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输产品1626LM R5.0A 开通指南.doc_第1页
光传输产品1626LM R5.0A 开通指南.doc_第2页
光传输产品1626LM R5.0A 开通指南.doc_第3页
光传输产品1626LM R5.0A 开通指南.doc_第4页
光传输产品1626LM R5.0A 开通指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传输产品1626LM R5.0A 开通指南 1.1 设备软件下载设备监控盘类型为ESCT2000,通过USB接口用U盘下载设备软件。步骤 1 准备连接设备ESCT2000 EC的DEBUG线ESCT2000监控盘SC的DEBUG线与常用的1660SM 的DEBUG线相同,而EC的DEBUG线线序比较特殊,需另行准备(下载软件主用使用EC的DEBUG接口);其具体线序如下图:Pin connector RJ45-DBG ESCT2000Pin connector RS232 For ECPin connector RS232 For SC1 (filo marrone)2 (filo blu)33 (filo giallo)24 (filo verde)35 (filo rosso)26 (filo grigio)47 (filo arancio)48 (filo nero)55步骤 2 . 将软件拷贝到U盘内:A、 将1626LM R5.0A软件包里 Mastersetup/Tools下的keyfsimage文件拷入U盘(如果该文件在软件包中为keyfsimage.sdd,则在拷贝后手动更改文件名为keyfsimage);B、 将Mastersetup/Tools下文件start_install_1626LM_XX.sh拷入U盘,其中XX为设备软件版本,如:start_install_1626LM_V05.0A.36.sh;C、 用记事本打开文件start_install_1626LM_XX.sh,检查“ StartApp LOCAL 162X 162XM V05_0X_XX /mnt/sda1/V05_0X_XX true;” 行中XX是否和将下载的软件版本一致,如不一致则手动编辑该为需要的软件版本,如:“ StartApp LOCAL 162X 162XM V05_0A_36 /mnt/sda1/V05_0A_36 true;”D、 在U盘根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夹,以设备软件版本号命名,如:V05_0A_36;E、 将软件包中/ECT/SWDW/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拷贝到U盘新创建的文件夹(如V05_0A_36)中;F、 在U盘设备Download文件夹(如V05_0A_36)中,将文件162XM/”VXX”/162XM.DSC拷贝到162X/”VXX”中,如:把文件162XM/V05_0A_36/162XM.DSC拷贝到162X/V05_0A_36中;G、 U盘准备完毕。.步骤 3 .ESCT2000监控盘准备A、 在ESCT2000监控盘上有两组跳线,将第一组跳线的第2个拨到“ON”的位置(正常情况下,所有跳线都在“OFF”位置);参见下图:B、 将准备好的U盘插入ESCT2000机盘上的USB端口;C、 连接DEBUG线到ESCT2000机盘上的DEBUG端口;步骤 4 开始通过EC的DEBUG接口进行软件下载A、 在EC的DEBUG线连接好后,运行串口通信软件(如HyperTerminal、SecureCRT等);B、 设备加电,插入ESCT2000监控盘;C、 在DEBUG界面上可以看到设备Linux系统软件的初始化进程,当看到“PRESS CRTL-C TO STOP BOOT SEQUENCE”提示信息时,按“Ctrl+C”中止软件启动进程;D、 用root用户登录(如需密码,则为alcatel);E、 用命令disk-init FORMAT FLASHDISK格式化FLASH卡(该FLASH容量大小为8G);F、 通过以下命令在监控盘上创建分区并从U盘下载软件到ESCT2000监控盘上:disk-init MOUNT key-init cd /mnt/sda1 ./start_install_1626LM_XX.shG、 然后开始软件下载过程,在下载的最后可以看到如下提示信息:$ EC_SetSwVersionActive status SUCCESS Sec.: 1486 $ main End Local Download status 0 Sec.: 1486说明软件成功下载。如果出现其它的提示信息,则表明软件下载过程出现异常,软件未能全部正确下载;需返回本步骤重新下载;步骤 5 后续操作A、 在软件成功完成下载后,拔出ESCT2000监控盘,拔出U盘;B、 插入监控盘,等待设备启动;C、 当ESCT2000监控盘上的“SC”LED灯变绿后,拔出监控盘,将监控盘上的第一组跳线的第2个跳线跳回到“OFF”位置(在步骤3中将该跳线改为了“ON”);D、 插入监控盘,等待设备软件正常启动;启动完成后,监控盘面板上的SC、EC LED灯均变为绿色;连接F接口,通过1320CT可以正常管理、配置设备;1.2 设备网管及架内管理连线步骤 1 .当设备有主、从子架时,需要在下载设备软件前用Foglamp工具定义该子架为主或从子架;步骤 2 .网管及架内管理连线如下图:1.3 设备机盘配置步骤 1 .配置设备 参数,包括NSAP地址、OS地址、NTP server地址、LAN接口等等; 步骤 2 .在设备正常启动后,光放盘设备会自动识别、自动配置;步骤 3 .配置设备上安装的所有机盘,包括BMUX、CMUX、TRBD、ALCT、OSCU、OCPU等等,并按照实际配置分配波道;(注意对P-DPSK 40G机盘,其相应的CMUX必须为CMUX1012,不能使用普通的CMUX1010)步骤 4 .在ConfigurationConnectors/Cabling中,配置BMUX和LOFA的关联(即将BMUX的MUX OUT和Booster LOFA的1st stage Input连接,Pre-amplifier LOFA的2nd stage Output和BMUX的DMUX Input连接);步骤 5 .在设备配置中,建立LOFA之间的关联;即在“BoardModify Equipment Configuration”下,在“Enter Contradirectionality”中输入对于LOFA的机架、子架、槽位号;步骤 6 按照要求配置LAPD协议;步骤 7 .在ConfigurationConnectors/Cabling中配置BMUX和CMUX、ALCT、TRBD、TRBC等机盘之间的逻辑连接(其逻辑关系参见下图);配置完成后执行“Transmission Update”;步骤 8 注意:对TRBD/C需先将波分侧输入输出、VOA设置为In Service,再将WDM Out与VOA In连接,否则波分侧将不会发光;(用户侧端口也需要Set In Service);步骤 9 对40G TRBD4412/4612,其TDCM模式在一般情况下设置为Automatical;步骤 10 对TRBx常见的配置参数及其含义如下:通常情况下,TRBx的RPO_Mode应设为Automatic,SBS_SUPPR设为Enable;OSCU配置参数及含义如下:TRBx/ALCT输出光功率参数设置:步骤 11 光放LOFA和ALCT的参数设置(一般情况下请严格按照LDT文档提供的参数进行配置,如果无法依照LDT文档进行设置或者现场情况与LDT文档中的描述相差较大,请通知项目经理及技术支持人员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应措施):对ALCT,配置SBSsuppr为Enable;双击Pre-amplifier,在其中打开OTS,选择OMS,在Port菜单中选择“ALC Management”,配置为“Dynamic”模式;参见下图:注意:Booster input按照如下规则设置:Booster InputBooster final(full load)input powerN其中,N由LDT给定;Booster final(full load)input power值请参见下表:步骤 12 在机盘配置完成后,如果机盘上的Firmware版本与设备监控盘中的版本不一致,设备会自动进行Firmware download,在此过程中,机盘上端最下面的的一个LED灯(机盘硬件工作状态灯,通常情况下在完成软件配置后为绿色)会变为橙色,表明正在进行Firmware的下载;此过程会持续10分钟左右(指单个机盘的下载时间),并且从左到右一个机盘接着一个机盘依次进行;在此过程中,切勿插拔机盘,否则将可能造成机盘损坏;仅当该LED指示灯变回绿色后才可进行操作;1.4 设备系统调试和业务通道开通步骤 1 按照系统实际配置连接DCM、尾纤等,注意在连接光接收口尾纤时,先检查光功率是否在正常接收范围内,避免光功率过载损坏光接口;连接DCM前请先检查其插损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步骤 2 尾纤连接完成后,首先检查Span loss是否与预期一致(即与LDT中给定的值一致),如相差太大(3dB)请通知项目经理和技术支持人员,并做好相应记录;步骤 3 根据LDT文档设置LOFA参数;其主要参考公式为:GainMid-stage LossK_flatK_theoricK_diff; OP1OP2OP_diffVOAIS_DCU其中,GainOP2IP1;Mid-stage LossIP2OP1VOAIS_DCUK_theoric31(LOFA1110)/ 37(LOFA1120)K_diff (5, 5);由LDT给定(如LDT说明Standard Inter-stage adjustment为“Yes”则表明K_diff0);OP2为二级光放输出,其值由LDT给定,为Full-load amplifier output powerN;OP-diff为第二级光放增益,由LDT给定,范围为-2+9dBIS_DCU为DCU的插入损耗;各参考点定义如下图:IP1OP1VOADCUIP2OP2OP_diffMid-stage loss当配置完成后,如果光放上出现COCE告警,则检查该告警由什么原因引起(如VOA已经达到最小/大值),再根据公式相应的进行微调;步骤 4 连接光谱分析仪到LOFA Booster输出、Preamplifier输入端进行光功率、信噪比等检查,调整TRBx的输出光功率以满足系统要求的OSNR以及Channel Margin值(请参见LDT文档);此过程需要两个端站之间同时进行,以接收端为主,调整发送端输出;步骤 5 光谱分析仪配置参数如下:步骤 6 对10G波道,可以直接从光谱分析仪上读取该波道的OSNR值;但对于40G波道(如P-DPSK机盘),由于信号调制方式的改变,仪表不能直接计算OSNR值,需要通过积分法进行计算得出;积分法计算功率:在光谱分析仪上由Analysis选择Spectrum Power;然后在面板上用“Zone Maker”调整需要积分计算的光谱宽度;OSNR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OSNR10*logPs(0.4nm)/PN(0.1nm) l (nm) P(dBm) 0.4nm其中Ps为信号功率,PN为噪声功率;首先,用Zone Maker得出被测波道中心频率左右各0.2nm(如上图示)即0.4nm带宽内的功率,为信号和噪声功率之和,计为PS+N(0.4nm);其次,关闭该波道激光器,Zone Maker圈定的光谱范围不变(即被测波道中心频率左右各0.2nm),得出积分功率,计为PN(0.4nm);然后,调整Zone Maker范围,缩小为被测波道中心频率左右各0.1nm,即0.2nm带宽内的功率,为噪声功率,计为PN(0.2nm);这样,Ps(0.4nm)PS+N(0.4nm)PN(0.4nm);PN(0.1nm)PN(0.2nm)/ 2;将其代入上面的公式计算,即得到该波道的OSNR值。注:由于光谱分析仪对中心频率测量的精度原因,在测量前需校准或通过设置Wavelength Offset以得到正确的中心频率值。(因为0.4nm、0.2nm带宽的光谱光功率是以该波道中心频率为中心的,如果中心频率定位有偏差将带来较大的测试误差)步骤 7 当光放、TRBx各点的光功率都在预期范围内,各波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