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考能提升(七)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易错清零,易错点1误认为K值是一成不变的点拨: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存环境改善后,K值会上升。易错点2误认为捕食和竞争都是不利的点拨:捕食、竞争并非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被淘汰的都是不适应环境的,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更合理利用,并使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更充分的生活条件。易错点3误认为演替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点拨:任何环境下的演替最终都要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生物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易错点4误认为演替是“取而代之”点拨: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注意:演替可说成“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但群落中物种应为“优势取代”,不能看作“取而代之”。,易错点5错将高山不同的海拔高度群落分布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点拨:群落垂直结构是指一定区域中群落内部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配置状况,如森林群落由高处到低处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物层或池塘群落中由浅水层到深水层的浮游动物、鲢鱼、草鱼、黑鱼、软体动物等。高山不同海拔地带应各自有其独特的群落,每一群落内部均各自具备其自身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不同海拔地带分布有不同群落,不可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如图所示。,易错点6错将海岸不同潮间带物种分布差异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点拨:不同潮间带,其所处区域的条件(如光照、海水浸入程度、植物或动物分布等)差异较大,不同地段分布的物种类型不同,这应属群落的水平结构而不属垂直结构。易错点7误认为草坪群落中无垂直结构点拨: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合理利用资源或空间的空间配置格局,它应存在于所有群落(包括草坪群落)中。,易错点8误认为“大鱼吃小鱼”为捕食、大小两种草履虫生活于同一区域中争夺食物空间构成种内斗争点拨:捕食强调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即捕食关系应发生于“异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鱼以另一种鱼为食时,才能构成捕食关系,若吃与被吃发生于“同种生物”之间(如大鲈鱼吃小鲈鱼)则不能构成捕食关系。“竞争”强调“不同物种”争夺食物、资源、空间等,大小两种草履虫属于不同物种,而不是同一物种的大小不同个体,故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空间应属于异种生物间的“竞争”,而不是同种生物间的“种内斗争”。注:若两种生物甲和乙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则不构成竞争关系,如人吃玉米籽粒,而牛吃秸秆等。,易错点9误认为细菌都是分解者点拨: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功能最复杂的类群之一,确认细菌的功能类别,必须依赖其同化类型若其同化类型为自养型(如化能合成型细菌铁细菌、硫细菌、硝化细菌等,光合细菌红螺菌等),则其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应属生产者;若其同化类型为寄生型,则其功能类别应为消费者;若其同化类型为腐生型,则其功能类别应为分解者。易错点10误认为只要增加新物种就会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点拨:增加新物种有时会导致生物入侵,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发生态危机。,易错点11误认为能量金字塔中每一塔级只包含一种生物,或者认为能量金字塔中生物仅构成一条食物链点拨:能量金字塔中每一塔级应代表一个营养级环节,由塔底至塔顶依次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每一塔级所包含的生物可为多个物种,如初级消费者环节中可包含所有植食动物(如图示金字塔中乙内所有植食动物),故能量金字塔中各环节可形成复杂的食物网,而不是只形成一条食物链。,易错点12误认为自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点拨: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在进行同化作用时所同化的物质中含有的能量总和。某消费者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原本未被该消费者吸收利用故不能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而应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易错点13误认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其间接价值、错将生物多样性在文学艺术、旅游观赏等方面的价值视作间接价值点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这种功能价值应远远大于其在工业原料、食物、药用等方面的直接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将在直接价值方面所谓的“有害”物种灭绝的原因)。此外,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旅游观赏等均属直接应用价值而非“生态”功能,故生物多样性在此方面的价值应属“直接价值”不是“间接价值”。,核心强化,1种群数量变化2条曲线再强化,3解读能量流动过程图,解读(1)本图涉及三个营养级(第一、二、三营养级),从能量的去向角度看,每个营养级由四个部分组成: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2)从能量的来源看,本图中的能量有两个来源:一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二是人为投入的有机物的能量。其中,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能量的根本来源,但在一些人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投入可能是能量的主要来源。(3)未被利用的能量主要是用来维持某营养级存在的能量,如果这部分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或其他方面所利用,则该营养级的个体数量就会明显下降,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状元笔记,批阅答卷判断对错,查找误区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案例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综合应用规范审答案例,(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c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分层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演变。(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A和B(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8%。,(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评析矫正辨析误区,规范审答,C,A甲为狐、乙为鼠、丙为羊B甲为鼠、乙为羊、丙为狐C甲为羊、乙为鼠、丙为狐D甲为狐、乙为羊、丙为鼠思路分析由图可知:过度放牧和鼠害会使鼠和羊呈上升趋势,所以甲、乙是鼠和羊。放入驯化后的银黑狐捕鼠会使鼠大量减少,所以乙是鼠,那么甲是羊,丙就是狐,狐有了食物,呈上升趋势,导致鼠减少。丙的数量少,为狐;甲、乙为羊或鼠。易错点:对生物种间关系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错因分析:对题干信息“左、右Y轴对应的曲线”没注意到,未抓住解题的突破口。,下图为福建省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思路分析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就有利于更多的碳元素转移到乙,a表示碳元素转移量;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应为abce自身积累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均为生产者,而丙中的生物无生产者;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易错点:对物质循环过程不理解,不会识别相关图解错因分析:对生长期植物碳元素转移量关系理解不清。,D,A生产者能固定所有入射的太阳能B分解者把来自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释放到环境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D人们利用生产者做食物时,比利用其他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更多解析由图可知,入射的太阳能为1500000kcal/(m3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5000kcal/(m3a),所以入射的太阳能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生产者固定,A错误;分解者把来自各营养级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另一部分释放到环境中去,B错误;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浪费的能量就越多,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少,C错误;人们利用生产者做食物时,浪费的能量比较少,所以比利用其他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更多,D正确。,(1)植食动物能根据植物的性状、气味等因素判断食物并进食,说明生态系统有_的功能。(2)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J/(cm2a)的有机物残屑来不及被分解者所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其影响实质是降低了分解者细胞内的_。(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出。这个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由生产者流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约为_%(保留小数点后2位)。据图中的能量值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的特点。(4)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J/(cm2a)。,信息传递,温度,酶活性,大于,0.85,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31107,(5)图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填“植食动物”或“植物”)。如果一部分植物叶片被加工为纸张,存在于纸中的能量属于_。(6)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是通过生态系统内的_调节机制实现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解析(1)植食动物能根据植物的性状、气味等因素判断食物并进食,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2)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属于分解者,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植物,未被利用的能量,负反馈,自我调节,(3)据图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大于输出。已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2.31107J/(cm2a),流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3.271051.311051.96105J/(cm2a),所以传递效率约为(1.96105)(2.31107)100%0.8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2.31107J/(cm2a)。(5)图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能,即植物的同化能。一部分植物叶片被加工为纸张,存在于纸中的能量属于未被利用的能量。(6)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所以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C,A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B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的是其间接价值C利用性引诱剂吸引某异性害虫并降低该生态系统中该害虫的出生率属于生物防治D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解析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使物种丰富度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也相应降低,A错误;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的是其直接价值,B错误;利用性引诱剂吸引某异性害虫并降低该害虫出生率是利用化学信息进行的生物防治,性引诱剂本身并没有杀死害虫,C正确;生态农业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而没有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训练4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关系。,被滨螺取食,竞争,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浒苔,B坑中浒苔不占优势,该环境不利于岸蟹躲避海鸥的捕食,因而数量较少;由于,天敌(岸蟹)数量少,滨螺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所以数量较多,浒苔滨螺岸蟹海鸥,(2)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浒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粮油食品检验人员模考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脑梗塞静脉取栓护理查房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学旗县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义务均衡发展培训
- 广东省佛山禅城区七校联考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指导纲要解读培训
- 2026届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砀山县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北京六十六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水域救援知识课件
- GB 31604.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 新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课件-陈岳-109503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
- XX医院DRG绩效分配方案
- 《研究生英语》(第二版)练习答案及译文
- 加油船租赁油船租赁合同
- 《茶叶审评技术》课程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专题四“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 智能高速铁路概论-课件-第一章-世界智能铁路发展-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分析
-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