动宣传 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既是一次思想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对封建的思想文化给予彻底的冲击,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反封建斗争的继续。 材料: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 “ 异端邪说 ” 、 “ 洪水猛兽 ” ,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 “ 众叛亲离 ” , “ 人头畜鸣 ” 。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 “ 青年界之金针 ” 和青年的 “ 良师益友 ” 。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设问: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 1、打击 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形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2、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13 / 16 础。 设问: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请同学们通过下面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二: “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 ,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 ” 。 “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 陈独秀 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同步 检测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当时各历史条件推动的产物,这些历史条件包括 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A B c D 2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被誉为 “ 青年界之金针 ” 和青年的 “ 良师益友 ” 。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 A新青年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B.新青年以民主、科学思想为其主旨 14 / 16 c新青年歌颂了十月革命 D.新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3 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其直接原因是 A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思想的解放 B北大校长蔡元培以 “ 兼容并包 ” 为办学宗旨,提倡 “ 学术思想自由 ” c北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