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流分布式供电通信电源系统技术要求 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技术要求(试行)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2011-04目录前 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3.1局端站23.2局端电源设备23.3监控模块23.4直流远程供电系统23.5电源适配器23.6光电复合缆23.7绝缘监测23.8电气间隙33.9爬电距离34.直流远程供电系统组成及方案34.1直流远程供电系统组成34.2供电方案34.3直流远程供电系统设备机械结构45.设备防护及抗震要求45.1设备柜体防护要求45.2设备抗震要求46.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技术要求46.1环境条件46.1.1温度范围46.1.2相对湿度范围46.1.3海拔高度46.1.4冲击与振动46.2直流远程供电设备(48VDC/280VDC)技术要求56.2.1局端设备(48VDC/280VDC)技术要求56.2.2电源适配器(280VDC/48VDC)技术要求86.3设备机体和装配质量106.4设备的防雷与接地10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17.1标志117.1.1产品标志117.1.2包装标志117.2包装117.3运输117.4储存118.编制历史11附录A测试条件12附录B建议试验用仪表和设备16附录C参考标准18I前 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公司全业务经营的展开,分布系统已成为了网络覆盖建设的主要方式,光纤拉远技术得以大量应用,网元不断向用户侧延伸,企业接入业务的质量保障要求也日益显现。由此对现有的通信电源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电源保障模式需要有所突破。为提高移动网络建设中分布式组网场景(如:城市密集中心无线覆盖、道路沿线拉远覆盖、室内分布以及综合接入等)中的电源保障能力,提高电源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本技术要求在原有通信局站划分归类的通信电源电压等级基础上,补充构建280V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模型,建立280V直流远程供电的系统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以48V直流电源为基础,280V直流电源作为主要用电形式。本技术要求的附录C为标准性附录。本标准编制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规划技术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网络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II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280V直流远程供电系统的组成、分类、设备技术要求、适用场景等。本技术要求还包括了对于280V直流远程供电系统(以下简称直流远程供电系统)的标志、包装、运输、储存和测试依据。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标称电压为280V的直流远程供电系统,可作为电源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及质量检验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单位1GB/T 13869-2008用电安全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GB l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GB/T 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4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5GB/T 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6GB/T 2423.9-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7GB/T 2423.10-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8GB/T 282A-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9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0GB/T 3859.1 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1GB/T 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局12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3GB 7251.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4GB 17625.1-2003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委员会15GB/T 19520.3-2004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3部分:插箱及插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6YD 122-1997邮电工业铭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7YD/T 282-2000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8YD/T 63A-3 通信电源设备型号命名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YD/T 731通信用高频开关整流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YD/T 944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1YD/T 983-1998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2YD/T 1363.3-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3YD/T 1058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4YD/T 5096-2000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技术要求:3.1局端站适于作为区域供电中心的站点。3.2局端电源设备安装于局端站内的直流远程供电设备:由监控模块、电源转换模块(DC/DC 或AC/DC)、输入、输出配电单元及防雷保护单元等组成。3.3监控模块监控模块是对电源系统进行参数设置、对工况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的独立工作单元,可根据负载实时状态对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保护;监控模块具备通信功能,对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显示,通过通信接口与外部计算机构成集中监控系统。本技术要求中特指直流远程供电系统的监控模块。3.4直流远程供电系统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是指安装在局端站的局端直流远程供电设备通过供电线路为分布组网的通信设备提供不间断直流供电保障的电源系统。3.5电源适配器安装于通信设备前端的电源转换设备。3.6光电复合缆能够同时传输电能和光信号的复合型线缆。3.7绝缘监测对直流输出与地的绝缘度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发生接地故障或绝缘度降低。3.8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3.9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4. 直流远程供电系统组成及方案4.1直流远程供电系统组成直流远程供电系统主要包括为通信设备供电的直流远程供电设备及供电传输线路。直流远程供电系统在构成上,可由-48V基础电源系统、输入、输出配电单元、监控模块、DC/DC模块、防雷保护单元、电源适配器等部分组成。上述几部分组件安装在箱体或机柜内,相互配合,向通信设备提供保障电力。4.2供电方案4.2.1常用供电方案将局端站内已有的直流-48V基础通信电源经直流远程供电局端电源设备升压为直流280V后传送至远端,为通信设备供电。图414.2.2组合式供电方案局端站内组合型直流远程供电局端电源设备(基础电源仍选用-48V为基础,所有电源设备集成在一个机架内)的电力传送至通信设备。图424.3直流远程供电系统设备机械结构1. 直流远程供电系统设备机械结构应符合GB/T 19520.3-2004标准的要求;2. 直流远程供电系统设备机械结构应符合GB 4943-2001标准中4.14.6的安全要求。5. 设备防护及抗震要求5.1设备柜体防护要求直流远程供电设备安装于室内公共环境,柜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31(门关闭时)标准,建议箱体防护等级达到IP35标准;潮湿环境,柜体防护等级应达到IPX5防护标准;安装于室外公共环境,柜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门关闭时)标准;特殊场景,建议柜体防护等级达到IP6X(门关闭时)标准。5.2设备抗震要求系统的抗震性能符合YD 5096-2005的标准要求。6. 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技术要求6.1环境条件系统的工作环境应无腐蚀性、爆炸性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并远离热源。6.1.1温度范围储运温度范围:-4070;正常工作温度范围:-1055。-40-10可正常起机带载;5570降额使用,最大可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的80%。6.1.2相对湿度范围工作相对湿度范围:90%(402);储运相对湿度范围:95%(402)。6.1.3海拔高度海拔高度2000m以下,设备正常使用。6.1.4冲击与振动设备应能够承受峰值加速度为150m/s2,持续时间11ms的冲击。振动:振动频率为1055Hz(正弦扫频),振幅为0.35mm。6.2直流远程供电设备(48VDC/280VDC)技术要求6.2.1局端设备(48VDC/280VDC)技术要求6.2.1.1标准配置标准机框配置要求机框要求单机框容量3000W4500W单机框模数要求每框7个模块单元,可方便的实现并机框扩容单机框高度要求小于4U模块要求监控模块1台(可实时监控10台电源模块运行状况)DC/DC模块单机框满配置5台(每台600W)单机框满配置5台(每台900W)输出防雷模块注11台直流总输入分路100A/2P1 路160A/2P1 路直流总输入要求满足50mm2电缆接线直流总输出分路注232A/2P1 路50A/2P1 路直流总输出要求满足35mm2电缆接线设备设计寿命电源系统设计使用寿命满足12年,系统年故障率小于1%注1:即插即用,具备无损伤热插拔功能;能承受电压脉冲(10/700s、5kV)和电流脉冲(8/20s、20kA)正向和反向各5次的冲击。注2:输出断路器额定工作电压满足DC400V。1. 设备可靠性要求指标单位量值条件备注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万小时局端电源模块2028,额定输入,满载输出局端系统20监控模块25远端适配器252. 绝缘监测:设备应具有绝缘监测功能,绝缘出现异常时,监控模块应发出告警信息。输入对输出1500V或输出对地1000V,漏电电流50mA。3. 其他要求项目要求音响噪声不大于55dB气味要求不能产生异味和有害健康的气味元器件要求元器件选用质量稳定的名牌厂家的器件,并且对元器件的电应力和温度应力进行适当的降额,对关键器件作防瞬变设计,确保元器件的可靠性。接地要求内部地统一,接地端子与机架可靠电气连接6.2.1.2电源模块效能1. 电源模块效率(1) 10%以下负载,额定输入电压(280V320V):85% ;(2) 1070%负载,额定输入电压(280V320V):90% ;(3) 70%以上负载,额定输入电压(280V320V):92% 。2. 电源模块功能(1) 模块规格单台电源模块(48VDC/280VDC)功率规格为600W、900W为宜。(2) 模块即插即用,具备无损伤热插拔功能。(3) 系统中模块并联工作,并且具有按比例均分负载性能(负载从25%100%额定输出电流时),其不平衡度应优于3%的输出额定电流值。(4) 当某个模块出现异常时,应不影响电源系统的正常工作。(5) 开关机过冲幅度开关机引起直流输出电压变化的最大峰值应不超过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2。(6) 启动冲击电流(浪涌电流) 由于启动引起的输入冲击电流应不大于额定输入电压条件下最大稳态输入电流峰值的150。(7) 软启动时间软启动时间(从启动至直流输出电压爬升到标称值所用的时间)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一般为3s8s。(8) 负载效应(负载调整率) 不同负载情况下的直流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5。(9) 强迫风冷,风扇寿命应当50000小时。(10) 模块监控功能遥测:整模块输出电压,每个模块输出电流;遥信:每个模块工作状态(开/关机,限流/不限流),故障/正常,系统输出状态;遥控:开/关机,测试;遥调。(11) 模块输入特性项目单位最小值典型值最大值备注输入电压范围VDC4053.557.6可调输入欠压保护VDC404243.2可调输入欠压恢复VDC4243.246可调输入过压保护VDC56.457.660可调输入过压恢复VDC56.45758可调输入电话衡重杂音电压mV-2输入宽频杂音电压mV3.4 kHz150kHz:100150 kHz30MHz:30输入峰峰值杂音电压mV-20020MHz范围内输入冲击电流150%I额定输入电压条件下最大稳态输入电流峰值输入反射电流%*Iin-1%*Iin53.5V输入,满载输出测试(12) 模块输出特性项目单位最小值典型值最大值备注直流输出高压VDC225280400可调稳压精度%*Vo-1%电源模块均流不平衡度%*Io-3%动态响应恢复时间(局端、远端)s-20025%50%25%或50%75%50%负载变化动态响应过冲%-3热插拔过冲%-3电源N+1备份开机输出延迟s3-8局端峰峰值杂音电压%*Vo-1%20MHZ温度系数0.26.2.1.3监控模块功能要求出现故障时,应能通过通信接口将告警信号传送到近、远端监控设备上;同时,不影响电源模块的自主均流工作。1. 系统通过独立监控单元,对电源系统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2. 监控单元可以通过RS232或RS485通信端口与上位机通信,同时管理所有电源模块,具有“遥测、遥控、遥信”功能;3. 对于独立运行的电源系统,监控面板应带有液晶显示屏,可通过监控单元面板键盘或控制器对系统参数进行配置;4. 系统出现告警时,监控单元通过面板指示灯、蜂鸣器同步实现声、光、色告警;(1) 监控单元应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即插即用,具备无损伤热插拔功能; 实时监视被控设备工作状态; 采集和存储被控设备运行参数; 设置参数的掉电存储功能; 对告警信息及监测数据输出采用RS-232C、RS-485串行接口; 按照局(站)监控中心的命令对被控设备进行控制,通信协议应符合YD/T1363.3的要求; 告警异常消失后,告警能够自动恢复。监控/告警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面板显示工作状态显示,包括“正常”、“保护”、“故障”监控模块监控模块具有LCD显示,监控模块具备遥测、遥控和遥信功能,协议满足YDN23协议。遥测局端输入告警(欠压、过压)局端电源故障告警(欠压、过压、短路、过流、空载、过温、风扇故障)电源电力线搭接和漏电流告警电源模块输出电压、电流局端系统输出电压、电流遥控局端直流高压输出设置(225400VDC)电源系统开、关机注明:如果输出电源的任意单极与电力线搭接,即单极对地短路时,漏电流超标告警。(2) 监控模块保护功能监控模块保护功能输入过压保护可自恢复输入欠压保护可自恢复输出过压保护最高396VDC关断系统所有输出,并上报严重告警,重新工作需求人工干预输出欠压保护最低225VDC可自恢复输出限流保护时间50ms间歇重启,系统默认短路超过5分钟,关闭输出短路保护开路空载保护开路空载电流50mAI200mA后台可设置“开启”和“关闭”该功能;“关闭”后只上传告警,系统不保护;“开启”后,上传告警,如超过5分钟,关闭系统输出开路保护时间50ms市电入侵保护保护时间50ms当市电搭接在直流线路上,远程供电系统应停止直流输出,发出告警信号并上传,且设备应无损坏、不起火。入侵去除可自恢复。漏电保护漏电流检测保护1.65mAI50mA后台可设置“开启”和“关闭”该功能;“关闭”后只上传告警,系统不保护;“开启”后,上传告警,同时关闭系统,可设置自恢复漏电流保护时间50ms过温保护可自恢复6.2.2电源适配器(280VDC/48VDC)技术要求6.2.2.1特性要求1. 输入电压DC200V400V,输出电压DC5056V,输出功率600W稳压。2. 电源适配器具备并联扩容能力,可满足负载扩容的需要。3. 设备采用自然冷却、抗干扰能力强,适于安装(挂墙、挂杆);4. 室外及恶劣条件下安装机体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IP55要求,室内条件下安装机体5. 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IP35要求。6. 设备规格(长宽高,单位:mm):不宜大于425360100。6.2.2.2环境条件序号项 目技术指标单 位备 注1工作温度-10+55 满负荷长时间工作2储存温度-40+703相对湿度10-95%无冷凝4海拔高度0-4500m正常工作5大气压力70106Kpa6散热方式自然冷却7噪声 42dB6.2.2.3电气特性1输入特性序号项 目技术要求单 位备 注1.1额定输入电压280Vdc1.2输入电压范围250-350Vdc正常工作1.3最大输入电流2.5A250Vdc,输出满载1.4输入冲击电流30A280Vdc,输出满载,252输出特性序号项 目技术要求单 位备 注2.1输出额定电压53.5Vdc2.2输出电压范围50.856.17VVdc2.3最大输出电流11.2A2.4最大输出功率600W2.5输出效率92%额定电压输入/额定负载2.6电压调整率1%额定电压输入2.7源调整率3%2.8负载调整率5%2.9输出纹波及噪音400mVp-p最高输入 满载 带宽限制20MHz2.1关机保持时间5ms额定输入电压2.11开关机过冲幅度5%Vo2.12输出上升时间50ms输出电压从10%上升至90%,额定负载2.13开机输出延迟3S2.14动态响应过冲V:5%V2.15动态响应回复时间200us25%50%25%或50%75%50%负载变化2.16均流度10%2.17均流母线电压负载11.2A时, 均流母线电压2V0.02V3保护特性序号项 目技术要求单 位备 注3.1输出过压保护56.260V锁机保护3.2输出过流保护14A限功率保护16A自动重启动3.3输出短路保护可长期短路自动重启动3.4过温保护有4工作状态指示4.1绿灯亮,红灯灭输入正常,输出正常4.2绿灯灭,红灯亮输入正常,输出异常4.3绿灯灭,红灯灭输入异常,输出异常,或无输入电压4.4绿灯亮,红灯亮输入正常,输出正常.指示电路故障6.2.2.4安规及EMC特性序号项 目测试条件备 注1抗电强度输入对输出3000Vac/10mA/1min不带外壳,无飞弧、无击穿输入对输出2000Vac/10mA/1min带外壳,无飞弧、无击穿输入与大地1800Vac/10mA/1min无飞弧、无击穿输出与大地500Vdc/10mA/1min无飞弧、无击穿2绝缘电阻输入对输出10M 500Vdc在正常大气压力下,相对湿度为90%,试验直流电压500V时输入与大地10M 500Vdc输出与大地10M 500Vdc3漏电流(输入对地) 3.5mA额定输入电压4安规认证设计符合UL60950和EN60950标准要求5电 磁 兼 容 性 要 求CECLASS A低6个dB(或与系统一起通过CLASS A 低6dB)CISPR 22(1998),FCCPART 15(2002-05)RECLASSA低6个dB(或与系统一起通过CLASS A 低6dB)CISPR 22(1998)、FCCPART 15(2002-05)SURGELEVEL 2 判据BEN61000-4-5,EN55024ETSI EN 300 386 V1.3.2LEVEL 3 判据REN61000-4-5,EN55024ETSI EN 300 386 V1.3.2EFTLEVEL 3(2kV/5kHz) 判据BEN61000-4-4,EN55024ETSI EN 300 386 V1.3.2ESDA、接触放电:6kV/8kV,空气放电:8kV/15kVEN61000-4-2,EN55024B、放电次数:极各20 次;ETSI EN 300 386 V1.3.2C、性能判断等级:B/R;CS骚扰强度:10V性能判断等级:AEN61000-4-6,EN55024ETSI EN 300 386 V1.3.2RS骚扰强度:10V/m性能判断等级:AEN61000-4-3,EN55024ETSI EN 300 386 V1.3.26.2.2.5防雷要求适配器电源直流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能承受电压脉冲(10/700s、5kV)和电流脉冲(8/20s、20kA)正向和反向各5次的冲击。6.3设备机体和装配质量直流远程供电设备机柜本身制造质量,主电路连接,二次线及电器元件安装等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 设备及导电零部件间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2. 油漆电镀应牢固、平整、均匀、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3. 机架面板等应平整匀称。文字和符号要求清楚、整齐、正确、美观。4. 标牌、标志、标记应完整清晰。6.4设备的防雷与接地1. 移动通信基站必须采取联合接地方式,设备的防雷与接地需满足国家行业和企业相关标准的规定。2. 通信电源设备的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应根据通信站点的性质、所处雷电环境制订合理的保护方案,必须确保人员安全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3. 选择电源用SPD时,应考虑当地供电电源的波动范围和供电质量,对SPD的标称导通电压、限制电压进行合理选择。4. 电源用雷电过电压保护器(SPD)的测试必须符合YD/T 1235.1-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的要求;检测中的测试方法必须符合YD/T 1235.2-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测试方法。5. 直流远程供电局端设备的直流输出端应具备防雷功能,独立的防雷模块防护等级为C级(8/20s,20KA)。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标志7.1.1产品标志在产品的适当位置必须有标志,其内容应符合有关国标、行标规定:产品铭牌的内容、外观、性能应符合YD122-1997 标准的规定;安全标识应符合GB 4943-2001标准中1.7的要求。7.1.2包装标志产品包装上应有标志并符合GB191规定7.2包装产品包装应防潮、防振,并应符合GB/T 3873规定。产品随带文件:1. 产品合格证;2. 产品说明书;3. 装箱清单;4. 其他技术资料。7.3运输产品在运输中,应有遮篷,不应有剧烈振动、撞击等。7.4储存产品储存应符合GB/T 3873的规定。8. 编制历史版本号更新时间主要内容或重大修改1.0.02011-04-281.0.0版本19附录A 测试条件若无特殊规定,所有试验及测试应在以下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温度: 153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70kPa106kPaA1 局端设备技术参数测试1. 局端输入电压图A-1系统试验电路图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用直流电压表测试,调节局端设备输入电压,在本技术要求范围内远端设备应能够输出满功率;当局端设备输入电压超出范围时,远端设备应无法输出满功率;当局端设备输入电压恢复到本技术要求范围时,远端设备应自动恢复输出满功率。2. 局端输入电流图A-2局端试验电路图试验电路如图A-2所示,当局端处于满功率工作时,用电流表测试局端设备输入电流,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3. 局端输入功率 试验电路如图A-2所示,当局端处于满功率工作时,用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测试并计算局端设备输入功率,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4. 局端输出电压 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用直流电压表测试,调整局端设备输出电压,在本技术要求的范围内,远端设备应能够输出满功率。5. 局端输出电流 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当局端处于满功率工作时,用电流表测试局端设备输出电流,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6. 局端输出功率试验电路如图A-2所示,在本技术要求中局端设备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内,用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测试并计算局端设备输出功率,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7. 局端转换效率试验电路如图A-2所示,用电流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试并计算局端设备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输出功率除以输入功率即为局端设备转换效率,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8. 局端输出过流点试验电路如图A-2所示,局端设备输出端串接一个分流器和一组大功率的滑线变阻器,调节滑线变阻器,减小阻值,增大功率,用示波器从分流器取样,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9. 冗余功能在整个远程供电系统正常工作时,拔出或插入一个功率模块,系统仍正常工作。A2 远端设备技术参数测试1. 远端输入电压 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在局端设备输出端和远端设备输入端之间串联一个滑线变阻器,用直流电压表测试,调节滑线变阻器阻值,改变远端设备输入电压,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2. 远端输入电流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当远端处于满功率工作时,用电流表测试远端设备输入电流,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3. 远端输入功率 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当远端处于满功率工作时,用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测试并计算远端设备输入功率,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4. 远端输出电压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当远端处于最低输入电压和最高输入电压时,用直流电压表测试远端设备输出电压,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5. 远端输出电流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当远端处于满功率工作时,用电流表测试远端设备输出电流,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6. 远端输出功率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在本技术要求局端设备输入/输出电压、远端设备输入电压范围内,用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测试并计算远端设备输出功率,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7. 远端转换效率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当远端处于满载工作的情况下,分别测试远端输入电压、电流,输出电压、电流,并计算远端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输出功率除以输入功率即为远端转换效率,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8. 远端输出短路保护 当远端设备在满载工作时,将输出正极与负极搭接,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9. 远端输出纹波 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记忆示波器加在远端设备输出端,观察并记录输出纹波,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10. 远端级联单个远端输出电流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将两台远端级联输出,当远端处于满功率工作时,用电流表分别测试两台级联远端设备的输出电流,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A3 额定绝缘电压在设备不工作时,分别测试局端和远端输入端口对地、输出口对地、输入对输出的耐压强度,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A4 系统漏电保护试验电路如图A-1,在图中传输线路上任意一极与地之间接一个空开和一个1k电阻,闭合空开,用记忆示波器记录该电阻电压变化的时间即为漏电的保护时间,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A5 系统开路保护试验电路如图A-1,在传输线路的一极上串一个20k的电阻,两极之间接3个100k的电阻,断开传输线路,用记忆示波器记录其中1个100k电阻电压变化的时间即为开路的保护时间,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A6 系统短路保护试验电路如图A-1,在传输线路的任意一极上串一个500A的分流器,两极之间用一个空开相连,闭合开关,用记忆示波器记录分流器电压变化的时间即为短路的保护时间,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A7 强电入侵保护试验电路如图A-1,将电力线碰触到传输线路任意一极,用记忆示波器记录另一极对地电压变化的时间即为强电入侵保护时间,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A8 雷击浪涌防护功能图A-3模拟雷击电路图将模拟雷击发生器高压输出端分别与图A-3中的局端设备-48V直流输入端、直流输出端、远端防雷盒输入端相连,进行雷击试验,试验完成后,检查设备功能是否正常。A9 告警功能系统保护时,蜂鸣器是否响,相应指示灯是否常亮。A10 绝缘试验局端设备输入端对地和远端设备输出端对地分别打1000V高压,局端设备输出端对地和远端设备输入端对地分别打1500V高压,漏电流应不超过4mA。A11 环境试验1. 高低温工作试验依据GB/T 2423.2-2001中“试验B”和GB/T 2423.1-2001中“试验A”或者等效方法进行。在高低温条件下能正常启动并正常工作,且实验前、试验后的电特性无明显变化。2. 储存条件试验1 运行方式: 远程供电系统远端设备不工作,按运输的正常装运状态包装,且在装运状态与控制装置一起储存。2 试验: 高低温储存试验方法依据GB/T 2423.2-2001中“试验B”和GB/T 2423.1-2001中“试验A”进行,要求满足本技术要求。3 试验期间测量:试验期间不进行测量。4 试验之后,拆除远程供电电源包装,检查零部件损伤痕迹或金属零件锈蚀,且远程供电系统远端设备应保持原有特性。A12 监控功能检验图A-4监控试验电路图试验电路如图A-4所示,用数据线连接监控设备和局端设备的数据端口,启动监控设备的监控程序,调整局端设备输出电压,改变远端设备工作状态,观察监控程序是否显示局端设备输出电压及远端设备工作状态。分别将传输线路开路、短路、与地连接及用电力线碰触,观察监控程序是否有告警信息产生。监控程序应能显示局端设备输出电压,远端设备工作状态及各种告警信息。附录B 建议试验用仪表和设备B1 单相/三相稳压可调电源 额定电压220(380)(130%)V 可调。B2 单相/三相变频电源 频率47.5 Hz52.5 Hz可调。B3 仪表用单相电源隔离变压器 220 V/1 kVAB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烘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黄山传媒公司策划方案
- 股民考试题目及答案
- 巩固几何考试题及答案
- 高职餐饮考试题及答案
- 产品研发流程规划与执行监控工具
- 房产客服考试题及答案
- 发票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俄国战争考试题及答案
- 小说人物冲突与戏剧性解析教案
- 辽宁省沈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民宿入住免责协议书范本
-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管廊运维招聘题库及答案
- 江西省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卷物理高考试卷(原卷+答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核心考点与解析
- 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台账范本
- 天坛建筑结构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