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以江油地区为例.doc_第1页
毕业论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以江油地区为例.doc_第2页
毕业论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以江油地区为例.doc_第3页
毕业论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以江油地区为例.doc_第4页
毕业论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以江油地区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以江油地区为例摘要: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化问题突出,人口老龄化加速,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家庭养老意识淡漠,农村居民很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险。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制度缺陷并定影响社会安全核社会公正。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既是保障农民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也是关系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 ;问题;对策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in China -Taking JiangYou area as an exampleAbstract:Because our country two yua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problems, accelerated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land security is weakening, the family pension consciousness, few rural residents enjoy the government to provide old-age insurance. Bu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defects and effects of nuclear social justi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ld-age security of farmers, is not only the objective need to protect the basic rights of farmers, but also a big problem related to the rural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stabi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 The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Th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14目 录一、建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背景1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阶段1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现状分析4(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问题4(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4四、农村养老保险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8(一)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现状的最基本的原因是农村经济落后8(二)立法的滞后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8五、改善农村养老保险现存问题对策8(一)建立相关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保障8(二)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与地区相适应的养老保险8(三)着力解决农村收入水平低问题9(四)实施土地有偿转让9(五)社会对农村贫困户、五保用户进行资金支持9(六)加大宣传,转变农民的意识10(七)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10(八)增加国家财政投入10六、结论11致谢:11参考文献:12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证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它起到稳定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问题特别是养老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大,其关系到了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改善,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我们经过其发展过程不断总结经验并对其进行完善。一、建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农民的老有所养,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目标。在国外一些国家(例如:德国)随着工业化进程深入,开始关注对农村的保障制度。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从我国国情来看,重点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而这重中之重则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阶段(一)、中华民族拥有尊老爱幼,抚养老人的优良传统,我国从制定养老保障制度到现在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 初始萌芽阶段(1978年-1982年)为了解决我们贫困地区困难,1982年全国有11个省市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凡参加集体生产劳动10年以上的,年满65周岁的男社员和年满60周岁的女社员,可享受养老金待遇。养老保险制定后有42.6万名农民享受了养老金,一般每人每月可得到养老金10元到20元之间不等。当时的养老金由该地的大队、生产队根据经济状况按比例分担,从大队、企业利润和其他公益收入中支付”。这是我国最早意义上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 探索试点阶段(1983年-1997年)根据“七五”计划提出“有步骤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的任务和“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试点,逐步实行”的发展目标。1986年根据相关政策批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探索和试点地区,将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社区型养老保险正式实施。1989年选择北京大兴县、山西左云县为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并遵循自我保障为主,集体、国家为辅的基本原则,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发展奠定了基础。直至1989年,全国已经有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90多个县、市、区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探索,800多个乡镇建立了以乡镇或村为单位的养老保障制度。1991年我国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民政部负责。同年民政部开始着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制定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简称基本方案),试点地区在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进行着从点到面的全方位实施。1998年,全国已有2123个县(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热火朝天进行着,基金滚存余额达166.2亿元。基本上形成了中央部委、省、地、县、乡、村多级工作网络和上下贯通的管理体系,养老保险方面的规定进行了完善,并且初步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制度。2、 整顿规范阶段(1998年-2002年)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实现了全国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将农村社会保险管理的管理交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具体由农村社会保险司负责。1999年提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保险的条件。对原来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进行从新的管理,规划。并将养老保险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2001年由于农村地区不富裕,经济不发达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养老保险工作陷入停顿等困难。3、 新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十六大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03年原劳动保障部发布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农民的养老保障,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传统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农保”)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以2003年为时间界限,2003年以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老农保”,2003年以后探索的各种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农保”。“新农保”又可细分为“地方新农保”和“国家新农保”,前者由地方政府在2003年后陆续出台,后者则执行国务院2009年的规定。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形式,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农保”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二)、江油农村养老保险特点江油作为四川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县(市)具有代表性。江油市的人口老龄化很严重。据江油市民政局公布的数据,在总人口88万中,60岁以上老人已达到12.6万人,老龄化率为15%,远超过全国11.6%的比率。江油市农村人口占多数。到2008底,江油市总人口88.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就有63.56万人,非农业人口仅仅24.72万人,农业人口差不多占到总人口的3/4。(1)政策制度的统一。江油市政府根据四川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江油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统一的政策制度为全市21个镇,19个乡开展新农保工作指明了方向。(2)建设相关机构。市政府带头成立新农保试点领导小组;劳动保障局下设新农保服务中心;各乡镇指定1到2人专门从事新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各行政村派1到2人负责新农村养老保险的宣传,组织工作。市财政局、劳动保障局、信用联社与邮政储蓄银行共同商讨新农村养老保险的代扣代缴、养老金发放办法。(3)激励制的个人账户。对于选择不同缴费标准的农民给予不同档次的政府补贴;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以上的人,除享受国家基础养老金外,每多交一年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该补助全部纳入个人账户,更有效的保障了农民以后养老问题。(4)养老金计算标准。新农村保养老保险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系数为139。养老金每月领取额=(缴费档次缴费年限+财政补贴缴费年限+利息)/139+基础养老金。根据江油现行政策,以16岁参保缴费为例(利息未计),计算个人养老金。缴费档次(元/年):500;缴费年限(年):45;地方补贴金额(元/年):45;基础养老金(元/月):85;则每月领取金额(元/月):261.44。随着经济发展、的增长、年利率的变化对基础养老金的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会让农民以后养老得到最大的保障。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现状分析(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问题我国2002年-2008年城镇、农村养老保险基本状况表年份城镇养老保险人数(万)同比增长城镇养老保险基金(亿)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万)同比增长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亿)2002147363.90%16085462-8.90%2332003155065.20%2205.55428-0.60%259.32004163535.50%29755378-0.92%2852005174877.30%40415442-1.20%3102006187667.30%5488.95374-1.20%3542007201377.30%7391.45171-3.80%4122008218918.71%9931资料来源于:贾荣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 通过对上表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从2002年-2008年来看城镇养老保险人数比农村养老保险人数多出1倍多,我国农村投保人数很少2、 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小,以至于造成城乡差距严重例如以2006年为例,全国参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4140万,其中城镇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8766万,占总人数的77.7%,而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5374万,占总人数的22.3%。两者的差距很大。3、 如上表所示从2002年到2008年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逐年增加,而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逐年减少,已造成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产力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迫切我国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养老保险来保障人们的生活。而现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老龄化主要是指由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下降直接作用的结果,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也和人口老龄化相关,由于城市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农村青壮年人口大多数选择到城市就业发展,人口迁移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客观上形成了农村越来越多的纯老年人家庭。由于生育政策的改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使得从家庭结构和周期上发生了改变,使得家庭生养子女的周期缩短出现无子女共同生活的“空巢”阶段、单身阶段大大延长,四世同堂家庭在农村已经很少见到。目前农业生产主要以“386199形式”为主。家庭模式以421模式为主。根据相关报道: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占了总人口的102。按照现行的生育政策,到本世纪中期,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高达23。与此同时,上世纪70年代后期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已经陆续进入婚育年龄,两个孩子同时要赡养四位老人。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甚至可能出现“8-4-2-1”。据人口专家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独生父母”家庭在我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一方面是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家庭养老负担日益沉重,另一方面是农民收入不定,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赡养老人。以往单纯的家庭养老保障不能解决当下社会问题。2、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缺失我国虽然养老保险相关法律在不断的完善,但是针对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尚不完善,在国际上有什么国家城乡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是全部由政府拨款或政府和雇主出大头,受保人出小头。但是在我国以“坚持个人交纳为主,集体为辅,政府只是政策的支持,这样的政策是农民自己买养老保险,不是属于社会保险范畴。3、 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视不够从开始建立养老保险时,农民就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当时的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便拥有了土地的保障,所以建立的保障主要以城镇居民为中心而将农民基本上排除在外。据中国科学学院学者香伶的统计,我国城市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为退休金,社会养老金的比例很高,占到48.5%,而农村老人丧失劳动力后主要是由家庭进行抚养的比例占到94.2%,靠退休金,集体供养住敬老院的人很少仅仅占2.34%。下面是国外一些国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及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建立工人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时间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的人均GDP(美元)德国188919578175.5丹麦194119717734.4美国1935199021196.2加拿大1927199021841.8韩国199411603.7资料来源:度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398页。由上可知,一个国家的快速发展,需要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只有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才能保障国家快速的发展。4、 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定中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在制定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实际的各个地区的情况制定,而是全是一个模型,一个套路。这样的反而违背了当初在农村实施养老保险的初衷。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就是一些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如果他们不买今后的养老问题也容易解决。但是针对于农村那些低收入,贫困农民和五保户来说,根本没有钱购买养老保险,他们的养老问题还是没有得到保障。这样做也更加大了农村的不公平现象。5、 对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宣传、普及不够虽然政府大力宣传农村养老保险,但是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参加新农保的人数达到4.6亿人,还有几千万符合参保的人没有参保。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购买养老保险对于自己和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种保障。这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比耐心的讲解购买养老保险的好处。6、 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薄弱在一些地区没有完善的监督体系,从而使一些政府官员法律意识薄弱,将已收上来的养老保险基金挪作他用,造成基金的严重流失也损害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引起群众的不满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政府的公信力也降低了。(三)、江油市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1、政府的财政支出高,压力大。在灾后重建中江油市得到很大财政支持,在国家专款补助和扩大内需政策的调节下,财政收入逐步提高,到2010年12月20日,财政总收入完成18.09亿元,同比增长3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35亿元,同比增长49.7%。随着社保、医疗等方面公共产品需求不断扩张,以及震后重建速度加快,财政支出也在不断增加。特别在2008年,在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影响下,财政支出成倍增长,总支出62.77亿元,同比增长4.3倍,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8.83亿元。政府支出远超过收入,财政压力不断增大。(如图1所示)2、激励制补贴效果不明显。在新农村养老保险激励制补贴中,100200元档每人每年补贴30元,300元补贴35元,400元补贴40元,500元补贴45元,激励制补贴占缴费额比率逐级的递减,分别为30%、15%、11.67%、10%、9%。补贴中,除了中央财政全额补助的55元/月基础养老金外,地方政府对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者给予政策鼓励,每多缴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1元。但这新增的1元和每年的增速相比,变成了显著的对比。2006200720082009财政总收入55.1910.5财政总支出5.3106555图12006-2009年江油市财政收支表格资料来源:江油市财政局由上可知,激励政策没有达到理想的作用。3、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推进社会养老保障顺利开展的动力是农民的收入提高。随着政策的调整与改变,农民收入不断在增加。江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已从2007年的4 349元提高到2010年的5 838元,增长34.24%,但与城镇收入相比,城乡收入差异还是相当大,2010年江油城镇人均收入达14 300元,城乡收入差距比例为2.451。(如图2所示) 2011年调整后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约为1350元/月,但是参加新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如按照参保标准最高档次500元,缴纳最长年限45年计算,之后每月也只能领取400元左右的养老金,城乡养老待遇比例为3.41。年份项目2007200820092010农民人均收入4000450050006000城镇人均收入11000130001330015000图22007-2010年江油市城乡收入对比资料来源:江油市发展改革局 4、不同地方之间参保不均。由于各个地方人均收入,经济发展和宣传力度不同,所以使得各个地方的参保情况也各不一样。根据江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各乡镇参保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排在首位的双河镇实际缴费人数为5 533人,而排在末位的铜星乡缴费人数2人。差距非常之大。四、农村养老保险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现状的最基本的原因是农村经济落后 我国农业属于第一产业,虽然它的效果没有二、三产业来的快,但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对农业的发展,中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国家有关研究表明,从1952年到1990年,中国农业通过税后方式、“剪刀差”方式等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总量达到11594亿元, 1952年到1990年,中国工业建设从农业中净调动了约一万亿元的资金。农业虽然付出的多,但是得到的却很少。我国长期以来偏重于工业和城市所以财政投入也是偏重于工业和城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农村的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文化素质等一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限制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运行。 (二)立法的滞后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 国家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不断的发生变化,并且各地没有相关方面的统一的业务、财务及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这样不利于养老保险的管理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稳定性。而立法是稳定农村养老保险的最好途径。1992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施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之后国家也没有根据经济发展和一段时期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法规,尽快制定出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村养老保险的地位,并使其得到法律保护。五、改善农村养老保险现存问题对策(一)建立相关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保障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保障农村养老保险顺利的实施。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想要在农村顺利的开展养老保险活动就必须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保护。各个地方政府在进行有法可依中,才能进而合理,有限,持续运行的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让农民可以放心的购买养老保险。(二)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与地区相适应的养老保险由于我国农村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各地区农民收入也不一样,从而参保的能力也不一样,我们在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时要在依据国家总体政策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适合各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比如在我国东部的沿海地区的农村,其地处于东部发展地区,农民具有较高的自我保障能力。而处于收入较低的中东地区,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供款能力差,所以应该符合当地经济的养老保险制度。(三)着力解决农村收入水平低问题我国的农村收入水平比不上城市收入那么高,我们如果想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就应该首先要提高农民的收入,他们才能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养老保险,摆脱传统的养老模式,为老后生活提供保障。针对解决农村收入水平低问题,我有以下几个建议: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很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落后很多人都是低文化水平,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和在家进行耕种,收入很多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可以根据当地的务工需求,对农村青年进行一些相关技术的培训,为求职人员做好职业的规划,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2、 鼓励农民进行自助创业,发展第三产业。农民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养殖业、畜牧业、种植业。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支持可以使农民摆脱自给自足的日子。将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作为一种规模性产业来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3、 鼓励企业进农村,有很多大的企业缺工人,而农村拥有大量的闲置人员,企业将工区建进农村。一方面,企业不用再为人员的短缺的着急:另一方面,农村的闲置人口得以安顿,也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四)实施土地有偿转让在农村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进城打工,留下的全是老人。年轻点的老人还好年纪大的老人由于年纪大了不能进行耕种,但是在农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便是土地的耕种。如果土地使用者可以根据相关的制度规定将土地的使用权交由他人行使,但原土地使用者就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作为经济的补偿接受者将为土地使用权转让者购买相关制度规定的养老保险金。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丧失劳动能力老人的生活。(五)社会对农村贫困户、五保用户进行资金支持在各个农村拥有不少贫困,五保的用户,他们相对来说更没有能力购买养老保险。除了国家和当地政府给一定的支持外,大力鼓励企业和慈善机构也要为贫困户和五保户进行资金的支持,解决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养老的问题是一个长久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支持还需要社会上企业和慈善机构的支持。将企业和慈善机构捐献的资金交由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再按照相关规定将资金划入农村贫困户和五保户的养老保险资金中,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贫困户和五保户的养老问题。(六)加大宣传,转变农民的意识我国农民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养老保险的推广收到了很大的阻力。一方面,农村长时间依靠的是家庭养老,在短时间让农民转变观念是件很难的事情。这就需要相关机构部门的大力宣传。扩大宣传渠道,深入农民群众中耐心讲解。另一方面,在农村农民常常觉得他们交纳的资金会挪作他用,我们要转变这种意识就必须建立起政府的公信力,在加大政府公信力同时我们还需要增加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七)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工作薄弱和管理水平有限,要完善和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需要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工作。针对加强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建议如下:1、 建立相关的档案管理实施岗位的目标责任制,加强约束机制。2、 加大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实施透明化管理,定时定期公布相关的情况。3、 实行规范化的操作,全面实施全计算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4、 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八)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国家用于宏观调控的手段是财政,它起到协调经济发展和保障公共建设的作用。以前由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并不多,所以对农村投入方面也不足,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距大。为了防止城乡差距过度的扩大,我们必须调整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村财政的投入,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保障农村的发展。(九)、江油应对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持续不断的推动经济全方面的发展,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在统筹城乡的大潮中,抓住机遇,不断强化社会制度建设,为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2、集体补助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主要来源,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确保农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是首选任务。但集体补助却很难实现,因为其集体经济的薄弱。所以,首先江油各地区可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办公司、建立龙头企业,从而增加集体收入来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其次可成立农村合作社,通过承包、合作等方式,确保收入的增加,实现农民和集体双赢。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才有充足的资金提供集体补助3、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差异。江油市必须放宽城镇户籍限制,逐步取消二元结构的身份问题。只有打破了城乡分隔体制,江油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4、促进农保统一发展,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江油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新农村养老保险为主体,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为基础,个人储蓄养老、集体补助等方面作为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针对不同的乡镇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同程度,实行不同的政策导向和扶持。5、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引进专业人员、分工合理可以加快新农村养老保险的进展速度。除上述提到的农保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