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免扶补”工作专辑之一.doc_第1页
“贷免扶补”工作专辑之一.doc_第2页
“贷免扶补”工作专辑之一.doc_第3页
“贷免扶补”工作专辑之一.doc_第4页
“贷免扶补”工作专辑之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澜沧县妇联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专辑之一 澜沧县妇联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基本情况2009年来,澜沧县妇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妇联工作,按照省、市关于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创业就业,以实际行动“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扎实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努力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澜沧县妇联根据市妇联2010年下达我县“贷免扶补”任务,及时召开主席办公会。成立由主席任组长的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澜沧县妇联关于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通知,并指定一名副主席、一名工作人员负责项目的开展。二、实施“贷免扶补”工作主要措施作为“贷免扶补”项目的联合受理承办部门之一,澜沧县妇联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始终以认真、规范、细致、严谨的运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积极推进,把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做好做实。(一)开展政策宣传,明确放贷范围在全县20个乡镇和城区以下发文件、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贷免扶补”政策宣传,将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相关政策及要求传达到广大群众中,让创业者熟悉了解各项扶持政策,提升运用政策的能力,引导她们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自强创业,依靠市场就业的观念。组织乡镇妇联主席、县属妇委会(女工委)主任共90余人培训,认真组织学习云南省政府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若干意见和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政策问答等相关材料,进一步提升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熟悉和使用能力,明确“贷免扶补”工作相关政策要求、环节步骤和年内完成的目标任务,按照政策要求界定了扶持范围和对象。(二)搞好协调,严把初审关2010年市妇联分配我县妇联“贷免扶补”任务数为225户,涉及放贷资金1125万元,其中第一批165户,第二批60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多方参与,农村信用合作社承贷”原则,密切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沟通和联系,严格初审把关,对大学生、农村“双学双比”女能手优先放贷,确保各项政策,工作程序和服务措施“不变形”、“不走样”,力争将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做成民心工程。县妇联分别深入到各乡镇对申请“贷免扶补”贷款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创业计划进行入户摸底调查,同时,认真讲解相关政策及要求,对申请人的创业项目、创业计划、产生效益、存在问题及还款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需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农民工服务手册的创业人员,及时协调工商、税务、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给予优先办理。经县妇联审查,按照相关要求将推荐人员名单及所需材料报信用社、就业局、财政局,经县鼓励创业“贷免扶补”领导小组统一审批。项目实施以来,共接待群众咨询服务1500人次,截止目前受理创业申请385份,报名申请对象主要是农民工、大学生毕业生、下岗失业女性。创业项目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饮食服务等行业。(三)完善服务机制,开展挂钩帮扶指导工作中做到突出重点,帮扶到位,对贷款对象进行跟踪管理和创业指导。建立了创业服务机制、创业咨询培训项目评审、小额贷款创业导师指导团“1+3”跟踪服务机制,每名创业人员有1个承办单位负责服务,有1名联络员负责联系,有1名创业导师负责帮扶指导。1、组建县、乡级联络员队伍。组建县级联络员队伍一支10人,对各乡镇的联络员、创业导师、创业人员保持联系。组建乡级联络员队伍一支20人,与本辖区内的创业导师、创业人员保持联系,经常走访贷款对象,对项目实施进程进行跟踪服务。2、组建创业导师团。县妇联与农业、工商、科技等单位协调,请科技人员和工商个体户等59人当任创业导师,对创业人员进行种植、养殖、工艺、健康、兽医、厨师、经纪人等方面的培训,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并及时反馈到联络员。经过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共同努力,2009年澜沧县妇联推荐创业22户,发放小额创业贷款110万元,涉及10个乡镇、 14 个村民委会员、3个社区,截止目前还款率达100%。2010年澜沧县妇联组织创业培训450人,截止目前一共受理创业申请385份。第一批165户已经完成162户,发放资金810万元,“贷免扶补”项目覆盖19个乡镇、47个村民委会员、3个社区。第二批60户中,按程序报信用社、就业局、财政局审核47户,信用社正在开展调查13户。在第一批创业项目165户创业人员中,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9人,占5%;农村妇女108人,占65%;城镇下岗失业妇女48人,占30%。从事农业59人,占36%;加工业6人,占4%;服务业100人,占60%。三、实施项目所取得的成效(一)使大学生、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妇女找到了一条再就业门路,调动了大学生、下岗失业妇女和农村妇女的创业积极性,为政府分忧、为贫困妇女解难。2009年至2010年的187名创业人员带动就业413人,缴纳税费金额123906.6元。(二)使生产力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贷款妇女因地制宜地结合自己特长,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三)树立创业典型。培养一批创业带头人,建立了一批“巾帼科技示范户”。在实施鼓励妇女创业贷免扶补工作中,各级妇联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性为目标,加强对创业妇女的培训,提高她们的创业能力。在借贷过程中,妇女自己签订信贷合同、承办信贷手续,促使她们对法律和经济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增强了她们学法、用法、依法履行合同的意识。推动妇女创业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点带面,实现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树立典型,发挥妇女典型的示范效应,使妇女创业、立业、兴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更多妇女的创业热情,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展示妇女的风采。 “贷免扶补”创业者花絮 赵兰花,勐朗镇勐滨村下芒糯村民小组组长,一名哈尼族妇女,家庭贫困的她从小就学会了上山砍柴,帮人打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点点挣钱,养成了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性格。初中毕业后,为了生计,她当过建筑工人、伐木工人、代课教师,慢慢的学会做小生意,学习科学养猪,经过了多少的辛劳,她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引进新技术创办养猪场,抓住机遇,发展壮大养殖业。在一个平凡农村妇女的心里,有着一个不平凡的理想,那就是把自己的生猪养殖做强做大,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带领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 通过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小额信贷资金,她扩大了经营规模,发展生猪养殖,在她的带动下,下芒糯和周边村寨100多名妇女,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她家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县级优秀科技示范户”;她个人被选举为镇人大代表、镇妇代会代表;2009年被普洱市妇联授予“双学双比优秀女能手”,被云南省妇联授予“百户学科技家庭”。面对获得的荣誉,赵兰花谦虚的说:“我作为一名边疆少数民族妇女、村民小组长,仅仅作了自己份内的事,就得到了这么多荣誉。其实,我们今天的富裕生活,全靠党的兴边富民政策好,我们应该感谢党。”刀丽霞,一位普通的傣族妇女,一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出生于酒井乡勐根村的傣族家庭,2006年在金光集团下岗。2007年,她向亲戚和朋友多方咨询,四处收集创业信息,四处游说亲戚好友,凑到启动资金,在福繁农贸市场开办了“鼎胜玉米窝窝头”。凭着自己好学和坚忍不拔的努力,凭着对现代人崇尚绿色、渴望健康,多吃粗粮的心理准确的把握,通过努力运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她的营业额直线上升,客户不断增多,生意越来越红火。一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她的首次创业之旅惨淡收场。经过一年多的休整,她决定再次创业。对周围市、县的时尚休闲餐饮进行考察后,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又发现了新的商机海鲜经营,在澜沧处于空白状态,于是决定在澜沧首家引进海鲜休闲餐馆。在县妇联5万元“贷免扶补”项目和家人的支持下,2010年5月在福繁路创办了“海鲜大排档”。针对澜沧人喜酸辣、口味较重的特点,她对海鲜菜谱进行了改良,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菜肴,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和认可,尤其对餐厅文明、优雅、整洁的格调产生了不解的依恋情结,给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在聘用员工5名。面对第二次创业所取得的初步成功,她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小富即安、裹足不前。下一步,她准备不断扩大经营项目,不断改进服务,争取做大做强,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也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王志珍,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中专毕业的她原是县五交化公司的职工,2003年6月因企业改制下了岗。不甘心从此随波逐流,受命运摆布,她毅然选择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在劳动服务公司租了门面,做起了销售服装、鞋子的小本经营,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10月。 做生意的时间长了,不甘于这样平淡的过一生,她一边经营一边在找寻着新的发展,慢慢地发现了一些生活的小细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的改善,每个家庭都在由可以住就行,向住的好、住的舒心改变,对于住房的装饰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灯具成为家庭不可缺少的必备装饰品,灯具从从前的简单照明演变为美化家居生活,营造一个更为温馨的家。王志珍看准了这个市场,抓住了大众的心理,作为一个商人,相信自己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做生意多年建立的社会信用度,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那就是只要稳中求发展,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 2009年3月,看准市场,却面临新的难题,那就是缺乏流动资金,这个时候,她想到了妇女的“娘家”妇联。妇联在得知这一情形,对她的情况做了一番了解后,为她创业的艰辛历程所感动,积极而快速地为她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到了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资金5万元,解了燃眉之急,而今,事实证明,妇联没有看错她,对她的扶持更是雪中送炭,现在的她生意越做越大,发展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不单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更是为一些失业人员提供了工作岗位,为澜沧的经济和谐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黎仙妹,在澜沧提到阿布芽餐馆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单位,在单位提到阿布芽餐馆没有不知道的职工。热情好客的澜沧人民喜欢把阿布芽餐馆作为接待亲朋好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原来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是昔日一棵很普通的小树苗长大变成的森林。这片森林就是从边远高山区的农民进城打工创造的奇迹,她就是阿布芽餐馆的雇主黎仙妹。从一个小小的农村小姑娘成长为今天餐饮业的领头人,她付出的是汗水与泪水,收获的是鲜花与荣耀,成功的背后是“娘家”妇联及相关单位的关心、帮助和引导。 阿布芽餐馆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业主把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相待。多年来,阿布餐馆招用近百名员工,有能歌善舞的服务员,有善于探索各种民族风味的厨师,就在后勤岗位上踏实工作的2名哑巴员工虽然工作量大,可是工作起来积极性特别高,把餐馆视为自己的家,说什么也不愿离开。她不伏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员工,更注重员工平时的知识更新和累积,常常为员工提供各式各样的外出增长“见识”的机会,有一位多年在阿布芽工作的员工说:“我的阿布芽学到不少东西,毕竟小姑娘长大要成家立业,树大分家,也该有我们的事业了。” 从阿布芽餐馆的经营模式看到了我县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看到了我县失业女职工生生不息的勇敢创业精神,通过调研,阿布芽餐馆受到澜沧县人民的好评,也得到了县委宣传部的关爱和支持,作为妇女的娘家,我们祝愿阿布芽餐馆生意兴隆,更希望阿布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带出更多的大森林。 李兰珍,澜沧县惠民乡富腊村的一名农家女,拥有初中文化的她不仅是一个致富能手,也是一位党员。她热爱学习,主动参加各级农业技术培训,学习农业科技知识,2008年参加昆明农大种养培训后,萌生了自己种植大棚蔬菜的念头,其后便开始走上了创业路。 富腊村距离乡政府驻地9公里,人口素质低,村民商品意识淡薄,也没有种菜的习惯,要吃菜就到惠民或勐满街上去买。李兰珍看好了当地缺乏蔬菜这个市场,开始着手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由于种植的地点属于石灰石地质,种菜很不好,导致种植成本增加,一时间资金缺乏成了压在她心中一个沉沉的石头。看到自己苦心经营已初具规模的菜地,心中一筹莫展。县妇联得知这一情况后,对“贷免扶补”政策作了宣传,鼓励她申请创业贷款,为她安排了创业导师,帮助她办理相关手续,为她申请了5万元的创业贷款,并安排推荐她进京考察学习,帮助她渡过了难关。 经历了风雨,她看到了彩虹。现在她不仅拥有10亩无公害大棚蔬菜园,市场供不应求,为当地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并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种菜积极性,起到了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实现了妇女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 这些都是平凡又感人的女性创业历程,体现了创业妇女自强不息、自主创业的精神,展示了澜沧县各级妇联组织服务创业女性、引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风采,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妇女的创业热情。妇女贫困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而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的成功为全球贫困妇女的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曙光。小额信贷模式被公认为是最成功的扶贫模式之一,已经有59个国家在复制这个模型。小额信贷将给我国的贫困妇女的脱贫带来希望,它使贫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