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_0_第1页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_0_第2页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_0_第3页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_0_第4页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_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从成都 52 中的实践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德育再次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焦点。 近日,本报记者收集到来自学校和教育界关于德育的各种声音,就德育存在的问题、德育工作者正在进行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和理性的思考。 诚实是德育的基础,德育如何更诚实? 成都 52 中是一所工读学校,一所具备优质教育资源的特殊教育学校,有很多被认定的坏孩子。可是,校 长马海军说:他们不是坏孩子,他们受到过太多不诚实、不公正的待遇。 老师不让交作业,他就不交;老师说出去,不准上课,他就逃学;老师说不准考试,他就不去学校。最后,老师又说,这孩子没救,他就自暴自弃; 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父亲严格管教,同时又有求必应。一个月他也见不到父亲几面,但钱一直有。于是,摆阔,旷课,打架。最后父亲说,你天生就是造孽的。 在一些德育工作者不恰当地对待他们的同时,另一方面,应该看到未成年人的道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成人社会的映照。成都华西中学2 / 7 德育处副主任李原松举 例说明 学校坐车春游,车来了,尚未停稳。男生、女生全都朝着车子疯跑,抢位子,占地盘。成人社会,这事不鲜见; 有学生在校园骑车,护卫队阻拦。 3 分钟后, 110来了,学生打电话说有人侵 犯 我 的 人 身 权 利 。 这 种 事 , 报 上 多 得是; 教育者、家长、成年人,都不是德育的权威,更不是道德的化身。诚实是德育的前提,没有人是完美的,社会也不完美。这一观点,成了成都 52 中许多教师的共识。他们认为,诚实是德育的基础,未成年人不是被教育者,而应该是校园事件、社会情景中的一分子;应该把未成年人当成 社会人,应该让他们知道每天经历的都是真实的人生,要让他们从小就诚实做人。 成都52 中做了一些重塑诚实的工作。以抽烟为例。好多到52 中的学生都有吸烟的历史。 就算一个孩子 24 小时不间断吸烟。也并不能代表他坏。马海军说,吸烟的孩子就一定是坏孩子,这个观点是谁的?成人的。实际上,成人有压力,孩子也有压力。本来,孩子可以不采用这种形式减压,但是,当问题已经出现,是夺了烟骂一顿有效,还是缓和疏通有效? 成人容易把硬性规则强加给孩子,德育如何更真实? 很多孩子都有编作文的经历:学雷 锋,扶老奶奶过马路;路上捡了几块钱,交给老师或是警察叔叔;有同学受伤了,他立刻跑上前去帮助,甚至3 / 7 天天接送这些贴着美好道德标签的作文,往往是能得高分的。老师不会去核实,有的还会鼓励:今后参加中考、高考,就这么写。 有人总结说,孩子们接受的德育,童年时代是听童话,少年时代是看说明文,反正与实际有一段距离 德育难道就是搞一个模子的思想道德工程设计? 孩子们有着对自己的认识,即使在那些被认定的坏孩子的身上,善良总是多于卑劣,孩子需要认同与欣赏。这是成都 52 中的德育工作者树立的信 念。学校让每个刚来的孩子填行为规范自测表。被认为很坏的孩子,在对自己的认识上,也总是好多于坏。 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成人们容易把硬性的规则强加给他们。比如遵守纪律,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却不创设易于孩子吸收的体验情景,只是一味地要求、强加。对孩子来说,这些只是一些既定的词组,这些词组实际上可以转化成一些场景:遵守纪律是什么?就是在踢足球的时候,犯规了要被罚下。孝敬父母是什么?就是上学回来,如果觉得很累,想想上班回来还要做饭的妈妈,是不是更累呢?团结同学是什么?就是共同完成一个项 目,比如一场辩论、一次研究性学习,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共同出谋划策和齐心协力。 但是,很少有人为孩子们精心设计,更没有人蹲下来听他们讲内心的需要。有的仅仅是按照成人的思维与方式准备的教育。这一点,许多学校已经认识4 / 7 到了。 成年人中坏的潜规则,面对孩子时总是以坚决不准学习、不准效仿的模样出现,却同时又被成年人毫无顾忌地实施着,比如言而无信、谎言、背叛、争斗孩子在无知的情形下,进行着无意识的模仿,最后成为坏孩子。 德育需要真实,真实的场景,真实的问题,在真实的经历中,真实的犯错误中真实地成长。 到成都 52 中的孩子,刚去的时候好多人想过逃跑。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孩子自觉自愿地留了下来。只因为 52 中的老师很真实, 52 中的生活很真实。 刚送孩子到 52 中,许多家长说:只要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其他都不在乎。两年或三年过去了,家长们的要求却变了:或是考虑花钱让孩子上重点高中,或是设想让孩子立即工作。 可是,孩子们怎么想? 52 中今年要毕业的两个初三班, 50 几个学生大多想考职高,想学点有用的东西。但是,家 长们大多不同意,他们怕孩子又学坏。 仅此一项,被修复的规则又被破坏了。 52 中正在尽力救孩子,但是,谁又来救助家长们,救助这个社会? 真实地教育孩子,为何就这么难? 没有孩子能听得进大道理,德育如何更踏实? 在成都市 52 中,记者听到了子白的故事。 2002 年,子白的父母送他到成都 52 中,准确地说,是把他骗到学校。在德育处门口,子白和父亲对打。父亲没有还手,一直往后退,最后转身就跑,跳上汽5 / 7 车,头也不回加速驶离了学校。 子白的父母都是大学本科生。对子白,他们无条件地爱,溺爱。子 白的回报是:谁也管不住,谁的话都不听。为了不上学,他在家里拿着菜刀说,谁再提上学的事,就砍谁。父母怕他,看见他就战战兢兢。 子白刚到 52 中的第一个月,有一系列事情发生:自残、自杀、绝食,仔细策划过逃跑整整一个月,父母没来看过他,也没有打过电话。 班主任雷加明、生活教师张果见证了这一切。这一个月,他们冷静处理了子白制造的一系列事件。这一个月,雷加明和张果也没有回家,轮流和子白谈话。谈话的时间不定,有时从傍晚到深夜,甚至凌晨。最终,子白流泪了。可是第二天,他照样可能准备逃跑或是挑起一场事端。 尽管如此,雷加明和张果知道,一切都在变好。一个半月的时候,他们提出让子白回家一趟。接到通知,子白母亲坚决反对。经协商,勉强同意由张老师陪同在家住一夜。可是,敲开门的一刹那,张老师就看到了两张紧张的脸。一句话没说,子白进了自己的房门,把张老师留在了门外。张老师和子白的父母第一次坐下来谈话。 吃晚饭的时候,张老师敲开了子白的房门。 桌上都是子白最喜欢吃的菜,吃饭的 4 个人,一句话都没说。饭后,张老师提议看影集。影集很老了,记录的是子白小时候:在母亲怀里,在父亲身边,在家里,在旅游景点看的时候,子白有了 笑容。 晚上 10 点,6 / 7 子白说要睡觉,张老师和母亲一起将他送进房里。看他睡下,张果和母亲都没有离开,一人坐一边,陪他说话。凌晨一点,临睡前,子白对母亲说:妈妈,晚安。 走出房门,子白的母亲立刻哭了。 儿子已经很久没有叫过她妈妈了,晚安更是天外之音。 第二天,情况更好了。中午吃饭,子白要添饭的时候,母亲刚准备伸手接过孩子的碗,子白说:妈,我自己添。下午要走了,出门前,子白回了头:爸爸、妈妈,再见。 走在半路上,张老师的手机响了。 电话里,泣不成声的父亲说:我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 情绪,谢谢老师,我的儿子又回来了。 今年,情况更好了。家里将代管费交给子白,他完整地交到学校;回家后,子白也不外出,让母亲买了试题,在家复习。 德育,用教的办法通常不见效。没有孩子真正听得进大道理,打动他们的往往是细节。但是,很多家长和教师总是缺乏耐心,德育必须是踏实的,要一步步,慢慢来。这是张老师的体会。 成都 52 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不比其他学校更高。但是,这是一个将德育,也就是做人教育放在首位的学校。做人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所以, 52 中的老师很踏实,工作做得很到位。 不是所有的学 校都有 52 中这样的环境与土壤。德育工作,如今在不少学校正在遭遇评价危机和师资危机: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