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以虫治虫)教案 2 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以虫治虫)教案 目的要求 1.了解课文记述的两则生动的事例和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 2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方法。 3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4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用法。 一、学习重点: 1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 “ 傍不肯 ” 消灭 “ 子方虫 ” ,从而使农作 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全文共 70 字,可分为三层。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元丰: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1078 1085)。庆州:宋代州名,2 / 9 在今甘肃庆阳一带。界:地域,范围。子方虫:今称粘虫,危害麦类、玉米、高粱、水稻等多种作物。方:正当,正在。为:成为。秋田:秋天田地里的庄稼。之:结构助词,相当于 “ 的 ” 。害:危害 。 文章首先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一个 “ 方 ” 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 “ 狗蝎 ” ,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狗蝎:口器咀嚼式,有强大铗状尾须一对,能夹人、物,杂食性或肉食性。其:它的。喙:鸟兽的嘴,此处指虫子的嘴。钳:指长在昆虫嘴上的钳状物。蔽地:遍地。蔽,遮 盖。则:连词,相当于 “ 就 ” 。以钳搏之:用钳跟子方虫搏斗。之,指子方虫。悉为两段: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悉,都,全。为,成为。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旬日:十天。皆尽:指子方虫全部被消灭。岁:年成。以:因。 “ 以 ” 后省略 “ 之 ” ,之,指消灭子方虫。大穰:庄稼大丰收。 3 / 9 这一层写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 忽 ” 字表明事出意外。害虫天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虽然在当时人们对此现象还不能作出科 学的解释,但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 “ 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 ” ,这是写它的外貌特征,突出 “ 有钳 ” ,因为这是它消灭子方虫的有力武器。 “ 千万蔽地 ” ,说明为数众多。当它遇见子方虫时 “ 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无比。 “ 旬日子方皆尽 ” ,说明剿灭害虫极为迅速,干净彻底。 “ 岁以大穰 ” ,一个 “ 以 ” 字强调了 “ 大穰 ” 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这就突出了 “ 以虫治虫 ” 的成功。这里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 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 “ 傍不肯 ” 。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 “ 傍不肯 ” 。 其:这样,这种。旧:这里是 “ 过去 ”“ 先前 ” 的意思。之:第一个 “ 之 ” ,语气助词,无义。第二个 “ 之 ” ,它,指子方虫的 “ 天敌 ” 。土人:本地的人,当地的人。谓:称,叫。傍不肯:虫名,即步行虫。其成虫和幼虫都有钳状的锋利口器,喜食蛾科害虫的幼虫。 这一层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 “ 旧曾有之 ” 。4 / 9 篇末点出 “ 傍不肯 ” 的名称,加深了读者的 印象。 2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本文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 “ 布板 ”“ 实钉 ” 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 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全文分三层。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两浙: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 、茅山山脉以东地区。梵天寺木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 (916),八角九层,高三十七丈。宋乾德二年 (964)重建。这里是指重建时的木塔。钱氏:指五代时割据浙江的吴越王及其子孙。方两三级: (木塔 )才建了两三层。方,才。级,层。钱帅: (929 988),入宋后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之:指正在建造的木塔。患:担忧。 匠师云: “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 工匠师傅说: “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 云:说。布:铺排。故如此:所以这样。故,所以。如此,5 / 9 这样,指木塔不稳定。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乃:顺接连词,当 “ 于是,便 ” 讲。以:介词,用。而:转折连词,当 “ 但是 ” 讲。初:从前,当初。 以上是第一层,讲建塔过程中关于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这里首先交代建塔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一个 “ 患 ” 字,突出了 “ 塔动 ” 这一主要问题。塔 “ 动如初 ” ,说明了建筑工匠未能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因为 “ 塔动 ” 的关键不在于 “ 未布瓦 ” 。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 塔动之因。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密:暗中,秘密地。使:派。其:他的,指匠师的。之:结构助词,相当于 “ 的 ” 。贻:赠给。贻以金钗:即以金钗贻 (之 ),用金钗送给她。以,用,把。金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问:询问,打听。之:结构助词,相当于 “ 的 ” 。因:原因。 皓笑曰: “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 喻皓笑着说: “ 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 此:这,指解决塔动问题。易:容易。耳:语气词,可不译。6 / 9 但:只。讫:终了,完毕。实:使坚实。钉之:钉木板。钉,用为动词,意思是用钉子钉。之,指木板。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 (去办 ),塔身就稳定了。 如;遵照。其:他的,指喻皓的。言:话,言论,指上面喻皓讲的一番话。遂:于是,就。 第二层,写喻皓采用 “ 布板 ”“ 实钉 ” 的办法,解决了 “ 塔动 ” 的问题。 “ 无可奈何 ” 一词道出了大家 对解决 “ 塔动 ” 这一难题无计可施,反衬了喻皓很轻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突出喻皓技术之高。 “ 密使 ”“ 贻以金钗 ” ,写出了匠师为解决 “ 塔动 ” 问题,费尽心机,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解决 “ 塔动 ” 问题之难。对这一难题,一个 “ 笑 ” 字写出喻皓的神态,突出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轻松。 “ 此易耳 ” 短短三个字,体现了他胸有成竹,技艺高超。 “ 如其言,塔遂定 ” ,一笔带过,用事实说明了喻皓的技艺高超。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胜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 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 (塔 )当然不会晃动。 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 “ 因为 ” 。弥束:7 / 9 更加紧密相束。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相:互相。联:连接。如:像。履 (旧 ):走,踩踏。其:那。持:支撑。自:自然,当然。 人皆伏其精练。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伏:通 “ 服 ” ,佩服。其:他,指喻皓。精练:高明。 第三层,解释 “ 塔定 ” 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应。“ 人皆伏其精练 ” ,从侧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 的高明。 二学习难点: 1梦溪笔谈这部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的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课文所选的两则,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这种方法不仅是促进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这种防治方法不仅在古代有效,今天也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第二则梵天寺木塔记述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解决高层建筑木塔不稳定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2梦溪笔谈两则,文字简洁生动。以虫治虫只用了70 个字就记述了 “ 傍不肯 ” 在子方虫危害秋田作物时应运8 / 9 而生,迅速彻底地消灭了虫害,保证了农业大丰收的情况。梵天寺木塔仅用 130 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解决 “ 塔动 ” 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 3详略得当是这两则短文又一特点。以虫治虫介绍子方虫的天敌比较详细,介绍了 “ 傍不肯 ” 的外貌特征,数量之多,剿灭子方虫的情况,而介绍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了 “ 以虫治虫 ” 这一中心。梵天寺木塔记 叙喻皓的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的高超。对 “ 塔遂定 ” 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则以 “ 如其言 ” 三字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三文学知识 1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撰。二十六卷。又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因写于润州 (今江苏镇江 )梦溪园而得名。成书于 11 世纪末。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十七日,凡 609 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业、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9 / 9 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现象部分,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于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有所反映,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翔实记载。今人有梦溪笔谈校证。 2沈括 (1031 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熙宁五年(1072)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 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 (1075)使辽,斥其争地要求,又图其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为使契丹图抄奏上。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市公司员工购车补贴与股权激励结合合同
- 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投资合作与分红协议
- 建筑工程退款及合同履行协议范本
- 城市建设研学合同书:城市规划与发展趋势研究
- 历史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维修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俄语专业四级试题及答案
- 英语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消防安全治理培训课件
- 传送带项目汇报
- 消毒供应室课件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工程地质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员工音乐培训计划
- 中学七年级综合实践课件
- 2025年房东租房合同模板电子版
- 《法律职业伦理》课件-第二讲 法官职业伦理
- 2024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融合合同3篇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 医学伦理学全套课件
- 车用驱动电机原理与控制基础(第2版)课件:三相交流绕组及其磁场
- 加油站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台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