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说明书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 3 学号: 学 院: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2015 年 06 月中北大学2015届毕业设计说明书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 温室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且在农业上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设计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于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对室内重要的参数进行调节与控制,给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其中参数主要是温度、湿度等,以温度调节为例,主要是设计温度检测电路,并将测量值通过传感器传递给PLC,制作出温度控制流程图,将测量值与设定范围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室内的保温、降温和升温。其余参数类似,以此确定系统方案的设定。关键字:温室 控制系统 可编程控制器 传感器The design of 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Abstract Greenhouse can effectively save resourc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ield of crops in agriculture, design intelligent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 has high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design of 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 is mainly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interior important parameters provides the most appropriate growth environment for crops, improve crop production. The parameter is mainly temperature, humidity,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example, mainly is the design temperature detection circuit, and the measured value by sensors is transmitted to the PLC, make a flow chart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to set the measured value and the range are compared to determine the indoor heat preservation, cooling and heating up. Similar to the rest of the parameters, so as to determine the set of system solutions. Key eords: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he sensor 目录1.智能温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1智能温室产业的现状11.2现今国内外智能温室控制技术的研究状况1 1.2.1国外智能温室控制技术的研究状况11.2.2国内智能温室控制技术的研究状况21.3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32.研究方案的设计52.1温室内重要参数的调节与控制52.1.1温度的调节与控制52.1.2湿度的调节与控制52.1.3温度、湿度之间的耦合52.2温室环境的主要特点6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73.1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73.2控制模式73.3控制方案73.4控制系统的结果图84.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104.1系统的硬件组成104.1.1温度信息采样部分 10第 I 页 共 II 页4.1.2湿度信息采样部分114.2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114.2.1控制系统PLC软件设计134.2.2温度控制部分134.2.3湿度控制部分144.3系统下位机设计方案15 4.4系统的组态监控软件的设计 165总结 18文献综述 19致谢 20附录1 22附录224 第 II页 共 II 页1.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1智能温室产业的现状智能温室系统是这些年以来慢慢发展起来的一种节约资源同时也具有高效型特征的农业技术。目前,一些国外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广泛地被很多单位或个人引进1,就比如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工厂化育苗智能控制系统,施肥灌溉控制系统等,引进的这些系统的确达到了温室环境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目的,不过同时也存在投资金额过大,系统维护不方便等各种发展制约瓶颈2。研究出价位低同时又具有实用型功能的农业智能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于推进我国农业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具有很崇高且重要的意义,同时又具有前景很强大的市场潜力3。根据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就目前市场而言急需要的温室控制系统是一种具有成本低、使用操作都很简便的实用型价值的系统4。根据这一需求和我国具有的数量庞大而广泛,但档次比较低的日光温室的特点,研究初一种既符合我国农业水平实际同时又适合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且与国外同类型的产品相比技术含量又不低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是很必要的5。1.2现今国内外智能温室控制技术的研究状况1.2.1现今国外的研究状况1、1949年,美国凭借工程技术的发展,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植物人工气候室,展开了一系列植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抵抗能力等的基础及应用研究6。20世纪60年代,具有生产型功能的高级温室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7。2、荷兰是园艺温室发展的比较早的国家之一,在1974年最先研制出计算机控制系统CECS,成功开发了一系列计算机软件、硬件,实现了温室供水、施肥和环境自动化控制8。他们所研置的温室设备在世界市场上享有很高的技术声誉,收到广泛好评9。3、以色列开发了一种可以监测植物生理生态的仪器:它可以监测株高、植物果实大小、叶片大小与厚薄、茎直径、茎流量、叶温、叶片附近湿度、CO2浓度等,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并且可以每隔一定周期就采集一次数据,得到的数据定期发送到对环境气候进行控制的PC机上10。4、加拿大已经开始使用一种计算机辅助温室管理软件,这套软件的作用就是帮助生产者判断和解决病虫害问题,同时提高温室的整体管理水平11。这样做不但可以可以降低成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达到利用非化学少污染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效果的目的12。5、日本采用网络技术对大农场设施栽培数量多、到处分散不够集中等问题实现异地监控和管理。通过网络不仅可以给种植者提供市场信息、气象信息以及专家策略,还可以从远程启动设备,对环境进行调控13。 西方很多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以色列、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在现代温室测控技术上起步较早,他们采取的措施大都是大力发展集约化的温室产业,温室内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度、水、营养液等制约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都实现实现计算机调控14,同时也都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和较大的规模15。近些年来吧,微型计算机飞速发展,价格下降较大,逐步地提高了对温室控制要求,使得以微机为核心,以节约资料、节省人力的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在欧美等大部分地区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同时温室控制系统也迈入了网络化,智能化的阶段16。1.2.2现今国内的研究状况 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的很多农业工程技术人员都已经开始学习、借鉴国际上设施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17,研究与开发温室工程,同时引进了大量的温室18。引进的这些温室与我国传统温室相比较而言具有很大的优点,比如空间大,便于进行机械作业,生产率与资源利用率比较高,给我国的温室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借鉴作用,但同时这些温室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19。总之,同国外同类型的温室相比,我国对于温室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运用还存在明显的差距20,因此需要我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制出满足我国农业的需求且适合其发展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并且在我国农业设备中广泛地推广21。1.3温室环境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是一种能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且具有很高效率的农业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综合控制为核心下,创造出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工业化规模生产22。提高监测系统的性能除了硬件系统的提升以外,控制算法的作用也必不可少,只有采用合理的算法才能使温室各种环境因子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才能使温室控制系统达到智能化的水平,以下是一些我国现阶段在温室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比较普遍涉及的几种控制算法23。1、模糊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的优点是不需要建立被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它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完成人们用自然语言所描述的控制活动24。其控制算法是把各种环境参数合在一起,总的进行分析考虑,然后进行简单的模糊控制,然后再根据得出的结果和试验中的来总结模糊控制的规则,然后经过模糊推理从而得到模糊控制表,使各种环境参数的相互影响拟合到最佳的状态。模糊控制有很多优点,例如不需要事先知道对象的数学模型,响应速度快、超调小、过渡时间短等,相比较PID控制调节而言速度快、鲁棒性好,但模糊控制同样有稳态精度不够等的缺点。2、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种知识的载体,它具有可靠性、客观性、永久性及其易于传播和复制的特性,人类专家相比较而言有所不及,因此在处理与解决某些领域问题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人类高级专家数量很少,相应的知识传播和复制也比较难等相应的劣势,从某些方面来说开发领域类的专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 3、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采用黑箱方法,把复杂的系统通过有限的参数表达出来。但神经网络方法也有极大的缺陷,它需要大量的历史资料来进行外推和演绎,这样可靠性就明显降低了。所以近年来有人开始利用一种所谓基于拓扑案例模型对温室番茄日产量进行模拟分析,这种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4、改进PID控制算法 在自动控制中,常规的PID控制是产生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控制方法。采用常规PID控制器,具有参数不易在线控制,容易产生超调,抗干扰能力差,不能满足现代温室环境参数监控的要求等缺点25。所以,实际上的温室控制过程中,通常采用对常规PID控制进行改进,来提高对系统的动态调节,这里面主要有不完全微分的PID控制、积分分离的PID控制、变速积分的PID控制等控制方法。选择合适的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采用四点中心差分法来提高PID调节器的抗干扰能力,相比较传统PID算法有了一定的改进。5、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模糊控制算法遗传算法(GA)是一种自适应全局优化概率搜索算法,它是模拟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遗传和进化过程中缓慢形成的。用GA来调控模糊控制规则,既避免了GA优化过程中的早熟现象,同时又提高了优化控制规则的速度,实验表明,用GA优化设计的模糊控制器来控制温度,具有响应速度快,温室温度变化小等特点,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并可以降低系统的能耗,达到预期的效果。2.研究方案的设计 2.1温室内重要参数的调节与控制2.2.1温度的调节与控制 与其他环境因子相比,温度是温室内部栽培中相对容易调节控制的环境因子。温室内温度的调节和控制有保温、加温和降温3种类型。温度调控要求达到能够维持适宜于作物生育的设定温度。温度的空间分布均匀,时间变化平缓。 (1)保温,为了提高温室内的保温能力,常常采用各种保温覆盖。具体方法就是增加保温覆盖的层数,采用隔热性能好的保温覆盖材料,以提高室内的气密性。 (2)加温,大多数温室采用的是集中供暖方式的水暖加温也有部分采用热水或蒸汽转换成热风的采暖方式。这里主要是用锅炉电机来实现温室内的加温。 (3)降温,保护温室内降温最简便的途径是通风,但在温度过高,依靠自然通风不能满足作物生育要求时,必须进行人工降温。降温包括遮光降温法、屋面流水降温法、蒸发冷却法及强制通风法。这里主要是用排风扇来实现温室内的降温。2.1.2湿度的调节与控制土壤湿度要与空气相对湿度协调一致才能达到温室湿度的有效控制,湿度调控范围一般在60%RH-80%RH,精度为士5%。湿度的调控影响温度,要求湿度与温度的调控需按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常用的湿度调节方式是加湿和去湿。 (1)加湿,一般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蒸汽加湿和水喷雾法。水喷雾法采用双位或多位控制来实现;蒸汽加湿则采用电极加湿器或浇蒸加湿器实现。这里主要是用湿帘来实现温室内的加湿。 (2)去湿,在温室中去湿常用以下三种方式:加热控制法、吸附法-化学除湿器、排湿换气。在湿度的调节系统中,温室内的加湿和去湿则由温室内的调节部件完成,这些部件有天窗、侧窗、湿帘、风机等。这里主要是用天窗来实现温室内的去湿。2.1.3温度、湿度之间的耦合 温度与湿度之间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对一个因子的控制常会带来另一个因子的变化。在冬季温室环境控制中,默认为温度控制优先的原则,在温度条件满足后,再来满足湿度条件。如温度过低、湿度过大的情况下,以加温为主导,只有当温度上升到一定值后,才能通风降湿,另一方面,温度提高本身可以使相对湿度降低。在夏季降温加湿的过程中,采用以湿度优先的原则。当湿度过小时,开启蒸发降温加湿装置。而当温度过高需要启动去湿降温执行机构时,必须先检测室内的相对湿度,只有湿度低于某一设定范围时,才能启动去湿装置。2.2 温室环境的主要特点温室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建立精确的控制模型很难实现 由于作物对环境各气候因子的要求并不是特别的精确,而是一个模糊区间,比如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只要温度在某一时间段在某一区间内,该作物就能很好地生长,因此,也没有必要将各种数进行精确控制 温室气候环境作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温室气候环境作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有以下特点:1、 非线性系统。温室内的气候处于热平衡混沌状态,大量随环境变化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对其精确建模比较困难,多采取模糊计算法。2、 分布参数系统。以温度为例,温室内部各点温度都不一样,四周的温度相对中部来说较低,它的变化与空间大小、气流方向等都具有一定关系,且温室内的气候分布也是缓慢变化的。3、 时变系统。作物在生长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光合作用能力散热能力等均有所差别,因而,温室系统是一个参数随着时间变化的平衡动态系统。4、 时延系统。对于外界所施加的作用,温室系统并不立即响应,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才有反应,比如,在温室加热系统中对系统加热升温,热量传到温室的各个部分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延迟,温度才会有所提高。5、 多变量耦合系统,温室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系统各变量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各个子系统的控制回路彼此耦合在一起。对系统任一目标的控制都会影响其他目标的变化。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3.1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 温室控制系统是依据室内外装设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传感器室外气象站等采集或观测的温室内的室内外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信息,通过控制设备对温室保温被、通风窗、喷滴灌等驱动执行机构的控制,对温室环境气候和灌溉施肥进行调节控制以达到栽培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生态环境,以大幅度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3.2控制模式1、 控制原则以时间为基准的变温管理。根据一天中时间的变化实行变温管理,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将一天分为四个时间段,四个时间段中根据不同的控温要求对温室进行控制。一天中四个时间段的分段方法用户可以灵活的更改,而且四个时间段中的温度设定值用户也可以设定修改。2、 控制模式 根据资料记载中同一地区多年的气候条件记录,此地区春天与秋天时间短,不易区分。以此控制模式采用夏天与冬天各采用一种模式,共有两种控制模式。(1) 夏天模式在该模式下工作的环境调节设备有:自然通风系统(天窗和内侧窗)、强制通风湿帘降温系统(湿帘-风机)和水平保温遮荫幕。此时室外温度很高,温室降温以强制通风湿帘降温为主。遮荫幕可以起到遮荫和降温的作用。(2) 冬天模式在该模式下工作的环境调节设备有:暖气加温系统、水平保温遮荫幕。在此模式下自然通风系统不工作。 不同季节的控制模式不同,只是自动控制系统启动的调节机构不相同,但不同季节的控制目的是相同的,即将环境参数调控到设定的参数附近。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及随作物的生长阶段的变化,各时间段所需要的温度也是变化的,这时可以通过修改设定温度值来调整温室的温度控制目标。3.3 控制方案本系统采用自动与手动互相切换控制两种方式来实现对温室的自动控制,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在运行的时候可以通过按钮对这两种控制方式进行切换。1、 手动控制模式 手动控制简单可靠,由继电器、接触器、按钮、限位开关等电气元器件组成。2、 自动控制模式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模式,通过传感器对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并对其设定上限和下限值,当检测到某一值超过设定值,便发出信号自行对驱动设备进行开启和关闭,从而使温室环境因子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其运行成本较低,可以大大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3.4 控制系统结构图继电器排风电机 温度控制器(PLC) 锅炉电机继电器 天窗继电器 湿帘电机继电器 湿度 图3.1 控制系统结构图由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重要参数传递进入PLC,再通过继电器反映到各设备上从使设备工作,这个过程就是反映控制系统结构。PLC外部接线图如图3.2所示 三菱PLC FX1NX0M4COM0Y0开关指示灯X1M4COM1 变送器 温度传感器Y1 排风扇 X2M4COM2X3适温指示灯Y2COM3X4 锅炉Y3 变送器 湿度传感器天窗Y4X5适湿指示灯Y5X6湿帘Y6COM 220V 图3.2PLC外部接线图4.系统的的硬件组成与软件设计4.1系统的硬件组成 为了实现智能温室的环境监控,本设计建立了温室环境控制参数的长时间在线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温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的长期监测。并可根据智能温室温湿度的需求,对天窗、锅炉电机、排风机、湿帘等设备自动控制。采用计算机作为上位机安装有组态工控监控软件,能将数据汇总、显示、记录、自动形成数据库,并实现了温室调控设备的自动设置与远程监控。为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温室设备的控制采用手动/自动切换方式,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系统可以切换成手动,使用灵活方便。4.1.1温度信息采样部分 图4.1 温室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 对于智能温室环境控制而言,温度参数是监控检测系统输入的最基本的变量之一。温度传感变送器是具有在恶劣环境中长期使用而保持精度不变的少数几类传感器中的一种,目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及集成电路型传感器。在各种温度传感器中,热敏电阻和集成温度传感器均可满足要求。本系统温度控制的范围为10-50。温度传感器有很多种类。根据温室的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并同时达到增加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的目的。4.1.2湿度信息采样部分 湿度传感器湿度测控仪 湿度调节设备 传感变送器 执行机构 PLC控制器 报警设备 输出继电器图4.2 湿室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湿度信号的传递必须靠水对湿敏元件直接接触来完成,因此湿敏元件只可以直接暴露在待测环境中,而且还不能够密封。4.2 系统总体控制的软件设计系统基本都是通过PLC对排风扇、天窗、锅炉电机和湿帘的控制发出开关指令,通过交流接触器控制相关机构的启停。由于PLC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快速反应温室中的扰动,同时由于温室滞后比较大,执行机构动作频繁,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在程序中加有时间可调的延时模块,使用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延时,使控制效果达到最佳。系统流程图如图4.3所示 开始 初始化 TminTTmaxx TTmax N Y N 开风机 升温 Y HminHHmax Y N HHmax N Y 开窗 加湿 结束图4.3系统流程图 4.2.1控制系统PLC软件设计 按下启动按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将测量值信号送到PLC中,PLC再将信号值处理,在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最后将得到的结果输出。如果比较温度结果高于设定值,则控制打开通风窗;比较结果等于设定结果时则打开保温设备;比较结果低于设定值时则打开锅炉电机。假设排风机、供热设备、传感器出现故障的时候就发出报警。同理,空气湿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测量信号送到PLC中,PLC将检测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空气湿度高与设定值,则控制打开天窗进行去湿;如果测量值等于设定值,则天窗和湿帘都不工作;如果测量值低于设定值,则发打开湿帘,对空气进行喷雾加湿。如果湿帘、天窗和湿度传感器发生故障则会发出警报。4.2.2温度控制部分当系统开始工作时,由温度传感器将温室内的温度测量参数传给PLC,再由PLC将其检测结果与事先设定好的温度进行对比,如果测量值等于设定值则保持原来的温室温度;如果测量值与设定值不等,在判断大于还是小于,当测量值大与设定值,则打开排风扇,当测量值小于设定值时,则打开锅炉电机。当测量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就会关闭供热系统或通风帘。其工作流程图如图4.4 4.4温度控制系统工作流程图4.2.3湿度控制部分 空气湿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测量信号送到PLC中,PLC将检测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空气湿度高与设定值,则控制打开天窗进行去湿;如果测量值等于设定值,则天窗和湿帘都不工作;如果测量值低于设定值,则发打开湿帘,对空气进行喷雾加湿。如果湿帘、天窗和湿度传感器发生故障则会发出警报。其流程图如图4.5图4.5湿度控制系统工作流程图4.3系统下位机设计方案 根据系统中的湿度和温度流程图,设计出下位机程序中的I/O分配表,如下表所示:(1)输入地址分配表X000启动开关X001温度大于22度时X002温度大于18度小于22度时X003温度小于18度时X004相对湿度大于80时X005相对湿度大于60且小于80时X006相对湿度小于60时(2)输出地址分配表Y000开关指示灯Y001排风扇Y002温度适中指示灯Y003锅炉电动机Y004天窗Y005湿度适中指示灯Y006湿帘 系统运行过程分析:控制系统的下位机程序梯形图语言如附录1,通过在线仿真调试得到运行过程如下(1)启动/停止模块 按下启动按钮后开关指示灯打开,按下停止按钮后系统全部停止。(2) 温度控制模块 系统启动后,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将信号传递到PLC中。当温度大于22时排风扇打开降温20秒,如果在20秒内温度降下来则温度适中指示灯亮,20秒后温度未降下则蜂鸣器报警;当温度小于18时锅炉电机打开升温20秒,如果20秒内温度升到适中时则适中指示灯亮,20秒内未升温至适中温度则蜂鸣器报警。(3) 湿度控制模块 系统启动后,湿度传感器监测湿度,将信号传递到PLC中。当相对湿度大于80%RH时天窗打开去湿20秒,如果在20秒内湿度降下来则湿度适中指示灯亮,20秒后湿度未降下来则蜂鸣器报警;当相对湿度小于60%RH时湿帘打开加湿20秒,如果20秒内湿度升到适中时则适中指示灯亮,20秒内湿度未达到适中相对湿度则蜂鸣器报警。4.4 系统的组态监控软件的设计 组态软件是可从可编程控制器以及各种数据采集卡等设备中实时采集数据,然后发出控制命令并监控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的一种软件包。其主要功能如下:(1) 远程监视功能。它可以通过通讯线远程监视温室的当前状态,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通风窗、湿帘等状态。 (2) 温室设备运行记录功能。它能在线记录各温室设备状态变化时的时间、当前状态和位置、当前目标温度、室内温度、目标湿度和室内湿度。 (3)远程设定功能。可以通过通讯线远程修改可编程控制器的全部设定参数。其监控界面如图4.6所示 图4.6监控界面5.总结在此次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我重新学到了以前忽略过的一些很重要的专业课程,也知道了有的课程虽然看起来作用不大,可是当我们用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课程里面的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PLC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以前所有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总结,对新的领域新的知识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施农业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增强抗灾能力的一种新兴农业产业。它是借助温室及其配套装置来调节和控制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子的新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摆脱自然制约的有效手段。此次的设计主要是对于温室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和调节来提供最适宜作物生长的温室环境,能够充分发挥温室农业的高效性。其中有以下几种结论和成果:(1) 本次设计是根据温室环境的特点,以PLC为核心完成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的设计。(2) 良好地完成了对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参数的采集与监控。(3) 温室内的重要参数温度其控制与调节内容详实,完成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内温度的监控设计部分(4) 成本低,适合于我国实际国情,有良好的运用前景。随着温室的发展,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拓展性。 参考文献1吴德胜.21世纪饲料加工新技术J.东北饲料信息,2008,22(2):12-155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深入浅出西门子S7-300PLC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78-862MintehellGA.OpenSysteminProcessControlJ.ControlEngineering.1999(9).3Minke.Spear.FromFieldbustoEthernetJ.ProeessEngineering2004,85(5):31一324何晓龙.水泥配料自动化系统的研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20075严盈富.触摸屏与PLC入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胡学林.可编程控制器教程(提高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87张万忠、刘明芹电器与PLC控制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8T.J.byers.ElectronicTestEquipmentoperationandApplicationsM.London;NewYork:Granada;Brookfield,Vt.: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短期借款合同下载3篇
- 2025年社区护理模式实施评估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考题及答案
- 2025年疼痛科慢性疼痛综合治疗方案考查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科影像学报告书写规范综合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物业管理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挑战与机遇分析报告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线上平台用户体验优化策略研究
- 自由锻锻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采矿安全监控系统值班员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附答案)
- 绿色钻井技术-洞察及研究
- 公共艺术课件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活动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印章U盾管理办法
- 2025年重庆市永川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电气自动化基础知识课件
- 家畜繁殖员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DG-TJ08-2097-2025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标准
- 数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分层计划
- 甘肃省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