迳口镇总体开发策划书.doc_第1页
迳口镇总体开发策划书.doc_第2页
迳口镇总体开发策划书.doc_第3页
迳口镇总体开发策划书.doc_第4页
迳口镇总体开发策划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会市迳口镇总体开发策划研究四会市迳口镇总体开发策划研究 目目 录录 1 1迳口镇发展现状迳口镇发展现状 .1 1 1.1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 1.2人口与城市化水平现状及存在问题.2 1.3镇区城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3 1.4迳口镇现状存在问题成因分析.3 2 2迳口镇发展迳口镇发展 SWOTSWOT 分析分析 .5 5 2.1优势分析.5 2.2劣势分析.6 2.3机遇.6 2.4挑战.7 3 3迳口镇发展定位迳口镇发展定位 .8 8 3.1区域定位.8 3.2功能定位.10 3.3产业定位.12 4 4迳口镇发展规模迳口镇发展规模 .1313 4.1镇域人口预测.13 4.2镇区人口预测.16 4.3城镇化水平预测.18 4.4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20 5 5产业策划产业策划 .2121 5.1农业.21 5.2工业.24 5.3第三产业.31 6 6土地开发经营策划土地开发经营策划 .3434 6.1开发模式选择原则.34 6.2开发模式选择依据.34 6.3开发模式选择.36 7 7招商策划招商策划 .4343 7.1各行业招商策略.43 7.2招商管理.46 8 8开发时序策划开发时序策划 .4949 8.1城市空间开发的第四度规划.49 8.2开发进度的最优安排.50 9 9配套措施配套措施 .5454 9.1针对企业的优惠政策.54 9.2针对个人的优惠政策.57 附:国家、省、市有关土地政策摘录附:国家、省、市有关土地政策摘录 .5858 1 1迳口镇发展现状迳口镇发展现状 1.11.1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1.1.1农业农业 1.1.1.11.1.1.1概况概况 近年来,迳口镇农业经济取得较大发展,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已向三高农业 方向发展,农副产品具有地方特色。 2005 年,全镇完成农业产值 24837.7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019.8 元,均比上年 有较大幅度增加,在四会市位于中等水平。 1.1.1.21.1.1.2种植业种植业 迳口镇有种植水稻和水果的传统,被四会市评为“柑桔万亩镇” 。但迳口镇水稻生 产和水果生产在四会市的比重不高,水稻总产值占全市的 5.58%,水果总产值占全市 比重为 5.05%,排名靠后,但也表明迳口种植业应当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此外, 迳口镇药材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1.1.1.31.1.1.3养殖业养殖业 迳口镇养猪、养鸡、养鱼均有一定规模,但在四会市的比重也不高。近年来,借 助温氏 3.5 万头种猪场坐落迳口的优势,发展农户与温氏合作发展养猪业,带动了 400 多户农户养猪致富。水产养殖方面,在稳定“四大家鱼”养殖面积的同时,扩大养殖 市场潜力大、经济价值高的鱼类,桂花鱼、鲈鱼、鳗鱼等已成为养殖的主要品种。 1.1.1.41.1.1.4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迳口镇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效益较低。农业大多 还处于农户单独经营状态,上规模、上档次的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招商引资引进的 “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近年有所发展,但未形成规模。 农产品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价格较低。同时,由于农资价格走高,造成农民增 产不增收的境况,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1.1.21.1.2工业工业 1.1.2.11.1.2.1概况概况 由于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大影响了迳口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村级 工业发展也十分薄弱,迳口镇工业发展整体上比较缓慢。全镇工业总产值占四会全市 比重为 7.68%,居中游水平,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仅占全市 0.75%,在全市的工 业地位较低。近来,迳口镇工业发展力度也在加强。2005 年 11 月,迳口镇在顺德成功 举办迳口 2005(顺德)投资推介会,成功签订投资四会市合塑金属回收公司、鑫汇锌 合金厂等 6 个项目。 1.1.2.21.1.2.2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 迳口镇 2005 年有乡镇企业 63 个,职工人数 2500 人,年产值 16524 万元,创税收 605 万元,初步形成以五金、熔铸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镇区北部的冠山工业区自 2001 年创办以来,入园企业已达 34 个,以五金、熔铸为主。全镇产值最高的企业为迳 口水泥厂,2003 年实现产值 4294 万元,比上年增长 7.3%,上缴税收 159 万元,比上 年增长 72.8%。 1.1.2.31.1.2.3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迳口镇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工业行业层次较低,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竞争 力较弱。具体体现在: (1) 工业多集中在五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 (2) 工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龙头带动型企业; (3) 高耗能、低产出的粗放型工业占较大比重; (4) 管理方式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缺乏现代管理和经营模式。 1.1.31.1.3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1.1.3.11.1.3.1概况概况 由于长期以来工农业发展比较缓慢,相应地,迳口镇服务业发展也很滞后,主要 体现在: (1) 生活服务设施缺乏,各种商饮、娱乐服务设施欠缺。只有在镇区才可看到稍具 规模的集市; (2) 由于工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也相对较低。除几所学校外,其 他教育、科研、咨询等机构几乎没有。 1.1.3.21.1.3.2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迳口镇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全国千强镇相比,还有一定 差距。服务业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第一、二产业的落后,而服务业的落后也反过来制 约了一、二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实现迳口镇经济的较大发展,必须加快第三产业招 商引资的步伐,在较高层次的平台上追赶,争取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1.21.2人口与城市化水平现状及存在问题人口与城市化水平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历年情况来看,19952000 年,户籍人口略有下降;2005 年迳口镇非农业人口 1212 人,若将暂住人口计算在内,则城镇化水平为 8.66%。从 2000 年以来的数据看, 迳口镇城镇化水平近年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分析人口和城市化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迳口镇本身经济发展较缓,导致本地 劳动力人口外流,同时外地人口又没有向镇域集聚。如果这种状况再持续下去,迳口 镇将面临劳动力不足,经济发展疲软的态势。因此,大力发展产业经济,提高城镇化 水平,是迳口镇发展的必由之路。 1.31.3镇区城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镇区城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1.3.1镇区土地利用现状镇区土地利用现状 镇区位于镇域东部的迳口村,自然和用地条件较为优越。西面有通天蜡烛山和水 迳水库,北、南两侧用地较为平缓,东面用地现状大多为鱼塘洼地和果园。目前镇区 建设规模较小,沿四迳公路布置了行政、商业、文化、医疗、教育等设施,中学位于 镇区南面,距离墟镇约 1 公里。现状建成区面积约 134.40 公顷。镇区的北侧开发了冠 山工业区,已开发约 22 公顷。镇区南面的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已完成规划,进入开发阶 段。 1.3.21.3.2城乡建设存在问题城乡建设存在问题 (1) 现状农村居民点较多且规模较大,镇区规模小,建设较为凌乱。 (2) 镇区目前只有四迳公路一条干道,镇区的建设集中在这条路面只有 8 米的街道 上,建筑密度大,房屋建筑质量差,日照间距不足,缺乏公共绿地,城镇生活环境不 佳。 (3) 镇区工业区建设刚起步,多为简易厂房,市政设施建设滞后。 1.41.4迳口镇现状存在问题成因分析迳口镇现状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综合上述迳口镇社会经济、城镇建设的现状概况,迳口镇现状存在问题可以归纳 为以下几方面: 1.4.11.4.1功能布局混乱,用地结构失衡功能布局混乱,用地结构失衡 村镇建设均沿交通干道建设,形成了明显的马路经济特征。土地开发自由发展的 结果是形成沿路一层片布置,尤其体现在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方面。工业用地的选址 没有综合考虑区域关系、风向等因素,造成污染性工业布置在镇区常年风向的上风向。 在利益驱动以及对“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片面理解之下,用地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就 是工业用地偏高,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用地偏低且设施落后,绿地匮乏。 分析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大量外流,影响了城镇建设的发展。城镇化速度减缓甚至 在近年呈现负增长,城镇建设速度缓慢,常住人口有限导致对服务设施的需求有限。 (2) 发展模式上主要依靠初级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引入的企业以占地大、效益低 的粗放发展模式为主,导致城镇外延扩展而没有加强内在环境的提升。 (3) 城镇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迳口镇尚未成立规划办公室,城镇建设由经济发展 办公室代管,城镇建设未经过系统全面的规划,缺乏具体指引规划实施的相应政策、 办法,规划管理未得到落实。 1.4.21.4.2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粗放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工业多集中在五金、熔铸等劳动密集 型行业,行业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工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龙头带动型企业。 旅游业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编制规划后未得到落实。 分析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镇级财力有限,外来投资有限,影响开发进度。镇政府无法支付土地一级开发 的庞大资金。在外部环境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招商引资缓慢,导致工业区、旅游区 开发心有余而力不足,开发缓慢。 (2) 不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下获得的资源有限。经济发展尚不发达的四会多年来采 取的是不均衡的发展策略,将主要的资源集中于城区、大沙镇和四清公路沿线的城镇, 迳口不位于这条主要经济发展轴线上,加上过去与此毗邻的三水和清新县的城镇经济 发展都较落后,导致迳口获得关注较少,在发展政策和土地等资源获取上不具备优势。 1.4.31.4.3科技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缺乏科技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缺乏 迳口镇现有 1 所中学和 9 所小学,没有职业培训机构。受到高等教育的高素质技 术人才严重匮乏,这严重影响了迳口农业产业化和自身民营企业的发展。 分析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人才的流失。依靠初级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带动经济发展的 模式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阻滞创新思想的萌芽以及城镇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镇内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无法吸引外出求学的当地人回乡发展。而现状经济发展 和城镇面貌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有十分有限。 (2) 城镇生活环境无法留住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对居住环境有较高要求,这种 要求在目前的迳口无法得到满足,导致许多人选择住在四会,半小时的车程动摇了不 人才人长期扎根迳口的决心。 2 2迳口镇发展迳口镇发展 SWOT 分析分析 2.12.1优势分析优势分析 2.1.12.1.1区位条件改善区位条件改善 2.1.22.1.2对外交通联系优化对外交通联系优化 2.1.32.1.3建设条件良好建设条件良好 2.1.42.1.4开发建设蓄势待发开发建设蓄势待发 2.1.52.1.5自然条件优良自然条件优良 2.1.62.1.6自然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丰富 位于大区域节点位置 迳口位于肇庆、佛山与清远三市交界处,位于珠三角向外 围地区扩散的黄金通道上。 位于区域重要的产业集聚区 位于肇庆东南部经济板块和四会东部片区,与周边的佛山 市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大塘镇、肇庆市大旺经济开发 区等共同组成了广佛都市区西北部的重要产业集聚区,有 机会发展成为该区域重要的产业节点。 区域交通便捷 广四公路(省道 118 线)四会迳口段改造已纳入四会市 “十一五”规划中,将大大提高迳口经三水大塘去往珠三 环(远期)和经三水乐平去往珠二环(近期)的效率,从 而使迳口的发展真正融入珠三角。通过广四公路连接规划 的广贺高速公路、肇庆花都机场快速干道等区域交通 干道,将使迳口获得便捷的综合交通。 土地平整,且具一定规模 镇区现状建设规模较小,镇区南面和西面尚有较大可用空 间,且用地平坦开阔。 周边用地已开发 东面的迳口华侨经济区的电子电工基地已具规模,空间上 的相邻使迳口镇的工业开发有可能与之连片发展,共建基 础设施,并可集双方力量共同打造规模园区经济。 现有招商初见成效 2005 年全镇共引进工业项目 9 个,总投资额达 4.38 亿元。 毗邻的中国电子电工基地的建设也为迳口镇引来了不少电 子电工企业,招商形势喜人。 保留了依山傍水的田园风光 拥有风景优美的水迳水库和下寮水等水系,且山地林地众 多,山水资源突出。镇区所在的东部地区在山体的围合和 行政边界影响下,呈狭长形,西面是连绵山脉和水库美景, 场地内现状众多的鱼塘和农田,保留了山水田园景观。 生态条件良好 现状企业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冠山工业区,除了迳口水 泥厂外没有重大污染企业,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农产品资源丰富 地处西江、北江、绥江三江下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 副产品质优量多,是“中国柑桔之乡”四会市的柑桔 主产区之一。 2.22.2劣势分析劣势分析 2.2.12.2.1现状基础较为薄弱现状基础较为薄弱 2.2.22.2.2地形地貌影响用地储量地形地貌影响用地储量 2.32.3机遇机遇 2.3.12.3.1珠三角地区的整合优化珠三角地区的整合优化 2.3.22.3.2肇庆市东进战略肇庆市东进战略 2.3.32.3.3四会片区发展战略四会片区发展战略 2.3.42.3.4城市运营城市运营商的进入商的进入 旅游资源丰富 正在开发建设的天海湖森林旅游区四面环山、植被良好, 集观光、旅游、渡假与一体,有广东千岛湖之称。市级文 物保护单位文天祥祖墓位于迳口镇恩岭村后的通天蜡烛山 上,为迳口的旅游发展增加了人文色彩。 矿产资源丰富 石塘、冠山等地分布有水泥用灰岩。南乡、东城前进等地 分布有建筑用花岗岩。迳口镇陶瓷原料较丰富,下寮、上 观、风山、南乡有瓷土,南乡、上观、新围、下寮等地有 陶土。 现状基础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现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引进项目多数是技术含量低、行 业层次低的粗放型工业企业,尚未建立起特色产业体系。 基础设施薄弱,无法适应现代城镇经济发展的需要。 用地储量有限 西部主要是丘陵,可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其 中尚有较大比例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用地。这要求迳口在开 发建设中应坚持土地集约原则。 从区域产业转移中获得动力 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始进入产业转型 阶段,广州、东莞、顺德、南海等地传统产业已由原发地 向更广的区域扩散,为迳口调整产业结构和吸引外来投资 提供了动力。 东大门区位凸显 肇庆市实施“向东看、往东走,优化资源配置,主动迎接 珠三角产业转移辐射,融入珠三角发展潮”的东进战略。 这要求作为东南部工业经济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四会, 以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地处东大门位置的迳口,在东进战 略中更将获得先机。 进入重点产业发展区 根据四会实施的片区发展战略,迳口镇与四会市区、大沙 镇和龙甫镇共同纳入东部片区,这使迳口进入了四会最重 要的经济发展区域。 与城市运营商携手合作,联合开发,既可以解决建设资金 问题,加快城镇的开发建设,也使城镇定位更加明确,发 展策略和开发建设项目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城市运营为迳口找到新出路 2.3.52.3.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42.4挑战挑战 2.4.12.4.1周边地区竞争与挑战周边地区竞争与挑战 2.4.22.4.2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与冲突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与冲突 新农村建设改善迳口面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凸现了中央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高度 关注,借助工业反哺农业、财政向农村倾斜的政策,迳口 镇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 培育新型农民,从而使迳口镇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周边园区工业园区竞争激烈 佛山西部肇庆一带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热点地区,迳口 周边各类园区如满天星斗。四会市市域内已有龙湾陶瓷工 业城、新江工业城、富溪工业城、南江工业园等工业基地, 紧贴迳口镇的东面就是迳口华侨经济区的漫江工业园,一 河之隔的三水就有大塘、芦苞、乐平等镇均有各自的工业 区,南面还有省级大旺高新技术开发区。再远一点,还有 高明、南海等地的众多园区。迳口要想从激烈的竞争中脱 颖而出,不仅需要科学准确的定位、政府的财政与政策扶 持,还需要在规划布局、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管理等各 方面下功夫,争创品牌,实现提升。 休闲旅游市场争夺激烈 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迳口地处低山丘陵区,同时也是水系发达地区。因此,都 以自然山、水为特点开发休闲旅游,如三水云东海旅游区、 江南新区等,而且都是定位于短途休闲旅游。在地理位置 接近,资源定位相似的情况下,竞争也更加激烈。 迳口镇地处地区多低山丘陵,河网密布,生态环境比较脆 弱,在区域生态格局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水迳水库 近邻镇区,作为水源地和旅游区最重要资源,保护工作应 受到高度重视。因此,迳口面临着城镇工业化开发与保护 的严峻挑战。 3 3迳口镇发展定位迳口镇发展定位 3.13.1区域定位区域定位 3.1.13.1.1迳口镇与佛山市三水区的关系迳口镇与佛山市三水区的关系 3.1.1.13.1.1.1佛山市三水区现状与规划佛山市三水区现状与规划 迳口镇东面毗邻佛山市三水区。三水区现辖西南、白坭、乐平、芦苞、大塘,以 及迳口农场。2001 年以前,三水区经济增长速度低于佛山市平均水平。但随着撤市设 区,三水区经济发展速度和引入外资数额迅速上涨。但与佛山市区(禅城区) 、南海和 顺德相比,三水区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明显偏高,经济发展仍处于粗放外延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三水区贯彻“园区兴业、工业强区”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园区建 设,突出抓好“快、好、实”三个字,即重点要抓好项目落实、注重发展速度、提升发 展质量。各镇(街道、经济区)也充分依托各大产业基地,重点突出。 “中国汽车零部 件产业基地”、 “中国医疗器械(三水)产业基地”、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佛 山)显示器件生产园区、国家专家咨询委员会佛山调研基地等的相继申报成功,有力 地推动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今年一季度,三水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132.91 亿元,同比 增长 41.02%。 根据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年) ,三水区极化发展中心城市与 重点城镇,依托主要交通干道形成四横三纵的城镇发展轴,形成“强中心、四组团、 互动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其中,东北组团以乐平为中心,外围分布着芦苞、南边和 范湖三个片区;中部组团,以西南为核心,外围分布着云东海、河口和江南三个片区; 南部组团以白坭为核心,外围分布着金本、洲边和白南三个片区。各新功能组团围绕 中心片区形成主导职能突出,内部分工明确,空间相互协调的城镇群,尤其是要促进 以制造业为主导职能的东北部组团和以居住、服务为主导职能的中部组团之间的互动。 3.1.1.23.1.1.2迳口镇与迳口华侨经济区、大塘镇的关系迳口镇与迳口华侨经济区、大塘镇的关系 迳口镇毗邻的三水区辖地主要是迳口华侨经济区。迳口华侨经济区成立于 1964 年, 原为接受下放知识青年的农场,近年来经济发展重点由原来的农业趋向于轻工业和旅 游业。尤其是随着漫江工业区的开发建设,迳口华侨经济区便开始步入经济起飞的准 备阶段。 根据佛山市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迳口华侨经济 区用地功能布局分为南北三大片区,北片区、中心片区和工业区,其中西南工业区位 于漫江大道西侧,形成以旅游、工业、一类工业为主的工业新区。漫江工业区总体规 划 5 平方公里,首期建设 1.5 平方公里,致力于发展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制造工业,已引 进伊利澳纯乳业有限公司、佛山中昌电脑电子有限公司、佛山圣龙电工线材有限公司、 佛山嘉华工业有限公司、佛山银湖电缆材料有限公司、佛山扬子颜料有限公司、安达 臣沥青有限公司、美华怡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品牌企业。日前,迳口华侨经 济区已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授予“中国电子电工生产基地”称号,电子电工产业成为 该区工业发展重点和产业特色。迳口镇待开发的工业用地紧邻迳口华侨经济区的漫江 工业区,具备了空间上连片发展的可能。而历史上迳口镇与迳口华侨经济区即同宗同 脉,拥有地缘与人缘优势,近年来双方政府也就联合发展开展了定期磋商并达成了共 识,因此,迳口镇与迳口华侨经济区联合发展顺理成章,其中工业用地开发是切入点。 迳口镇东南部与三水区大塘镇毗邻。近年来,大塘、芦苞、乐平三镇开始联手打 造中北部工业板块。大塘镇工业区基础较好,用地尚有一定潜力。随着珠三环高速公 路的规划和建设,其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潜力较大,正逐步发展成为三 水区北部以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为主导的重要的工业基地,三水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 极。因此,大塘镇可成为迳口镇融入三水区中北部工业板块的重要出入口。大塘镇工 业区位于镇域东部地区,与迳口镇相邻地区原属于六和镇辖地,现状主要发展农业为 主,开发建设较少。迳口镇应加强并预留好通道,加强与三水中部地区的联系。 3.1.23.1.2迳口镇与四会市的关系迳口镇与四会市的关系 3.1.2.13.1.2.1四会市现状与规划四会市现状与规划 迳口镇位于四会市东部地区。2004 年,四会市实现生产总值 85.2 亿元(当年价, 下同) ,比上年增长 15%;工业总产值 145.85 亿元,增长 17.8%,农业总产值 29.22 亿 元,增长 6.2%。近年来,随着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四会交通区位、投资环境的不 断改善,四会市的工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园区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南江工业园、 富溪工业园、新江高新科技工业园、龙湾陶瓷工业城等主要园区形势喜人,基本形成 了五金、电子、建材、轻纺、制鞋等一批支柱产业。 为更好地统筹全市各镇、区发展,形成发展的合力,四会开始尝试新的空间和产 业发展模式,打破行政界线,根据地理条件、经济联系、产业发展、交通联系、规模 和形象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三大片区,迳口镇与四会市区、大沙镇和龙甫镇共同纳 入东部片区。东部片区将是四会实现肇庆提出的“向东看,住东赶、加快融入珠三角”的 重大战略的前沿阵地。 3.1.2.23.1.2.2迳口镇与接壤地区的关系迳口镇与接壤地区的关系 在四会境内,迳口镇北邻罗源镇、地豆镇,西邻下茆镇,南邻龙甫镇。从四会市 内部的发展水平上看,迳口镇位于中游。从现状经济发展轴线上看,穿过市域的四清 公路是四会市最主要的经济发展轴,四会社会总产值位居前列的大沙、东城两镇(街 道) 、下茆、江谷、地豆、城中等镇均处于四清公路经济带上。随着佛山市三水区中北 部工业板块的迅速崛起,四会市经济发展重心将逐步由目前的东南方向向整个东部地 区扩散,这将极大增强广四公路经济发展轴的作用。因此,迳口镇的发展应充分加强 与四清公路经济发展轴上城镇的联系,发挥东引西连的区位优势,并加强与龙甫镇的 联系整合带动广四公路经济发展轴的开发。 2003 年四会市各镇(街道)社会总产值 农业工业其他 镇 (街道) 社会总产 值 (万元) 总产值 (万元) 比例 总产值 (万元) 比例 总产值 (万元) 比例 合计 115427825404622.01%75010264.98%15013013.01% 大沙 2608314460837.66%15385153.17%623729.17% 东城 1969553371716.32%14420869.38%1903014.31% 下茆 126661458695.82%7183891.05%89543.13% 江谷 906701272435.54%6744353.16%1050311.29% 迳口 763601604421.01%5764475.49%26723.50% 地豆 724241181717.10%5024558.98%1036223.91% 贞山 719221223136.20%4942750.14%1026413.66% 城中 525251625033.44%2851057.04%77659.53% 龙甫 495651866414.03%2635474.38%454711.58% 黄田 465791557436.21%2656756.72%44387.07% 威整 45998267730.94%4187954.28%144214.78% 石狗 317351148717.12%1591373.22%43359.66% 罗源 305151084617.01%1622368.72%344614.27% 其他00%00.00%00.00% 下茆镇瓷土(石)资源较为丰富,重点发展建材业,龙湾陶瓷工业城已初具规模。 地豆镇的建材业也有一定的基础,狮岭工业区已引进不少五金、建材企业。龙甫镇现 状工业基础较弱,以金属加工业为主,但广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广四公路沿线经济的 发展将大大促进龙甫镇的工业发展规模和拓展工业类型。罗源镇现状工业以农产品及 农产品加工为主。迳口镇与这些城镇地理空间上相邻、资源相似,竞争是不可回避的, 尤其是与下茆镇、地豆镇和龙甫镇的竞争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将相当剧烈。地豆镇和下 茆镇的产业发展经验值得迳口镇学习,迳口镇应在充分利用周边地区产业资源的基础 上加强产业错位发展,并打通联系进一步提升自身区位优势。 3.1.33.1.3迳口镇区域定位迳口镇区域定位 综合上述分析,迳口镇在区域中可定为:四会的东大门城镇之一;四会与佛山联四会的东大门城镇之一;四会与佛山联 动发展的重要节点之一;四会东部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发展的重要节点之一;四会东部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23.2功能定位功能定位 3.2.13.2.1城镇性质城镇性质 城镇发展定位是在对城镇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城镇区域地位、城镇 特色、发展目标的概括。迳口镇的城镇发展定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 (1 1)战略地位:放眼区域看迳口战略地位:放眼区域看迳口 从区域格局看,迳口镇位于肇庆四会、佛山三水和清远交界处,既是四会东部板 块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四会接受东部地区辐射的门户之一。积极发挥迳口的区位优 势,将促进四会东部板块与广佛都市区等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全面融合,有利于四会打 造“肇庆第一镇” ,塑造“门户”形象的目标的实现。因此,迳口的功能与布局应从全 区域统筹考虑。四会提出以工业为主导,建设富裕四会;以城镇化为重点,建设魅力 四会;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亮点,建设吉祥四会;以物流经济为依托,建设活力四会; 以厚德载物、执政为民为根本,建设和谐四会。迳口的发展也要围绕这五方面,坚持 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建设经济繁荣迳口。 (2 2)产业发展:三大产业齐头并进产业发展: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从镇域现状看,全镇生态环境良好,农业产业基础坚实。但只有工业发展取得突 破,才能增强城市规模,强化城镇辐射力。随着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的改善,迳口大 规模工业发展蓄势待发,完全具备成为四会东部重要工业基地的条件。旅游业是迳口 发展的朝阳产业和长效产业,休闲经济的兴起和周边地区产业经济的整体提升,为迳 口发展短途休闲度假旅游提供了良好时机。 (3 3)动力机制:靠外来而非自身发展动力机制:靠外来而非自身发展 受到产业基础、人才资源等的限制,迳口镇未来的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主 要依靠外来动力,通过接纳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加强产业配套来建立自身 特色产业体系。这种外来动力机制要求在进行产业定位、空间布局、设施配套时,应 充分考虑外缘型企业的要求,并加强产业根植力的培养。 (4 4)发展预期:以山水田园风光和特色产业为根本特色发展预期:以山水田园风光和特色产业为根本特色 城镇的发展需要新生血液,但不意味着摈弃原有的城镇特色。迳口依山傍水,风 景优美的水迳水库,众多的鱼塘湿地和沟渠水系,大面积的山丘林地,构成了一副自 然田园风光。在工业化湮灭了众多历史传统和自然风光的珠三角地区,这种自然田园 风光无疑将大大提高迳口的吸引力。因此,在发展城镇经济时,应当尽可能保留迳口 的山水田园风光。 迳口可建设用地有限,现状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利用后发优势,整合区域资源 来树立自身品牌,未失为一条捷径。建材产业基地的建设为迳口产业起步注入动力, 毗邻的三水迳口华侨经济区的中国电子电工基地的建设打响了区域特色产业品牌,迳 口应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选择地吸纳产业,培养自身特色产业体系,从而从周边众多 产业集聚区中脱颖而出。 因此,迳口镇的城镇性质为:四会东部板块的组成部分;四会东部重要的工业基四会东部板块的组成部分;四会东部重要的工业基 地;集山水田园风光和现代特色产业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城镇。地;集山水田园风光和现代特色产业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城镇。 3.2.23.2.2城镇职能城镇职能 迳口镇的城镇职能为: (1 1)四会东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四会东部重要的工业基地 抓住建材工业基地定点迳口的机遇,整合区域资源,改善投资环境,加快迳口工 业发展。利用三市交汇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核心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产业配 套,培育自身特色产业体系,逐步发展成为四会东部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2 2)四会东部休闲旅游基地四会东部休闲旅游基地 进一步挖掘山水田园风光资源,打响“天海湖”与“都市农业游”品牌,并适度 开发区域休闲房地产业,打造成为四会东部休闲旅游基地。 (3 3)四会现代化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四会现代化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利用迳口原有的农业基础,大力扶持三高农业,打响“柑桔万亩镇”品牌,并推 进瓜果、药材、养殖等示范基地的建设。 3.33.3产业定位产业定位 (1 1)四会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四会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作为一个农业大镇,四会将继续发挥农业生产的传统,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 继续挖潜。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争取成为四会市重要的农产品 生产基地。 (2 2)四会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四会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主要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资金和设备,发展现代工业。重点通过与东面迳 口华侨经济区的产业衔接,发展电子电工产业;发挥原有五金工业基础,适当发展优 质五金行业;适应珠三角工业重型化的趋势,发展自动化机械设备制造业;利用四会 市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逐步发展成为四会至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3 3)四会市旅游产业的重要节点四会市旅游产业的重要节点 纳入四会市旅游大格局之中,成为四会市旅游产业重要节点,与其他旅游景点共 同谋划,打造四会市旅游新格局。 4 4迳口镇发展规模迳口镇发展规模 4.14.1镇域人口预测镇域人口预测 长期以来,迳口镇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外来人口不多。但由于近年许多企业纷 纷看好迳口镇的发展条件和环境,镇域产业发展可能有较大动作,由此可能带来镇域 人口的大变动。外来居住人口、外来通勤人口预计都将有大的增长,其中镇区人口的 变动将最大。镇域总人口预测以镇域户籍人口和镇域外来人口预测为基础进行(见下 图) ,本规划预测户籍人口以传统的综合增长率法和回归分析法为主,外来人口的预测 以劳动力密度法为主。 4.1.14.1.1镇域户籍人口预测镇域户籍人口预测 (1) 综合增长率法 根据迳口镇发展条件与趋势,结合周边地区的发展状况,确定预测近期人口综合 增长率为 16.5,远期人口综合增长率为 18,则得到 2010 年和 2020 年镇域户籍人 口分别为 21500 人和 26000 人。 (2) 回归分析法 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方程式: y=2.7354x3-38.617x2+115.71x+19614(R2=0.9638) 计算得出 2010 和 2020 年户籍人口分别为 19600 人和 21900 人。 镇域总人口 镇域户籍人口来自镇域以外的外来人口 外来居住人口外来通勤人口 来自镇域外的外来就业人口 工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 镇域户籍就业人口 镇域总人口构成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镇域户籍人口 2010 年和 2020 年分别为 2.05 万和 2.4 万。 镇域户籍人口预测 2010 年(万人)2020 年(万人) 综合增长率法 2.152.60 回归分析法 1.962.19 综合平衡 2.052.40 4.1.24.1.2镇域外来人口预测镇域外来人口预测 4.1.2.14.1.2.1工业化带来的外来人口工业化带来的外来人口 迳口镇外来人口预计近年会有显著增加,其重要原因是该镇将有两块成片土地将 用于工业开发。现在已有众多企业看好迳口镇,有明确的投资意向,而迳口镇政府也 审时度势,决定充分利用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抓住机遇,引进资金,改变迳口镇落后 的面貌。迳口镇镇区东西两面均有山体,历史上镇区基本上在山体之间的平地间发展。 根据迳口镇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的要求,今后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以小于 6 平方公里 为宜,其中工业用地以 2.2 平方公里为宜。另外,南乡村因临近省道 118,并且有成片 的较平坦土地,适宜工业开发,拟发展工业用地约 0.4 平方公里。 工业化势必带来人口的集聚,带来城镇化,因此从工业用地发展的规模可以预测 人口的集聚规模。根据相关规划的研究和珠三角大量经验数据,综合考虑迳口镇实际 情况,确定工业用地中人口密度大致为 130 人/公顷。根据迳口镇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工 业用地的需求,可以预测镇域内工业发展带来的就业人口如下: 镇域工业化带来的就业人口 其中工业用地(公顷)工业就业人口 (万人)居住人口(万人)通勤人口(万人)地区 2010 年2020 年2010 年2020 年2010 年2020 年2010 年2020 年 镇区 1452101.892.730.751.091.131.64 南乡 42420.540.540.220.220.320.32 合计 1872522.333.270.971.311.451.96 注:居住人口按就业人口的 40%计算,通勤人口按 60%计算 1 根据对迳口镇实际情况的掌握,预计镇域内户籍人口前往工业企业就业者将占户 籍总人口的 25%左右,即 2010 年和 2020 年将分别有 0.51 万和 0.60 万户籍人口就业于 工业企业中。由此可知工业化带来的来自镇域以外的居住人口如下: 镇域工业化带来的外来居住人口 居住人口来自镇域以外的居住人口 2010202020102020 0.971.310.500.78 1该比例系通过珠三角及外围地区众多工业区的经验数据及相关研究总结而来,下文的各项比例、折算系数等与此同。 注:外来居住人口带眷系数按 1.1 计算 4.1.2.24.1.2.2第三产业带来的外来人口第三产业带来的外来人口 工业的发展势必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根据长期的经验数据,每增加一个工业人 口,将可能带动 0.9 个第三产业人口的就业,远期可带动 0.95 个就业人口,由此可预 测迳口镇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就业人口。又根据对迳口镇实际情况的掌握,预计镇 域内户籍人口从事第三产业者将占户籍总人口的 20%左右,从而可以预测第三产业发展 所带来的外来人口。 镇域第三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人口和外来人口 单位:万人 其中第三产业 就业人口居住人口通勤人口 户籍居住人口外来居住人口 2010202020102020201020202010202020102020 2.183.111.742.480.440.620.410.481.472.61 注:1. 就业人口按工业就业人口的 0.9 倍(近期)和 0.95 倍(远期)计算; 2. 居住人口和通勤人口分别按就业人口的 80%和 20%计算; 3. 户籍居住人口按户籍总人口的 20%计算 4.1.2.34.1.2.3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带来的外来人口汇总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带来的外来人口汇总 综合上述分析和预测,可以预测迳口镇镇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外来 人口如下: 镇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外来人口 单位:万人 外来居住人口外来通勤人口 2010 年2020 年2010 年2020 年 工业0.500.781.451.96 第三产业1.472.610.430.62 合计1.973.391.882.58 4.1.34.1.3镇域总人口预测镇域总人口预测 由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和可以得到迳口镇镇域总人口。 镇域总人口预测 单位:万人 户籍人口 总人口 2 (户籍人口+外来居住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