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的探究目 录摘要IAbstractII引 言1第1章 绪 论21.1课题来源21.2研究背景21.3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31.3.1研究目的31.3.2研究意义31.3.3研究方法41.4相关研究综述4第2章 研究内容62.1化学实验与安全教育的关系62.2研究过程6第3章 结果讨论与分析83.1现有安全教育模式分析83.1.1当前安全教育的特点83.1.2调查结果与分析83.2改革安全教育模式153.2.1改革安全教育模式的优势163.2.2安全教育采取的措施163.2.3安全教育改革实施建议20结 论25致 谢26参考文献27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的探究摘要:化学实验室是高校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安全教育是保障科研、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本文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知识测试、实地考察,了解到本校现有的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基本存在三个问题:安全知识不到位,规范操作不到位,防护应急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防护应急三个方面做了阐述,结合相关文献,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关键词:化学实验室 安全教育 调查 IStudy on Safety Education Mode in Chemical LaboratoryAbstract: Laboratoryisthemainplace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Safety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knowledge testing,on-site investigation, These can be summarized as three problems in the safety education of the existing chemical laboratory: insufficient safety knowledge,standard operation,emergency protection.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is paper makes exposi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ory teaching,experiment teaching and emergency protection.Combining wit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direction for the reform of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mode.Key words:Chemical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SurveyII引 言化学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培养素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安全教育是科学研究、实验教学和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首要任务。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事业任务中的侧重点,应用型已成为发展的趋势,但过于重视技术,很容易忽略掉“安全”这个标签。本身化学实验室结构复杂、性质特殊,涉及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化学品,加之实验过程仪器设备的操作,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是一个相对高危的场所。研究方向的扩展、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含量的提高,更增加了实验室教育的难度,提高了事故发生的风险。人为与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实验室的安全,是实验室事故的主要矛头,安全教育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关键。近几年,国内关于化学实验室火灾、爆炸、中毒等意外事故屡见不鲜,事故的毁坏性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安全事故的不可预见性,给每一个实验人员警醒。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强化安全教育,堵塞各类安全漏洞,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本研究面向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在校四届(2013-2016级)大学生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问题现状”的网上问卷调查及由倡议发起的小测试,进行该校安全教育模式的研究,结合参考文献,总结现有安全教育的缺陷,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安全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进而创建健康安全的实验室环境,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第1章 绪 论1.1课题来源本课题来源于自拟题目,近年有关化学企业和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事故频繁出现,令人触目惊心。尤其高校化学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安全教育必然成为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首要任务1。在社会背景的驱动下,实验室安全教育虽得到了重视,但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如何高效地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对科研、教学事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该课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2研究背景随着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人们由单纯的传媒过渡到网络信息的广泛使用,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去实施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水平。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采取有效的教育模式至关重要。国家和当局作出的重要决议:1992年4月15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高等院校要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2002年9月1日起推行的教育部12号令,即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指明:学校应对学生实施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救自护教育等,预防和消除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2005年7月26日教育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申明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提议。2010年1月1日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规定:学校应将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纳入学校消防安全年度计划2。近年,有关化学企业和高校实验室失火、爆炸、中毒等新闻报道频繁出现,尤其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事故频发,安全状况不容忽视3。2016年9月21日,东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发生爆炸,导致3名学生受伤。此起人身安全事件,让高校危险化学品和实验室安全再次成为关注点,教育部重申高校要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不少院校就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问题举行研讨会,进行报告分析,通过高校实验室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安全教育措施和制度,以引起警醒和推广教育模式,提高安全等级,加强自身建设,保障实验师生人员的人身安全。比如2017年3月9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张新祥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论坛上,从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契入,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的原因:重视不够,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不够,缺乏自主精神;不良习惯;紧急事件处理能力不足等,对比概括中外高校实验室教育情况,并介绍了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具体方案。1.3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1.3.1研究目的通过知识测试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安全知识检测,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基本掌握情况,查找教学过程中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网上问卷调查(/w/1463450.htm),查找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本校现有的安全教育模式的特点。实地考察针对开放实验、毕业论文实验、科技创新实验操作过程的检查,发现实验中是否有不规范操作或不安全行为,及时反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正。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在现有的教育模式基础上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改革,获取适合院校实际教学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为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进而遏制意外事故的发生。1.3.2研究意义安全是人之根本,尽管人人都懂得要“预防事故,安全第一”,但同时存在着侥幸心理,思想涣散,安全防范工作做得不到位,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习欠缺,实验教学流于形式4,不注重安全技能培养。在实验中任何一个隐患,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实验室链式危机,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5。本文通过对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课题的调查研究,概括为以下意义:(1)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是一门科学性研究的动手操作课程,操作性很强,而理论知识是实验前必攻的课程。传统理论知识由课堂讲授、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获取,空洞无味,缺乏创新精神,学生自主性差6。通过探究改革安全教育模式,抓住重点,突出要害,从课程教育开始,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在原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弃旧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奠定基础。(2)推进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是教学科研的前提保障,教育改革是取得教学成果的主要途径,采取适合自身教学实际发展的教育模式,进行高效的安全教育,为实验室的安全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用价值。安全教育本身的意义重大,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当前最受关注的话题,也是一直以来的重点和难点7。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分析总结出有价值的理念和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推进安全教育的实施。(3)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教育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关键,宣传安全教育重要性,有效实施安全教育,可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1.3.3研究方法(1)调查法:本文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倡议发起测试、实地考察的方法,对本校安全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2)文献法:由中国知网检索出大量国内的相关文献,探究其他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1.4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近十年有关“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的探讨”文献的检索,发现最早出现的是2008年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征等人发表的从自我教育的角度谈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创新,一改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提出自我教育的思想。之后大部分结合化学实验室的特点、安全状况和事故起因分析探讨安全教育的内容。例如: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郝晓达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中提出化学授课中将课程内容与安全教育结合起来的思想;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周利刚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探讨提出面对全校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毛磊等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研究通过调研的方法分析教育现状,结合国外安全规则和国内实施安全教育的尝试提出课堂培训、讲座、实战演练等教育模式。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张润杰等基于认知心理过程的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以认知心理过程为理论依托,把安全教育过程由大一和大二、大三、大四分阶段实施基础知识、风险管控、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刘志红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生态安全教育的探讨提出由“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练”的传统教育模式变为“教师引学生查,教师导学生探”的新模式,融入生态安全教育。上海理工大学公共实验中心王璐等化学实验中心安全体系的构建提出传统课堂、安全准入系统搭建(电脑)和微信公众平台(手机)三位一体的结合模式。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刘青石、荣乐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由“海因里希法则(Heinrichs Law)提出实验室安全事故可能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苏红等的基于EHS模式的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结合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问题,提出“预防控制、风险评估、持续改进”的EHS(环境Environment 健康Health 安全Safe)先进模式,此模式在发达国家高校实验室已得到应用和推广。第2章 研究内容2.1化学实验与安全教育的关系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实验操作必不可少,实验研究是我们获取科学依据的主要途径,化学实验需要接触到各种复杂性质、危险特性的化学药品,以及大型仪器的使用,其中包括化学药品的储存使用、高压气瓶的储存使用、防火防爆装置的使用.可以说每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整个实验室的瘫痪,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是一种损失。因此,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前提就是实施安全教育,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只要进入实验室,都应该接受安全教育8。 2.2研究过程(1)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1 查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技术教学组编著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程,结合网络试题库,编写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试题,包括填空、选择、判断和简答四种题型。2 排版印刷试卷3 联系教室使用负责人,预定测试场地。4 制作知识测试倡议书,打印张贴于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二楼宣传栏,发起倡议。5 组织测试,闭卷监考。6 批改,统计分析 图2.1倡议书 图2.2知识测试试卷 (2)问卷调查1 制作网上问卷调查表通过“我要调查网”,注册、编写关于大学生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问题现状调查表问卷调查内容,一共20道试题。其中包括单选、多选、排序三种题型,内容涉及安全知识的学习、安全事故的处理、实验条例的制定等。2 发布问卷,数据统计分析问卷发布保存于“我要调查网”(/w/1463450.htm),由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以及其他学生扩散,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22份,调查对象是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届(2013-2016级)在校生。(3)实地考察调查期间,对该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楼A05进行了检查,主要检查实验室有关安全的标识、警示语以及安全说明,还有开放实验室的实验环境,主要是实验人员的实验室使用情况以及安全隐患排查。第3章 结果讨论与分析3.1现有安全教育模式分析3.1.1当前安全教育的特点目前基本所有的院校采取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即以课堂讲授的方式,结合板书,采用多媒体这一便捷途径,但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基本跟教材完全一致,没有新意,照本宣科,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9。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学生综合发展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教育形势的驱动下,这种单纯的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不仅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安全教育重在理论灌输,轻于实践实训教育。调查发现,课程体系多以常识性安全教育为主、缺乏专门性课程、课程系统性差,师资以兼职为主,仅有极少数高校(院系)将安全教育列入学校常规教学体系(必修课或选修课)10。针对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缺少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体系,涉及安全教育的环节较少,内容浅显,不顺应高校大学生化学学习的阶段性发展。3.1.2调查结果与分析本研究通过安全知识测试和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安全知识检测,熟悉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基本掌握情况。由对实验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总结现有实验室安全措施,查找实验室安全隐患,从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操作以及防护应急三个方面分析教学过程中安全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缺陷。(1)安全知识测试由倡议发起,部分学生参与,采用命题闭卷笔试的手段,试题包括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涉及消防安全知识、高压钢瓶的使用、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等内容,测试现场如图3.1所示。参加测试学生成绩如表3.1所示。图3.1测试现场图表3.1安全知识测试成绩统计表 专业 姓名 成绩(分) 专业 姓名 成绩(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6级 张玲玲 90 化学工程与工艺14-1 王雨 70化学工程与工艺15-2 马春梅 85 环境工程16级 苑博 7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6级 孙梦影 85 化学工程与工艺14-1 朱晨茜 68环境工程16级 鲁梦凡 8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6级 谢淑月 67化学工程与工艺15-2 侯梦洋 8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5级 张永辉 66化学工程与工艺14-1 王淇锋 78 化学工程与工艺16-2 黄水桢 65化学工程与工艺16-2 曹雅楠 7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5级 林志聪 64化学工程与工艺15-1 陈静静 77 化学工程与工艺15-2 李晋晋 60化学工程与工艺14-1 张妍 76 应用化学16级 杜国威 58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5级 皮志鹏 7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4级 张帅迪 53应用化工技术16级 关艳香 7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6级 林志凡 44化学工程与工艺15-2 赵淑芬 72安全知识测试的结果如表3.1,,结果显示参加测试的学生23名,最高分90分,3名不及格,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安全知识的兴趣不够,安全意识淡薄,思想涣散,缺乏实验室安全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不具备实验室准入制度的标准要求。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必要环节和关键措施,应加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实验室安全知识水平。(2)问卷调查(/w/1463450.htm)数据来源如图3.2所示,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22份。图3.2数据样本来源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一、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淡薄如图3.3所示,其中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标识完全认识的只有6.56%,38.52%了解一小部分,53.28%了解大部分,说明学生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标识的基本掌握不到位,缺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而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情况如图3.4所示,其中86.07%来自具体实验老师提及,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和自主查阅资料或相关书籍分别占31.97%和47.54%,表明学生对获取安全知识兴趣不够,缺乏安全意识。 图3.3对安全标识的了解 图3.4实验室安全培训因此,有必要加强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手段增强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安全知识技能,打造一群有能力有思想的技术人员,为教学科研创造一片安全和谐的天地。 第二、规范操作不到位,不安全行为较多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直接原因11。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实验室的不安全行为较多,不利于实验操作者自身的安全。其中如图3.5所示,不穿实验服、穿短裤短裙等着装方面不规范的占60.66%,女生不扎长发高达74.59%,食用食物46.72%,使用腐蚀性药品不配戴防护用具占67.21%。如图3.6所示,实验过程中仪器破损77.05%,有毒或有腐蚀性试剂倾倒29.51%,气体泄漏18.85%,加热液体暴沸59.02%,失火或爆炸8.20%,漏电或短路9.84%。调查中还显示废弃物直接倒入下水道占7.38%,可见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很严重,没有意识到实验潜在的危险性,存在侥幸心理,对自身安全的不负责,也体现了安全教育体系存在漏洞,应该有序地实施安全教育,规范实验操作,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出现。 图3.5实验室出现的不安全行为 图3.6学生在实验室遇到过的安全事故第三、硬件设施不到位,防护应急措施欠缺硬件是实验室安全的必备条件,硬件防护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更好实施安全教育。通过就学生对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取用有毒试剂时没有使用防护用具(如口罩)占50.82%,被常见药品腐蚀受伤能正确处理占36.89%,知道洗眼器或喷淋装置占43.44%,不穿实验服、戴护目镜或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的占24.59%。就毕业论文实验人员的突击检查,发现部分学生不注意个人防护,取用试剂不戴橡胶手套或防毒面具等,有割伤、烫伤等现象。说明学生个人防护不到位,处理紧急事故能力不足,缺乏应对事故的现场操作,这种现象很不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容易形成惰性思维,会阻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急处置设备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 (3) 安全隐患排查是提高实验室安全指标的首要工作任务,也是可以更好为安全教育提供教育材料的最直接来源,更具有针对性和具体化。实验室现有安全条件如下:1 消防设施:消防栓、灭火器配备齐全,且按标准安装、放置在楼梯口、走廊或室内,且有报警系统。2 设有安全警示语,如图3.7所示。 3 安装有摄像头。 4 安装有通风橱及排风系统。5 配备有药品柜。6 每个实验室都持有相应安全管理规定和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规程。图3.7安全警示语7 实验室配备有防毒面具。图3.8防毒面具8 实验室具有高温电阻炉的使用、维护和注意事项。图3.9高温电阻炉的使用存在的安全隐患:1 高压气瓶瓶身掉漆、无颜色标记、没有用铁链或钢瓶架固定。图3.10无固定的高压氮气瓶2 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紧急洗眼器、紧急喷淋器及急救药箱欠缺。图3.11水池旁无洗眼器3 废弃物处置不当。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导致管道腐蚀漏水;试剂瓶堆积、废液无处理。 图3.12被腐蚀的管道 图3.13无处理的废液图3.14废弃的试剂瓶4 实验台药品存放杂乱,药品标识残缺,试剂管清洁不到位。5 大量过期药品无清理。图3.15大量过期药品6 电热设备放置混乱,应在没有易燃易爆性气体和粉尘及有良好通风条件的专门房间,设备周围没有可燃物品或杂物。图3.16电热设备上堆放杂物7 天花板漏水。图3.17浸透的天花板8 玻璃仪器破裂。图3.18破裂的玻璃仪器9 门上透视窗被遮挡。图3.19被遮挡的透视窗3.2改革安全教育模式3.2.1改革安全教育模式的优势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安全教育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容易导致学生的依赖心理,不能自主完成实验任务,丢失对安全知识的获取兴趣12。改革安全教育模式,可以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防护应急三个方面进行人员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增强学生自主性,实现自我教育13。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知识,维护实验室安全秩序,而且可以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发展需求,利用科技的先进性,创造人才培养的价值。3.2.2安全教育采取的措施(1)制作实验室安全标牌经过对实验楼的考察,发现实验楼有关安全警示标语、高压钢瓶的安全防护、灭火器的使用、安全用电常识、危险化学药品安全防护等内容欠缺。参观郑州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的布局及安全条例,编辑制作实验中心安全标牌,联系专业人士定做并固定于相应的实验室显眼的地方,起到警示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图3.20参观郑州大学化学实验中心图3.21实验室安全警示语图3.22用电安全和高压钢瓶的安全防护(2) 张贴实验室安全责任人结合北京大学杨玲危险化学品经验交流会和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张国顺的大学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会议,深刻认识到安全教育之安全责任的重要,实验室安全需要管理和教育体系的完美结合,实验室种类繁多,有无机、有机、物化、高分子、仪器分析等,每个实验室都应该有专门的责任人,并为该实验室的安全事务负责。因此,根据实验室的使用及教师实验课程安排,在每个实验室都张贴有安全责任人及联系方式。如化学实验中心办公室和有机实验室室内、功能材料研究室有图3.23所示安全责任人标识。图3.23安全责任人(3) 消防安全技能讲座学院邀请消防人员进校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消防安全演练,深入落实安全教育,如图3.24所示。通过学习消防知识,深入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人人应以安全为根本,为自己和他人负责。重新认识到着火是化学实验室,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是有机实验室,基本上都是由于加热、处理低沸点有机试剂时操作不妥引起的。为预防火灾,应充分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避免出现意外事故。如:严禁金属钠与水接触,废钠用乙醇销毁;严禁在烘箱内存放、干燥或烘焙有机物;使用氧气瓶时,禁止氧气大量溢出。因含氧量约25%时,物质燃烧所需温度比在空气中低很多,且剧烈燃烧,不易扑灭。万一不慎失火,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常用方法有:移走附近可燃物;关闭电闸及气体阀门;对密封较好的小面积室内火灾,在没准备好灭火前先关闭门窗,以阻止新鲜空气进入,防止火灾蔓延等。学习安全疏散和逃生自救,如疏散通道着火,火势不大,可将水淋湿衣服,或将淋湿的窗帘等披在身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走出或爬出烟雾区。(4)学院安全教育讲座学院老师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实施安全教育,通过参加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交流会、大学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专家讲座等学习进修,结合院系教育现状,开展安全教育讲座,为我们传授安全教育经验,强调应该抓的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如图3.25所示,教师共同交流学习相关安全知识,探讨实验室安全隐患,建设优秀师资力量。 图3.24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图3.25学院安全教育讲座(5)提供安全知识书籍安全知识的学习是安全教育最根本的内容,学院发放2012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程,如图3.26所示。主要涉及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用电安全、压力容器安全、辐射安全与防护、化学实验的基本安全操作、实验事故的防范与应急处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废弃物处理。这本教材从实验室安全涉及到的所有点出发,理论知识结合安全防护、应急处理,为我们提供了安全知识学习的渠道,更容易接触安全教育。图3.26安全教育教材(6) 实施安全考核制度实验室是进行一切化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但也是事故易发的场所,因此进入实验室之前需要进行考核评估14。目前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心已经搭建一个网络安全知识考核系统,如图3.27所示。铺设安全知识题库,包含实验室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三个类别,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理以及处置措施等,有选择和判断两种题型。每次测试试题都不一样,随机抽取。当前只有教师可以登录练习或自测,需通过测试才能拿到证书。此举可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安全教育水平。图3.27安全考核系统3.2.3安全教育改革实施建议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对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改革有了新的认识,主要包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学生实验室安全知识水平较低,不具备实验室准入规则。实验人员不安全行为较多,操作不够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实验室个人防护和应急措施欠缺,安全防护用具、应急设备不齐全。针对以上安全问题,概括为三个不到位“安全知识不到位,规范操作不到位,防护应急不到位”。这可能是传统教育理念跟教育方针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结果,制度和体系具有广泛性,不适用于具体的教学环节。就三个“不到位”,我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防护应急三个方面做了阐述,以期为实验室安全教育改革提供新的策略和方向。(1)加强理论教学,丰富安全知识第一、编制安全知识手册或相关书籍教材,是学习知识的载体,没有教材就没有了知识的依托。编制教材应根据教学特点和实际需要撰写,附带危险化学品标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图片解析、高压钢瓶的分类图示、消防演练图解等,剖析现状,编制具体、有针对性、实用性15。例如北京大学就根据课程编制了配套的教材,教学内容主要有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压力容器、基本安全操作、实验事故防范与应急处理、危险化学废弃物处理,内容详细,切实可用。第二、制定课程教育计划课堂是集中授课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学的必备环节,课堂上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是最直接的途径。北京大学就针对化学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开设1学分的“(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必修课16,闭卷考试,以强化安全意识、传播安全知识、训练安全技能、强化安全责任,保障学生安全顺利地进行实验。北京大学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是从1990年以前,北大化学院已开设化学实验安全讲座,为毕业论文前必修环节。1993年,率先开设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必修课。开展理论课程教育,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教育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人人具备应有的安全知识,才能保证科研教学的顺利运行,开设安全教育专题课程是最直接的方式。可以采纳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利用学分制设置学时17,根据年级的不同开设阶段性安全教育专题课程,配发安全知识手册,由专家或经验丰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做客讲授,由基础到拓展,由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开展。整治课堂作风,搞好学习氛围。课堂上一贯的作风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成为主体,学生顺应老师的思想,缺乏创新意识和该有的思考,课堂气氛低沉,教学质量下降。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采取自我教育模式18,让学生自己设计安全知识测试试题、制作课堂PPT讲解、搜集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事故起因,将安全教育贯穿于自我探索之上,既开发了学生的自我思维,又提高了课堂教育的效果,更好地完成安全教育的目的。第三、实施课后辅佐任务。2011年网络课程掀起教育改革的风暴,“互联网+”的模式浮出水面19。2013年被称为中国慕课元年,这一年国内12所名校纷纷加入国际慕课平台,加速高校化学实验室网络平台建设。“慕课”源自美国,是MOOCS的英文音译,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20。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在教育领域未尝不是一种手段。采用“互联网+安全”模式,利用微信平台不定期推送一些有关安全理论知识或者动画演练,进行实时跟踪,比如实验室一些简单的操作(酒精灯不能用另一个酒精灯点燃、嗅闻液体要用手轻轻扇动等常接触到的实际操作),由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意外事故及现场图,实时事故案例及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还可以增加他们的安全知识水平,更好地为科研教学服务。 普及实验安全准入制度,完善安全考核系统。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只要进入实验室,都要完成安全知识网络系统测试。本专业学生可以申请登录自测学习,进入实验室之前统一考核,通过网络系统考核评估的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没有通过的直到再次考核通过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21。这样既可以省去人力财力,节省时间,又可以有效地保证每一个学生掌握相关安全的知识,拥有安全操作的权利。打破时空时间局限,顺应全新教育模式。“慕课”重在资源共享,强调以“学”为本,打破课堂时空界限,时间局限,虚拟教学和现实实验教学相结合,这一全新教育模式正冲击着传统教育体制22。目前,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实验中心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实验平台。包括网络教学、仪器设备、分析测试等项目,学生可利用局域网随时进行实验课程操作,动态模拟实验过程,熟悉实验内容和操作。为实验安全,提倡加入“慕课”教学队伍,支持全新教育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安全教育平台,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学院可以根据每学期的教学任务,设想特定的安全主题。比如:“把生态文明引入实验”、“环保理念带动实验进步”、“做实验室消防战士”,“实验小标兵”等等,每年开展1-2次“实验室安全教育文化节”,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实验操作演练,知识竞答等,颁发荣誉证书。此举具有实践价值,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无限潜力,规范实验操作,注重环保,更好地为实验室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同时丰富了安全教育体系。实施实战演练,防患于未然。安全事故的不可预见性给大家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面对安全事故,我们要未雨绸缪,预防为主23,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火意识,掌握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遇事能妥善配合解决。还可以请消防战士到校园为我们进行灭火操作,传授灭火器的使用,教我们如何正确灭火。采用实战演练,可以增强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到从容镇定,减小事故的破坏性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开展实验教学,杜绝不安全行为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具体做法,为实验结论提供依据。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来源于实验室的各种风险评估和预测,包括实验人员、仪器设备、化学药品、用水用电、防护措施、消防措施等等。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每一个实验细节都必须要求严格,因此针对实验室,我特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规范实验操作要求,养成良好实验习惯。进行实验之前要做好个人6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总体概括起来就是把工作场所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归置分类,药品仪器依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加以标识,消除过多积压,脏乱不堪,个人要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并遵守安全规则,重视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24。实验教学由实验指导老师做好引导,规范操作演示,强调实验注意事项,之后由学生示范演示,其他学生观察并指出错误,最后由实验指导老师作总结,指出错误操作并强调可能导致的意外事故及危害,从思想上引起学生重视,规范实验操作。第二、做好“三废”处理,提倡环保理念危险化学废弃物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特性,如果管理和处置不当,不但会污染环境、水源和土壤,还会对人体安全和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必须对危险化学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置。福州大学对化学废弃物处理的调查研究中显示:83.33%的同学知道任意排放危险化学废弃物会带来严重危害,但不清楚具体什么危害,更不知道如何处理“三废”技术25。高校实验室任意倾倒废液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下水管路经常被腐蚀,破裂漏水,严重影响楼层师生安全和健康。废弃物处理应按回收、提纯的原则再利用,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则进行无公害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方面制定的排放标准后可直接排放;不能进行无公害处理和提纯再利用的,应根据不同性质倒入废液桶或专有包装进行回收,统一收集处理,严禁倒入下水道,确保实验室安全环保。针对高校的实验室现状,实验室应根据情况配备废液桶或废弃瓶存放点,如有机实验室、无机实验室、分析实验室都要放置废液桶,每月至少1-2次集中回收处理,及时清除废弃物,防止带来危险。(3)完善防护应急设施,提供硬件保护高校实验经常涉及到一些有腐蚀性、有毒、生成不明物质的化学药品,再加上实验者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缺乏实验室安全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甚至进行违规操作,很有必要添加一些防护设施及应急处理措施。比如个人防护用具:橡胶手套、护目镜、防护口罩;应急防护设施:紧急处理药箱(包括消毒剂:75%酒精、0.1%碘酒、3%双氧水、酒精棉球;烫伤药:玉树油、凡士林;创伤药:红药水、消炎药;化学灼伤药:5%的碳酸氢钠溶液、1%的硼酸;治疗用品:药棉、纱布、绷带、镊子等),洗眼器,紧急喷淋装置等,以避免突发事故没得到及时处理而事态变得严重,应急设备如图3.28所示。也要持有应急预案,最好是每个实验室根据所用试剂药品的性质、可能引起的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固定于实验室显眼的地方,以警人醒目,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并且增强学生自我防护的能力,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获取适当的解决方案。消防通道保持畅通,禁止堆积杂物,或者临时存放气瓶,消防设施要按规定安装或放置,一般消防栓固定于楼梯口,灭火器放置在楼梯口、实验室和走廊,以方便取用,确保紧急处理、安全使用。高压钢瓶最好存放在专用房间,实验室内钢瓶必须用铁链或钢瓶架固定存放,放气瓶的房间要保持良好通风;室温不超过35;室内禁明火;电气开关等最好防爆;不要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药品;氧气瓶和可燃性气瓶不能同放一室。 洗眼器 应急箱 紧急喷淋装置 图3.28应急设备结 论实验室安全涉及整个国家、学校和个人的利益,实施安全教育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根本,我们要以防微杜渐、预防为先为原则,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形成一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尽早预防的安全教育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充电桩建设工程预算与计划
- 2手车协议出售合同
- 产业技术联盟协议书
- 飞轮、电化学混合储能调频电站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高速公路养护人员与设备配置优化研究
- 休闲浴室转让协议书
- 隧道施工材料选择与使用方案
- 铺面装修住宿合同范本
- 企业房屋修建协议书
- 专利授权协议书范本
- NPI试产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 氯化镉-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PT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PPT课件(带内容)
- GB/T 18983-2017淬火-回火弹簧钢丝
- GB 30080-2013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
- 北京师大附中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仿真试政治试卷1
- 道德与法治《我学习,我快乐》评课稿
- 沉默的螺旋课件
- 成都钢琴谱乐谱
- ABB变频器ACS510说明书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4》机考作文题参考答案(共3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