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论文.doc_第1页
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论文.doc_第2页
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论文.doc_第3页
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论文.doc_第4页
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摘要:儿童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其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全。因此,儿童用药绝不能把它简单的看成是成人的缩影。但儿科用药不合理现象目前依然存在。现对儿童用药常见问题作一分析,以及对如何合理安全的用药作一探讨。关键词:儿童用药 常见问题 合理用药 安全性1前言儿童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其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全.因此,儿科用药绝不能把它简单的看成是成人的缩影.但儿科用药不合理现象目前依然存在.现对儿童用药常见问题作一分析,以及对如何合理用药作一探讨. 2正文1 儿科用药常见问题1.1 抗生素的滥用目前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复杂,其中家长想为孩子快速治愈疾病的迫切期望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再者,门诊治疗时家长经常点名要抗生素,且越贵越好,医生为迎合患儿家长心理,无原则满足其需要,进而大量使用抗生素1。这种滥用首先体现在病原体不明确的滥用。对非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儿童,不究其因,先用抗生素,特别是针对上呼吸道感染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多见,占90%以上,仅少数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2,但有调查结果报道表示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100%3。虽然孟黎辉等报道的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概率为71.32%4,但仍高于卫生部规定的使用抗生素控制在50%以下这一标准5。其次,对于儿童腹泻也存在较多不恰当的抗生素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62.8%63.4%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既不能减轻症状也不能缩短病程,反而易导致二重感染和增加耐药性,但临床实际情况中抗生素的应用较为普遍。1.2 解热镇痛药的滥用发热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解热药是儿科常用药物。原则上3个月以下的儿童发热应慎用解热药,在物理降温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外用栓剂以减少副作用。当前适用于儿童解热镇痛药品种剂型相对较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是儿童解热药中最安全的品种6。但在我国已公布的非处方药目录中,有近百种抗感冒或解热镇痛药中含有扑热息痛,除少数为单方制剂外,绝大多数是复方制剂。在非处方消费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超过推荐剂量使用,甚至把退热药当预防性药用。而有些临床医生,由于对复方制剂成分了解不够,易造成该药的重复使用而使药物使用过量,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儿童,更易造成肝、肾、血液系统等器官的损害。1.3 糖皮质激素的滥用在基层医院,儿科处方中使用糖皮质激素较为多见,尤其对于发热的婴幼儿,常将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药应用,以达到快速退热的目的,但如此用法容易改变热型,掩盖病情;使用不当可促进细菌或病毒感染扩散而加重病情,使用过多还可降低机体免疫力,扰乱内分泌功能,影响钙的吸收,甚至胃肠出血、高血糖等合并症。儿童应慎用糖皮质激素,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1.4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身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要素。一些家长和部分医生过分的强调,把此类药当作“营养药”长期给儿童服用,比如锌、钙、维生素AD等。服用时不应人而宜,追求多多益善、越多越好,用多了其结果有可能使“营养药”变成了“毒药”。维生素类药物虽毒性小,出现反应缓慢,但长期盲目使用也会产生人体内维生素不平衡,影响机体正常功能,造成维生素在体内蓄积过多而中毒7,比如锌,血液浓度达15mg/L时则有损害巨噬细胞和灭真菌的能力,可增加脓疱病的发生,维生素AD过量可出现周身不适、胃肠道症状、头痛等慢性中毒症状。82 如何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使用药物。儿科合理用药的要求:(1)获得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即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2)最低的药物不良反应,即最大限度的避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3)最经济的药物利用,包括药物资源与费用8。2.1 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药物 儿童用药应注意年龄特点,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结合病情合理选择药物,针对性要强,种类不宜过多。比如抗生素使用方面,应全面考虑临床诊断、致病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以及病儿的全身情况,对于病毒感染不要随便应用,能选用一种抗生素就不联合使用,以减少机体耐药性。同时,儿科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但自身要严格执行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原则,还要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宣传,使他们能够配合治疗,共同努力减少抗生素在儿童中的不合2.2 选择合适的剂型及给药间隔时间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间隔时间可以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为提高患儿依从性,可选择一些添有果味的颗粒剂,部分药物有栓剂的可使用栓剂,并选择半衰期长的药物,尽量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给药次数。2.3 选择合适的剂量剂量不当是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药物剂量应随儿童成熟度及病情不同而异。儿童年龄、体重、体质强弱都是决定儿童用药剂量的因素,而不单单是将成人剂量的缩减。常用的方法有体表面积法、小儿体重法、按年龄法,以及根据成人的剂量换算等,可根据具体情况择一计算。但值得一提的是,同一药物不同制剂或多个复方制剂的重复给药也应引起重视,应尽量避免此类现象发生而使药物超量使用,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机体危害。2.4 根据儿童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一般来说,经消化道给药较安全,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以减少因注射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刺激。只能口服的药物对昏迷患儿可用胃管鼻饲法灌入,但有些药物不能口服,口服降低疗效。急救药物需要注射给药,有些药物局部肌注可引起坏死(如氯化钙),须静脉给药,而儿童静脉给药一定要按规定速度滴注,不可过快过急,并要防止药物渗出引起组织坏死。含漱、吸入等给药方法只用于能合作的大孩子,而灌肠法常用于镇静催眠药,如安定、水合氯醛、副醛。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皮肤用药极易吸收,甚至中毒,故宜慎用。2.5 掌握药物的禁忌熟悉药物特性,掌握药物的禁忌是合理用药的前提。小儿禁用的药物,见表1。表1 儿童禁用的药物(略)3 儿科用药的安全性3.1儿童用药计量的计算绝大多数药品说明书上只标明成人用量,儿童用药剂量则根据成人剂量折算或按小儿千克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是最为准确的给药方法,但因其计算方法繁杂,不适用于家庭用药指导其公式为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m2)十173(m2),体表面积(m2)=599*(体重(g)*身长(cm)-2。最为常用的小儿用药剂量是按小儿千克体重和按成人剂量折算二种方法。列表如下小儿剂量及体重计算表 年龄 相当成人量比例 按年龄推算体重 初生1月 1/181/14 24千克 1月6月 1/141/7 47千克 6月1岁 1/71/5 710千克 1岁2岁 1/51/4 一岁以上体重可按下式计算:年龄*2十7=体重(千克) 2岁4岁 1/41/3 4岁6岁 1/32/5 6岁9岁 2/51/2 9岁14岁 1/22/3 3结论综上所述,由于儿童在体格和器官功能各方面都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功能、肝肾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与成人的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儿童用药必须从小儿的解剖、生理等特点出发,把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特征,甚至幼儿心理学特点结合起来,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选药,以达到合理安全的用药目的。参考文献1 金智敏.健康宣教对减少儿童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干预的探讨.浙江临床医学,2008,10(5):625.2 夏国俊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4.4849.3 黄丽萍,王秀珍,简碧红,等.门诊儿科处方的调查和分析.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6):2729.4 孟黎辉,董宝坤.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