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实施评估.doc_第1页
总体规划实施评估.doc_第2页
总体规划实施评估.doc_第3页
总体规划实施评估.doc_第4页
总体规划实施评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 实施评估研究实施评估研究 (2011201120302030 年)年) 专题专题 1 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070411070411 单瑞琦单瑞琦 2011.112011.11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概述概述 .2 2 第二章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评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评估.2 2 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发展定位城市发展定位.4 4 第四章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市域城镇体系.8 8 第五章第五章 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规模.1212 第六章第六章 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方向.1313 第七章第七章 城区用地布局城区用地布局.1515 第八章第八章 重要公共设施(含市域,下同)重要公共设施(含市域,下同).2121 第九章第九章 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2323 第十章第十章 其他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其他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2727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总结总结.2929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城市总体规划是为了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往往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特别是那些规划未能也不可能全部预计的发展背景及发展因素改变而 带来的影响。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回顾评估,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 实施评估,分析城市总体规划各项主要安排,特别是强制性规定的实施落实情况,并分析主要影响因 素,将是评价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成果的有效性,以及决策是否重新组织修订或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重 要前提条件,也是国家有关规定的必须环节。 宣威市正在实施的城市总体规划为 2004 年 7 月完成并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云南省宣威市城 市总体规划(2003-2020) (以下简称上版规划) 。上版规划批准实施以来,已经对城市宏观管理、促 进宣威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宣威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定位的 转换以及宏观趋势上的变化等原因,上版规划中的部分内容,已经难以满足进一步指导城市发展建设 的要求,而 2006 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颁布,特别是 2008 年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又对城市总体的编 制内容及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规划实施评估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本项研究的目的,就 是按照新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中对于城市总体规划重要内容,如重大发展定位与原则,以及重要强 制性内容等,以及省市政府最新有关城市发展建设的政策规定,并对照现状发展进程特征,审视并评 估上版规划的实施,为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为此,以下从城市发展定位、市域城镇体系、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与城区用地布局、重 大公共设施、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强制性内容等几个方面对于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现状发展的实际状况及其与上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比较分析,以及结合现有政 策法规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有关发展要求对上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及实际发展状况的评价分析等方面。 第二章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评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评估 2.12.1 上版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要求上版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要求 在上版规划中,对市域总人口的预测情况是:预测宣威市域总常住人口近期 2007 年为 137.10 万 人,中期 2010 年为 140.21 万人,远期 2020 年为 150.34 万人。 在上版规划中,规划预测宣威近期 2007 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 26.1%,城镇人口 35.81 万人;中期 2010 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 29.5%,城镇人口 41.29 万人;远期 2020 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 45.3%,城镇 人口 68.15 万人。 其他趋势:其他趋势:根据宣威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文件,继 1994 年宣威撤县设市,2003 年撤榕峰镇成立宛水、 虹桥、西宁、双龙四个街道办事处之后,2006 年宣威市又撤靖外镇划归西宁街道。行政区划的调整对 城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背景之一。 2003 年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的通知 中要求“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 点、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我市退耕还林重点布局在各县(市)区及乡 (镇)周围面山;昆曲、曲陆、曲胜、天宣等公路和铁道两侧;南北盘江及河流两岸;大中型水库和 生态脆弱的地区。 ” 同时,在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调整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 意见稿)文件中,将宣威定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山坝利用比例控制的四类地区,即平坝利用比例 40%、 山地利用比例 60%。这个政策文件意味着宣威市对耕地保护的重视,开发建设成本上升,可利用土地条 件变化,原规划中可建设用地特征,大部分不符合政策要求,因此成为重大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版规划中针对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宣威市域近期 2007 年, GDP 增长率达到 8%左右, 国内生产总值为 50-60 亿元左右,市域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 43:23:34 调整为 30:30:40 左 右;市域城镇化水平提高到 27%左右,全市人口总量控制在 138 万人左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8.3左 右。 远期 2020 年:GDP 增长率达到 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为 120-150 亿元左右,市域一、二、三产 业比重大致为 20:40:40;市域城镇化水平提高到 45.3%左右,全市人口总量控制在 150 万人左右, 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0左右。 2.22.2 现状发展情况现状发展情况 全市域城镇化水平:全市域城镇化水平:六普数据显示:2010 年末宣威市城镇化率为 36.9%,较之规划预测的 29.5%, 城镇化率速度较快。五普数据显示,2000 年宣威城镇化率为 24.3%,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 11.79 个百 分点,如图 1,在 05 年城镇化率上升速度明显加快。 图 1、2002 年到 2010 年宣威市城镇化率变化图 2010 年宣威市域现状人口规模:市域户籍人口为 147.65 万人,常住人口 130.3 万人。较之规划预 测的人口 140.21 万人,相差 10 万人,说明规划预测的市域人口速度偏低,实际的市域常住人口增长 率较快。 20102010 年宣威市域现状城镇化率年宣威市域现状城镇化率:城镇人口为 480569 人,据此测算的城镇化率为 36.9%。较之规划 预测的 29.5%,城镇化率速度较快。 现状中市域主导产业现状中市域主导产业是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六大主导产业,但这些并不是城区 的主导产业,目前宣威城区缺少较合理的产业定位,同时高污染的能源工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区 的生态环境。 近五年来,宣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翻番。与 2005 年相比,市内生产总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值由 66.34 亿元增加到 148.2 亿元,年均增长 13.66%,人均 GDP 由 5158 元增加到 10800 元,年均增长 15.9%。三次产业比重由 24:45:31 调整为 22:45:33,已形成“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 表表 1 1 历年(历年(2005-20102005-2010 年)宣威市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产值年)宣威市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产值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万元)三次产业增加值(万元) 年份年份 (GDPGDP,万元),万元) GDPGDP 年增长率(年增长率(% %) 一产一产二产二产三产三产 人均生产总值(元)人均生产总值(元) 200566338913.6- 200679021214.21731003760272410855916.97 2007920000141960004400002840006953.37 20081176100132613215373933773868824.28 2009126178312.62820635628774168439402.26 2010148189813.232484666646558240911372.97 数据来源:宣威市统计年鉴(2006-2010)及政府工作报告(2007-2010) 2.32.3 实施情况评述实施情况评述 由于在上版规划实施之后,有新的政策出台,所以应在新一轮总规中及时调整。 特别是中心城区集聚度不高的现象,应该加以重视,注重城市边缘的发展,并同时注重该现象对 实现城市战略目标存在较大的影响。 应在新一轮的总规中明确城区的主要产业定位,城市与园区可以分工发展,这样既可以使得产业 更加合理发展,同时还能实现高品质城市的目标。 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发展定位城市发展定位 城市发展定位,对于城市的功能、发展方向,甚至用地布局,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是重要的内 容之一,对上版规划的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进行概述,对比现状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及 省市的有关战略要求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3.13.1 上版规划要求上版规划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 上版规划中确定宣威市的城市性质为:宣威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能源、化工、绿色宣威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能源、化工、绿色 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地区的工业商贸城市。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地区的工业商贸城市。 此外, 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 年) 、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2009-2030) 、 昆曲玉楚 城市群规划协调持续发展研究 (1996 年) 、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修编) 等相关 规划也对宣威市城市发展定位提出了要求。 表表 2 2 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城市发展定位的有关要求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城市发展定位的有关要求 序序 号号 有关规划要求有关规划要求 1 1 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2000-2020 年)年) : 曲靖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电力、煤炭、化工、建材为主的重工业城市。 2 2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2009-20302009-2030 年)年) : 宣威地区的政治中心,曲靖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以能源、化工、绿色 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地区的工业商贸城市。 3 3 昆曲玉楚城市群规划昆曲玉楚城市群规划协调持续发展研究协调持续发展研究 (19961996 年)年) 以发展电力、煤炭、化工、建材工业为主,积极发展地方名特农副产品加工的重工业 城市。 4 4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2005-2020 年)年) : 曲靖市域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辐射滇东北的工业商贸城市,以能源、化工、 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 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整理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整理 3.23.2 现状实际发展情况现状实际发展情况 从上版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定位来看,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宣威市性质和职能的现状实际发展 情况进行描述。 (1) 宣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实施现状 宣威市中心城区历来都是宣威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4 年撤县设市、2003 年撤榕峰镇 成立宛水、虹桥、西宁、双龙四个街道办事处以后,中心城区的这一地位更加显著。从整个宣威市来 看,根据相关的专题研究,宣威的城市综合规模已经高于昭通市区、毕节地区驻地毕节市以及黔西南 州驻地兴义市,仅低于曲靖市区和六盘水市区,与自身接壤的威宁、会泽、水城等县市相比具备了明 显的规模优势,从而可以判断:在滇东北、黔西南区域,宣威初步具备了成长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 实竞争力。这点没有任何异议,城区仍然承担着市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服务中心。这点没有任何异议,城区仍然承担着市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服务中心。 (2) 能源、化工及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业的发展定位实施现状 市域层面上,根据宣威市 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宣威市目前的主导产业包括 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六大部分。其中,电力、煤炭、化工为重点支柱行业,其产值 分别占整个地区工业总产值的 23.11%,21.01%以及 21.71%。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图图 1 1 20102010 年宣威市主导产业产值对比(左)及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右)年宣威市主导产业产值对比(左)及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右)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宣威市宣威市 2010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 2006-2010 年宣威市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可以发现,电力、煤炭等能源产 业和化工工业始终占据着工业总产值的较大比重,而建材工业与食品工业的产值比重近年来也呈平稳 的上升趋势。由于 2008 年炼铁企业全部拆除,锌价的低位运行使企业全部停产,导致冶金工业自 2008 年起有明显的负增长趋势。 图图 2 2 2006-20102006-2010 年宣威市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年宣威市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宣威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宣威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06-20102006-2010 年)年) 此外,宣威市目前以成为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强市为目标,正在大力建设宣威特色工业园区,形成 “一区三基地”的工业发展格局,其中“一区”指总部宣威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指宣威市区西北 部以居住、商业、文化娱乐为主的花椒组团和东部的以工业和仓储为主的龙文组团片区,成立于 1992 年 12 月,为省级综合性开发区;“三基地”分别指羊场磷化一体化工业基地、虹桥食品工业基地和凤 凰山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基地。 表表 3 3 宣威市宣威市“十二五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期间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 园区名称规划目标 羊场磷化工基地 以磷电一体化为主体建成集煤焦、电、磷、化、建材等为一体的羊场 磷化工基地,建成全省最大的黄磷生产基地。真正成为经济循环、资 源综合利用的代表新型工业化的典范。小箐火车站改扩建项目建成, 提高宣威市南物流水平;120 万吨年浮发玻璃项目建成。 凤凰山循环经济基地 以电化、电矿一体化为主体建成集发电厂、盐化工、乙炔化工、氯化 工、冶金、建材为一体的凤凰山循环经济基地。 虹桥食品、轻工业基地 以马铃薯精深加工、肉联加工及火腿产业为龙头,发展具有较高科技 含量和附加值的“农-工-贸”和“产-加-销”一体化虹桥食品、轻工 业基地。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宣威经济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宣威经济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在中心城区层面上,宣威市四个街道目前的主导产业分别是:宛水街道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西宁街道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火腿制造等农副食品加工业;双龙街道塑 料制造为主的化学原料及化工制品制造业;虹桥街道以宣泰火腿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表表 4 4 20102010 年宣威市各街道主导产业及规模以上企业一览表年宣威市各街道主导产业及规模以上企业一览表 街道街道产业分类产业分类代表企业代表企业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国电宣威发电公司、曲靖供电局宣威分局 宛水街道宛水街道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曲靖市宣峰水泥公司、宣威市宇恒水泥公司、宣威市 发电粉煤灰公司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革香河水电开发公司、宣威市供电公司 西宁街道西宁街道 农副食品加工业荣升火腿公司、鸿福火腿有限公司 双龙街道双龙街道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宣威市中博塑料有限公司 虹桥街道虹桥街道农副食品加工业宣威市宣泰火腿公司 资料来源:根据宣威市工信局资料来源:根据宣威市工信局20112011 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目标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目标整理整理 (3) 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地区的工业商贸城市的发展定位实施现状 工业方面,近年来宣威市工业总产值逐年递增,从 2006 年的 77.92 亿元逐步上升到 2010 年的 142.8 亿元。然而,在区域比较中,2009 年宣威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滇东北-黔西南地区城市中位列第十, 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图图 3 3 2006-20102006-2010 年宣威市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宣威市工业总产值(亿元)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宣威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宣威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06-20102006-2010 年)年) 图图 4 4 20092009 年宣威周边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较年宣威周边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云南省统计年鉴 20102010 、 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统计年鉴 20102010 、 中国县中国县( (市市) )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20102010绘制绘制 商业贸易方面,近年来宣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由 2005 年的 22.5 亿元逐 步上升到 2010 年的 61.08 亿元(见图 3) ,其增长速度与曲靖市、云南省基本持平,略低于全国水平。 2009 年,宣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次于昆明、贵阳、宜宾、六盘水市区及兴义市,位列滇东北城 市第六,明显高于与其接壤的会泽、沾益、盘县、威宁等县,甚至高于曲靖市区,表现出较强的规模 实力。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图图 5 5 2005-20102005-2010 年宣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年宣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云南省统计年鉴 20102010 、 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统计年鉴 20102010 、 中国县中国县( (市市) )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20102010绘制绘制 图图 6 6 20092009 年宣威周边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年宣威周边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云南省统计年鉴 20102010 、 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统计年鉴 20102010 、 中国县中国县( (市市) )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20102010绘制绘制 3.33.3 实施评估及分析实施评估及分析 根据宣威现状实际发展情况,宣威市正在按照上版规划对宣威市的有关发展定位要求陆续进行建 设实施,部分重点项目也逐步启动落实,总的来说,仍然处于初步的规划引导发展阶段。 从宣威地区中心城市的定位来看,宣威市已经不仅仅作为宣威地区的中心城市,而是正在逐步从 省际边缘城市向辐射滇东北-黔西南的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转变,在其周边的县、市中明显表现出了成长 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实竞争力,已经实现并超越了上版规划中将宣威作为宣威地区中心城市的定位。 从宣威主导产业的定位来看,无论是市域还是市区都在现状发展中对上版规划的要求有所落实。 在市域层面,宣威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六大主导产业,近年来除冶 金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有大幅度下降外,电力、煤炭、化工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加上建材和食品工 业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逐年增长,可以发现宣威市正在按照上版总规的规划目标,保持能源、化工 产业主导产业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然而,在食品工业方面,尚并未突出强调绿色农特 产品生产加工这一方面。在城区层面,四个街道并未形成明显的产业分工,与市域产业的定位也并无 明显差异。总的来说,宣威目前的产业现状基本符合上版规划的要求,然而,由于对产业方面的高度 重视,加上大多重要的产业部门都属于高耗能部门,宣威市在降低能耗方面的压力较大,并且一定程 度上忽视了宣威的生态休闲特色,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此外,在城区产 业的定位上,应避免与市域产业定位混淆。从污染等角度出发,城区内需避免能源和化工工业,结合 工业化进程,应着重发展低污染或者无污染的制造加工型产业。 从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地区的工业商贸城市的定位来看,宣威市近年来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持续增长,也在邻近的县、市中表现出一定的规模实力,但是作为滇东北面向贵州西部、四川 南部等内地城市的结合带枢纽城市之一,宣威并没有发挥出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强烈的带动作用。究其 原因,可能是由于宣威的交通可达性不强,宣曲、普宣两条区域性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会得到明显的 改善;其次,宣威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商贸集散功能,市场消费环境还在起步阶段,商业网点往往规 模小,档次低,功能弱,还比较缺乏大型物流基地、大型购物中心、大型商业批发市场等,对现有商 贸业空间的整合不够,未形成商业“亮点” ;最后,产业发展还处于形成大规模产业园区的起步阶段。 因此,总的来说,宣威市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尚未形成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地区的中心地位,距离 达到上版规划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 第四章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市域城镇体系 4.14.1 上版规划及相关政策对市域城镇体系的规划要求上版规划及相关政策对市域城镇体系的规划要求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上版规划在市域层面,创建了以“一心一心”为中心、为中心、 “2“2 轴轴”为骨架,分为骨架,分“五区五区”联动发展联动发展的空间格 局。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点形成以宣威城市为中心,一条向南和向东的城市发展主轴线,一条向 北和向西的城市发展副轴线。如图 1. (1)向南和向东的主轴线:大致沿市域南部经宣威、板桥至曲靖的 326 国道线,和市域东部经宣 威、来宾、龙场、格宜、宝山、普立至贵州六盘水的高速公路选线形成一条城市发展主轴线。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2)向北和向西的副轴线:大致沿市域北部经宣威、来宾、倘塘、杨柳至贵州威宁的公路,和市 域西部经宣威、靖外、西泽、务德然后跨牛栏江接嵩待高速公路的公路形成一条东西向的城市发展副 轴线。 图6.上版总规市域空间结构图 表 1 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经济区划分表 经济区包含的城镇主要产业及职能 中部经 济区 宣威、来宾、板桥、靖外、 落水 煤炭、火电、化工、冶金、建材、烤烟、火腿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运输、旅游、商贸 南部经 济区 羊场、田坝、海岱、东山煤炭、火电、化工、机械、建材、运输 北部经 济区 倘塘、乐丰、杨柳、双河、 阿都 煤炭、建材、烤烟、农副产品加工、运输、旅游、 商贸 西部经 济区 龙潭、务德、热水、得禄、 西泽 竹木器制作、农副产品加工、养蜂、运输、商贸 东部经 济区 格宜、宝山、龙场、普立、 文兴 煤炭、水电、锰矿、建材、农副产品加工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规划建立三级城镇体系:一级中心城市,二级中心镇和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镇,三级一般镇一级中心城市,二级中心镇和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镇,三级一般镇。 其人口规模和等级结构按照下表引导: 表 2 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表 序 列 等级规模(万 人) 数量(个)城镇名称 一中心城 市 30-371 宣威市区 卫星城 镇 0.5-3.55 来宾、板桥、落水、靖外、龙场二 中心镇 1.3-3.510 倘塘、乐丰、格宜、宝山、羊场、田 坝、龙潭、西泽、热水、得禄 0.9-1.75 海岱、务德、普立、东山、文兴三一般镇 0.5-0.93 杨柳、双河、阿都 规划认为一级中心城市应具备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职能,卫星城镇着重体现其与主城的配套服务能规划认为一级中心城市应具备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职能,卫星城镇着重体现其与主城的配套服务能 力。二级中心镇主要指距离宣威主城相对较远,但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镇,要求它们突出优势、力。二级中心镇主要指距离宣威主城相对较远,但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镇,要求它们突出优势、 张扬特色、找准定位、加快发展。张扬特色、找准定位、加快发展。三级一般镇主要应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发展方向和路子,全力开展 扶贫攻坚、脱贫致富。 城镇体系城镇职能分工:城镇体系城镇职能分工: 规划各城镇职能分工如表三所示。 表 3 宣威市域城镇体系城镇职能分工表 职能类型城镇名称 综合型城镇宣威市区 工贸型城镇来宾镇、板桥镇、倘塘镇、杨柳乡、文兴乡 城郊服务型城镇落水镇、靖外镇 工矿型城镇格宜镇、田坝镇、龙场镇、龙潭镇、宝山镇、东山镇、普立乡、文兴乡、 羊场镇、海岱镇、乐丰乡 农贸型城镇西泽乡、杨柳乡、热水镇、得禄乡、务德镇、双河乡、阿都乡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范围: 上版规划的规划区范围是:“宣威市宛水、虹桥、西宁、双龙4个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范围,总面积 约188.51平方公里(其中行政区划调整前原榕城镇面积136.8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划入的虹 桥、马房2个村民委员会面积39.12平方公里,左所村民委员会面积12.5平方公里) 。此外,作为宣威市 城市水源保护地的偏桥水库一带也列入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约6.59平方公里。 ” 相关政策或政府思路要求:相关政策或政府思路要求: 表表 5 5 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的有关要求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的有关要求 序号有关规划要求 1 宣威市政府相关政策: 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上,地方政府希望用中心城市带动卫星城镇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现状中分析出发 展较突出的城镇。 2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 曲靖市政府提出“以建设珠江源大城市为重点,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目标,同时 构建“一区两片三组团”的城镇总体发展框架,形成大中小城镇结合、布局合理、功能互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补、辐射带动力强的城镇体系。 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和政府文件整理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和政府文件整理 4.24.2 城镇体系现状实际发展情况城镇体系现状实际发展情况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由于受到地形、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宣威市域城镇现状空间模式主要呈现为以宣威市区为核心、 以各条高速、国道、省道为骨架的点轴放射状结构,东南片则为环状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轴、一心、两轴、 五射、一片、多点五射、一片、多点”的市域城镇体系模式,如图 2,与上版规划设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两轴:主要是 326 国道南段(宣威-板桥-曲靖)和宣水高速公路(宣威、来宾、龙场、格宜、宝 山、普立至贵州六盘水)沿线分布有板桥、宣威县城、来宾、龙场、格宜、宝山五个镇和文兴、普立 两个乡。轴线上的乡镇,从人口规模上看,拥有 3 座 3-7 万人口的乡镇,2 座 1-2 万人口的乡镇和 2 座 1 万人口以下的乡镇;从产业发展上按,发展的是煤炭、烤烟等传统支柱产业。 一片:东南片区沿县道呈围绕宣威县城的环状分布。沿线主要的乡镇有羊场镇、东山镇、海岱镇、 田坝镇共四个镇。拥有 2 座 2-7 万人口的乡镇,1 座 1-2 万人口的乡镇和 1 座 1 万人口以下的乡镇。 该片区的产业主要以煤炭、烤烟、农业为主,羊场镇还拥有磷化工、水泥等工业企业。 图 7.现状市域空间结构图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如表 4,现状根据各城镇的人口现状,可以将现状的城镇规模结构概括如下。 表4城镇现状规模结构 级别(规模)城镇数 目 城镇人口(万 人) 城镇名称 中心城市 118 宣威县城 一级城镇 23.5-6 来宾镇、板桥镇 二级城镇 41.5-3.5 龙场镇、田坝镇、羊场镇、格宜镇 三级城镇 81.5 倘塘镇、热水镇、海岱镇、落水镇、宝山镇、 务德镇、东山镇、龙潭镇 四级城镇 8 乡集镇文兴乡、乐丰乡、杨柳乡、西泽乡、得禄乡、 阿都乡、普立乡、双河乡 城镇体系城镇职能分工:城镇体系城镇职能分工: 现状可将宣威市的城镇划分为综合型、工业型、矿产型、农业型、农矿型、旅游型。 表5城镇职能类型现状一览表 职能类型城镇名称 综合型城镇宣威县城 工业型城镇来宾镇、板桥镇、羊场镇 矿产型城镇格宜镇、田坝镇、龙场镇、龙潭镇、宝山镇、东山镇、双河乡、倘塘镇 农业型城镇务德镇、落水镇、热水镇、得禄乡、阿都乡、普立乡 农矿型城镇文兴乡、乐丰乡、海岱镇 旅游型城镇西泽乡、杨柳乡 4.34.3 市域城镇体系实施评价市域城镇体系实施评价 在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方面:如图8.图9,从城镇人口和工业产值两个反面来看。位于东南向主 轴线上的城镇中只有南部的来宾镇、板桥镇、龙场镇城镇化率较快,发展较好:他们的现状城镇人口 已经超出了上版规划对2020年的城镇人口预测,同时来宾镇、板桥镇的工业产值也极高来宾镇 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51725万元,羊场镇的产业以磷化工为主2010年产值达到65695万元,镇内还有年 产值为37836万元的煤矿企业,板桥镇的主要工业产业为化工与饲料,2010年产值达到了176240万元, 田坝镇、东山镇、倘塘镇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值都在1亿元以上,2010年分别为23086万元、15724万元 和13481万元;位于西北副轴线上的城镇中只有倘塘镇发展较好。主发展轴线的带动作用并不是特别明 显,尤其是市域外围乡镇。轴线尚未全部形成,东部和南部发展状况较好一些。综上,在空间结构方 面,与上轮总规设想“一心、两轴、五区”的联动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城镇之间的联系弱。 在职能结构方面:上轮总规确定的“城郊服务型”城镇职能较为模糊,与各城镇主导产业与实际 功能不甚相符,故应调整,涉及的靖外镇已并入城区,而落水镇应调整为“农业型”。此外,工贸型 的乡镇不多,可以考虑和工矿型合并为矿产型,同时农业型和农矿型合并为农贸型。同时,考虑到个 别城镇的旅游资源,可以增加“旅游型”。 在规模等级方面:随着公路的建成,产业的发展,新的热点地区已经出现,来宾镇与板桥镇的发 展远远超过其他城镇,从城镇人口上可见,上版规划对来宾镇、板桥镇的发展速度预测偏低,两个城 镇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上版规划。没有在上版规划中被列为重点城镇的格宜、田坝、羊场等镇无论是 城镇化率还是工业产值,都发展较好,应考虑发展为新的热点镇。特别是省市的相关政策提出了中心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城市带动卫星城镇的发展思路,应在新一轮的总规中有所体现。 此外由于分别在06年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08年提出的城乡规划法中分别提出了城市总 体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因此在城镇体系内容中应增加规划区的有关要求,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应大大 增加在生态及资源保护与空间管制方面、区域协调等方面的内容,而上版规划虽有所涉及,但相对仍 较为薄弱。 图 8.现状市域城镇人口分布图 图 9.2010 年现状各乡镇工业产值图 第五章第五章 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规模 5.15.1 上版规划对城市规模的预测上版规划对城市规模的预测及相关政策要求及相关政策要求 在对城市规模的预测方面,下文将分城区人口规模和城区用地规模两方面分别简述。 在上版规划中,规划预测城区规划城区人口规模:近期(2007 年)城市人口 19.04 万人,中期 (2010 年)城市人口 21.29 万人,远期(2020 年)城市人口 30.92 万人。 规划远期 2020 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2879.2 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93.1 平方米。 表表 6 6 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的有关要求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的有关要求 序号有关规划要求 1 宣威市政府相关政策: 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上,地方政府希望用中心城市带动卫星城镇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现状中分析出发 展较突出的城镇。 2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 二级次中心城市:3 个,宣威城区、罗平城区、陆良城区; 曲靖中心城区 2010 年和 2020 年城市人口规模分别为 45 万人和 65 万人。 2010 年为 44.2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 98.2 平方米。 2020 年为 64.7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 99.5 平方米。 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和政府文件整理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和政府文件整理 5.25.2 现状发展情况现状发展情况 2010 年宣威市城区现状人口规模:宣威市区的常住人口为 22.41 万人,占市域常住人口的 17.21%。这与规划预测的城区常住人口 21.29 万人相比,尽管差距不大,但也明显较高,高了 5 个百 分点。 从上述现象还可以发现城区的常住人口预测比全市域的城镇人口准确很多,这说明上版规划低估从上述现象还可以发现城区的常住人口预测比全市域的城镇人口准确很多,这说明上版规划低估 了市区周围乡镇的城镇化率。了市区周围乡镇的城镇化率。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1721.81 公顷,根据常驻人口合算,人均城市建设 用地为 76.83 平方米、 5.35.3 实施评估及分析实施评估及分析 全市域城镇化速度提高极快,但主城区的人口增长规模不快,说明宣威市的中心聚集性不强。全市域城镇化速度提高极快,但主城区的人口增长规模不快,说明宣威市的中心聚集性不强。 1.城区的中心集聚度不强。城镇人口向人口向规模相对较大和二级城镇(市域中心城市、县城) 集中现象明显。城区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明显不足。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2.几个二级城镇(各县城)的人口规模增长较快,远远超过现行总体规划中对市域中心城镇和二 级城镇的人口预测。 3.相应三级城镇规模的增长相对于中心城市和二级城镇增长速度较慢,低于上版总规的预测。 4.宣威市从市域中心城市到一般县城到集镇,人口规模跨度从三十多万人到几万人,再到几千人, 小集镇建设相对落后。 究其原因,可能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人们的资产有限,迁居到发展较好的乡镇的可能性比城究其原因,可能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人们的资产有限,迁居到发展较好的乡镇的可能性比城 区大;同时,也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太高,农村耕地面积减少,农业人口迁出较多;另外,这也区大;同时,也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太高,农村耕地面积减少,农业人口迁出较多;另外,这也 说明吸引劳动力的产业集中在城市边缘的卫星城镇。说明吸引劳动力的产业集中在城市边缘的卫星城镇。 中心城区的集聚度不够快,对城市实现战略目标影响较大,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不足,在新一轮总中心城区的集聚度不够快,对城市实现战略目标影响较大,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不足,在新一轮总 规中应该扩大城市规模,并适当考虑中心城区带动卫星城市发展的政府思路引导。规中应该扩大城市规模,并适当考虑中心城区带动卫星城市发展的政府思路引导。 第六章第六章 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方向 6.16.1 上版规划及相关政策对城市发展方向的要求上版规划及相关政策对城市发展方向的要求 规划最终确定宣威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为:近期主要向东、向南向东、向南发展;远期主要向北发展,并考虑 南北兼顾;远景继续向南、向东北方向发展,并逐渐将板桥、来宾融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整体形 态尽量紧凑,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增强城市的集聚作用、降低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费用。 如第一板块所言,应进一步介绍有关云南省上山政策和宣威市政府向西发展期望。 表表 7 7 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的有关要求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的有关要求 序号有关规划要求 1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调整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 见稿)文件中,将宣威定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山坝利用比例控制的四类地区,即平坝利用 比例 40%、山地利用比例 60%。 2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年) : 提升老城区,完善南片区,重点建设西片区,南北联动,创造条件向东。近中期主要向西、 向东,适当向南发展。远期远景向东、向南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和政府文件整理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和政府文件整理 6.26.2 现状发展情况现状发展情况 如图 11,从 03 年实施上版规划至今,截止到 10 年 9 月,对比 02 年的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和 10 年 的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宣威城区发展方向:城市近期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向北向北即向一环路方向发展,向东 和向南有所发展。 北侧:从西到东,依次新建了西宁山水间居住区,财政局、时代天娇居住区、振兴花园居住区、 教师小区、美奂山公园及广场、美奂佳园、文化街西侧的公安局、法院、立得酒店等、烟草小区、东 升佳园、第八中学等新住区。 南侧:沿着振兴南路,特别是钱屯水库以南,分别新建了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在虹桥社区沿振 兴南路,迁出工厂,新建了计生局、开发区商务楼、和虹桥中学的新教学楼。按照上版规划对南部地 区的定位,新建了金月湖酒店,将承担一定的旅游功能,并改建了火腿交易中心,但目前旅游度假的 氛围还没有形成。 东侧:新沿东二环,出现零散工业仓储用地 图 11、02 年实施上版规划前的用地现状与 10 年的用地现状对比图 6.36.3 现状实施及评价现状实施及评价 北侧,主要依托规划行政中心、美奂广场形成相对集聚发展。如图 12,新建用地 80%集中在 城区北侧。 东侧,有所发展,主要沿建设路向火车站沿线地带和一环路附近,新增部分零散工业仓储用 地,与上版规划设想相距较远。 南侧,有所发展,依托虹桥万亩湿地新建体育中心和文化中心,拆迁部分工厂,虽有所发展, 但与上版规划设想的生态住区等设想相距较远,没有按照规划要求完全拆迁工业用地,反而有新建新 的汽车修配中心等。 图 11、宣威城区 2010 年现状建筑质量分布图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结论:宣威市城区自结论:宣威市城区自 0202 年到年到 1010 年,城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北侧,与上版规划的远期发展方年,城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北侧,与上版规划的远期发展方 向一致,这说明上版规划对宣威市城区的东侧发展前景估计偏乐观,鉴于铁路对城市的分隔,说明城向一致,这说明上版规划对宣威市城区的东侧发展前景估计偏乐观,鉴于铁路对城市的分隔,说明城 区向东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同时也说明上版规划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时序预测存在一定的偏差。区向东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同时也说明上版规划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时序预测存在一定的偏差。 第七章第七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